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路姆西」真名應為「笨走狼」!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路姆西」真名應為「笨走狼」!
Dec 10th 2013, 09:14, by 阿藹

在全城搜購「路姆西」之際,我滿肚子疑惑,為什麼 Lufsig 為譯成「路姆西」呢?若以英文的讀法,明明是「路父西」, 是「父」不是「母」。難道譯者是從性暗喻的角度出發,考慮到父是沒有西的,所以把「父」改為「母」?還是譯者有心造成一個港版「草泥馬」的政治惡搞神獸呢?

朋友提醒我,Lufsig 是瑞典文,會不會他們的讀音不一樣呢?為解開疑團,我向一位瑞典朋友 Vilhelm Konnander查詢,他給了我很詳細的答案。

Lufsig 是一個新的合成字,由一個形容詞 lufs 而衍生出來的,而 lufs 的意思是「笨」、「遲頓」、「蠢」、「污糟」、「衣觀不整」等,而 - ig 則是把詞轉成形容詞的附加字,如英文的  -y,Good+y 和 Goof +y。

Vilhelm 指出, Lufs 的字根來自德語 Laufen,意即「奔跑」,而瑞典文中的 Lufsa 一字,指「蹣跚地走路」。所以 Lufsig 這合成字給瑞典當地人的感覺是「笨走」。

瑞典宜家的發言人 Carin Wengelin 在解釋作品的原意時,也提到 lufsa 這詞,但她卻把解釋指作「伐木」-- to lumber 。但伐木在瑞典文是動詞,除伐木的意思,也有 Vilhelm 所指動作蹣跚笨拙之意,作為形容詞就是 lufs 這字根所指的「笨」與「蠢」。

正如該發言人說,宜家的兒童產品均很多都會以形容詞命名,很多更會以 -ig 收尾,如另一款名為 Gosig Golden 的小狗毛公仔,亦以 -ig 收尾。若硬以音譯,則會出現大量「西」字收尾的產品名。

至於讀音,絕對沒有 m 音,以英語來拼的話,讀音是 lufsy,即「路夫斯」或頂多是「路父西」。最正確的,當然是意譯為「笨走的狼」,簡稱「笨走狼」,而從性暗喻的角度,「笨走」當然是跟男性聯繫上。

從女性的角度,丟那「笨走狼」,比起丟那梁振英的「路姆西」也較恰當。所謂寃有頭債有主,真係唔關人地娘親事的。

圖片來自宜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立即落實真普選 公民提名無篩選」 元旦大遊行宣言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立即落實真普選 公民提名無篩選」 元旦大遊行宣言
Dec 10th 2013, 08:38, by 民間人權陣線

各位市民,香港的政治前途已經進入最關鍵的時刻。隨著政改諮詢方案於十二月出台,政改運動已經揭開了戰幔,而2014年的元旦大遊行,將會是民間與政府第一場的角力。

面對中方官員和建制派的聯手打擊,我們可以預見爭取真普選的道路將是滿途荊棘,諮詢文件雖然沒有明確排除公民提名或現有提委會以外的方案,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卻反覆以現有法理基礎為由,指不應浪費時間在某些方案建議。近日建制派人士亦屢屢在基本法上僭建「機構提名」一詞,指需要在框架內討論。政府一方面擺出一個開明開放的形象,落實時卻設下重重關卡,肆意地訂下遊戲規則迫使市民就犯,難以令市民相信真正的民意及沒有篩選成分的普選得以落實。

另一方面,林鄭指特首愛國愛港是「不言而喻」,並嘗試以法理去包裝這個前設的合理性。然而,愛國愛港從來都沒有客觀標準,在中央的脈絡下,所謂愛國愛港亦只是盲目順從中共的專制命令,而近年中央亦不時干預特首選舉及特區施政。在這情況下,公民提名及其他保障沒有篩選的政改方案便變得更重要。香港人追求民主普選、平等的政治權利已經逾三十年。我們沒有耐性去接受一個依然篩選、依然維護特權階級的提名委員會,然後再等三十年乞求中央的施捨。

平等的政治權利,從來都與民生密不可分。政府經常吹捧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貴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富裕的地區,卻有百多萬人口生活於貧窮底下;貧窮線出台,卻未見政府有任何實際的措施扶貧,物價繼續因為大型連鎖店及領匯霸權而上升,火車巴士地鐵等交通費依然成為普羅市民的負擔;無論是年輕人或普通家庭,都承擔著地產霸權下的樓奴,政府卻反而研究學歷公屋扣分制,將年青人推入私人市場;小商戶、舊有社區、鄉村屋所、郊野公園因為所謂經濟效益而被一掃而清。政府缺乏多元化經濟產業的視野,長期傾側權貴利益,庫房水浸而不協助基層市民,反而分化民間社會,將政策失敗轉嫁於更弱勢的群體如新移民、年青人身上。

從七十年代開始,中央對港方針一向都是「長期利用、充分打算」,將香港定位成一個純經濟城市以賺取利潤。因此,一個可控制的政治體制,成為了中央的對港的首要前提。然而,為了延續這經濟神話,香港已經飽受了各種惡果,市民日常生活和前景都變得黯淡。要重新規劃我們的生活,就必須令普羅市民掌握實則的政治權力。立法會與特首普選這兩大戰場,我們一場也不可以輸;要贏,我們便要彰顯出決心和勇氣,裝備自己面對更多更大的抗爭。

今日的議會內,有26位泛民議員的真普聯加入籌辦元旦遊行。遊行的主題為「立即落實真普選,公民提名無篩選」。多年來,市民對於真正普選的追求、以及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才是不言而喻的。民陣呼籲市民在元旦上街,因為市民的直接行動,就是對政改諮詢最好的回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關注組去信解放軍約談軍事碼頭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關注組去信解放軍約談軍事碼頭
Dec 10th 2013, 09:08, by 黃俊邦

香港金鐘
解放軍總部大樓
駐港部隊司令員王曉軍中將

尊敬的王曉軍司令員:

關於:中環海濱軍事用地

我們是一群關注香港城市規劃的市民,過去十多年來致力保護維港,期望將兩岸建設成供市民享用的世界級海濱。我們在今年初組成「中環海濱關注組」,跟進中環新海濱公共用地事宜。

由於中環新海濱屬維港最終階段填海的成果,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向香港人承諾,這片土地屬於市民的公共休憩空間,供市民無障礙地使用。我們明白,中央政府及英國政府曾於1994年簽訂軍事用地協議,協議內要求英方在中環新海濱預留150米長的海岸線,建設軍事碼頭。因此,這幅用地的規劃必須同時顧及香港市民及駐港解放軍部隊的不同需要。

近日這片土地的規劃事宜在城市規劃委員會審理,出現了很大爭議。不少關注事件的香港市民,一方面理解駐港解放軍軍艦訪港時間歇使用中環軍事碼頭的需要,另一方面亦渴望維護海濱土地作為公共空間的規劃用途。從2000年起政府頒佈的中區規劃大綱圖,一直把中環海濱劃作休憩用途,所以香港市民對此有很大期望。

我們擔憂,特區政府有關負責聯絡的部門,未有做好溝通的責任,向駐港部隊將香港人的意願清晰表達,及把過去十多年的規劃歷史充分解釋,是造成今天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深信,中環海濱規劃有多贏的解決方案,最重要是各方有誠懇和直接的溝通。就這宗個案而言,香港市民與駐港解放軍部隊,同時是此公共空間的使用者,因此,中環海濱關注組誠懇邀請 閣下會面,或以其他的形式溝通。至於溝通的形式或會面的時間地點,我們樂於尊重 貴方的意願。

我們期待 閣下早日回覆,順頌秋安。

中環海濱關注組
2013年12月10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何必要三軌提名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何必要三軌提名
Dec 10th 2013, 07:29, by 溫仲然

日前,民主黨及工黨都召開會員大會,提出三軌提名方案。三軌提名方案是指在增加提名委員會的選民基礎前提下,同意特首提名由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及提名委員會提名特首候選人,三擇其一。這方案不但可以確保現有的既得利益者可提名特首,保留四大界別的「香港特色」,亦可由全港市民提名特首,還香港人真正的民主。儘管如此,筆者亦對三軌提名方案有所保留。至於對其保留的原因,筆者會就三個方案分別作出剖析。

首先,筆者定必歡迎公民提名,並希望其門檻可以降低,讓更多人可以參選。對於有關李慧琼議員的低智言論,筆者只感到悲哀及無奈。她認為如果特首選舉不設門檻,只會好像立法會選舉般,選出一班議政質素低的議員。這言論其實只顯得其政治無知及厚面皮。姑勿論議政質素低的議員,往往都是其黨內及建制派的議員,如鍾樹根、蔣麗芸之流比比皆是。況且立法會選舉是採用比例代表制,而特首選舉是採用單議席單票制,簡直是比喻不倫。其實這些言論根本都站不住腳,其議員只顧保駕護航,一味口中念念有詞,喃喃地說政制發展必須根據基本法及人大決定,其他方案都不得考慮。正如毛孟靜議員所說,基本法亦無說我們可以呼吸,那難道我們就不要呼吸?故此,公民提名並非法律不行,而是中央不行。

其次,筆者對政黨提名的建議表示樂觀其成,但筆者認為前提是香港政府必須同意推行政黨政治,實行政黨法,方能成事。香港政黨政治一向都引人詬病,其制度不得成熟及完善。其原因大多都離不開政府的「積極不鼓勵」的政策,故令香港的政黨政治停步不前。政黨是政治的重要一環,香港要有成熟的政治,自然就不少得政黨發展。有見及此,筆者對政黨提名表示歡迎,並希望政府能取消特首不能是政黨成員的惡例。這不僅妨礙政黨政治的發展,而且會容易令政府淪為跛腳鴨政府,使特首淪為「孤獨的推銷員」。如果特首能有政黨背景,起碼會有一班同黨派的議員支持其施政,這對政府施政是有所幫助。特首因為無政黨背景,而令到施政舉步維艱,其例子屢見不鮮,故政黨提名並非不可取。

最後的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方案就最具爭議,亦是令筆者有所保留的方案。如果保留現有四大界別的組成方法,那如何才能凸顯其民主性,筆者對此只感到百思不解。如果單純增加其選民基礎,但始終都不能代表全香港的市民。譬如漁農界,即使將其選民基礎增至全部漁民,那就代表全港市民的意願?另外,清潔工人又有誰能代表他們提名特首,難道由政界代表他們,抑或是他們老闆所組成的商界代表他們?筆者希望由此例子說明提名委員會的四大界別根本就不能代表全香港市民的意願,難免會有部份人不能被代表。如果一句現有的提名委員會具廣泛代表性就可以解釋一切,這亦代表難道基層的意願就可以忽視,試問又有誰能代表他們。

行文至此,筆者已簡單剖析三軌方案的各種提名方法。筆者認為即使是政黨提名及提委會提名方法,都不及公民提名如此直接簡單。例如提委會方法,即使增加其選民基礎,都不能代表全香港市民。而政黨提名仍未適合香港的政黨發展現況,且一般大眾不容易理解其提名方法。故只有公民提名才是最直接代表市民意願的方案。雖然筆者明白三軌提名是一個折衷方案,可令政制改革具備民主成份的同時,亦保留建制中人所堅持的「香港特色」,但筆者認為如果三軌並行,倒不如直接公民提名,這才能直接凸顯市民的意願,何必要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南非光輝歲月 仍有漫長的路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南非光輝歲月 仍有漫長的路
Dec 10th 2013, 07:06, by 左翼21

文:K.T.

南非的經驗告訴我們,政治改革不保證社會邁向經濟平等。

1994年,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結束,非洲國民大會(非國大)贏得大選。當時,僅佔該國總人口約一成的白人,佔有全國84%農地[1],種族隔離政策的核心體現,就在土地分配上全面向白人傾斜。非國大曾承諾在2014年之前,將其中30%白人佔有的農地(約20.4百萬公頃)歸還予黑人及其他有色人。可是,到2013年1月,只有約5.5百萬公頃土地成功歸還予黑人及有色人[2]。南非政府早於2009年已承認,2014年的目標至少要推遲十年才完成[3],但如果政府以2012/13年度購入32萬公頃的速度歸還土地[4],再多二十年都不能達標。

即使土地歸還予黑人,由於他們缺乏知識、技術和資金,他們根本也無法把荒廢已久的土地重新耕作,黑人得不到穩定糧食之餘,更繼續活在貧困中:2009年全國堅尼系數高達0.631,43%南非人每天生活費用少於2美元[5]。南非每四人就有一人失業[6],15-24歲青少年失業率更接近一半(48.2%,2009年[7])。失去土地意味著無家可歸,政府估計在2006/07年,仍有7.5百萬至1千萬人居於簡陋的寮屋或窩棚之中[8]。

政治/法律上的種族隔離似是結束,但以社會/經濟階級(Social/Economic Apartheid)劃分的新種族隔離才剛開始。

在如此惡劣社會環境下,黑人及有色人──特別是青年──感到絕望和沮喪,故使用暴力控訴社會。2009年,共有120人(當中大把分是白人農場主)在農村遭殺害[9],有估計指由1994至2010年之間,共有3000名農場主遭殺害,暴力襲擊更數以萬計[10]。更要命的是,由於毗鄰南非北面的國家經濟情況更糟,有大量「非法」移民湧到南非尋找工作機會,令南非的經濟隔離愈趨惡化,怨憤的矛頭不單指向白人,亦指向膚色相近但「身份/國籍」不同的人。2008年5月,位於約翰內斯堡東北的亞歷山大鎮,發生排外騷亂,當地的居民襲擊了來自莫桑比克、馬拉維和津巴布韋的移民,造成2人死亡和40人受傷,然後排外騷亂漫延全國[11]。

南非政府至今對國內種種社會不平等現象仍束手無策。不過,無論如何都不肯改變新自由主義市場化和私有化政策,繼續放任大型企業壟斷民生和謀取暴利(例如水務)。雖然南非在政治上實現族群自由和民主,但要將社會平等深化至經濟和日常生活層面,仍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1] Pusch Commey, "Economic apartheid lives on!", New African 489 (Nov 2009): 26-28.

[2] Speech by the minister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Land Reform, Mr Gugile Ernest Nkwinti, 19 Februrary 2013: http://ww2.ruraldevelopment.gov.za/news-room/speeches/file/1640-debate-o...

[3] The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outh Africa: Political tensions rise over land reform", 7 April 2010

[4]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 Year Book 2012/13", http://www.gcis.gov.za/sites/www.gcis.gov.za/files/docs/resourcecentre/y...

[5] The Economist, "The price of freedom", Jun 5 2010: 3-4

[6] The Economist, "How it could do even better: South Africa's economy; How it could do even better; South Africa's economy", 24 Jul 2010: 49

[7] World Bank Data: 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south-africa/unemployment-youth-total-pe...

[8] John C. Mubangizi,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midst Poverty and Inequality: The South African Post-apartheid Experience on the Right of Access to Housing", The African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 (2008): 130-146

[9] The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 "South Africa: Political tensions rise over land reform",7 April 2010

[10] Makhaye, Chris and Terna Gyuse, "South Africa: Racist's Death Highlights rural tension", 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New York), 13 Apr 2010.

[11] Xenophobia in South Africa, http://en.wikipedia.org/wiki/Xenophobia_in_South_Afric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通識科:硝煙處處的戰場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通識科:硝煙處處的戰場
Dec 10th 2013, 06:40, by 李偉才

筆者居住悉尼四年,於1998年底回流香港,並於99年初回到母校(港大)工作。適逢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我出席了不少有關的研討會,對改革提出的「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和「拔尖補底、拆牆鬆縛」等理想甚為讚同,對於政府銳意推行「文、理互通」的通識教育,更是感到萬分雀躍。

然而,後來得悉在新高中學制的課程裡,語文和數學之外的科目都被列為選修科,而文理互通的責任被放到一個叫「通識」的必修科身上。我是大為不滿。到2005年讀到有關這一科目的官方描述時,我更是憤怒莫名,並即時寫了一篇叫〈有關通識教育的深層思考〉的文章,先後寄給教育局及投稿至明報的「事實與意見」專欄。文章於05年7月20日見報,增潤後被我收錄到《浩哉新宇宙》一書之中。(請參閱「主場新聞」中的〈有關通識教育的深層思考〉一文)

這個科目終於在2009年啟教,並已歷經兩屆公開試。社會上有關「吹水利弊」的爭論亦大至平息。但就筆者看來,環繞著這個科目的「戰事」才正開始。

我一直以來批判這科目,是因為它完全採取「議題為本」(issue-based)的學習方法和「個案分析/評論」(case analysis)的考核形式,而摒棄了系統性知識基礎的培養。我同意我們很多知識都是透過各種社會議題和生活體驗建構的,但這是指在畢業以後或課堂以外,而現在我們說的是基礎教育的課程設計。我完全支持「專題研習」和「議題探究」等學習手段,但認為這與具有歷史深度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知識獲取並行不悖。

在筆者看來,把「通識」獨立成科固然多可垢病,但既然「生米已煮成熟飯」,如果我們好好利用這一科目,也可以是一個黃金機會以補傳統學科內容的不足,幫助今天的年輕人建立起一個全面而堅實的知識基礎。但由於教育界已經深深地「中了後現代主義的毒」而拒斥系統性知識,如今這個機會是白白的被浪費掉。(我的「荒野呼喚」很簡單:沒有包括「方法論」、「自然史」和「文明史」的通識必定是假的通識。)(請參閱〈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後現代助紂為虐/〉一文)

我的「戰場」是一個極孤立的個人戰場。但這幾年的發展卻讓我看到,一個牽動整個社會的宏大戰場正透過通識科鋪展。我以前揶揄通識是「飛花摘葉皆可傷人」,如今發覺負面的東西也可變成正面,這可是教育局的高官設計這科時始料不及的。

我所說的,是通識的框架是如此之闊,以至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各種議題的探究,只要它們能夠(按照課程的學習宗旨)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多角度思考」便可。結果是,這些議題可以由「和平佔中」、「廢除功能組別」到「六四事件」、「一黨專政」,也可以由「地產霸權」、「金融霸權」到「新自由主義」、「美國霸權」、「新殖民主義」…。

建制派和當權者現在是悔之已晚。梁美芬的提議是「帝國反擊」的開始,戰事還遠遠沒有完結。

筆者的悲觀預測是,為了「統一思想」和「維穩」的需要,不出五年,當局將會以種種理由把這一科取消。各位且拭目以待。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網絡)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動物在野,不是罪!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動物在野,不是罪!
Dec 10th 2013, 06:12, by Doris Wong

昨晚翻看了一個有關非洲的電視節目, 內容是探討森林被急速砍伐、環境改變與人類獵殺讓野生動物家園漸失及步向滅絶的命運。

犀牛角被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令犀牛每天都面對被獵殺的威脅, 平均一天會有一隻被殺, 數目由以萬計急跌至只餘下數百隻, 現被遷到受保護的公園, 並由武裝守衛來保護. 大象覓食地區因被公路切斷, 無法前進, 慘被活活餓死, 其中一年旱災, 所有幼象都不能幸免於難。雪地生活的狒狒, 因氣候變暖, 冰山不斷溶化, 雪地生長的植物持續減少, 牠們被迫不斷向高山上移, 面臨滅絶危機. 大猩猩的棲息位置已被迫至山頭, 山腳下全被開墾成農田, 這促使他們多了與人接觸的機會, 而人類為這群隱居的動物帶來了致命的疾病病源。看着幼象餓倒地上、猩猩穿越農田時一臉的不安, 抱着幼兒不斷往山上遷移的狒狒, 着實覺得心痛又歉疚, 人類的自私為動物造成如此巨大, 甚至不無可挽回的傷害。有沒有想過, 這不單在破壞大自然與動物的生存空間, 也正在逐步的摧毀地球呢?

接着, 看到介紹一個放牧的土著部落, 由於獅子會獵食牲口, 所以他們世代與獅群都處於敵對的位置, 但有次獵殺了一頭獅子後, 竟發現被獵的竟是一隻已懷孕的母獅。他們獵獅是為了保衛家園, 從沒想過會害及一群小獅的生命, 這位族人反思了自己與獅子的關係, 後來更帶領家族中人, 成為保護獅子的戰士, 保護為數約一百隻在部落四周出沒的獅子. 他們更與保育組織合作, 用定位的技術去監察獅群的行踪及生活, 透過科技協助, 通知族民帶牲口到安全地點放牧, 逹致與獅子生活在一個能共融的生存空間。

文明──不在乎發展多快, 科技有多先進, 而是能做到「平等對待」。這位土著就用行動充份說明了文明的意義, 實實在在的尊重生命, 這正正是現今所謂的「文明」社會, 大部份人最缺乏的東西。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無可挑剔──《激戰》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無可挑剔──《激戰》
Dec 10th 2013, 05:14, by housescheung

林超賢導演的戲,近年只出產了中品。情感太淺,過份暴力。我認為這是一體兩面的問題,林超賢的動作片,動作是拍得很清楚,細節、動感等等,都很好,但他時常在「動作」的背後硬塞入一些情感元素,例如《逆戰》的親情、《線人》的愛情。可是他拍文戲的功力不足,《逆戰》裡金燕玲獨白那一段就不好看,把動作片的節奏拖慢了,又不覺得周杰倫和謝霆鋒很重視母親的感情;《線人》謝霆鋒和桂綸美逃亡那一段,只是純粹的暴力,打來打去跑來跑去打了很久,但是謝、桂之間的情感交流欠奉。欠缺說服力、薄弱的感情、過份冗長的動作場面,令他的作品遺憾多,深刻少。

套一句《激戰》的對白,欠缺上台的理由。

《激戰》第一個吸引觀眾的賣點,是張家輝蝶變。

「蝶照」剛出爐那半個月,稱之為全城哄動也不為過。誰想到當年「仆你個街,亞視黎既喂。」(賭俠1999),變成影帝,再變成今時今日《激戰》裡面的「賤輝」。

然後,這部戲就打正旗號,以「肌肉」、「格鬥」、「熱血」、「男人的夢想」為重點,大肆宣傳。那些亮眼的女角,全給擱在後面。

最初二十分鐘裡面,我其實有點擔心是另一套黑社會。生意失敗的林思齊,欠二十萬街數的程輝,死了兒子的王明君,三個人在澳門聚齊然後參加搏擊大賽然後黑社會介入然後打假拳然後……直到盧覓雪登場,我就肯定這是一部好戲。非常好的戲──因為它沒有浪費任何一個演員。

盧覓雪是盲拳打死老師傅,她不是專業演員,但她有她的特性。理想的演員無論甚麼角色、甚麼特性都能勝任,只要把他放進戲中,就可以。畢竟這樣的演員太少。那麼換轉一個角度,把一個人的單一特性放入戲中,哪怕她不是演員,發揮到淋漓盡緻,也是一個亮點。有時,這個亮點比起三個影帝同場獻影,更有幫助。PTU的林雪正是一例。

《激戰》裡面的不單是飾演Sandy姐的盧覓雪,連歐錦棠以及年輕版程輝,導演都可以令他們發揮得非常之好。這些綠葉的戲,只有幾個鏡頭,對白不多,年輕版程輝甚至一句對白也沒有,可是他稚嫩而囂張的臉,歐錦棠憂心帶憤恨的表情,確實令人眼前一亮。程輝再次上台之前,回憶師父在他第一次上台之前的訓示︰「上得台,唔好怯呀,怯,你輸咗成世。」稍為有腦的觀眾,應該都能預知這一幕戲情出現。因為「能預知」,故這一幕戲只要出現非常輕微的差池,例如出現時間不對、過長、過短、鏡頭對着師父太長而徒弟太少……就會成為敗筆。相反,就是神來之筆,起到「點晴」作用。

是的,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在適當的地方,就能成為一部好戲。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似登天。

擂台格鬥自然刺激好看,中段劇情雖然殘忍而不明朗,但是我堅信張家輝一定會贏(他的拳速一開始就比彭于晏快)。我反而想多談文戲。

賤輝和小丹兩母子的文戲,溫馨感人。只不過他們三人最初相遇時,感覺特別彆扭,怎麼母親是大陸人,女兒卻是馬來西亞人?張家輝是香港人,彭于晏是台灣人,而彭于晏的同學高寶強是大陸人……搞甚麼?八國聯軍?可是演下去,小丹尖銳刺耳的馬拉口音卻非常合理且完美地襯托出她小女孩的堀強。油天花板、講故事等劇情溫馨情長,激情、悲愴、轟烈欠奉,卻細膩綿長,是呀,淡淡的著色才是真正的情濃。

全劇最喜歡姜皓文和張家輝上台前對質那一幕,姜皓文質問張家輝為何要學那個不知死的靚仔,上台格鬥,會死架!張家輝說︰「佢有輸咩?佢無輸喎,佢做到佢想做既野喎!我地都咁既年紀啦!仲有咩可以輸呀?廿年啦,呢廿幾年嚟,我咩都無做過呀!」然後,突然間,毫無預警地,陳嘉輝出現了!

哇塞!ATV演員大集合嗎?這場戲比起政總的ATV好看太多、精彩太多,ATV太多了!也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這些演員被電視台困太久了,一出江湖,就如猛虎出閘。

電影的取景場地澳門,剛開始我覺得不太能接受,感覺好像不是我所認識的澳門。有時候自以為很了解一個場地、一個演員,自我涉及太深,難免產生偏見。

幸好拍攝取景實在太美、太精煉,很快就把自我抽離了,覺得這就是澳門。藝術化的處理不下於王家衛拍重慶森林,王菲在房間裡扮槍聲嚇梁朝偉那一幕──陌生化熟悉的場景使之改頭換面地以取代原本腦海裡的現實。

彭于晏流利的廣東話着實是驚喜中的驚喜,他在這部戲的表現,令我想起黑社會二以和為貴最後的場境︰古天樂坐在車上,張家輝在街上一直跑、一直跑。那時我心裡暗道︰下一集就是張家輝當主角。結果,黑社會沒有三,而張家輝成了這十年來香港電影圈份量最重、質量最高的男主角。在《激戰》裡,彷彿在彭于晏身上,看見張家輝當年的身影。

這部戲,要笑有笑,要淚有淚,文戲溫馨情長,武戲刺激緊張。中段一段擔心林超賢又再次展現他的殘忍,碎掉觀眾的心。幸好,沒有。儘管當中也許有點誇張,可是他恰如其份地滿足了觀眾渴求電影前段他所種下的溫暖的心。

電影演到最後,由衷覺得,安志杰和謝婷婷分手,並非源自他不賣力工作、沒有上進心。拜託,請讓我天真地相信這一點。原因?《激戰》裡面的女評述問︰「為甚麼不投降呢?這樣你的手會斷。」「不放手,手會斷。放手了,信念,就會斷。」這一點,也許女人從來不懂。

圖為編輯所加,來自 wmoov.co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三十六): 「政改之戰」(二) 一切都是假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三十六): 「政改之戰」(二) 一切都是假
Dec 10th 2013, 04:42,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三十六): 「政改之戰」(二) 一切都是假

從市民搶購「路姆西」,政改論壇內掟雞蛋,中大學生離場抗議等事件,表明市民對特區政府已經忍無可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昨日在會議上指出:「香港除了革命,沒有第二條路。」正說出現在的困局與市民心聲。
特區所開動的政改諮詢,表面說「有商有量」,其實「無得商量」。整份諮詢文件有預設框架和立場。市民只是名義上被諮詢,實際上不論候選人及最終決定權,都由中央話事。而中央眼中的「普選」,極具「中國(共產黨)特色」,與世界不同。「有篩選,愛黨,服從」是他們眼中作為特首的必要條件。要成為特首,連人格都要出賣,甘願做奴才。
中央要選的,不是服務香港市民的特首,而是聽從中央,幫助中央控制香港的奴才。政務司司長林鄭昨日在會議上亦「鬼拍後尾枕」,說「諮詢要設框架不能無限制」,即是表明今次普選並非真普選,而香港亦不會有真普選。
共產黨在中國奪權後,數十年來從未實行過普選。而共產黨本身,並不相信民主普選制度。一直到來,以共產黨立國的國家,皆實施高壓管治。試問今次普選特首,怎會開先例!?所以政改諮詢只是一場戲,等他們有一個藉口,欺騙市民。
「諮詢做了,普選也有,你們還反對什麼!?」
所以,有智慧的市民,不但要踢爆假諮詢,還要杯葛假普選。

10-12-2013 家中,中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但願這城市再沒有光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但願這城市再沒有光
Dec 10th 2013, 04:14, by 刺青雜誌

原文刊於此

文:吉暝水

我們有這麼一種信仰,相信光是文明的定義。從祖先當日走出洞穴,揮動火把一刻。閃爍的目光裡,流露出對光線的迷戀。時至今日,我們也有一種對明暗的量度:夜間衛星圖片上越是光明的地方,開發程度越高。

我城大概很先進吧?維港兩岸燈光璀璨,九龍新界也是萬家燈火,還有那些繞著山走、畔著水行的幹線照明……大家都喜歡夜機降落香港(特別是啟德機場的年代,雖然我未有幸在那裡升降過),香港作為一個漆黑之中發光體,格外有一個安全感。好些中外旅客來港,嚷著要去看幻彩詠香江,說那些閃呀閃、轉呀轉的射燈,讓維多利亞港更添嫵媚。彌敦道的霓虹招牌,柏麗大道的火樹銀花。「香港好多燈,好光。」一位德國朋友到港不足廿四小時的遊後感。歐洲城市沒有像火球一樣的不眠不休,十點以後,如非大時大節,街上大概只剩下寂寞的路燈。地球另一面的我們,執著於光與文明的迷思,居然想要把黑夜染成白晝。太荒謬。

長居於白夜城市的我,對燈光表演沒有太大興趣,卻有每年聖誕「睇燈飾」的特殊癖好。聖誕老人、鹿車、雪人,跟兒時沒多少分別,現在看起來卻莫名奇妙地不堪入目。更甚,平日夜晚路過維港,高高廣廈,曲曲海岸,點點燈光,映入眼廉,也不由自主地折射出半滴生理分泌。遊客眼裡的金光燦燦,印象中的東方之珠,背後燃燒了多少生命、多少青春、多少夢想?我們用人力發電,博君一笑,換你們一剎那的驚艷,何其卑微。

有黑自有白,有晝就有夜。何時我們妄想要改變自然法則,扭曲自己,成就人定勝天的傳說?如果文明先進的代價如此噬血,我寧願這城市再沒有光。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帽子的故事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帽子的故事
Dec 10th 2013, 03:13, by 方太初

帽子的故事實在有太多太多了,比如說,Elsa Schiaparelli 設計的鞋形帽、Coco Chanel 修剪繁枝瑣末,還給帽子如現代建築般簡潔的外形;已故詩人顧城也給自己做了帽子,整天戴着,彷彿戴上了,就可遠離現狀的世界,另闢新境。

比利時設計師彭比里奧(Elvis Pompilio )同樣有一頂特別的帽子,那是以圍繞而成帽形的金屬線造成,中間綴有各種不同形狀的金屬花,就如大小不同的星球在不同的軌跡上運動,那是將整個星際,又或宇宙戴到頭上了。

從一頂帽看世界

從一粒沙看世界,又或從一頂帽看世界,相同的大概是沒有完全一樣的沙,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帽子,這話當然也指向戴帽者對其帽子的看法。有說顧城覺得戴了帽子,能隔離外間的思想,顧城寫過很多童詩,何妨讀一首英國作家米頓(Tony Mitton)的童詩《我的帽子》,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我的帽子。/它擁有着我的頭顱,/我曾有過的思想/以及我曾閱讀過的所有。」、「它隔離了風。/隔離了雨。/擁抱着我的頭顱/並給予暖意。」、「我在其下,/天空在其上。/就如我的蓋子。/我如此喜歡它。」

帽子有其功能性,包括具象的擋風擋雨,也包括抽象的隔絕外間思想、外間的世界,保持了戴帽者的真我。應BODW 設計營商周邀請來港出席論壇的彭比里奧,設計帽子近二十年,他說設計帽子最花時間的是事前工夫:怎樣為一個設計一頂度身訂造的帽子?怎樣切合戴帽者的真性情?他說或許有兩張近似的臉,但造給他們的帽子,倒要考慮他們的真我了。

帽子的詩意

確是如此,荷蘭女王戴上彭比里奧設計的帽子,Lady Gaga也戴上他設計的帽子,但各自表現了他們恰如其份的形象,彭比里奧必然是看到了不同的人裡邊的一些真諦。原非時裝設計出身,卻無礙他對帽子的喜愛,他強調帽子的獨特性與實用性,他喜歡設計由早到晚有各種不同用處的帽子。

與彭比里奧一起來港的有他的拍檔Jean Paul Masse,他曾以筆名Jean Paul Masse de Rouch出版小說三部曲。下一年,他們的其中一個計劃,就是把帽子與文字結合,那又是怎樣的故事?收藏在帽子裹邊的思想與文字,以及顯露在帽子上的文字,若果剛好切合,若果剛好相反,都成了不同的詩意。


戴在頭上的是整個宇宙了。


在帽子與頭顱之間是甚麼?


帽子轉換,人也不同了。


Pompilio為MGX設計的3D印刷帽子。


這次來港,Pompilio戴的是一頂綠色的帽子。


Pompilio與拍檔Jean Paul Mass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新澳門學社發表二零一三年澳門人權報告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新澳門學社發表二零一三年澳門人權報告
Dec 10th 2013, 03:19, by 論盡媒體

新澳門學社發表人權報告

作者/圖、文/煎撈喱

今日(九日),新澳門學社發表二零一三年澳門人權報告,報告分析包含政治權利、法治、新聞自由、表達自由、勞工權益、文化權利、同志社群等人權狀況。
新澳門學社理事長周庭希指出,本年度澳門人權狀況與過往相比沒有任何改善。他指出,今年澳門發生了多宗涉及行政當局打壓言論及集會自由的事件,尤以警方無理拘捕集會人士,以及司警進行「網巡」以打壓記者及社運人士等最為嚴重。

另外,周庭希亦指出,政府建議修改《出版法》,草案建議删除兩條保障新聞自由的條文。而他亦指,草案對「機密」的定義,令行政機關能任意把文件定義為機密,以及拒絕向記者及公眾提供有關資料。

在政治權利方面,周庭希提到第五屆立法會選舉已於九月十五日舉行,但三十三個議席中,只得十四個由已登記成選民的澳門居民選出,意即立法會只有不多於一半的議員由直選產生。

而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在三月審議澳門實施《公民權力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情況,委員會要求澳門政府在二零一四年三月之前遞交「普選時間表」。但周庭希指出,澳門政府亦未按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的要求展開公眾諮詢。

報告中亦提到政府對家庭暴力定性為「半公罪」而非「公罪」、家暴法删除對「同性同居」的保障、政府沒有規管僱傭中介公司、文化遺產的保育以及在囚人士被施行體罰等等人權議題。

周庭希期望特區政府能關注及改善澳門的人權狀況。新澳門學社將於今天稍後向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遞交本年度澳門人權報告。

(獨立媒體網根據與論盡媒體之內容交換協議轉載此文,原文載於論盡媒體:新澳門學社發表二零一三年澳門人權報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