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為了巴西,支持阿根廷!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為了巴西,支持阿根廷!
Jul 14th 2014, 14:59, by Wing

作為巴西球迷的我,本應要在決賽支持德國以免巴西死敵阿根廷在馬拉簡拿球場贏得冠軍。但這幾星期一路看著主流輿論怎樣評價巴西隊,令我不得不決定考慮支持阿根廷了!

在四強前,巴西跌跌撞撞下一路晉級,但還是備受批判。巴西踢法不「巴西」的說法,在報章和網絡上隨處可見。而這個作為形容詞的「巴西」,大概所指的是進攻至上、靠水銀瀉地的組織和個人技術令球迷如癡如醉的踢法。到二零一四年,掌握話語權的人,大概未看過一九七零那支巴西隊,又或者對比利時代印象模糊。於是一九八二年的巴西隊就取代了一九七零年的巴西成為指標。三十二年前,有薛高、科高、蘇古迪斯、施里蘇等人的中場線掌握大局,配合精采。但到二零一四年,不但叫巴西的中場作美妙配合已是奢求。事實上,只要對方認真壓迫,巴西在中場位置很多時連控球權也會輕易丟失。

不用傳球的Volante

和今年一樣,八二年的巴西也是失敗收場的。到八六年,雖然前線有加拉加取代了像今年費特一樣平庸的沙真奴任中鋒,但巴西的中場線已在退化當中。薛高和蘇古迪斯各射失一隻十二碼後,巴西在八強被法國淘汰,連續四屆未能奪標。正是由於這兩次失敗,巴西國家隊的風格後來有重大轉變。九四年,在體能教練出身的彭利拿領軍下,創造力最強的萊爾在淘汰賽階段被貶為後備。同時,在施華和鄧加兩位防守中場保護防線的情況下,巴西終四奪世界盃。

因為九四年的成功,那一屆國家隊的踢法也成為了巴西國內足球的主要風格。要取得好成績,關鍵不是中場的創造力有多少。中場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好防務。於是被巴西人稱為「volante」的防守中場這個位置愈受重視。而對不少巴西教練來說,volante的防守能力遠比傳球和組織能力重要。再加上巴西的進攻愈來愈依靠翼衛的助攻,更加需要volante在中後場填補翼衛助攻時留下的空間。因此,過去十多年,根本就難以在巴西找到有良好傳球能力的防守中場。到零二年巴西五奪世界盃時,既然中場的傳球和組織能力已完全沒有世界級水平,教練史路拉利放棄了控球在腳為主的踢法。這二十多年來的演法解釋了為甚麼巴西球迷那麼尊敬意大利的派路。因為一位會在volante位置出現,但有一流傳送能力的球員,在巴西已是近乎絕種。

重新理解巴西足球

簡而言之,其實巴西早已拋棄了所謂「巴西」的踢法差不多四分一個世紀。今天仍然以八二年的巴西作為判斷巴西隊的準則,根本就是過時和不合理。只有無視巴西自身足球演化,才會對今天的巴西有不設實際的想像。另一方面,那種所謂很「巴西」的「漂亮足球」(jogo bonito/beautiful game)的踢法,也很可能只是一個神話。傳統上,巴西國內視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為技術流的基地,但南部近烏拉圭一帶則以體力化足球為標記。而南部球隊國際隊就是七十年代巴西開始有恆常全國賽初期最成功的球隊。假如你細心看一九七零年的巴西隊,你會見到他們沒有控球權時,是會差不多全軍退守後場以類近四五一的姿態防守。人們認為巴西有踢出「漂亮足球」的責任,其實也是建基於對巴西的片面理解。

巴西人為足球而生?

據說,主辦世界盃等大型運動會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世人重新認識主辦國。但這次巴西的世界盃似乎難以做到這效果。首先,賽前有關工程進度緩慢的負面新聞已進一步強化了拉美世界沒效率的印象。此外,當巴西在四強落後零比五時,已見到網絡上有不少人再問巴西出現暴動沒呢?亦有人再質疑德國隊能否安全離開球場。到下半場,網絡世界己有所謂「暴動」的照片流傳,而且相信圖片真實性的人不是少數。當然,某些言論是開玩笑性質,但這些想法是否也是反映在不少人心目中,巴西人容易因足球失去理智?又或者大家覺得巴西人真的浪漫到為足球而生,所以承受不了大敗而要靠騷亂宣洩?
其實去年洲際國家盃時的大規模示威,已是巴西人用行動告訴世人,足球在巴西是重要的,但其重要性還是不如醫療、教育等民生事業。再加上在準決賽是在場上被德國徹底地技術性擊倒,除了心服口服之外還能有甚麼怒火可言?既然沒有怒火,又哪會那麼容易燃起大型騷亂?

主流論述沒有巴西自身的故事

無論是判斷巴西隊的基準,還是討論巴西人慘敗的反應,其實都反映出在這個全球化時代,理論上我們對世界各地的資訊可以唾手可得,但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對西歐足球,我們可能知道得愈來愈多,見解更見精闢。但對巴西足球的想像,不少人仍然在使用八十年代的標籤。而對巴西這個拉美國家的想像,似乎還是要與「浪漫」和「非理性」這些不夠「現代」和「先進」的形象扯上關係。就算巴西依然是奪得世界盃最多的國家,就算巴西是金磚四國之一,這個國家和它的足球始終還是被凝視和被書寫的對象而已。巴西足球自身的故事,巴西人民自身的追求仍然被排除在主流論述以外。

因此,每四年一次國際主流輿論都會指責巴西不夠「巴西」,而這番指責只會為巴西隊帶來額外的壓力。上屆的主教練鄧加更質疑這樣的指責是西方媒體不希望巴西奪標的陰謀。我對足球風格沒有太多的執著,只希望巴西隊能自主地尋找適合的踢法,不用面對外界要求巴西踢「漂亮足球」的壓力。因此,我這個巴西球迷希望阿根廷陣中效力本土聯賽的加高或者麥斯‧洛迪古斯能成為今屆決賽的英雄。因為或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更多人擺脫現代西方的世界觀和以西歐足球為中心的視野,令巴西國家隊能擺脫西方輿論的壓力,無後顧之憂走自己的路!

[原刊於二零一四年七月十三日《明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書展 X 香港電車:叮叮遊.香港史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書展 X 香港電車:叮叮遊.香港史
Jul 14th 2014, 14:43, by KelvinYFL

香港人稱為「叮叮」的電車,今年已經110週年了,可謂見證香港的百年轉變,所以坐叮叮是閱讀香港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香港書展今年又是第25屆了,我個人一直認為現在看書認為是多元化和多互動的,很樂見這文化盛事逐漸由會展走到出社區。今年書展舉行前的頭炮活動,就是跟香港電車合辦「叮叮遊‧香港史」的傳媒活動,請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跟我們一同由西環屈地街電車總廠,坐至銅鑼灣總站,沿途講解港島街道和建築物的故事,確實獲益良多。

一切由西環講起

屈地街所在的石塘咀,相信很多人都知百年前是煙花之地,滿是妓院,塘西風月之名由此而起,原來這所以形成,是因為早期香港新移居以單身男性為主,很多從事苦力工作,西環就是最早發展的地方,那就要解決生理需要,而致衍生大量風月場所。

而屈地街電車廠原址為煤氣股,老闆是英國人屈地,1934年這煤氣股爆炸,之後才改為電車廠。

來到西營盤,我一向都跟父母叫這海味街做「咸魚欄」,皆因我出生的70年代及之前,這裡真的充滿咸魚味,現在人們少了吃咸魚,多了其他海味,街道乾淨了,反而很懷念以前的咸魚味呢。

來到中上環

我一直以為現稱西港城的Western Market,是這區最古老的街市,原來並非如此,最舊的街市已拆了多時,就是上環文娛中心的現址。

中環的商業區,很多街道都跟當年的英資企業有關,例如機利文街就是Gilman公司,另外不得不提兩大華資百貨: 永安和先施,紮根中上環區過百年了。

香港很多街道名都跟人名有關,例如遮打,很多人以為遮打是英國人,原來是中東亞美利亞族裔的印度人,來港後發蹟,買起了差不多半個中環,由此可見,香港並非全是由華人及英國人共建的,一些少數族裔其實也是香港人的祖先。

金鐘

說個秘密給大家聽,先父年輕時曾任職英軍部門,也做過其他英資公司,所以我不是根正苗紅,斷估民建聯不會收我為會員吧。小時候已經常聽父親說金鐘是英軍兵房,即現在的香港公園位置。軍營也經常鬧鬼,其實香港多處也有鬼,包括西環高街及小弟長大的華富邨,簡直由細聽鬼故聽到大。

灣仔

船街也是傳說中的猛鬼之地。

灣仔有汕頭街、廈門街,據丁教授說原來跟同鄉會無關,街名由來是因一位曾經在汕頭和廈門行醫的英國人,來港後為紀念行醫經歷而命名的。

灣仔堅拿道即俗稱鵝頸橋,百多年前是運河,後來才填海而成今日的天橋。

銅鑼灣

銅鑼灣據說早期基本上由兩大家族所佔有的,一個是英資的渣甸洋行,所以有渣旬街、糖街等; 另一個是華人富豪利希慎家族,他原藉廣東四邑,因此銅鑼灣不少街道用了四邑的地名及代表人物來命名,包括新會道、恩平道、開平道、蘭芳道(利希慎的太太)、白沙道(陳白沙)、啟超道(梁啟超)等。

銅鑼灣電車總站對出的聖保祿醫院一帶,原是綿織廠,及後渣甸賣給教會,建了醫院、學校、教堂等,成為一個獨特的小社區直至今日。

丁教授沿途說的,比我以上寫的更多,個多小時的叮叮旅程令我不斷回帶,懷念以前住港島的日子,叮叮的好處是可以在繁忙的都市中稍為放慢,看看街景看看人,每次都會看到不同的景況。這次叮叮遊也令我發覺了一些我不知或早已遺忘的歷史故事,真枉為香港人。

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請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yflkelvin

Instagram: kelvinyf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給鄭國漢的回信 – 請你給我聽好!!!》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給鄭國漢的回信 – 請你給我聽好!!!》
Jul 14th 2014, 13:50, by 鄭司律

鄭國漢:

終於,收到鄭國漢你對嶺南人的回覆,一份經過多批同學、校友、教員奔走呼喚,才看到的一篇回覆。感謝你真誠地闡述你個人觀感,而我也可以藉這份回覆,同樣真心誠意地指出,當這個位子,你不夠資格。

不論對自由的認知,抑或是對大學的概念,都顯示你錯漏百出。你說:『始終深信,法治是香港社會的重要基石,倘若受到衝擊,後果不堪設想。』、『大學裡……就某個議題意見分歧,事屬尋常,大學也秉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甚至還看似發揮關懷精神,提出協助:『如有需要,校董會主席和我都會為同學撰寫求情信。』

虐政何妨援律令

基於你每每將『嶺南人』一詞掛在口邊,我不會把這份失誤,當做你刻意為梁振英政權塗脂抹粉;而係真心相信,你根本不懂大學是甚麼。單是法治概念,你不懂Rule of Law(法治)和Rule by Law(依法而治)的分別;但偏偏一個自稱一校之長的人物,把一對POL(政治學)課程Law and Governance(法律與管治)開首就教的重要概念搞亂。

你讚賞同學們的熱誠、勇氣和毅力,『不惜押上自己的前途』,但卻無視公民抗命的本質和目的。抱歉,同學們押上自己前途的勇氣和熱誠,原來只能引起你形式的激賞,更令人倍感寒心。公民抗命不是玩雜耍,如果鄭國漢你要激賞勇氣,那麼格鬥場上、馬戲團中比比皆是,請不要抱着看戲的心態,高高在上地檢視同學們的勇氣。

若果你不能明白法治的本質,你也不會明白公民抗命的意義,你也只能像抽身看待同學的處境。同學公民抗命,在你眼中形同『衝擊法治』,正正是因為你錯誤理解法治只是Rule by Law(依法而治),只問遵守法律條文,卻不問立法機關是否由民主選舉、不問法律有否約束政府的所作所為、不問法律有沒有保障人權。若果從鄭國漢你這個角度,難道那怕是嚴刑峻法也要接受?

同學在衝擊法治嗎?不,他們在捍衛法治(Rule of Law),捍衛法律應有的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將公安惡法對集會自由的約束,和政制上的不公不義,明明確確地昭示出來。打擊、蠶食、摧毀法治的問題,不正是我們的立法機關繼續不是由全面普選所產生?不正是行政機關執法時橫行無忌?不正是司法機關獨立被抽水陰乾?同學正正是押上自己的前途,爭取法治精神得到貫徹。

大學的自由 貴在疾風知勁草

還記得你為求上任,當面對着數百名同學校友,面不紅耳不熱地擔保自己會做『自由守護神』。但可惜的是,原來自由一詞,依然只是淪為各說各話,你有你講、我有我講。『作為香港的博雅學府,嶺大格外注重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態度,同時尊重所有學生、教職員、校友和社會人士的言論自由,也歡迎不同意見的人士理性討論,增進彼此的瞭解。』

聽上來,鄭國漢教授你海量汪涵,容讓大學不同發揮聲音,大家都暢所欲言,閒時切磋交流,互相砥礪。但學術自由不是大觀園中的吟風弄月、東唱西和,而是與社會不同群體的互動,特別是受到政府的強力影響,包括財政和權力上的掌控。當一個不民主的政府和其掌控的教資會,能夠對大專院校揸頸就命,掌握大學的財政資源;當一個不民主的政府首領所任命多數校董,只有少數校董成為教職員或學生代表,掌握大學取高的權力機構。我們能夠相信大學自由受到保障嗎?

我們的教職員和學生,皆有機會參與公民抗命,畢竟今次已有大學教員上台發言,有大學同學更是全盤投入組織工作,當建制發動輿論機器攻擊,你會挺身而出說不嗎?參與學生和教員的學籍和教籍會否受到影響?往後的研究工作會否被暗示中止?

我們不是寄望鄭國漢圈起欄柵無為而治,學術自由更不是安安樂樂玩煮飯仔,你有一句我有一言就算,而是挺身而出鞏固學術自由的基石不受侵害。若果你僅以沒有落井下石,就當完成捍衛學術自由的責任;對不起,你太兒戲,不知道『疾風知勁草』一句說話,對當下山雨欲來局勢的意義。

出手相助 而不是循例擺樣

感謝你真心的善意,父母官般的善意,但恐怕你的求情信,只會適得其反。你把支持演繹為『接觸被捕同學,瞭解他們需要,提供情緒輔導、法律諮詢轉介,透過電話及電郵與同事保持緊密聯繫,關注同學的情況』。但公民抗命的同學,僅僅能被視為犯事嗎?這些行政支援,相信和同學酒後鬧事後的安排,沒有甚麼分別。

但參與的同學不是無意犯錯,而是以犯規作為代價,反映現有制度的不公。若果沒有辨別酒後鬧事和公民抗命的分別,那麼校方所謂的支援只是按照程序,再照本宣科應對公眾。你眼中公民抗命的同學,仍然只是『犯錯』,而不是『犯規而就義』,因為除了規例上的遵從與否,你連價值和抗命目標上的肯定,講都不敢講,談都不敢談﹗

通篇回覆,甚至回溯到當政後以來的作風,你都以『嶺南人』『尊重情誼』等言詞,向同學、教職員、校友展示開明的形象,在給嶺南人的信中,也體恤職員們的努力,訴說『各有關部門的同事也主動加班工作』,我們深明職員們的付出。我自己作為被捕者,自從在黃竹坑警校釋放之後,就見到學生事務處職工恪盡職守,搜集最新資料,直到黃昏時份,令我感動不已。

但這種『真情式』作風,還是抹殺不了對大學之道的證明:對法治概念的體認、對大學自由的捍衛、對守望同仁的實踐、對公義的追慕、對抗命的釐清。這一切,你都沒有認知、沒有準備、不敢有看法;而這都不是運用中立程序處理得了,更不是訴說情意格調可以掩蓋得了。鄭教授,請你不要丟去嶺南大學一百二十五年的尊嚴;新政、五四、抗日、輾轉流離、復名大學,我們不是來和當權者鬧着玩,所以,也請你也不要把嶺南大學的名號,當做下巴輕輕的玩物。請你給我們聽好,我們是‧好‧認‧真‧的,也請你好自為之。

被捕人士、文研校友、前學生會組織者
鄭司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阻街何苦也要諮詢公眾?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阻街何苦也要諮詢公眾?
Jul 14th 2014, 12:50, by 鄒崇銘

為期四個月的《加強處理店鋪阻街公眾諮詢》在七月中結束。「阻街」這兩個字,確真是可圈可點,幾乎道盡了特區政府的管治哲學:香港民間綻放的一切社會經濟活力,以及因地制宜的彈性和靈活性,在官僚眼中都變成各種管治的障碍,必須力求嚴格操控、管制以至取締,避免構成任何混亂以至動亂的因子。只有自上而下、黑白分明的現代管理模式,才能配合香港這個現代國際都會的需要。

恰巧筆者近期有機會到訪台北和首爾,相比之下,這兩個鄰近城市確要比香港「髒亂」得多了。但觸目所及,兩地遍地都是說廣東話的香港旅客,遠道而來穿梭大街小巷,享受著多姿多彩的地道市井生活,自然包括無處不在的各種美食。反觀在愈來愈整齊清潔的香港,尤其是自由行貴客所到之處,名牌連鎖店反而愈見千篇一律。也難怪就算不問政治的香港人,生活挫敗感也愈來愈濃烈,紛紛嚷著要移民灣尋回「小確幸」。

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台北和首爾都有不少著名夜市(就算是有嚴重潔癖的新加坡亦然),均是在旁晚時分才開始營業(香港或許只有廟街可以相提並論)。台北夜市最著名的千變萬化的小吃,對香港人來說早已熟悉不過,它們往往都佔據著一整條的街區,人頭湧湧充滿著市集的氣氛;相反首爾則有不少別具特色的大排檔,零星散落在閙市的行人道上,一般還會擺出幾張桌子化身臨時食肆,雖不及台北熱閙但卻別具風味。

相比之下,其實香港也有不少夜市,它們既是在食環署販管隊下班後,悄悄進佔法律真空地帶,但也反映香港城市生活的多元性,在不同的時段、相同的空間,存在在迥異的消費群體和商機,並非主流大集團、大企業所能通吃。我們既有的天水圍、深水埗等地的天光墟,也有春節期間廣為人識的桂林夜市,近期連上水僅有的彩園夜市,也成為領滙(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無情打壓的對象。

為什麼在台北、首爾甚至新加坡,商販都可以活用繁盛的街道,令城市生活增添不少斑爛姿彩,甚至成為旅客必到的景點,作為一個城市形象的代言人,而香港卻僅堪容納一條廟街,其他的街道商販都要消滅殆盡?為什麼其他城市滿街的熟食檔攤,在飲食衛生規格上不見得有何困難,而香港的食環署卻視熟食為洪水猛獸,必須千方百計除之而後快?而所謂的「阻街」,到底又是誰在阻著誰?到底是商販在阻礙行人,抑或食環署在窒碍香港僅餘的生命力?!

雅布絲(Jane Jacobs)是城市研究史上無人不識的名字,她1961年的著作《美國偉大城市的生與死》,隻手扭轉了紐約的規劃和城市的命運,但她對城市經濟學的特殊貢獻,即使在美國亦鮮有被提及。1作為經濟學的門外漢,她在《The Economy of Cities》 (1969)和《Citie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1984)兩書中,提出城市作為經濟發展動力的理論,對後來諾貝爾奬得主Robert Lucas亦影響至深。Jacobs的主要論點是,當城市經濟達至一定規模和多樣性後,便會迸發出無窮創意和孕育無數中小企業,開啟新興產業和新產品的發展空間;相反當城市宥於過去的成功經驗,既有產業取得規模和制度上的優勢,卻甚至會刻意阻撓創新調整的進程。2

早於1969年,雅布絲已提出「富人的尷尬」(embarrassment of riches)的獨特見解,指城市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後,已經累積了大量財富,卻無法找到(更確切應是刻意排斥)新的投資機會。財富唯有用於大量炫燿性和形式化的事情上,包括進口一些昂貴但沒用的產品,推動一沒有社會效益的基建項目,又或利用大筆公帑投入救濟工作,但就是不願把資金投放在創新和新興產業──尤其是那些低層社會成員主催的新業務之上。最終資金作為一種生產元素,只能出口到別的地方進行投資,原來的城市則進入停滯不前的狀態,那亦是this city is dying的時候!3

對「共享城市」概念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筆者新作:《共享城市sharing cities》和《共享香港sharing hong kong》,鄒崇銘、黃英琦、阮耀啟編,2014年4月出版。

1 不難想像,Jacobs的著作完全不為經濟學者重視,直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Lucas對她推崇備至,其作品近年才逐步重見天日。可參閱王于漸 「城市、人力資本和經濟發展」,信報2011年4月20日。

2 詳見Desrochers P. and Hospers G.J. (2007) Citi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tions: An Essay on Jane Jacob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Spring, 2007.

3 詳見鄒崇銘、王慧麟、周嘉慧編(2012)《墟冚城市:在地自主經濟與良心消費》。香港:在地生活。第1.02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污染爆晒煲 無得樣樣起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污染爆晒煲 無得樣樣起
Jul 14th 2014, 11:43, by 香港地球之友

污染爆晒煲 無得樣樣起

機場第三條跑道(三跑)的環評報告在上月公布,現正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眾查閱,經本會仔細研究後發現,大嶼山的空氣污染承載力已達臨界點,在現行的空氣質素指標下,直至2031年也再沒有空間容納其他大型基建。本會對三跑環評當中的評估也有多項質疑,擔心三跑項目已令空氣質素超標,懷疑環評顧問使用過份樂觀假設以圖隱藏「污染爆煲」的真相。

空氣質素僅達標 已達臨界點
環評報告顯示(下圖),在多個受影響地區所估算的二氧化氮濃度,只是僅僅符合最新的空氣氣質素指標,倘若香港和跨境針對空氣污染的減排措施稍有不足,或假設的條件未能實現的話,就會超標。換句話說,三跑工程已用盡空氣指標「配額」,意味未來附近再有大型基建上馬,例如人工島,會因為空氣質素「爆煲」導致環評報告不獲通過。
Drawing 5-3-001.jpg

表一︰主要受影響地區二氧化氮年均濃度估算(2031年)

註︰空氣質素指標年均二氧化氮濃度: 40微克/立方米

三跑環評估算疑低估影響,超標變達標
環評報告內估算北大嶼山人口在30萬以內,從而推算對空氣污染的相關影響。但大嶼山被政府視為未來的發展橋頭堡,發展局年初開始,已多次透露構思興建人工島,十年內建成,可容納人口高達70萬,所引致的交通、基建設施對北大嶼山的空氣質素影響並未計算在環評之中。若以現時的空氣污染承載能力,很大機會超出負荷,衍生的空氣污染問題對公眾健康必定構成重大影響。

1+1<1 ?
港珠澳橋的估算和三跑估算採用同一模擬工具,估算相同年份(2031)的空氣質素,但結果相差甚遠,前者未有包括三跑累積影響,已經超標。但後者包括了港珠澳橋影響,反而沒有超標。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兩者採用了不同假設。本會認為假設過份樂觀,會令超標變達標。政府一旦容許這種做法,則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形同虛設,沒可以永無超標之日。

表二︰港珠澳大橋及三跑環評估算二氧化氮年均濃度(2031年)

三跑環評疑點重重,實令人懷疑機管局及顧問公司是否透過過份樂觀的假設以圖隱藏空氣超標真相。三跑環評報告公眾諮詢將於7月19日(本周六)截止。為保衛大嶼山的潔淨空氣,請即進入以下連結,將對三跑環評種種質疑向環保署反映。簡單一CLICK,叫停三跑!

一人一信︰叫停三跑 為大嶼山空氣發聲
http://3rwair.weebly.co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對學運明星放榜獵奇?--不如聚焦質問政府:香港人的大學學位那裡去了?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對學運明星放榜獵奇?--不如聚焦質問政府:香港人的大學學位那裡去了?
Jul 14th 2014, 11:14, by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7月14日,又是一個放榜日。與其因傳媒效應或獵奇心態而迷戀明星放榜問題,香港人不如追問對我城更多生死尤關的議題:我們的大學學位那裡去了?香港政府資助學士學位學額,十多年來一直停留在18%(相對於適齡人口)的低水平,是項政策令一代又一代合乎資格、希望繼續在專攻學術之路的學生無法入讀本地大學資助學位,被逼推向入讀自資學士或副學士課程。而副學士的昂貴學費正正對在一學生生活環境造成沉重負擔,學債亦對畢業後的生活造成壓力。吳克儉與其風涼說話:「努力未必成功,放棄一定失敗」,不如反省一局之長何以低劣至將考生問題歸咎個人失敗,而缺乏檢討錯漏百出的教育制度的能力?

永遠的18%

現時香港只有18%的人能夠就讀由政府資助的大學學位,而每年符合政府所制訂的入讀大學資格的人卻遠比15000個資助學位多。若果一名學生能符合所謂的入學條件,就應該獲得入讀資助學位的機會。因此,政府應加大資助大學學位的學額,讓所有合符資格的人士都有同等機會選擇就讀與否。本港的大學入學率資助學士課程入學率只維持在約 18%,但在歐美國家,學生獲得資助學位的比率都超過5成,日本亦接近5成,即使只有三所大學的新加坡,升學率也有25%;台灣和南韓亦達到 94.4%和70%。在2013/14 年度,本港的教育經常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僅 3%,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OECD)平均值的 6.3%。本港的大學入學率亦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非本地生現只限為本地生的兩成,當屬合理比例,但學位數量上,明明本地需求求過於供,當局卻置若罔聞,當屬人才培育的嚴重浪費!

群魔亂舞的副學士課程

董建華年代,他大年提倡香港的大專人口要在十年內達到六成以上,催生大量副學位課程。此方向下,不論是資助院校或是自資院校,均大量開創副學位課程,為學生提供資助學位以外的升學途徑。但此舉卻將教育轉化成可買可賣的商品化發展,沾污扭曲教育意義。這些自資院校以紛雜理由向學生收取高昂學費,形成了一種以高價出買教育的局面。但政府卻沒有就著自資院校的情況制訂合適的監管手法,放任院校不斷剝削學生,並間接造就大量認受性成疑及質素參差的課程。最近城大打升出售城大專業進修學院(CCCU),正正見到城大已然視教育為一盤生意,可隨意交收,學生升學衍接、學位認受、老師教職前景,完全非其關注議題。政府須要承擔其本應擔當的教育責任,不能將教育的責任外判!當局應按院校情況制定合適的監管機制以保障同學的權益外,亦應協助自資院校發展,以減輕院校於發展時所承擔的壓力與失控,令整個高等教育的境象重塑多元性。

副學士所為何事--職業導向抑或學術為本?

副學位課程不斷開辦,亦造成另一重問題:職業導向性質的高級文憑課程(Higher Diploma)與學術知識為本的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課程定位混淆不清,對社會人才輸送有害無益。高級文憑課程本來旨在為學生提供較實戰性質的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副學位課程則本應較著重學術型的通識知識傳授,為學生提供公開試以外的途徑,奠下根基,升讀研究型大學學位。然而,隨著教育商品化的推進,院校不斷開辦不同的副學位課程並收取高昂的學費,但院校並未就高級文憑課程及副學士課程的定位作清晰區別,令兩類課程的定位漸漸模糊,亦令學生、社會無所適從,無從區分二者之別。院校開辦不同課程,應有明確及清晰的目的及方針,到底是不職業導向,抑或另類路線作學術追求,涵接大學。當局不能只開空頭支票,放任三流課程充斥市面,累及學子及香港社會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

本土研究生與本土研究缺乏的迷思

除了增加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修正副學士學位的爛攤子,當局亦必須從立即增加研究生課程學額,協助大學培訓本地研究人才,並控制非本地生的比例。目前大專院校傾斜國際化發展,只有英語論文及中國議題會獲計算在教授功勞之內。日積月累,院校政策幾乎斷送了所有本土研究,勒令教授勿作本地學術專攻之路,剦割大學為社會公共事務提供及產出知識的角色與能力。另外,加上本地議題研究撥款不足,院校及當局不重視本土學術人才的培養,未有提供足夠資源予本地學生繼續進修,促使研究生比例嚴重失調,間接令大專院校失卻為本地社會服務職責。早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期間,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已曾指出,本地研究生的比例由 2008/09 學年佔總人數40.6%下跌至 2013/14 學年的 22.1%;相反,內地生的比例由 55.8%上升至 68%,本地生僅佔兩成。非本地生無異對院校發展及知識文化交流有重要影響,但本土院校培養本地人才,院校及當局卻是責無旁貸,必須作政策修改!

巨額學債 壓死學子

然而在香港,不論任何升學途徑,我們都面對一個共同問題:畢業後的欠債貸款。香港青年協會去年發表報告,指出修讀資助課程的大專生畢業後平均需償還近十三萬元,自資課程的貸款額更高達十九萬元,受訪的七百多名曾申請政府資助或貸款的全日制大專生中,只有一成半人非常有信心可按時償還,四成三人估計三十歲或之後才能清還貸款。當學生與政府只成了借貸人與放債人的關係,這套商業社會的營運模式若持續下去,必然會使教育商品化的問題漸趨嚴峻,亦令學子無法再一個需要變革與創新的城市中勇於創新,被逼在工作巨輪下蛇行,難以推動社會變革。

高昂學債對大專生的負擔及影響,只會扼殺年輕一代的活力及創意。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向政府申請貸款應付昂貴學費愈趨普遍,但政府對教育議題的輕視,令學債問題日益嚴重。教育不是福利,而是政府保障市民教育權利,從而維繫社會創意及活力的必然責任。增加教育資源從而提升教育水平及本地競爭力,是政府辦教育的必然之事,正視學債問題,政府無疑是責無旁貸。政府需正視教育議題,不要再讓百孔千瘡的教育政策繼續沉淪下去,令飽受巨額學債問題所煎熬的莘莘學子可以獲得適當的幫忙。

教育並非少數人或社會上的「精英」才有權享受,教育的本質當為將一個人從無知中解放,獲得求真與批判的能力,從追求學術中去追求自己應屬的社會道路。每個市民都不應囿於社會背景、經濟狀況,而折損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吳克儉與梁振英與其作公關秀,我城市民與其迷戀社運中堅的成績,不如循其本,解決高等教育以至我城長遠發展的問題,停止年復一年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表層討論。屆時,我城方可重光,有見希望。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二零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之鋒,老師撑你!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之鋒,老師撑你!
Jul 14th 2014, 10:33, by 韓連山

之鋒,韓連山老師撑你!

這一年高考放榜,除了一貫的狀元榜外,黃之鋒的高考成績也成為社會大眾的關注點。無他,黃之鋒這小子,已成為特區社運界名人、反政府的「激進」派、倡議民主政制的發言人。愛他恨他的都一大堆人,他的高考成績又怎可避免被批評,甚至被利用作抹黑、摧毁他的材料呢?

任何一位年輕人,都要明白自己的抉擇,然後承受抉擇帶來的後果。黃之鋒選擇了社運之路,高考成績不能讓他獲得大學資助學額,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就如其他學生一樣,再找其他出路便可。把他的高考成績上綱上線抹黑的,都没存著好意,是要如潮語所說:下地獄的!

眾所周知,之鋒這兩年的得著,又豈是高考五科六科或七科5**可比!這一個好小子,顯示給我們的是才智兼備、正氣凛然、有勇有謀,又豈是一般書呆子可及?若大學校長們放過把這小子吸納入學,加以培養,才是當今的大蠢蛋!多少外國大學會因應學生的不同才幹而破格收取新生,特區的大學其實也有先例可援,中大、港大及科大在過去兩年亦曾破格取錄少數中文不達標但其他科目成績優異的文憑試考生,這一回正是應把握的機會,考慮把之鋒收錄。

身為老師,我深信黃之鋒有足夠能力應付任何他有興趣的學科,與他並肩作戰兩年多,我又怎會看錯人?廣大市民也清楚知道,黃之鋒潛質過人,若能把他的社運經驗與大學課程結合,這小子必是特區政界難得一見的政治家,是任何政治系老師的夢想學生!

也許之鋒的英語程度稍遜,但這絕難成為摒他出校門之因。其一,英語是可以補足的,只要多讀多聽多練習,之鋒的英語程度必能一年內追上水平。其二,很多大學課程是以中文授課用中文參考書的,英語並非主要教學語言。

當然,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之鋒,無論荆棘滿途、風雨飄搖,我和廣大支持你的市民,會繼續與你同行;無論來年你選擇唸什麼、入那所大學,我們一如既往,尊重你的抉擇。(若英文科須要協助,不要忘記我也是英文老師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殘疾人士照顧者致林鄭月娥司長的聯署公開信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殘疾人士照顧者致林鄭月娥司長的聯署公開信
Jul 14th 2014, 09:54, by 正言匯社

網上聯署,系統會自動發放往政務司司長電郵:http://cheungchiuhung.org.hk/chi/RrsZR

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
政府總部25樓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 女士, GBS, JP

殘疾人士照顧者壓力臨界點,改革支援政策刻不容緩

1. 悲劇一宗也太多

2014年6月27日發生一宗悲劇,一位多年盡心照顧自閉症兒子的爸爸,因照顧壓力過大,欠缺適切支援服務,同時擔心兒子將來的生活和照顧需要,再加上兒子的社交問題、情緒困擾及疑在校犯錯等導火線,以致壓力累積無法疏導,結果手刃了15歲患有自閉症的兒子,並企圖自殺。據媒體報導,這位父親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兒子,事後鄰居亦對事件感到十分愕然。

此外,本年2月份一名69歲的長期病患者,因為不堪長期患病的壓力,失蹤數天後選擇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指出,長期病患是導致近年自殺個案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長期病患者的家人及照顧者長期面對龐大的精神壓力和恐慌。

事實上,上述慘劇只反映出問題的冰山一角,在社區中有極多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家庭的照顧者也承受着龐大的精神壓力。對於照顧者而言,照顧不幸患有殘疾的家人,是一個極大的承擔,可惜現時社會上對照顧者的支授服務不足,往往令到照顧者需要不眠不休地持續照顧殘疾的家人。在長期欠缺休息及支援的狀況下,照顧者在壓力臨界點下竭力生活,只是不知何時會「爆煲」而已。坊間不同的非政府機構及自助組織的研究調查和國際文獻也指出,照顧者在各個範疇(包括:身體、情緒、精神健康、家庭關係、個人空間和社交、經濟和就業問題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負擔,極需要適切的支援。

我們促請社會和政府實不應再作拖延,應正視這個慘劇背後所帶出來的社會問題,悲劇即使是一宗也太多了。

2. 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服務嚴重不足,加重照顧困難

現時社會上各項為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所提供的服務嚴重不足,並且未能對應他們的實際需要,直接或間接增加照顧者的壓力。

對應整體殘疾人士的家居和社區照顧服務上,住宿和暫托服務輪候時間過長。最近有不少照顧者求助,指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亦出現輪候情況或只能提供一星期一天或更少的服務。如照顧者遇急事、生病、或需要短暫休息,為殘疾人士申請暫宿和暫顧服務,往往需要預早多月申請,更經常爆滿。輪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平均需時5個月,家居照顧服務包括了送飯、護送、專職治療服務等,即等一餐飯也可能需要5個月時間,而儘管成功獲取服務,往往因為服務不足,致使可能一星期只有兩至三天的相關服務,照顧者仍是需要承擔大部份的照顧工作。
就智障人士服務方面,中度及嚴重弱智人士院舍輪候時間平均為83個月以上,而一般個案往往需要輪候超過十三年;展能中心的輪候時間平均達57個月,輪候情況特別嚴重的地區,包括元朗、屯門、大埔、北區,更需要上7年時間。

為殘疾兒童提供的服務嚴重不足,六歲為殘疾人士的成長及康復的黃金期,如能提供適切支援,日後的照顧需要得以減低,可是各項學前康復服務卻需要輪候平均15個月,在殘疾人士獲得服務時,往往已屆5歲或以上之齡,大大錯失黃金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輪候需時逾100周,殘疾兒童根本無法得到適切支援。錯失黃金期,其實會使日後照顧需要大大增加。

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的支援服務亦十分缺乏,現時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只適用六十歲以上長期病患者,而六十歲以下的有需要人士則無法得到適切的服務,因此未能分擔年輕病患者的照顧者的負擔。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主要進行個案輔助模式,未能應付大量精神病康復者的需要。長者及殘疾人士都有個䅁管理服務,但長期病患者卻沒有此類型服務。

以上種種服務的不足、不切合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需要,除了加劇了照顧者壓力外,更使殘疾人士本身的身心社交狀況逐漸變差,照顧困難變得更大。因此,政府的支援服務和政策必須完善並有清晰的目標和策略,全面支援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才能保障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福祉。

3. 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問題日趨嚴重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08年發佈的第四十八號專題報告書,全港共有36萬名殘疾人士(不包括智障人士)、約6.7至8.7萬名智障人士和110萬長期病患者。當中分別有12.5萬名殘疾人士及12.1萬名長期病患者居於社區內並需要他人照顧日常生活,按此計算,全港約有24萬多名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照顧者。我們預計這數字在6年後的今天只會有增無減。由於現時的服務嚴重不足和未能對應服務使用者的需要,這20多萬名照顧者基本上只能獨自面對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的照顧需要。

再者,近年不少民間組織和自助組織積極討論殘病者(即智障人士、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雙老化問題。事實上,許多智障人士的家長憂心自己離世後,子女會缺乏照顧,但輪候院舍又遙遙無期,加上院舍質素亦未見理想,使智障人士的家長困擾萬分。

在未來人口老化和老年化社會的前提下,長期病患者和殘疾人士的數目將會大幅增長,相對應的就是照顧者人數會同時間上升。故此,政府除了檢討殘疾人士的服務需要上升和現行的服務模式外,檢討及設立照顧者支援政策的工作亦刻不容緩。

4. 就此,我們促請政府:

I. 正視此個案及所有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需要,並全面檢討現行對照顧者的支援服務;
II. 增加及改善殘疾人士住宿、日間訓練服務、社區照顧服務、暫顧服務,以紓緩照顧者的壓力及改善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的生活質素;
IV. 設立「照顧者津貼」,不但給予照顧者經濟上的援助,而且肯定他們的付出和社會角色;
V. 檢討及加強現時為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所提供的個案管理服務,以為殘疾人士家庭提供全面支援;
VI. 檢討現行服務模式,除增加現行服務外,應探討「社區為本」的政策,支援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

照顧者聯盟

照顧者聯盟成員: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復康會病人互助發展中心、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立法會議員張國柱、樂恩家長會、香港肌健協會、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爭取資助院舍聯席、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自強協會、智障人士老齡化關注組、香港唐氏綜合症協會家長委員會等 (排名不分先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在香港看西藏電影(1)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在香港看西藏電影(1)
Jul 14th 2014, 08:43, by 灰記客

七月九日,1908書室一連播放幾部西藏電影,其中包括《對話》和《無畏》

不經不覺,香港人為西藏而舉辦的活動已經過了幾年。早幾年的「香港與西藏同行」,以至現在七月七日至十一日的第二屆「西藏電影節」。不知這幾年,又有多少香港人對西藏人的處境多了關注?

寫這篇文章時,正值藏人作家茨仁唯色及其丈夫王力雄作從蒙古旅遊回京,被中共國保短暫軟禁兩三天。唯色在facebook留言,說軟禁目的應該是為了阻止她前赴美國使館邀請的晚宴。她因為與另一位郭建梅律師同獲「國際婦女勇氣獎」而獲邀參加這次(七月九日)晚宴。

當然那些「大中國愛國者」會說,為何一定要參加美國使館的晚宴,這分明是勾結外國勢力,當 了美國人的棋子。你中國駐外使領館不也是與當地民間有交流, 也會宴約一些當地有代表性的人吧,人家會否禁止這些人與你中國交流,說他們勾結外國勢力呢?這是赤裸裸的踐踏人權,在中國無日無之。

一位電視台的舊同跟進報道這件踐踏人權事件,致電灰記詢問香港有否了解西藏的「專家」,可以評論一下事件。灰記衝口而出,介紹了這次電影節的講者之一,張耀良大律師,他是設於香港的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的執委。結果由於張大律師不在香港,接受不了採訪。灰記後來再想想,中國維權律師滕彪不是在香港嗎?也是這次電影節的講者之一。不過,電視新聞電光火石,當我再和舊同事談起滕彪時,他說已完成了剪輯,有當事人唯色的回應,沒有第三者評論。

灰記說出這個小插曲,第一,要再一次提醒香港人,大陸異議者的惡劣處境,而唯色的博客,《看不見的西藏》是其中一個了解西藏現況重要途徑;王力雄過去幾年其中一項努力,是致力於大陸漢人與藏人,以至維吾爾人的溝通,希望盡可能消解雙方的誤解與仇恨,將來中國發生甚麼變化也好,可以避免種族流血衝突。如果這個政權進一步不理智,用更嚴厲的專政手段對付他們,令這些僅有的漢人、西藏人和維吾爾人橋樑被拆掉,只會令民族仇恨的消解更無望,流血衝突變得更難以避免。

第二,也和第一有關聯,這次電影節播出的其中一部電影,是王我於今年完成的《對話》,講的就是王力雄(唯色也在片中出現)如何透過互聯網科技,成功舉行一次漢人與達賴喇嘛的對話。而其中一位對話者就是這次電影節的講者滕彪,另一位是江天勇,也是維權律師,他們代表網民向達賴喇嘛發問。

《對話》灰記較早前已在YouTube看過,這次是第二次看。對於關注西藏,以至大陸「少數民族」處境,以至中國的狀況的人,看這部電影可說「百感交雜」。 在陰冷的北京,王力雄與唯色這處看上去溫暖舒適的住家,2011年春節,曾經發生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由王力雄主持,滕彪和江天勇負責發問,達賴喇嘛負責回應,一場中共禁止的藏漢對話就在中國境內,也在中國境外展開。

灰記印象最深刻是這幾位漢人對這位藏人的尊者的尊崇(唯色看到自己的尊者感動得落淚更不在話下)。而達賴喇嘛亦不失幽默,說如果大家能嗅到對方的味道,便真是在坐在一起了。儘管灰記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也感到達賴喇嘛的charisma,不是靠威嚴,而是親和力。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把從網民提出的三百多條問題中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幾條,回答得很清楚之餘,亦留給聽觀眾想像空間,例如對09年逝世,被一些西藏人視為賣國賊的阿沛阿旺晉美評價,說他雖然在中共體制內說了一些違心的話,但他內心仍是關心西藏民族的命運。

他說,阿沛阿旺晉美1951年代表噶廈政府,在沒有知會達賴喇嘛下,在北京與中共簽訂「十七條」之後,回到拉薩向他說,他在協議上只簽了自己的名字,沒有政府蓋章,可以不承認。他說,從這件事中,可看出阿沛阿旺的西藏心。(當然,在軍力懸殊下,達賴喇嘛為了避免流血的「武力解放西藏」,只能同意「十七條」)。

灰記對這段話比較有印象是因為偶而會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境內藏人高層,聲色俱厲地大罵達賴喇嘛是「分裂祖國的魔鬼」,不知這些高級藏人是否內心深處也有一顆西藏心,祖國對他們而言是甚麼?

有人問到達賴喇嘛曾說過西藏的政治問題可以拖五年、十年,但生態環境的破壞不能等。達賴喇嘛表示對西藏生態環境嚴重受破壞憂心如焚,但對中共和漢人一意孤行的做法沒法阻止。灰記能想像他跟境內很多藏人一樣,內心相當焦急和痛苦。

又有人問到,如何可以約束流亡藏人的激進勢力。他答道,他的中間道路,即留在中國實行真真正正的自治,並非每個西藏人都同意。西藏青年會便主張完全獨立。他說自己已經退出政治平台,不再擔任流亡政府的任何職務,而流亡社區是民主社會,大家有權提出自己的主張。

灰記相信,在中共心中,藏青會必定是「達賴集團」的其中一支。總之習慣了一元化,習慣了專制的中共,不會理解達賴喇嘛,或其他民主社會紛雜的主張和意見。總覺得全世界都在陰謀顛覆中國,或以「顛覆」作藉口,維持其專制統治。西藏人爭取宗教自由如是,香港人爭取民主如是。

達賴喇嘛又提到,中共向外宣傳他「惡毒」阻止/破壞北京奧運會,他反駁不只一次公開支持北京奧運會。在中國仍爭辦奧運會時,他便曾在美國公開說,支持北京取得奧運主辦權。這又令灰記想起08年奧運「聖火」在香港巡遊時,港大女生陳巧文在尖沙咀為西藏人高舉雪山獅子旗,不一會就被如臨大敵的警察包圍,不讓雪山獅子旗在電視螢幕出現。

在這場對話結束後一年多,12年底,王力雄在影片中再接受訪問,提到一年多前,在官方不打擾的情況下,成功舉辦那次對話。但那次對話只是開始,本來希望開展多些藏、漢民間與民間之間的對話,可惜局勢的進一步惡化,滕彪等的一批維權律師被失踪了很長時間,被拘禁期間受虐待。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唯有無限期擱置對話。

隨後,王力雄提到藏人自焚這種最激烈的自我犧牲手段,是在境內聲音完全被壓制下觸發的。他回到達賴喇嘛在對話中講過的支持北京主辦奧運會,說很多西藏人曾寄望京奧能改善西藏的狀況。京奧舉辦前六年,達賴喇嘛的代表努力與北京的代表談判,希望西藏有所改變。但經過六年的努力,一點成果也沒有。談判完全是中共的國際公關手段。

08年三月,達賴喇嘛沮喪的宣布談判失敗,沒有任何成果。境內一些藏人知道這個消息後極憤怒,期待多年的良好願望落空,中國人再一次欺騙他們,於是便爆發示威抗議浪潮(包括那次被中方電視台極度渲染的「拉薩騷亂」)。中共則採取強硬措施,禁止任何有組織活動,寺院和僧侶被嚴密監控。個別人士的個人行動,那怕是散一下傳單,喊一聲「達賴喇嘛回到西藏」,軍警便出動把那人帶走。任何聲音都被禁止。

王力雄說,在這情況下,藏人只能想到自焚這種震撼性舉動,惹起國際關注。但國際關注也走到盡頭,過去達賴喇嘛成功把「西藏問題」國際化,能做的已做盡。王力雄說,沒有一個國家會為了一些價值,不惜犧牲本國利益。因此,流亡政府要走出新的道路。

而這條新道路,就是王力雄設想的落實基層自治。好處是有「法律保障」,可利用合法維權的方法爭取基層自治。只要每條藏人村落實行了自治,聯繫起來的更大範圍的自治便有可能性。灰記相信王力雄不至於天真地認為中共黨組織不會操控基層農村組織,但在沒有其他任何改革可能性之下,是否值得藏人去嘗試?不知道多少藏人聽過他的這個構想,又是否認同?

影片結尾部分,王力雄仍在構思藏、漢、維吾爾人對話溝通的可能性。那個時候(03年初)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仍未被拘禁,王力雄和唯色到中央民族學院和伊力哈木見面,仍然能夠自由交談。他們談到新疆「七五」事件,伊力哈木談到維吾爾大家族傳統,常被漢人官員走來查問,這個是誰,那個是誰,誤會聚眾鬧事。他笑說自己家族就有三十多人。交談中,一名陌生人走來問他們談什麼,他們反問這人是誰,是否學院的人,那人說不是便走開。他們推測這是其中一個監視者。

而影片結尾用文字說出伊力哈本土赫提於今年一月被帶走,然後以「分裂國家」罪名被拘捕。

在影片下半部,王力雄提到一個令人十分擔擾的情況。他說12年曾到德國慕尼黑,帶著維吾爾朋友的介紹書,希望拜訪當地的世維會,但對方拒絕與他見面。他說,像他這樣一個最能了解維吾爾人想法的漢人,有朋友介紹,也拒絕見面,即表示維吾爾人組織已經完全放棄與漢人溝通,覺得屢屢受漢人欺騙。他們等待的是一個中國動亂的時機,便能以暴力方法獨立。王力雄想像,這情況出現的話,不會如現在的所謂恐襲,而是民族仇恨的總爆發,將會是血流成河。他哀嘆這完全是中共專制者的愚蠢,不斷製造矛盾、對立的結果。

而西藏人會否在毫無出路下,也走上維吾爾人的「恐怖主義」道路?另一部由境內西藏人當知項欠(Dhondup Wangchen)冒著坐牢危險而攝製的紀錄片Leaving Fear Behind(無畏),當中有很多西藏老百姓的心聲,再談。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