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的不是哲學問題,而是一個消費問題-我想買一部智能手提電話與平板電腦,但不知如何配搭。掙扎,因為不甘心花近一萬元來買兩件電子產品,而兩者不少功能是重叠的。回想起五年前,我不曾認為平板電腦是「必需品」,因為它壓根兒未正式面世,但現在我卻很需要它來讀PDF檔案與電子雜誌。雖然平板電腦並非每個人心目中的「必需品」,但這一天可能終會降臨,正如我們以前不會想像到智能電話會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一樣。事實上,已見愈來愈多人在巴士、地鐵上拿着平板電腦看電影、雜誌。
香港人很「窮」,至少大量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在抱怨物價騰飛,入不敷支,但其實令我們「窮」的不單單是因為物價上揚,還有消費模式的改變,正如我比五年前花更多錢在電子產品一樣。經濟學 101 告訴我們,通脹會令我們的購買力降低,但如果再仔細一點分析,將「通脹」的定義拓闊到經濟學以外(即不是在談經濟學上的通脹),我們可以更了解「窮」的根源。
藍海式通脹
相信在商場戰鬥的創業家都會讀過W. Chan Kim 與Renée Mauborgne撰寫的 "Blue Ocean Strategy",教創業家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藍海」-沒有競爭的新市場。近年較明顯的例子是 Apple 的 iPad,巧妙地利用「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來開拓一個全新的平板電腦市場。Steve Job推出iPad時,平板電腦市場是一塊未開墾的荒地,要買平板電腦就非買iPad不可,而Samsung等競爭者的加入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Apple 可謂電子產品市場裡製造「藍海」的佼佼者,在2007年推出iPhone時,iPhone以手指操控代替舊式的觸控筆式操控,重新定義智能手機,成為智能手機中的「藍海」,然後其他智能手機生產商紛紛湧入這新市場,成為Apple的「跟班」。
當「藍海」開發在奢侈品之上,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不少「藍海」產品都有發展成為「必需品」的傾向。我們沒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也可以生存,但我們總覺得沒有它們生活就像是欠缺了什麼似的,於是現在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而平板電腦也愈來愈普及。再看久遠一點,曾幾何時,幾乎人人都擁有一部 MP3機(是智能手機令這市場萎靡),明明不聽MP3是不會死的;儘管這是一個具爭議性的例子,入門級單鏡反光數碼相機也是一個「藍海」。曾幾何時,在數碼相機市場中,就只有入門級的普通數碼相機與專業級的,但入門級單反改變了數碼相機市場的生態,令沒有什麼攝影技術的用家都紛紛投入這個弔詭的「入門專業」世界。現在只要大家到尖沙咀星光大道,就會看到不少內地遊客單手拿着單反,用自動模式來亂拍,以為拿着專業級相機就是專業級攝影師,相信他們就是被商家的宣傳誘進了「藍海」。當然,這不是內地人的專利,有很多不太懂攝影的香港人(尤其是年青人)都傾向買單反,或者最新推出的無反數碼相機,甚至認為這是「必需品」。順帶一提,很多人都會旅行前買相機,而旅行目的地愈「豪華」,買的相機就愈先進,彷彿不買好相機就會將整個旅行浪費掉般,在這種情況下相機也成為了旅行的「必需品」(可參考Susan Sontag的名著《論攝影》)。
說到底,現在朋輩壓力實在太大了,形成一種資本主義式欺凌-以前是擁有新奇的東西可以變得有型,現在是沒有其他人擁有的東西就會變得畸型。朋輩壓力的上升,因為商家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是因為新媒體的興起。
當「藍海」產品成為「必需品」,花費就頓時由零變成數百甚至數千塊,例如我以前不會花任何錢買平板電腦,現在卻要用數千元來當「必需品」,令消費大增。這些新產品也會增加平日的經常開支,例如因為平板電腦而使用3G數據服務,每月百多元;單反或無反相機開拓了鏡頭的市場,入場費也是以千元計的。不少香港人都在怨窮,說什麼都加價,卻在購買奢侈品時卻毫不猶疑,也不抱怨,這情況實在令人困惑。另一方面,就算父母收入不高,也會為子女購買一部很不錯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而且不時要再給錢他們換新機,這也令人感到困惑。
如果大家有留意,「藍海」出現後,那些近乎「必需品」的奢侈品會不斷漲價,例如質素不及單反相機的無反相機定價竟然及得上單反,而 iPhone 5、Samsung Galaxy S3的定價竟然可以飆到六千元以上(已接近七千水平)。數年前,我們哪會想到智能手機可以漲價到這個水平﹖不過,雖然價格節節上升,但香港人都會毫不猶疑地買,令他們花在真正必需品的錢愈來愈少,我們可以戲稱這現象為「藍海式通脹」。
延後收費
「藍海式通脹」的出現,帶來「延後收費」。
二手市場因為拍賣網站、論壇的興起而變得活躍,而不少手機、電腦零售都會提供 Trade-in服務,令消費者只需要加點錢就可以換到新機。我認識一個朋友, iPhone 3、3S、4、4S、5 都用過,因為iPhone 的賣出價向來不錯,因此他每次升級都只需要補數百元或者千多元,他說很「合理」。可是,他同時承認,每次升級都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好處,尤其是iPhone 3轉 3S、iPhone 4 轉 4S的兩次升級,分別不明顯。換言之,以用家的經驗角度看,他用數百元換了一部差不多的手機。
當然,iPhone 4S 的功能比 iPhone 4的好,但如果用家感受不到,他就只是付錢買一部沒有分別的新手機而已。從這個角度看,他好像在不斷為一件產品付「延後收費」。現在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愈來愈短,消費就愈來愈有機會付這種「延後收費」,令原本已經價值不菲的產品更見昂貴。這可謂另類「加價」!
霸權通脹
我們總覺得消費物價指數不能反映通脹,究竟原因何在﹖我認為其中一個主因是即使我們可以購買更平宜的貨品,或者到更廉宜的餐廳用餐,我們也愈來愈難找到那些商品與餐廳,或者到那些地方消費極度不方便。
地產霸權之所以成為霸權,其中一個原因是霸權可以將城市的重心放在他們的物業上,例如商廈就是 IFC 或 ICC,而商場則是 APM、The One或朗豪坊等。當人流集中在那些地方,其他一切地方就變得不方便,也顯得陳舊。城市人,就是貪新忘舊。
在大商場消費是最方便的,也是最昂貴的,結果即使平均物價只上升百份之三,但不少人會因為方便而選擇升幅達百份之六的商鋪。一些平民超級市場平均價格比大型超市平許多,但要到那些平民超市購物不易,這令那些平價貨只能遠觀。再者,在霸權地方開店的都顯得較有商譽,例如如果你購買家電,即使明知有網上直銷網站可以有近百份十的折扣,你卻可能會因為信心問題而光顧百老匯、豐澤等商店,而那些商店都落戶在租金最貴也就是最方便的地方。這種「漲價」,可謂是「霸權式通脹」!
霸權式都市發展模式令人流極度集中,而欠人流的地方則逐漸凋萎,價格較廉宜的小型商店、餐廳都捱不住而相繼結業。當選擇減少,那些較偏遠的地區會進一步失去人流,結果小型商店、餐廳的經營環境更艱難……惡性循環一成,萬劫不復。以這模式發展下去,平宜的選擇只會愈來愈少,而且到那些較平宜的地區消費也愈來愈不方便,讓「霸權式通脹」愈來愈嚴重。
更悲哀的是,不少原本較廉宜的商鋪都學懂了 rebranding 的技術,例如普通茶餐廳(如果他們的地點接近霸權的中心)都包裝得好一點,然後將定價提高兩三成,結果普普通通的牛腩飯都可以賣七十大元。Rebranding 原本是大型連鎖商店的獨門技術,例如百佳的 TASTE,惠康的 Marketplace等等,只要裝修得好一點,加入與 City'super 的接近級數、類型的貨品,就可以提高原本在普通超市售賣(或未 rebrand 時)的貨品價格。這是商店提高利潤的策略,而他們的成功就是消費者的失敗。
「思障」通脹
先看看以下情況,你有否試過抱有這種想法來大灑金錢﹖
一、面對多個型號,買平的還是貴的﹖你決定要買好一點,因為可以耐用一點,不用那麼快就要換掉。結果,你買最好的,但很快就將它換掉。
二、你要買的電子產品有很多你不要的功能,但你仍覺得買了就會用。結果,到你百年歸老都未曾用過那些功能。一部六千元的智能手機,你當是一部二千元的低能電話用;或者,買一部四核手機,只用來玩 Angry Bird。
三、付數百元當了某餐飲集團的會員,得到很多優惠券,可以在其旗下餐廳使用。結果,那些優惠券到過期時仍原封不動。
四、你從來不健身,甚至從來不運動,但你認為只要付了錢健身就會有動力,結果還是成為健身會的「尊貴會員」-付了錢又不享用其設施。不知怎的,就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懂得「沉沒成本」的概念。
這些消費心理令你購買的不單是產品,而是一種未來的可能性。可能,你會滿足於這部手機,不會那麼快換掉;可能,你會用得着那些眩目的功能;可能,你會用得着那些優惠;可能,你會因為那龐大的健身費而健康。然而,日新月異的市場總有方法令你心癢,經過細心設計「優惠」總有辦法激起你的購物衝動,於是你忘記了當初的打算,也忘記了節省開支的承諾。
五、「好好為自己加油吧!」你花三十多元買一杯咖啡來展開痛苦的一天,然而你根本不享受那杯咖啡,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那杯咖啡值三十多元。可是,你日復一日地買,將那種不知價值何在的東西習慣化、正常化!
六、晚餐的預算是一百元,見餐牌的標價是一百二十元,心想反正差不多,多二十元而已,於是決定光顧。結果,你幾乎每次都超支 10 – 20%。
七、「好好獎勵自己吧」成為最佳的消費理由。結果,你不斷「獎勵」自己,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無時無刻都在折磨你,而且你獎勵自己的都是不必要的奢侈品,於是錢都往最不必要的地方燒。
八、見團購有大優惠,於是心動購物,即使你從來沒有打算買那類產品。當團購愈見流行,這種優惠日日有,於是這些預算以外的消費漸漸變成經常性開支。
這些消費心理令奢侈品消費變成日常開支,這美其名是 "Life style",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浪費。結果,就算物價不變,你的消費也會愈來愈多。
這一種「通脹」怪不了誰,因為都是自己種下的惡果。
* * * * * *
通脹是一個大問題,而在這個高通脹的年代,我們的新消費模式令我們雪上加霜。這是商家的圈套,而不少人甘心被困,要走出這困境嗎﹖要看看你是否願意回歸成為一個不理世俗目光的簡單人了。
何謂簡單人﹖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我們想要的是否我們需要求的﹖我們需要的是否只是商家希望我們需要的﹖很多問題,先思考,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