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小學雞改花名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小學雞改花名
Oct 2nd 2013, 14:40,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慷慨老闆

對社會有控訴,渴望改變,總不能只靠把口。

小時候,我們都總喜歡改別人花名。友善的,邪惡的,含沙射影的,一針見血的;比喻,誇張,押韻,身體特徵,以至身體部位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大了,這些花名大多都成為了童年回憶,亦少不免有碩果僅存的一兩個陪伴你成長。

對於大部份人來說,人身攻擊的花名總會過去,皆因這些都只存在於「小學雞」等級之間。『Kai子』前『Kai子』後地稱呼一個人,其實十分無聊,因為這種沒有內涵的口頭欺凌不會帶來甚麼改變。

這現象若然放大到去諷刺一群人的話,就更加無謂了。對付一個人你還有機會透過杯葛,以語言暴力來獲勝;但對付一個為數不少的群體時,你的一個花名極其量只能宣洩你心中的情緒。

花名,是指那些『港燦』,『左膠』,『支那』,『蝗蟲』等等的稱呼。難道每天向着窗口大聲叫著『Chi Na!』,這群中國遊客就會被你嚇得潰不成軍?高聲呼喊『民賤聯!』,他們就會大徹大悟改變政綱?若你真的抱有這想法,我想大概是被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洗腦了。

要改變身邊環境,就要由多方面入手。民眾堅決對無禮行為說不;企業員工不再阿諛奉承客人;政府限制自由行簽證數量;議員忠實反映民意;傳媒監督,等等。當然對某些群組的寄望是注定失望的,而這時市民的抗爭就重要起來。示威遊行?不要容忍不雅的行為,不要視而不見?力爭上游,從政,改變現狀?我相信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能夠貢獻社會,捍衛這個城市的價值觀,而這種方式不會局限於一個花名。

媽媽小時候曾對我說:『改人花名的同學都是膽小的。他們害怕,所以才會找其他同學出氣,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對付這些人,只要無視他們就可以了。』一味的替別人改花名,實在是無補於事。

不要再FF,不要再無聊,不要再懦弱了。要改變,總不能只靠把口。認真思想一下解決問題的辦法,少說話多做事吧。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以負入息稅解決香港貧窮問題可行嗎?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以負入息稅解決香港貧窮問題可行嗎?
Oct 2nd 2013, 14:44, by 林兆彬

Screen Shot 2013-10-02 at 10.42.25 PM

香港政府公布官方首條貧窮線,以住戶平均每月收入中位數的一半劃線。在稅項及福利轉移前的貧窮人口為131.2萬,而稅項及福利轉移後的貧窮人口則為102萬,當中竟然有23.5萬綜援領取者,以及高達53.7萬在職貧窮人士。

這無疑是證明了政府扶貧政策出現了極大的問題,一直未能夠對症下藥。有消息指,政府正研究向在職貧窮家庭發放低收入家庭補貼,其實這是一種類似「負入息稅」(Negative Income Tax) 的概念。

何謂「負入息稅」?

「負入息稅」這措施在美國、英國、新加玻等國家也有推行,它其實是由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美國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當時,他眼見美國政府的扶貧措施降低了窮人工作動機,其扶貧效果亦不佳,因而提出了將累進稅率的結構,擴展到低收入階層的福利措施。簡單來說,當低收入人士的薪金低於某一個水平,他們不但不用交薪俸稅,還可以倒過頭來獲得政府的現金補貼。而補助程度取決於被補助者的薪金,基本上,補助金額會隨著其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美國於1975年開始實施「勞動所得稅扣抵制」(Earned Income Tax Credit),就是一個「負入息稅」的例子,可供香港政府借鏡。「負入息稅」與「失業救濟」不同,這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低收入補貼,以解決在職貧窮問題。簡單來說,政策裡頭有一個三層結構的設計,把「低收入」分成三個區,一開始叫「進入區」(phase-in),家庭收入與補貼金額成正比,收入愈高,補貼愈多,以鼓勵就業;接著是「高原區」(plateau) ,補貼金額是固定的,與收入無關,亦是最高的;最後是「離開區」(phase-out),收入愈高,補貼金額愈少,逐漸下跌至零為止。

以2013年為例,有兩個兒童的家庭,年收入低於$43,038美元就能獲得低收入補貼。年收入為$0至$13,430美元會進入「進入區」,年收入為$13,430至$17,530美元會進入「高原區」,年收入為$17,530至$43,038美元則會進入「離開區」。

如何計算補貼金額呢?以有兩個兒童的家庭為例,假設家庭全年總收入為$10,000美元,他們會進入「進入區」,能獲得的補貼金額為$10,000 X 40%= $4,000美金;假設家庭全年總收入為$15,000美元,能獲得的補貼金額為$5,372美金,假設家庭全年總收入為$20,000美元,能獲得的補貼金額為$5,372 - [21.06% X ( $20,000 - $17,530)]= $4,852美金。

公義財富再分配

這個政策的設計是有策略地幫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脫貧,防止跨代貧窮。沒有子女的家庭的福利門檻比有子女的家庭嚴謹,而所獲得的低收入補貼亦少很多。例如,沒有子女的家庭要享受低收入補貼的話,全年收入不得超過$14,340美金,而有一個兒童的家庭的全年收入則不得超過$37,870美金,門檻寬鬆接近一倍。另外,沒有子女的家庭的最高補貼額為全年$487美金,有一個兒童的家庭的最高補貼額為全年$3,250美金,相距甚遠。

負入息稅政策最大優點是,它能夠將資源集中於有福利需要的在職貧窮家庭,因為它設有經濟審查,政府可設劃一條線,線以下的家庭可獲得補貼;它又能夠鼓勵他們工作,因為在最初的「進入區」,收入愈高,補貼也愈多;它的標籤效應(labelling effect)亦相對較低,因為受助家庭為數不少,在2004年,美國有2,100萬家庭獲得此低收入補貼,而且每個家庭的補貼也不同,不太會造成福利排斥的現象。

香港政府若果要引入負入息稅制度,無疑是一個工程龐大的社會改革,但筆者相信這項政策,能夠直接地幫助到社會上高達53.7萬的在職貧窮人士,又能夠鼓勵綜援人士工作,乎合現實的處境。它既能改善現行政策的不足,縮窄貧富差距,同時亦能帶來公義財富再分配。有人估計過,負入息稅制度每年經常性開支大約為一百多億,但坐擁七千億財政儲備、庫房水浸的香港政府,若果真的有決心扶貧的話,又怎會沒財政能力去做呢?

參考資料: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Parameters, 1975-2013
http://www.taxpolicycenter.org/taxfacts/Content/PDF/historical_eitc_para...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遊牧之後: the Cha brothers 和他們的咖啡館 (上)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遊牧之後: the Cha brothers 和他們的咖啡館 (上)
Oct 2nd 2013, 14:48, by 游城客書 Blossomseverywhere

遊牧般的遷移。開獨立咖啡館。兩種容易惹來羨慕目光的身份,都在Felix 和 Won Cha 的故事出現:在韓國大邱廣域市出生,在澳洲墨爾本長大,在加拿大多倫多經營咖啡店。

古代遊牧民族四海為家,逐水草而居,常被閱讀為浪跡天涯的浪漫民族;而現實是,瞬息萬變的草原氣候決定他們的去向,大規模遷徙,是沒有選擇的生存方式。

Felix 出生後不久,父母因工作關係旅居溫哥華,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知識的嬰兒時期,在英語環境中渡過。3歲那年,父母放棄加拿大居留權,回國打理父輩業務。回到韓國上小學,5年級上學期還未終,舉家又為前途問題,決定移民澳洲墨爾本。

自小隨家人繞著地球跑,父母都是愛「在路上」的人,造就了兩兄弟的童年,在地球東至西南至北 3 個城市渡過,還在一次公路旅程上,穿越22個美國城市。擁有雙重文化和語言的成長背景,真的這樣所向無敵嗎?

「我從來也沒有 1st language,只有兩個 2nd language」,認識Felix 那天,他以流利的英語說。

因為他這句話,開始了關於遷移和文化構成的思考。 

游牧之後

8歲那年,Felix 在墨爾本當插班生。

學期開始,有次做作業,書頁上許多不明白的英文生字。查韓英對照字典,結果那句韓語的解釋,對他來說也是生字。

直到高中,最後一年考大學,語文能力考試一項,英語和韓語都以第二語言來應試。

在家說韓語,在家以外的環境用英語溝通;在澳洲 12 年後的今天,兩種語言已成為生活的重要部份,「但談到深入而層次雜複的事,還是無法只用一種語言來表達自己。」那麼思考過程呢?他亳不猶豫說:想重要的事情,做決定,都是英韓混雜的。

「讀一本韓國人或者澳洲人寫的小說,總有些該文化的東西看不明白。」Felix 笑說,聽澳洲和韓國的流行曲,有時也要搜尋歌詞來看。

語言是文化的入口,能用某種語言來思考,便掌握到語言背後的文化脈落。像 Felix 一樣跨地域遷移,在雙重文化環境下長大的人,有某個意義下,可能需要花更大氣力。

第三文化

源出一個文化,在別的文化環境中生活一段極長時間,揉雜出第三種文化,60 年代社會學家 Ruth Hill Useem 稱之為「第三文化孩子」 (Third Culture Kids)。翻看研究「第三文化孩子」的資料,80% 相信自己能跟任何人相處得來,但又常常感到在同儕間 "out of sync"。抑鬱非常普遍,對「家在哪裡」的概念相當模糊,但又有很強的民族情感。大部份長大後不會步父母後塵,也很少在大企業和政府工作,專業或自顧人士、教育,是最常見的職業。

有人笑說,當你發現自己擁有 3 本護照,讀《國家地理雜誌》時感到 'home sick',便發現原來自己是 Third Culture Kids 了。我問 Felix 的哥哥 Won,10 年在韓國,10 年在澳洲,6 年在加拿大的人生,其實哪裡才是家?

Won 的神情閃過幾秒猶豫,便很快不猶豫地說:「I don't know! 墨爾本是我的家,但我永遠是韓國人。」有趣的是,他以身為韓國人自豪,但每次回國探親,留不到一個月便待不下去。「墨爾本才是我最熟識的地方。」

移民到墨爾本時 Won 11 歲,韓語已有一定基礎,但面臨另一種挑戰。那時正值青春期,又是個慢熱的人,離開朋友、投入新文化的衝擊,令他在墨爾本的第一年將自己「對外封鎖」,拒絶交朋友。「那年我沒有跟學校裡任何人說過一句話。」直到後來遇上很好的語文老師,才慢慢開放自己。

「讀中學時英語不好,但我喜歡數學和化學,計算和科學不需要語文,不用跟其他人交流,也可以考得好成積。」結果,他以VCE 學生身份考入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的法律學系。可惜,他其實對法律完全沒有興趣,考法律學院,是爺爺年青時未完的心願。

也是這個原因,令他一年後轉讀墨爾本 80% 亞洲學生選讀的金融系主攻會計和市場推廣,亦種下了後來在多倫多開咖啡館的種子。

那時候,弟弟 Felix 剛開始修讀教育學,同時在墨爾本的咖啡店每天工作16 小時,學做咖啡調配師。

延伸閱讀:http://www.tckworld.com/usee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保安抬人無理 警方袖手唔理 《觀禮守則》無影無權 學民升旗禮被強抬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保安抬人無理 警方袖手唔理 《觀禮守則》無影無權 學民升旗禮被強抬
Oct 2nd 2013, 15:23, by Chan Melody

[照片來自黃之鋒facebook 及《爽報》]

「學民思潮」成員十月一日升旗禮被抬,涉事的民政事務總署人員可能涉犯襲擊罪。當時「學民」多次向在場警察呼救不果,不過警方事後就發聲明反指,「絕不容忍任何違法行為」,並指會「全力協助市民進行和平的公眾活動」。

「學民」成員當日兵分兩路,50人欲遊行到金紫荊廣場,另外10人包括黃之鋒及黎汶洛,就乖乖排隊進入升旗禮的「觀禮區」,身上並無示威道具。當時兩人走到較前的觀禮區,有保安指該處是「地區人士觀禮區」,要求他們離開。

黃之鋒向《獨立媒體》憶述,當時大家可在該區自出自入,獨他們被趕,感不合理。等待保安解釋期間,有電視台記者趨前欲訪問兩人,兩人便舉手在鏡頭前作「全民提名」手勢。此時,突然有保安/民政署人員趕至,既無展示身份、亦無講出理由,便將他們二人抬走。

非必要武力 扯皮帶 甩波鞋
期間保安使用了並無必要的武力,超出了制服他們所需。黃之鋒指,當時保安不單踢他們,更用力扯其皮帶扣:「嘩個個位比較麻煩,真係男人最痛,仲比佢扯到波鞋都甩左」。他又指,當時多次問他們身份,以及因何被抬走,對方只說「上頭指示」。最後,他們更被疑似保安用鐵馬圍堵禁錮,幾人見到外面有交通警,欲行出鐵馬向警求助,即被保安按下,欲走無從。

襲擊、非法禁錮 多罪齊發 現場警方懶理 事後聲明「絕不容忍」
涉事的「保安」及西裝友一直無展示身份,而警方亦袖手旁觀,既不幫手拉人,亦不幫手解圍,大家無從得知,究竟這幾名西裝友能對「學民」成員動手動腳,是否得到警方授權。無合理理由而有意圖令人感到驚恐,或預計會即時面臨暴力,這些保安或民政署人員可能已干犯《侵害人身罪條例》中的普通襲擊罪,罪成可處監禁1年,而且用鐵馬圍堵,亦有可能是非法禁錮。政府作為民政署人員的僱主,更可能背負有轉承責任,「學民」成員或可向政府民事索償。

至於警方對「學民」成員可能被襲無動於衷,《警隊條例》s.10就列明了警隊的責任是「(b)防止刑事罪及犯法行為的發生和偵查刑事罪及犯法行為」,不過看來,警隊當時是比較忙於執行「(a)維持公安」。因此晚上稍後時間發出聲明,對社民連成員在另一邊廂闖出馬路,重申「絕不容忍任何違法行為;任何人如有違法,不論任何背景,警方一定會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處理。」

《觀禮守則》從未現真身
對於有何理由把「學民」成員趕出場外,由昨到今,政府當局也未能給出解釋。去年政府就以所謂「民政事務總署《觀禮守則》」把示威者趕出升旗禮。不過,原來這份巧威威的《觀禮守則》,公眾無法查閱,民政事務總署的網站亦找不到。筆者問過多名傳媒工作者,都指由去年到今一直向政府索取這份《觀禮守則》,但從未有人見過。人權監察莊耀洸就指,人權法規定,「抬人」這種剝削人表達自由的手段,只能透過法律執行,例如立法授權警察可以抬示威者,而且還要按法律做足程序先給警告。一份「天跌落來」的《守則》,不可能賦權保安把黃之鋒及黎汶洛抬走。

法律唔清唔楚 有違法治
何況這份《守則》是從來未有人見過真身。2010年剛過身的英國首席法官Lord Bingham就在其暢銷著作《The Rule of Law》中,開宗明義指出,法律必須要「可達、清楚及可預期」,才可稱法治(註一)。這份既無條文,亦無權力的《守則》,市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犯什麼法,竟然被政府用作抬人的理據,是對法治的最大破壞。

對於警方聲明「對有關人士的不負責任及違法行為表示失望,並會追究其法律責任」,「學民思潮」就表示,保留向警方追究責任的權利。

註一:"The law must be accessible and so far as possible intelligible, clear and predictable" Tom Bingham, The Rule of Law, 2010, p.37

*此文只作參考,亦非法律意見。筆者已盡力確保資料無誤,但掛一漏萬,還請見諒。個別人士如有需要,請按個別案情,尋求獨立法律意見及其他專業協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巴金,中文寫作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古文觀止>>,巴金,中文寫作
Oct 2nd 2013, 12:37, by 黃增健

(本文為「民間電台」節目:<<閱微書齋。貳>>之延伸閱讀。)
民間電台: http://www.citizensradio.org/
* * *

<<古文觀止>>,巴金,中文寫作

巴金的「意見」
雖然筆者在數年前專心拍攝,並無寫作,但記得在中學時期,我的寫作興趣甚濃,經常與同學筆戰,以文字辯論,並參加過校際作文比賽,獲過獎。可見寫作是影響過我的青年時代。
五年前,因遺傳性腎病惡化,要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不能拿著攝影機到處拍攝,但心裡又有話要說。加上患病期間的所見所聞,萬般感受,不吐不快。於是重拾紙筆,利用寫作抒發感情。
可惜甫動筆,便發現力有不逮。停止寫作數年,它變得非常陌生。不但經常執筆忘字,連選詞用字都顯得相當吃力。因此我只好重新學習,由基礎開始。可惜經過一段時間後,文筆亦沒有改善。我心想,可能是走的方向錯了,唯一方法是參考其他人的經驗,例如中國文學家巴金就曾說過他要寫文章的秘訣。
巴金在其<<談我的散文>>中說,有人請教他寫好散文的秘訣,他如此回答:「我不僅學過怎樣寫"散文",而且我從小就讀過不少的"散文"。 我剛才還說過老師告訴我文章應當怎樣寫,如何從第一段講到結束。 其實這樣的事情是很少有的。 這是在老師特別高興,有極大的耐心開導學生的時候。老師平日講得少,而且講得簡單。 他惟一的辦法是叫學生多讀書,多背書。 我背得較熟的幾部書中間有一部<<古文觀止>>。」於是,我聽從大作家的「意見」,買一本<<古文觀止>>來讀。

<<古文觀止>>之內容及編者簡介
<<古文觀止>>(下稱<<古文>>)是繼<<昭明文選>>外,另一本廣為人熟悉的文言散文選集,由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乘權及吳大職叔侄所編,並由吳乘權之伯父吳興祚審閱。
吳乘權(1655~?),字子輿,號楚材。 除<<古文觀止>>,他亦是另一本普及史書<<綱鑒易知錄>>的編者之一(另外兩名編者是周之炯和周之燦)。他一生研習古文,好讀經史。 幼時勤奮好學,手不釋卷。伯父吳興祚指他「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16歲時,曾患足疾,數年未癒,但仍不忘鑽研經史。後來病癒,在家開辦私塾。一生中曾多次應考,可惜屢試不第。據歷史記載,在吳乘權二十四歲時,曾投奔到伯父吳興祚(時任福建巡撫)門下。他除負責公案書記之外,並於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起,在福州輔助伯父之子學習古文,成其伴讀。
吳大職,字調侯,亦是熱愛鑽研經史。可惜有關他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一生主要與叔父一同教書。伯父指他為人"奇偉倜儻,敦尚氣誼"。
<<古文>>選編的目的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希望童子除學習古文外,還學到做人的道理。其實出版此書是出於偶然。話說吳氏叔侄起初只為童子編訂古文教材,還作簡單註解,一心只為教學用,從未想過把它出版。後來時間漸過,教授的古文愈來愈多,講義及註解愈來愈精,愈來愈深入。連其他鄉村先生讀後亦為之讚歎,並勸他們將此公之於世。這樣,他們才開始產生付印的念頭。
他們在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共十二卷。書稿編訂後,即寄往伯父吳興祚審閱。他認為此書於初學古文者大有裨益,便於端午節為書做序,且隨即付諸出版。
入選於<<古文觀止>>之文言散文,不論題材及時代都相當豐富,主要為散文,間收駢文。繁簡適中,選材得當。從時代來劃分,由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至明朝,共二百二十二篇; 從題材劃分,則涉及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等。
編者從數千年的經典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有選自<<左傳>>,<<國語>>,<<公羊傳>>,<<穀梁傳>>,<<戰國策>>,<<楚辭>>,<<史記>>等經典,另收錄諸葛亮,陶淵明,魏徵,韓愈,王勃,李白,韓愈,柳宗元,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三蘇」,曾鞏,王安石及歸有光等人的文章,可謂集文學之大乘。除學習到古文寫法及結構外,亦學到中國哲理。可從多角度閱讀,包括文學角度,哲學角度,亦可從歷史角度。

熟讀<<古文>>之好處
筆者認為,熟讀<<古文>>,至少有兩個益處。
第一,對寫文章有益,能明白中文特色及節奏:
巴金在文章中提到<<古文>>對他的好處:「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但在當時也只能說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腦子裡面了。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地研究過,但是這麼多的具體的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並非神秘不可思議,它也是有條有理,順著我們的思路連下來的。」
筆者雖然沒有像巴金一樣,把二百多篇散文都背熟,只是看過一部份文章,但它的好處,我或多或少亦能感受得到。據陳雲先生在<<急救中文初集>>裡所講,中文有其特定的節奏與語法,而最能夠呈現這種特性的,就是文言文。
由於好文章講求「文字精煉,不拖沓,不覵嗦,沒有多餘的字。」更擁有「文章的調子」!而文言散文正符合以上的要求。加上文言文是現在中文的基礎,要了解中文的特性,寫一篇符合中文語言特色的作品,熟悉文言文是最低限度。
正如前文所說,中文的其中一個特性是「精煉」,沒有多餘的字。就以其中一篇<<齊桓下拜受胙>>為例,此文來選自<<左傳>>。作者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文學家)只用了一百零二個字,已能把一個意義深刻的歷史事件說得生動清晰。
原文如下:
「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 "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 齊侯將下拜。孔曰: "且有後命。天子使孔曰: '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 "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熟讀這類經典的文言文,會令人熟習中國文句的節奏。多為短句,而且一字多義。簡單的三四個字,已能表達其意思。筆者以前寫文,字句冗長,結構累贅,很有「歐化」與「俄化」的味道。但自從多讀了文言文後,我會思考: 怎樣能令文句簡短,又不失其意義?這樣用字是否最好?有否其他字代替?漸漸我開始咬文嚼字,並嘗試多用成語,承接古人智慧。久而久之,自覺文筆通順了,寫作過程中較之前得心應手。只要心中有話說,總能用較適合的文字來表達。
如果像巴金一樣,能隨時背誦,則益處更大。你能完全明白文句中的節奏,起承轉合,時快時慢,用節奏來感受文句所帶出的氣氛。譬如聽音樂,緊張之處,節奏快些; 輕鬆之處,節奏放慢。
例如選錄自歐陽修(1007-1072)的<<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作者進入山間之中,心情舒暢,文句節奏輕快。直到: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作者為眼前景物所興奮,文句節奏亦較緊湊,表達作者興奮的心情。
如上述例子,多讀多背古文,確實更能享受到中文之美。體會到中文之美,便能進一步學習寫出好文章。
香港中學的中文科,只要求學生強記範文,並沒有教導怎樣寫出好文章。正如在巴金的小時候,他的私塾老師亦沒有教導他,只要他硬背古文。但很多年後,巴金卻感受到它的好處。他說:「但是我仍然得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 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先生。 我後來寫了二十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很有關係。自然我後來還讀過別的文章,可是並沒有機會把它們一一背熟,記在心裡了。不過讀得多,即使記不住,也有好處。」
筆者在中學階段,對寫作都頗為自負。不但參加過校際作文比賽,平時課堂上的作文功課,都會被「貼堂」。於是,對「作文」沒有戒心(我有些朋友是極怕作文的)。閒時在家沒事做,也會一邊聽音樂,一邊寫東西。間中會向報紙雜誌投稿,偶然刊登一兩篇,便自封為大作家。今天看來,極為幼稚。
在中文課堂上,雖然遇到很多的中文老師,在中國文學上非常用心教導我,但都只屬於知識上。至於在寫作或創上,可能不是「重點考試」之列,故此講解不多。我亦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寫作。<<古文>>是巴金的「啟蒙先生」,亦可視為我的啟蒙老師。如今,我開始懂得何為中文特性,還有中文之美。

工具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若文字是工具,<<古文>>亦提供歷代使用之方法,但究竟工具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巴金說:「我寫文章,因為有話要說......我只想說明一件事情:一個人必須先有話要說,才想到寫文章;一個人要對人說話,他一定想把話說得動聽,說得好,讓人家相信他。每個人說話都有自己的方法和聲調,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完全一樣。 人是活的,所以文章的形式或者體裁併不能夠限制活人。我寫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事先想到我這篇文章應當有什麼樣的特點,我想的只是我要在文章裡說些什麼話,而且怎樣把那些話說得明白。」
他認為內容比用字重要,筆者認為兩者同樣重要。如果滿有話說,但說得冗長繁瑣,詞不達意。這只會令讀者不想讀下去,完全做不到傳達的效果; 反之,用字簡潔,讀起來鏗鏘有聲,可惜內容空氾,全無意思,這也是浪費讀者時間。
所以,正如作家李敖在其<<看誰的文章寫得好>>中說:「所謂文章,基本問題只是兩個:一、你要表達什麼?二、你表達的好不好?兩個問題是二合一的,絕不能分開。」

明白中國文化
熟讀<<古文>>的第二個益處是: 明白中國文化和歷史。
筆者先分享一個經歷。
本人是「八十後」。「八十後」其中一個特點,是對歷史相當模糊。我在中學時期討厭讀歷史,不論中西史亦然。因此,對中國歷史,甚至文化,可說是一片空白。
近幾年香港反共熱潮興起,朋友間多討論「何為中國文化」,何為「共產黨文化」。有朋友說:中國五千年歷史,皆是專權管治。皇帝高高在上,群臣只能聽命,不敢反抗。當時我信以為真,認為中國文化應全盤棄掉,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出現敢於發言的臣子。
這想法當然是錯!後來我讀<<古文>>第一和第二卷,此兩卷皆選錄自左丘明的<<左傳>>。從文章中,例如<<鄭伯克段於鄢>>,<<石碏諫寵州吁>>,<<曹劌論戰>>和<<王孫滿對楚子>>等,讀到古時有臣子敢於冒死相諫,以三寸不爛之舌勸告君主走回正路。而且讀<<古文>>更能明白古人的治國思想。例如在<<王孫滿對楚子>>中,楚莊王吞併了一些小國後,意氣風發,欲進一步得到周王朝。他借意詢問王孫滿,有關周王室內九鼎之輕重,實質是表露他的慾望。但王孫滿沒有正面回答他,反而發表治國之名句:「在德不在鼎。」意即治國應以德政為先,不能逆天而行,強佔周朝。
在<<古文>>中,所選錄之散文都包括類似的治國思想和做人道理。明顯編者是希望此書做到「正蒙養而裨後學」。

總結
多讀<<古文觀止>>,令筆者在寫作和知識上都有進步。尤其在中國文化的認知方面,不再人云亦云,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理解。我後悔在小時候沒有養成背誦古文的習慣,或像巴金一樣,把整本<<古文觀止>>硬記,否則,現在我的中文水平一定不同。

23-09-2013於家中。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藉禽流感滅店 =?utf-8?Q?=E6=9C=89=E7=90=86=EF=BC=9F =E4=B8=80=E5=80=8B=E8=A1=8C?= 業的生死!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藉禽流感滅店有理? 一個行業的生死!
Oct 2nd 2013, 10:55, by 聯區重建街坊互助平台

位於觀塘重建區的仁信里在9月30日已到搬遷限期,唯市建局未有合理安置全港唯一的鴿檔——國際鴿舍。由10月2日開始,各關注人士和街坊在國際鴿舍留守,逼使市建局儘快與鴿舍東主梁生對話。當中有幾位既不是觀塘街坊,也不是一直關注重建的人士,原來是一群白鴿發燒友,默默守候在梁生身邊,誓要保衛全港只此一家的鴿舍。

國際鴿舍的貢獻 不講不知

小時候曾在慈雲山家中養鴿,現時以好友身份偶爾幫國際鴿舍入貨的胡先生,怒氣衝衝地斥責主流傳媒只報導梁生對市建局的賠償要求,卻隻字不提此鴿舍保留下來的意義。國際鴿舍是香港唯一賣信鴿的地方,信鴿不是食用鴿子,是原鴿經過人訓練、馴化,能經過長途飛行後歸巢的特色鴿子。原來政府每年71慶回歸等大型活動所用的鴿子,所都由國際鴿舍供應;在國際龍舟節中,代表本土和國際健兒和平友好,放生儀式所用的鴿子也是由梁生出產;甚至內容牽涉鴿子的香港電影,其中9成都是從國際鴿舍入貨的。全港唯一的鴿舍,它的意義就是支撐起這個城市對鴿子的所有需求、供應。要是連這唯一的鴿子源頭都沒有,那這座城市所有對於鴿子的需求該往何處尋?

"現時我們抗爭到底的重點根本不是金錢,而是需要一個空間讓這富意義的行業繼續營運下去!它的意義不但是能確保梁生的生計,更是支撐起香港整個白鴿觀賞、售賣的生態環境。大家都只是有印象覺得賣鴿是式微行業,卻不知道這個行業背後人士一直的努力和貢獻。難道梁生多年來以香港區代表的身份到外地比賽,令香港的賽鴿揚威海外,在國際上有一定排名,就不算是對香港的貢獻嗎?難道每年政府從梁生處覓得賽鴿作節日表演時,他的鴿子就備受尊重;然後表演完了,餘下的鴿子就立刻變得毫無價值?鴿子也是生命,也有它們的生存價值!"

白鴿傳播禽流感無據 只爲收地發展

另一位前來力撐國際鴿舍的丘生是認識了梁生30年的好友,小學時候養過白鴿,玩白鴿是童年一路下來的情意結,認為"養白鴿就像養普通寵物",是人陶冶性情、培養興趣的精神依託。據鴿友的估計,現時在香港約有幾千人養鴿,年齡由廿歲至六十多歲。"不能養白鴿,難道叫我們轉玩打麻將、賽車嗎?"平時,丘生會與其他鴿友在國際鴿舍交流養鴿心得、上網訂鴿、報名參加賽鴿比賽,梁生便幫手搭橋鋪路。甚至有搬至內地定居的舊顧客,也定期回來找梁生詢問養鴿事宜。如果國際鴿舍不再賣鴿,丘生直言大部份的養鴿者應該都無法繼續玩下去。爲什麽香港政府連一間小小的鴿舍都容不下?

據說是因為賽鴿需要放出來飼養,容易傳播禽流感,所以多年前開始停止發放販賣鴿子的牌照,儘管私人養鴿,也需要申請展覽牌,梁生也是由當局額外豁免領牌才可售賣鴿子。養鴿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十分普及的事情,但於今天的香港卻是遭人冷眼。"有一次捧著鴿籠搭的士,竟然遭的士司機拒載!因為政府大力宣傳鴿子容易感染禽流感,所以大家都怕了它。" 白鴿愛好者胡生認為臺灣、內地、日本等地均有售鴿行業,爲什麽別的政府能處理好養鴿的衛生問題,香港政府卻一刀切要取締整個行業?要是香港政府害怕白鴿危害市民安全,大可立法規管:"養狗會有瘋狗症,養倉鼠會有食肉菌,爲什麽政府不一併取消賣狗賣倉鼠的行業?雞隻才是禽流感的源頭帶菌者,那爲什麽又可以繼續賣雞?"事實上,香港多次爆發禽流感,在仁信里經營了34年的國際鴿舍卻沒有發現一隻帶菌白鴿,而且梁生從來沒有把鴿子放出來活動;所有鴿子都有確實證據證明其衛生安全:一開始的白鴿源頭是從荷蘭、比利時以正牌入口,後來由梁生自己以專業技術純種繁殖,定期注射疫苗;漁護處職員也經常來檢驗鴿子的健康情況,均合乎標準。當局在沒有任何數據、調查的情況下,就揚言國際鴿舍的白鴿會傳播禽流感,實在是信口雌黃、不負責任的說法。"國際鴿舍一向獲得豁免牌照,能相安無事地售賣白鴿,就是因為當局也認同梁生販賣的白鴿不會傳染禽流感。要是這裡不是重建區,梁生就可以賣鴿直至天荒地老。這根本就是市建局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安置國際鴿舍,才找藉口打壓他們!"

今天香港政府可以藉口扼殺鴿業,明天也會因各種利益打壓其他小本生意。留守在觀塘仁信里的國際鴿舍,與梁生一起抵抗食環署和市建局封鋪滅鴿的冷血對待,拯救的不只是一家七口、一間街坊老店、數十隻白鴿的生命,更是本土民間的特色行業和小店生計。

更多:活在觀塘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yuemansq?fref=t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攀得安全:回應攀岩助教意外死亡的報導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攀得安全:回應攀岩助教意外死亡的報導
Oct 2nd 2013, 10:51, by 陳強

一名攀岩助教去年五月在海邊攀崖時墮地死亡,死因裁判官上月宣判此屬意外,並建議康文署及攀山總會規定訓練課程中必須使用頭盔。有報章(註1)就此做了一輯特稿,巡視本港不同攀岩地點的攀岩活動情況,並邀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評論攀岩人士的安全情況。

●頭盔能減低被石頭擊中的風險

攀岩是指在天然牆壁上進行的攀爬活動,是一項需要高度判斷能力的活動,參加者需要考慮現場情況而決定使用什麼保護方法。由於天然牆壁受風吹雨打,石頭有受風化鬆脫的可能,戴頭盔能夠降低攀岩人士被飛脫石頭擊中的風險,可是對於高處墮下的意外,頭盔只能提供對頭部的保護,故此最重要還是攀岩人士在攀爬時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及保護措施的運用,把墮地的可能性減至最低。對於裁判官建議在訓練課程中強制使用頭盔,在教學班中,導師有責任為學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故此導師一般都會要求學員在攀爬或保護時戴上頭盔。

然而,對於該報導引述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對某些攀岩情況的評論,本人認為有未盡準確之處。首先,梁評論某對外籍人士在攀爬時僅依賴嵌在石壁的鋼扣輔助攀登,「保護者並無將繩索固定在地上」是不安全之舉;而他表示正確做法是「在石縫中放入栓子,協助攀爬」。另外,他亦指出這些打入岩層的鋼扣存在危險,因為鋼扣受風化生鏽,容易鬆脫。

●以鋼扣做保護點的運動攀登保護方法

梁他混淆了兩種的攀爬方法。「使用栓子作為保護點」協助攀爬是傳統攀岩的做法,而「使用鋼扣作為保護點」則是近年比較流行的運動攀登的方法。兩者使用不同的保護系統,有不同的原理,但只要準確運用,保護系列都能發揮作用,故不能說攀爬人士沒有使用栓子就是危險的做法。

就使用鋼扣為保護點的運動攀登而言,領攀者會繫著一條繩索,繩索穿過岩壁上的鋼扣再連接站在地上的保護者的腰間。香港許多攀爬人士使用的鋼扣是產自Petzl或FIXE等國際知名品牌,以不鏽鋼打造的,其使用的物料及出廠檢測都符合歐洲及國際登山及攀登聯合會等國際標準,有保證的使用年期。一般攀登人士在使用鋼扣時亦會檢查鋼扣的牢固度;坊間亦有人士對攀登場地的鋼扣進行定期更換,確保安全。

繩索和鋼扣摩擦會產生「滑輪效應」(pulley effect)(註2),以一般狀況為例,繩索和鋼扣磨擦能夠減少三分之一的力量傳遞。故此,領攀者只需要挑選一位體重不比自己體重輕百分之三十的保護者,就足以支撐領攀者墮地時的衝擊力,避免其墮地受傷,而不一定要把繩索再固定於地上。

以鋼扣為保護點的整個保護系列在準確運用的情況下,絕對能為領攀者及保護者提供足夠的保護。而領攀者有責任清楚了解整個系統的原理及運作,並對現場環境及誰幫助自己做保護等作出判斷,才能安全地挑戰不同的攀岩路線。

註1: SUN驚奇:棄戴頭盔 攀岩玩命。太陽報。2013年9月22日。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916/00410_097.html
註2: 關於「滑輪效應更詳細的解說可以參考以下網址,關於" A Climbing Situation" 的部份。 http://www.southeastclimbing.com/faq/faq_pulley.htm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黃仁逵的創作觀與技法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黃仁逵的創作觀與技法
Oct 2nd 2013, 09:23, by 工人文學獎

文:鄭依依

談創作說文藝,人常有抱著敬畏的心情;掌握多樣媒界的創作者,則更教人仰望,如畫畫寫文作曲奏樂皆精的黃仁逵便是。對文藝的恭敬之情往往拉出人與藝術之間一道不必要的距離,彷彿要到達創作的彼岸,都先得過關斬將,越過一場天人交戰的沙場。

人稱阿鬼的黃仁逵對此不以為然。他為「第七屆工人文學獎」主持的創作工作坊起名「撩鬼掃雷」,意為掃除創作道路上阻撓前進的地雷。

阿鬼雖云:「我嚟唔係要教你哋,我嚟係要執走阻住你地創作既嘢!」但他在闡述過程中,不免還是流露了他的創作觀。

我們在一個昏暗的房間中圍圈而坐:阿鬼進來,便覺光管的光線刺眼不適,不若關掉,讓午後的陽光透過後方的百葉窗簾鑽進這個有點太長的房間。於是,坐在近門邊的阿鬼成了一個黑影般的存在。

來自黑影的創作之談,有點像伴隨耶穌光而來的畫外音。關於創作的態度,阿鬼相當實事求是:「創作是作者與社群的溝通。」有的創作者或許很重視呈現一種與別不同的姿態──換句潮語來說我形容為之「Chok」──阿鬼則以故事說明,何以不把創作視之為自然親近之物事。 「曾經有人問于右任,你睡覺時那大把鬍鬚放在被子外?還是被子內?于老先生從沒想過這回事,當天晚上就寢時認真一想,發覺竟然放裡面不是,放外面也不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引伸為創作的態度,「需要煞有介事嗎?如果敬而不親,阻止了你創作,還好嗎?」阿鬼說,畫畫有如家務,「你喜歡整齊,還是可以容忍凌亂?愛整齊的話,也愛自己動手嗎?或者比較願意僱鐘點工?」

阿鬼認為創作就是作者與社群的溝通。相對於形形色色龐大繁複的創作理論,阿鬼的概述節簡明瞭:「創作就是想像力加經驗」,創作者不需要急於催谷點東西出來,「即使等待, 也是real time」,蘊釀、構思的過程也是創作者實時的經歷與體會。然而,勤快熱切的創作者可以主動選擇其對象,例如畫畫,是作畫的人先選擇想繪畫的對象,而不是因為畫那東西較為舒適。某次阿鬼在澳門婆仔屋跟學生寫生,學生都先選了可以坐下的地方才動筆,所畫的風景都是座位上望出去的風光,又如何繪出不同的角度?

另一方面,想像力卻是不用親歷其境。「莫言嘗說,難道要曾經參軍的作家才可以寫戰爭文學?我看過劏雞,就知道血腥是什麼一回事。」描繪一場浩大的戰役或式格局過於龐大,然而阿鬼提示:舉例就是想像力──皆人日常所做之事。 舉一反三,阿鬼比喻創作就是持桿跳:跑步是經驗,桿是想像力,把人類生活版圖的疆界帶得更遠。

觀念的展演娓娓而談,至於阿鬼創作的技藝,也可一板一眼的實實在在地道來。繪畫,他建議找一個方法,同時訓練觀察與想像。「如阿金在窗前,想像她所遮擋的景像。」跨媒體的創作可以互相呼應互為啟發,「即使寫文章,也可以很蒙太奇。」他鼓勵寫一篇文章嘗試剪接調勳五次。我們即席在昏暗的房間,一人一句子地接續前人的意象,集體寫作了一首「詩歌」,再在結他的音樂聲中由一人讀出:

想找回生活中的慢
慢慢來的步行
在房間中踱步,踱步
唱一首歌,跳一part 舞
跳到落海,淹死了,魚為我唱輓歌……
哪哪哪年哪哪,哪地,哪啦啦啦拿再見
還有機會再見麼?也許只有你心裡有數
太多這樣的時刻,不知名字的相會,離去後說的第一句話會是什麼
你而家喺邊道呢?阿媽叫我返去食飯
太陽未下山

完了,阿鬼指示說:「嘗試從末回頭向上唸?」原來的結構被打破、被打亂,奇怪的大家卻認為更好。你說是嗎?

---------------------------------------------

第七屆工人文學獎
投稿方法
截稿日期︰30/11/2013

電郵:admin@workerliterature.hk
郵寄:香港葵涌葵芳邨葵仁樓地下7號
網頁:workerliterature.hk
Blog:workerlit.blogspot.hk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國慶日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圖輯】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國慶日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圖輯】
Oct 2nd 2013, 00:44, by Derek Chi Wai Yung

圖:Derek Yung

昨日中國國慶日,支聯會、民主黨、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社會主義行動等團體舉辦「中共建政64週年、爭取中國人權遊行」。由銅鑼灣時代廣場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中央自習近平上任以來,瘋狂拘捕異見人士。要求保障中國公民人權自由,釋放被囚維權人士 。

約100人參與遊行,遊行人士頭戴頭紙製鐵籠面罩,頸上戴上紙圈,寫有被囚異見人士的名字。他們列隊一個跟一個,以麻繩連繫遊行,喻意中國沒有人權、自由,國慶日不值得慶祝。遊行隊伍宣讀及遞交聲明後,將面罩除下並踐踏,象徵要求釋放維權人士。

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
示威者身繫白色紙牌,寫有被捕異見人士的名字。

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
遊行人士以麻繩連結,喻意中國沒有自由。

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
紙製鐵籠喻意囚禁異見聲音的籠窂。

抗議中國政府狂捕異見人士
示威人士神情肅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社民連國慶日遊行 抗議屠夫政權【圖輯】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社民連國慶日遊行 抗議屠夫政權【圖輯】
Oct 2nd 2013, 01:51, by Derek Chi Wai Yung

圖:Derek Yung

昨日國慶日,多個團體發起遊行,抗議中共政治迫害異建人士。30多名社會民主連線成員在中環皇后像廣場集會,遊行至中聯辦。他們帶備花牌及木製棺材,頭上綁有白底黑字布條,寫上「建設民主中國」,要求中央停止政治迫害,釋放政治犯。隊伍行經至匯豐銀行總行對出的皇后大道中時,突然行出馬路,被在場警員阻止。但現場所見,馬路空曠,警員的數目遠比示威者多。同日,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出席國慶酒會時因穿波鞋被拒入場。他回應理由「荒謬」及「濫權」,過去多年一直穿波鞋都能進場。

長毛示威,被警方禁止前進,停在皇后大道匯豐對出
示威者手持橫額,痛斥中共乃「屠夫政權」

長毛示威,被警方禁止前進,停在皇后大道匯豐對出
遊行人士衝出馬路時,即時被警方重重攔截,惟行人路狹窄,難以列隊遊行。

長毛示威,被警方禁止前進,停在皇后大道匯豐對出
近鏡清楚可見警員數目遠較示威者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觀塘商戶誓留守 爭取合理安置抗迫遷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觀塘商戶誓留守 爭取合理安置抗迫遷
Oct 2nd 2013, 05:24, by 劉軒

IMG_1608

(獨媒特約報導)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搬遷期限於9月30日已過,市建局及食環署隨時封舖清場,聯區重建街坊互助平台、仁信里關注組、活在觀塘及國際鴿舍今早(10月2日)舉行「讓鴿子繼續飛」誓師派對,決定將行動升級,留守到底,要求市建局和食環署停止破壞社區及街坊生計,給予合理賠償及安置,否則不會搬走。

IMG_1589
圖:仁信里商戶及街坊戴上紅色布條,誓言抗爭到底。

日前團體聯同受影響商戶前往市建局遞交訴求,要求發出旺角雀仔街的白鴿展覽牌,並停止逼迫街坊。國際鴿舍店主梁先生表示,未收到市建局及食環署的回覆,然而若不獲發牌,遷往旺角雀仔街後他將難以維生。梁先生指,政府迫他走,但又不發牌,全港只有他一間賽鴿店,失去了全家人賴以維生的生計,自己一無所有,故定必留守鴿舍,爭取展覽牌。現時店內尚餘20多隻鴿子,若當局前來清場,將會交由漁護署銷毀。

受重建影響的街坊胡先生批評市建局的安置方案不人性化,其父親年紀老邁,早年中風後行動不便,但市建局卻安排他們搬上位於3樓、需上樓梯的單位,亳不合理。

仍居於仁信里的小販四哥表示不要賠償,只想維持現時生活,繼續自力更生。斥資二億的小販市集項目安排小販牌主繼續經營,但像四哥這些被登記為「助手」而非牌主的小販,則要爭奪為數甚少的牌照。聯區街坊重建平台要求政府重發小販牌,停止剝奪基層就業權。

IMG_1623

團體其後遊行至食環署遞交訴求,要求食環署不要淪為市建局幫兇,並發出白鴿展覽牌,保留本地特色白鴿業,讓梁先生得以維持生計。聯區街坊重建平台召集人馮炳德同時表示,曾向熟悉有關程序的律師查詢,發現收樓應由執達吏執行,需發出3封通知信,並有28日寬限期,質疑市建局收樓過程越過程序,失卻公義。

活在觀塘Facebook pag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