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碼頭工人:罷工認識社運 佔中不缺席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碼頭工人:罷工認識社運 佔中不缺席
Apr 1st 2014, 14:46, by 吳卓恆

(獨媒特約報導)一年過去,貨櫃碼頭再次平靜,工人繼續默默為生活奔波勞碌。不過,社運的種子早已在碼頭埋下,遍地開花。獨媒記者重返碼頭,找來一年前的被訪工友,回顧經歷罷工後,工作待遇及工人對社會運動意識的轉變。

徐沛能是前外判商「高寶」員工,入行十五年。「高寶」於工潮期間結業,徐加入另一外判商「成功」建立的子公司「美獅」繼續任職吊機手。去年碼頭工潮期間,獨媒曾為徐沛能與學聯支援學生辛辛進行對談訪問

加入工會保權益
徐沛能認為,碼頭工作環境和職安健在罷工後得到改善,勞工處加強巡查工作環境、公司會派人跟進機器問題、午飯時間增至一小時等對於工友的工作要求,公司亦會盡量滿足,並主動了解員工需求。

在罷工後,徐意識到工會的重要性,加入了其中一個工會組織:「未加入工會嗰陣,好多嘢都只係自己呻,加入工會後,好多嘢都可以透過工會轉達俾勞工處,而勞工處亦會透過工會了解工友訴求。」

IMG_1671a

積極關社 七一首上街
「台灣嗰個服貿協定,應該要逐條逐條審議嘛。」、「啲外傭離鄉別井來嚟幫你打工,我爸爸個工人成四年冇見過個仔。有啲工人係好古惑,但其實呢個都係一個循環......」去年碼頭工潮,是徐沛能首次參與社會運動。罷工過後,他與其他工友開始積極了解各種社會議題,討論不同政策。

特別關注外判工福利的他,認為政府應恢復集體談判權,才能保障工人利益:「海外啲工會有集體談判權,先有能力同資方傾,而家好多行業外判工人都冇話語權,根本冇得講價。」

佔中預埋我!
徐又稱,以往家人只會各自在看新聞,罷工後開始與太太和女兒討論時事, 與家人的關係亦變得更融洽和緊密。徐沛能又開始參與遊行示威,為民主和公義站出來:「想像唔到自己會去七一遊行,以前嘅自己一定唔會做呢啲嘢!如果第日要佔領中環,我一定會參加。」

記者:溫靖雯、吳卓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網上遊記:水都迷情-威尼斯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網上遊記:水都迷情-威尼斯
Apr 1st 2014, 14:51, by 馮文韜

到底去不去威尼斯呢?起初在研究行程時,其實並未考慮要去威尼斯,因為最想遊覽的主要是羅馬、翡冷翠及維洛那,對威尼斯總是抱著一種「有時間才去吧!」的態度。聽到我無特別打算去威尼斯,我的法國同學大為不解,連忙趕來進行「遊說」:
「你絕對不能錯過威尼斯,這是很美麗的一座城市啊!」
「但我有位朋友跟我説那邊太多遊客,消費都很昂貴呢!」
「當然,但威尼斯是獨一無二的,值得一去!」
想起早幾年到過澳門的「威尼斯人」酒店,裏面那條假得要命的運河及佈景,不禁莞爾一笑,威尼斯不就是為運河包圍的城市,真的非去不可?
研讀旅遊書,讀到書中介紹威尼斯的部份,從照片看來,發現這倒真是一處挺美麗的地方;心動了,但行程中只可有一天時間前去,時間可能不夠; 而且另一景點 - 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也看似很吸引,所以一直到羅馬時,也未能作出決定。

當意大利的朋友聽到我在「掙扎」時,他的反應比法國同學更激烈:

「甚麼?當然應該去威尼斯!你反正已打算去維洛那了,那裡跟威尼斯只有1小時車程,不是過門不入吧?」

「但加爾達湖也看似不錯啊!」

說著,更傻氣地拿出旅遊書出來展示。

「哈哈,你這本中文旅遊書我是看不懂的,但你看,介紹加爾達湖只有四頁篇幅,威尼斯可是有二十頁呢!」

無言了,動搖了,是不是應該要到一到呢?

看見我正在猶豫,意大利朋友再補上一句:「忘記加爾達湖吧!它雖然也不錯,但決非可以跟威尼斯相提並論的。只在水都一天是不夠的,但有勝於無啊!作為一個意大利人我必須講,威尼斯你不去必定後悔!」

就是這句,驅使「優柔寡斷」的我一大清早乘坐火車,由維洛那出發到威尼斯。

威尼斯是東北部維內托省的首府,位於亞德里亞海上(Mare Adriatico),範圍涵蓋威尼斯潟湖、118個島嶼及一座半島。這座由150條運河交織而成的城市曾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也是十三至十七世紀歐洲重要的商業及藝術之都。雖然自土耳其人控制地中海後,威尼斯已逐漸沒落,但這水上都市每年依舊吸引大量的遊客到訪。

火車逐漸靠近車站,窗外的景色也由都市轉為海岸;感覺火車像在水面上滑行,跟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裏,女主角搭火車的場景很似。走出聖塔露西亞火車站,眼睛為之一亮:在蔚藍的天空下,耀眼的陽光照射著這座為運河圍繞的美麗城市,在建築物間行走的不是車,而是船隻,海鷗在天空中飛翔,一切皆使人身心舒暢,亦不禁興幸自己最終聽取朋友的意見,來到了獨一無二的威尼斯。

提起威尼斯,都必定想起它的「貢多拉」及一邊駕船一邊唱意大利情歌,身著黑白條紋上衣的船夫。坐著這些小舟,穿梭小運河之間,看起來格外浪漫!只是浪漫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雖然旅客可以跟船夫議價,但40分鐘的旅程已需花80歐元(約800港元),實在不捨得,還是步行吧!悠閒的在此奇妙城市裏散步,細心欣賞著沿途的美景,非常賞心悅目。電影「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及「新鐵金鋼之智破賭場」中也有在威尼斯裏取景,今日總算能親身在這些美麗的場景中漫步,感覺很不真實。

即使有地圖,要在此道路錯縱複雜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是很費勁的,幸好前往重要的景點的指示很清晰,所以也一樣能放心漫步旅遊,不會迷失。沿路看見不少人,穿著15,16世紀的錦衣華服,帶著化妝舞會的面具甚至是假髮行走。是有甚麼節慶嗎?原來這是威尼斯在每逢一、二月都會舉行的面具嘉年華(Venice Carnival) !此傳統源於12世紀,威尼斯共和國戰勝後舉辦慶祝會,為了讓全巿的人,無分貧富都能享受勝利的喜悅,所以決定讓所有人都帶著面具,隱藏自己身份背景,盡情參與所有宴會。然而今天在這裡慶祝的人,每位都珠光寶氣,又有幾多位是窮人呢?

在聖馬可廣場裏,正舉行著類似時裝表演的節目,每位參加者,皆一身盛裝打扮,在熱烈的音樂下,興奮的交談著,或隨著節奏起舞。雖然面具能隱藏身份,但卻能從他們的皮膚,甚至是頭髮,判斷出大部份參加者都已是人到中年,雖不至於雞皮鶴髮,但均全暮氣沉沉。登上台上,展露自己一身的華麗衣裳,這就是你們的理想了吧?不禁想像,這一個個快活起舞的中年人士,是否在年輕時已有參加盛裝舞會的夢想,並以此為目標,努力工作賺錢!然而到目標達成時,當年的青春活力已消耗殆盡了。

與貢多拉雖然無緣,但水上巴士仍是負擔得起的。一程需要7歐元,坐的是開往威尼斯外圍慕拉諾島(Murano)的4.2號缐,這裡以生產玻璃藝術品聞名。七百年來,此島都是玻璃業中心,一代又一代的玻璃工匠,在這裡專心製作玻璃產品。本來打算參觀作坊,看看師傅如何製作玻璃,可惜到來已是下午四時,工匠都已休息了,只好閒逛商店欣賞這些美倫美奐的玻璃紀念品了!

於黃昏日落之前,乘船回火車站;海風在吹,威尼斯在夕陽的餘暉下,相當㫬麗;及後即便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的威尼斯依舊迷人,少了白天的哄鬧,卻多了點寧靜及浪漫。悠揚的樂音仍然從聖馬可廣場邊傳來,岸邊亮起點點燈光,華麗的夜景渲染了整座水都;抬頭看看夜空,看著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心中感動不已:幸好到最後還是來了,倘若過門不入而錯過這些美景,那將是可惜至極!

帶著疲倦的身驅和沉重的背包,還有對這座奇妙城城市的一切美好回憶及感受,登上駛離此地的火車。來,還是不來,決定可以數小時甚至數十分鐘便可作出,但記憶卻是會一直伴隨,珍貴的畫面及感覺將一直存於心中,不會退色。

火車開出了,看著華麗的水都愈來愈遠:威尼斯,有緣再見吧!Ciao!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墙外楼: 胡锡进今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遭文明抗议

墙外楼
网络热门话题追踪 
#1 Retargeting Platform

Our Average Customer Earns $10 For Every $1 Spent
From our sponsors
胡锡进今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遭文明抗议
Apr 1st 2014, 13:23, by 墙外仙

胡锡进今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周保松提問:我非常耐心聽了胡先生演講,裏面大量使用黨的利益代表人民的利益,我代表十三億人……我們現場有很多中國的老師同學,我想問問,現場有多少人非常不認同他觀點?(超一半人舉手)保松說:我的問題完了。然後他脫下鞋,提著鞋,從第一排正面走出教室(张洁平)

胡锡进:大陆媒体近年的变化和思考

2014年4月1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以《大陆媒体今年的变化和思考》为题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老百姓的利益和官方利益基本一致,《环球时报》旨在促进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沟通,而不是扩大对立。

在讲座开始,他介绍了中国媒体发展经过的三轮冲击:90年代初由都市报带来的第一轮冲击;90年代末,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带来的冲击;近年来由社交网站和自媒体的冲击。胡锡进表示,这三轮冲击共同构成了中国媒体复杂和多元的生态。

胡锡进表示,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基本利益还是一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环球时报》的宗旨是促进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沟通,而不是扩大对立。

胡锡进称,媒体的状态是国家或地区政治面貌的外在形式,媒体不可能离政治现实太远。媒体的成长过程是西方政治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媒体与政治是一个量体裁衣的关系,而不是强扭的关系;媒体的发展和改革一样,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胡锡进感慨,在中国做编辑很难,虽然每天都想向前突破一点,但又需要考虑多元、复杂的局面。

在谈及香港近期发生的"占中"等议题时,胡锡进表示,自己和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香港保持自己的特殊、不希望香港内地化;同时也希望香港繁荣和稳定,"大陆对香港不存在任何恶意"。

在问答环节,维权律师滕彪提问:"既然共党和老百姓的利益一致,中共为什么不敢开放党禁和言论?"胡锡进回答称,自己之前是一个自由化的坚定支持者,六四时天天都在天安门广场,但如果一旦放开(党禁/言论自由等)则会引发社会动荡,中国社会承受不了这一切;中国社会现在不具备完全西化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需要对中国整个社会福祉负责。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保松在问答环节向现场观众提问,有多少人非常不认同胡锡进的观点?现场有超过一半的听众举手。之后他脱下鞋,提着鞋从第一排正面走出演讲厅,以示抗议。

胡锡进在讲座最后表示,非常感谢在今天演讲中没有人朝他仍西红柿。

Shop Amazon's New Kindle Fire

相关日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假科研之名獵殺 國際法庭禁日本南極捕鯨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假科研之名獵殺 國際法庭禁日本南極捕鯨
Apr 1st 2014, 10:24, by 馬淑君

圖:The Guardian

(獨媒特約報導)日本自1987年起以科研為由在南極海域捕鯨,國際法庭昨日(3月31日)裁定日本捕鯨與「科研」無關,日本亦無法說明科研項目為何要捕殺這麼大量的南極小鬚鯨,因此下令禁止日本再到南極海域捕鯨。「豚聚一家」召集人黃豪賢表示歡迎此判決,並相信是國際宣揚反捕鯨意識的一個重要時刻。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也表示判決將有助大力打擊捕鯨活動。

科研乃「掛羊頭賣狗肉」 對社會毫無貢獻

多年來日本均是捕鯨的首要份子。日本的商業捕鯨始於十七世紀,捕鯨活動被日本人形容為「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更曾經以鯨肉作為主要肉食。然而,由於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在1986年頒佈了《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日本便在1987年開始以「科學研究」為由,在南極繼續捕鯨。

黃豪賢批評日本多年來以科研為由的捕鯨乃「掛羊頭賣狗肉」,所謂的科學研究除了沒有成果,對人類社會也無貢獻;日本以殘忍的手段捕捉鯨魚,不但強行分開習慣群居的鯨類動物,亦加深它們的瀕危危機,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他亦指出,判決對其他進行商業捕鯨的國家造成壓力,例如挪威、冰島,及以成人禮文化為由殺鯨的丹麥;同時也可減少環保團體如海洋守護者協會與捕鯨船的衝突。他批評日本在判決後依然死不悔改,更無理指責澳洲以文化為理由影響他們的捕鯨事業,並無理據。

日本捕鯨實為販賣鯨肉作食品用途,黃豪賢提及減少進食鯨肉對人體健康乃好事,因鯨魚乃食物鏈的上層消費者,身體積聚大量水銀,進食將令人體攝入超額的水銀,對健康造成威脅。

洪家耀則指,日本極大部分捕獲的鯨魚均來自南極海域,此判決將大幅減少日本捕鯨數量。

以科研為由 捕鯨27年

日本在南極實行的鯨類科研「JARPA」自1987年進行至2005年,期間共捕捉6,777條南極小鬚鯨。此研究項目聲稱有四個目的,包括估計生物參數,以改善南北球小鬚鯨的數量管理;闡明鯨魚在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作用;闡明環境變化對鯨類動物的影響;及闡明南半球小鬚鯨的結構以改善數量管理。此科研計劃完結後,日本又在2007年開始實行「JARPA II」,目的為監察南極生態系統;在鯨魚物種之間建設競爭模型;闡明物種結構在時間及空間下的變化;及改善對南極小鬚鯨的管理程序。

除了南極,日本在1994年開始在北太平洋進行為期五年的鯨魚科研「JARPN」,以確定小鬚鯨的物種結構及確定北太平洋小鬚鯨的獵食生態學為由,捕捉了共498條鯨魚。此計劃完結後,日本又在2002年開始推行「JARPN II」,研究鯨類動物的獵食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監察鯨類動物積聚污染物的模式,食物鏈積聚污染物的過程,及化學污染物與鯨類動物健康的關係;及研究大鯨魚的物種結構,繼續在北太平洋捕鯨。「JARPN II」在2009年發佈的中期報告表示計劃共捕捉了740條鯨魚。

環保組織積極打擊日本捕鯨活動

多個環保組織多年來一直致力打擊日本以科研為名的捕鯨活動,其中以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和綠色和平(Greenpeace)為抗議先驅。

海洋守護者協會是一個美國非牟利、註冊免稅的組織,亦是荷蘭的註冊基金會,以毀壞或其他直接行動妨礙捕鯨船作業。組織多次以行動抗議日本捕鯨活動,例如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期間,派出考察船猛烈撞擊名為「東方藍鳥」的日本補給船;在2007年2月進行「利維坦行動」,以兩艘船包圍了日本捕鯨船「海光丸號」試圖阻止其捕獵行為,後來其中一艘船更與「海光丸號」相撞。2008年1月15日,組織成員嘗試纏住日本捕鯨船「第2勇新丸」的螺旋槳,並在甲板裝上有丁酸的容器,兩名成員被捕鯨船扣押了兩天,其後才移交給澳洲海關。而在2010年2月15日,組織一名船長在南極海域強行登上日本捕鯨船「第2昭南丸」,遭船員制伏,並在3月12日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拘捕,後來被日本政府遞解出境。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更曾在2011年2月18日表示,由於長期受到海洋守護者協會的抗議和阻擾,決定暫時撤退在南極的捕鯨船。

另外,綠色和平每年都會到南極海示威反對日本捕鯨,亦曾到美國白宮及加拿大和德國的日本領事館示威抗議。在2008年,綠色和平曾經妨礙日本捕鯨船「日新丸號」從另一船艦「東方藍鳥號」進行燃料補給和試圖恢復捕鯨。另同年,綠色和平揭發了日本捕鯨船以「科學研究」的名義捕鯨,然而卻非法出售鯨肉,並將收入據為己有,而這種走私鯨肉的非法行為已經在日本官員視而不見的情況下持續了幾十年。揭發走私鯨魚的兩名綠色和平成員其後反被指控盜取鯨魚肉,在2010年被日本法院判罪名成立。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媒體不報,我們來報:台灣反服貿運動的媒體觀察

 
媒體不報,我們來報:台灣反服貿運動的媒體觀察
Apr 1st 2014, 09:09, by 泡泡

攝:Leong Kai Wai USP United Social Press 社媒

文/管中祥

3月30日,50萬名群眾走上街頭,要捍衛民主、要退回服貿,不只佔領立法院,更把整個台灣行政中樞—博愛特區擠得水洩不通。不過,在占領立法院之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這個攸關台灣與中國經濟連動、政治角力、甚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協議,一直是台灣主流媒體眼中的冷門議題。

雖然台灣民間團體早在兩年前就要求政府傾聽民意,廣納各界聲音,但台灣政府依然我行我素,執政黨國會議員強行於立法院,以30秒的時間自行宣布送交全院審查,引發人民強烈不滿。在此之前,媒體幾乎不聞不問,一直到3月18日人民占領立法院,主流媒體聞到了血腥與利益,才開始關切此事。

主流媒體

雖然如此,在大多數的新聞台一如過去對公民運動的報導,充滿著偏頗、扭曲、污名、瑣碎與嘲弄,事件的"花絮"成了主要新聞,我們只看到爭議,卻看不到議題,看不到前因,只看到了當下的衝突。媒體彷佛戴上了偏光鏡,手上拿著帶有極光的利刃,無情且戲謔地揮向社會行動者。即使是同情群眾的媒體,也只是膚淺的流水帳,對於抗議主張的深究、服貿造成的社會影響的討論,依舊十分貧乏。

於是,在台灣的臉書上流傳著一篇短文:

今天在外面餐廳吃飯,旁邊一桌坐了五六位穿著制服的廚師在吃飯。
老大開講:"我跟你們說,要看警察打人就要看三立新聞,要看學生丟石頭警察受傷就要看中天新聞。"
小廚師問:"大哥,你都不看TVBS喔?"
老大說:"有啊,支持服貿救經濟的要看TVBS,怕有服貿會亡國的要看民視新聞。"
我都放下筷子,對這大哥予以敬意了。

到底還有多少人看得起台灣媒體?

在立法院議場外頭,TVBS及中天新聞的采訪車不但被貼滿了抗議貼紙,甚至被人塗鴉,上頭寫著:"感謝TVBS作假新聞給我爸媽看"、"朝聖中共紅天電視台"。在議場內,也傳出抗爭者拒絕媒體采訪,要求媒體閉嘴,謾罵不友善媒體的情形,甚至驅趕媒體。

iPad架在拖鞋上

事實上,在群眾占領立法院的當晚,電子媒體並沒有太多的報導,但卻仍有一波波的群眾趕往立法院聲援,沒多久,兩側的青島東路及濟南路便擠滿了人潮,上萬名群眾包圍立法院內外,警察成了夾心餅干。

因為在占領立院不久後,就有民眾將一台iPad架在拖鞋上,透過無線網路進行現場直播,上百萬人即時透過網絡看到立法院內外的情況。大量的使用人潮,擠爆了wifi及3G的頻寬,沒多久便架起了WiMax,抒解頻寬不足的窘境。

許多對網絡技術的熟悉的黑客或一般民眾,投入直播的工作,計有十二個頻道分別在議場內外轉播,包含Youtube、Ustream、livehouse.in等網站上都能看到現場畫面,即使無法到場的民眾,不但能親臨抗議行動的實況,亦能隨時准備趕往現場支援。

台灣公民運動網絡模式多樣

許多人早已對台灣主流媒體失望,選擇關掉電視,從網絡關注抗爭行動,各大社交平台成為傳播訊息的主要來源,包括Facebook、BBS等台灣民眾普遍使用的社交媒體,扮演著重要角色。熱心的群眾也在網路上成立"太陽花運動國際部"進行全球串聯,超過五十個城市的學生紛紛通過影像、文章、聲明、照片表達對占領行動的支持。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臉書專頁紛紛成立,幾乎佔領了台灣大多數臉書使用者的塗鴨牆。

許多公民記者、網絡媒體,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秉持"媒體不報,我們來報"的精神,在現場進行采訪,不間斷地進行報導,讓民眾在被扭曲的新聞裡,有機會看清楚現場的面貌。網絡上有不同立場的懶人包,讓人民對服貿能有初略的了解,也有人把復雜的服貿議題用圖文或flash動畫重新梳理,以簡單的方式呈現對立兩造的意見與主張。

還有網民在公眾集資平台"FlyingV"發起募款,短短3小時就有3621位網友捐款,募集了633萬台幣,他們買下《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的頭版半版廣告,以及紐約時報國際版及美國版的廣告版面。

公民自主傳播體系

許多主流媒體基於立場或利益考量,因而對社會運動忽略或扭曲,但也因此逐漸走向一條人湮稀少的路,慢慢地被大眾拋棄。但與此同時,有更多的另類媒體、網友、鄉民透過網絡傳播,讓人親臨抗爭現場,傳達抗爭的理念,進行社會動員,反而突顯了主流媒體的荒謬與不足。雖然,這次仍不脫過去的台灣社會運動,例如樂生保留運動、野草莓學運、大埔農民運動中的新傳播科技運用模式,但網民及抗議者的網絡行動卻越來越快速,投巧也越來越成熟,整合能力也越來越強大。

顯然的,屬於公民的自主傳播體系,似乎就要到來。

(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原文刊於泡泡網,按內容伙伴協議轉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中港關係隨筆

 
中港關係隨筆
Apr 1st 2014, 09:37, by 思前想後

甲:「資本主義在香港成功嗎?」

乙:「成功。」

甲:「為何成功?」

乙:「財富資源全落在權貴手中。」

甲:「噢。那社會主義在大陸成功嗎?」

乙:「成功。」

甲:「為何成功?」

乙:「人權全都落在政府手中。」

甲:「噢。那遊走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間的香港,是否很痛苦?」

乙:「不是。很偉大才對。」

甲:「為何偉大?」

乙:「首先,中國並非社會主義國家。
什麼叫社會主義?以社會為主義,為社會而主義,才叫社會主義。原本的社會主義就是為了社會的進步繁榮,為了社會的自主,為了社會生動活潑地自主向前發展。我們反對過去的政權對社會的壓制、統治、限制,所以我們是為社會解放而奮鬥的一群人。我們組成一個黨,就是不滿意原來那種國家對社會的統治、限制、專制!是為了社會解放,不為了社會解放,搞什麼社會主義?」

乙:「再者,財富不斷被蠶食,權利逐漸被剝奪,香港的犧牲,造就了世上僅餘的國家資本主義中最成功的一個,「中國奇蹟」,豈非極之偉大乎?」

甲:「噢。要造就超級國家資本主義,香港犧牲了財富和人權,語言和文化,甚至最珍貴的潔淨水源、空氣和土壤,並成為每年數千億人的補給站和後花園。這下我覺悟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社交網絡 • 自我美化 • 孤獨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社交網絡 • 自我美化 • 孤獨
Apr 1st 2014, 06:08, by 王偉雄

在臉書看到一條短片,內容是批評在線社交網絡(以下簡稱「社交網絡」),雖然我不盡同意,但不能否認它有警惕作用,而且講得有點哲學味,值得一看:

在社交網絡臉書看到這樣的一條短片,可算是諷刺。社交網絡的確提供了機會給人製造虛假的美好形象,例如照片只貼最美的、最幸福的、最容易令人 like 的;status update 務求顯示自己的學識、獨到見解、或其他個人的突出之處; 講經歷則大多報喜不報憂,就算報憂,也是選擇令人同情的事。所謂「虛假的美好形象」,不一定完全虛構,或假多真少,但總是有不盡不實的美化之處;這種自我美化,是人之常情,只是社交網絡提供了方便之途,令自我美化容易變得過份,甚至成為令人難以忍受的自我推銷。

短片還談到獨處(being alone)和孤獨(being lonely)的分別,其中一點很有意思:不懂得獨處的人,會不斷和其他人建立聯繫(getting connected),卻由始至終都是孤獨的,因為他們只求跟別人有某種形式的交往而不必獨處,人越多越好,重量不重質,缺乏坦誠和深入的溝通。這好像天天去只有點頭之交的大型派對,身處數百人之中狂歡,仍感孤獨;那跟三五知己促膝長談,是沒法相比的。

然而,不是社交網絡令人不懂得獨處,變得孤獨,而是不懂得獨處的人特別容易「濫用」社交網絡,結果只有表面化的人際關係,臉書朋友滿天下,卻沒有一個是深交。本來就懂得獨處、不覺得孤獨的人,情況便不同了,社交網絡可能會幫助他們建立新的友誼,或和失散的朋友「重逢」,得以延續昔日的感情。

最後這一點我感受尤深。這幾天有兩位「小朋友」從另外一個州飛來探望我,他們是我二十多年前當小學教師時的學生,其中一位是第一次再見面,之前只在臉書有聯繫。二十多年,大家都變了不少,這次再見面,卻一點隔膜也沒有;在我家裏一起煮食、看電影、閒談,很開心,還有頗深入的溝通。我們是臉書朋友,也是真正的朋友。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聽歌的理由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聽歌的理由
Apr 1st 2014, 05:59, by Bitetone

文:游思行

感謝Arnold邀請我試聽他的《Weatherproof》自選集。春夏將至,我也正好要盤算如何在狂風暴雨的日子接送那還不會自己撐傘的兒子上學。

自從當上媽媽之後,我發現自己跟中文歌的連繫愈來愈薄弱,整年的流行曲我可以完全沒聽過。作為一名前DJ與詞人,如此說是有點慚愧,無奈在主流樂壇確難遇到符合自己年齡心境與感情狀況的歌,甚至連藉著發表歌詞分享領悟的機會也愈來愈少,於是我索性躲在親愛孩兒的童眼世界,每天聽聽唱唱nursery rhymes,倒能從簡潔雋永的調子中獲得生活所需的力量,欣賞到萬物之美和日子的可愛。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當Arnold Fang的名字從我目前跟音樂圈的唯一連結facebook彈出,並附上《Weatherproof》的試聽檔,沉睡多時的大腦playlist即時彈出,響起了《幾陣雨》和《給我一段山林道》的旋律。它們都是我電台之年用來佔領大氣的「indie歌」,我驚覺這些歌原來比流行曲更上腦。(其實最上腦的是最難頂的歌,慶幸它們未在此列,因難頂的歌上腦後很快會自動洗掉。)我對這兩首派台歌的印象比許多indie歌都要深刻,因它們比大部份indie歌貼近流行曲,又比大部份流行曲貼近生活,也較流行曲瀟灑奔放。

「多雲、有幾陣雨……」從前那千篇一律的天氣預報,常為一天的開始畫上灰沉。這人的文字觸覺竟敏銳得能把咒詛般的三個字挑出來,以聲音和文字編繪成一首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勵志小品,正能量同盟會員自然另眼相看。「你點知今日唔落雨嘅?……希望在明天吖嘛!」(話說回來,現習慣上天文台網站查天氣,主要看一下公仔是太陽、雲還是雨,「幾陣雨」的礙耳感已不復存在。)

在香港做音樂不容易,別說要擠身主流創作圈子,即使是業餘夾band出碟,隨著大家年紀大,團火熄晒,朋友唔見埋,能捱到十幾廿年仍堅持不斷創作出show搞project的又有幾人?我很好奇,想了解一下方欣浩是個怎樣的人,於是約了他出來見面聊天。在短短一餐飯之間,我已感受到他的無限魄力,他是那種要將時間表填得滿滿,做每件事都很有意義的火速行動型,對生活有要求,對世界有承擔,交遊廣闊且很照顧朋友,卻又有點獨來獨往,或許這些都是有利於一個人把意念轉化成輸出的因素吧。那天他送了我一本《冬密語》散文曲集,2011年出版的作品,那時我因專注於研習照料只有兩個月大的孩子而錯過了他的分享。回家後我花了一些清靜的早晨閱讀、消化和內化那些文章、歌詞、照片與繪畫,明白到他有太多見聞、體驗、反思、情感與力量希望跟世人分享,心裡突然有股說不出的激動。其後再聽《Weatherproof》的十六首歌曲,任何的不完美都不重要了,我沒必要站在評論者的位置去鑑賞、批判這些製作,它們不過誠實地記載了成長,顯露了野心,盛載著勇敢和衝勁,反映著方欣浩本人的種種有趣特質。而在一些試驗性較高、質感較原始的作品之間,也藏有不少圓熟的聲音,肯定了Arnold Fang & Storytellers團隊多年以來的努力。

「原來只須努力做,我都做得到!」我還能找到這樣的中文歌給囝囝聽嗎?

在日本仙台的海嘯遺址,方欣浩發現了一列被重拾整齊的傢具與日用品,因而萌生為自己的創作「執屋」的念頭。湊巧的是,去年我搬家執屋的時候,因位置所限和刻意向上一階段的自己告別而放棄了許多CD,而當我今天嘗試翻出03年派台的《Hardwood》專輯……咦?怎麼沒有啊!難道……不會吧?……嗯……若是在去年之前認識這位朋友,我肯定會將此碟保留的!無論如何,對於這起不幸,我還是要深表歉意。然而,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能有機會接觸、了解一個人的真心創作,必屬某種因緣際會,我很高興因《Weatherproof》認識你這位慷慨的朋友,雖未知這些歌會否幫我遮風擋雨,也感謝你在我人生中淡泊的一段給了我一個聽歌的理由。我在你的舊歌中拾到了一些對我而言新的東西,叫我放眼前望走向未來人生,但願你的聽眾,無論新的舊的,也是如此。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羨慕台灣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羨慕台灣
Apr 1st 2014, 04:51, by 吳志森

攝:王小光@USP United Social Press 社媒

香港人羨慕台灣,大學生說做就做,佔領立法院,衝擊行政院,最後血腥收場,但也幹得轟轟烈烈。香港佔中運動光說不練,再三再四再五,商討完又商討,還是沒有行動,對社運行動派來說,不耐煩之極。

只看表面,但求過癮,官能刺激重於一切,精闢論述和詳細部署都欠奉,都是不少本地鍵盤戰士的特性。他們以為台灣學生閃電佔領立法院,都是臨時起意,一聲令下就付諸行動。但他們有所不知的是,大學生成功佔領立法院,事前的計劃,掌握的時機,事後的支援,都有周詳的規劃,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而領導者的豐富的社運經驗,更是關鍵因素。

但我認為,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香港是無法相比的,就是台灣的反抗傳統。

就以佔領行政院的總指揮,一度被拘控後無罪獲釋的魏揚為例,一家四代,無一例外,反抗強權,受當權者迫害。

魏揚的外曾祖父,是名字響噹噹的楊逵,這位日治時期的左翼作家,從事農民運動,反抗殖民統治。二二八時期又被國民黨判過死刑。四九年蔣介石遷台楊逵發表和平宣言,被判入獄十二年。

楊逵在綠島監獄認識政治犯難友,為下一代結下了姻緣,兒子娶了難友的女兒,下女兒楊翠,與夫婿在異見媒體任職,為民主運動發聲。反抗血脈,傳到今天的第四代魏揚。

台灣的反抗傳統。並非個別家族獨有,而是整個社會氛圍和土壤的結果。

日治時期有反抗殖民統治的抵抗運動。二戰後日本投降台灣回歸,又發生二二八血腥鎮壓,全台本土精英幾被肅清,但反抗仍未完全停止。五十年代蔣氏父子以動員戡亂為名,幾十年來實行軍法戒嚴,白色恐怖鐵腕統治,但仍未消滅台灣人的反抗意志。愈壓迫,黨外運動愈茁壯成長,反抗不絕,中櫪事件,美麗島事件更是轟動國際,成為瓦解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致命傷。

蔣經國逝世前台灣解嚴,開放黨禁報禁,更和平順利地實現了政黨輪替,但台灣人對來之不易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沒有一絲鬆懈。陳水扁貪腐,百萬紅衫軍倒扁,不分黨派,延續反抗。

香港人要反省的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反抗傳統?

(明報‧三言堂‧2014033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幻想之作!曼聯球迷最想見到的愚人節新聞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幻想之作!曼聯球迷最想見到的愚人節新聞
Apr 1st 2014, 04:07, by 足球群英傳

碧咸要跟一班好友拯救曼聯。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愚人節,早前有傳媒回顧過近年的愚人節足球新聞,包括葡萄牙因財困出售C朗拿度到西班牙;至於在香港本土的,也有歐偉倫加盟曼聯轟動一時的消息。

講到創作新聞的能力,筆者當然難以跟英國《太陽報》及《每日鏡報》等相比,但在愚人節的前夕,筆者決定應一應節,創作了7單曼聯球迷最想見到的愚人節新聞。寫完之後,筆者心想,如果這7件事中有1件真的發生,相信都會令曼迷狂喜。

碧咸親口證實,成功收購曼聯

「萬人迷」碧咸昨日證實,他已經跟格拉沙家族達成協議,他將會以破球壇紀錄的30億鎊收購曼聯。碧咸更許下承諾,每年轉會窗都會投放1億鎊買人,目標帶領曼聯超越皇家馬德里,成為歐洲最成功的球會。

昨晚,碧咸與加利尼維利、傑斯、畢特、史高斯及菲臘尼維利乘坐專機,由美國返抵曼徹斯特市,他們立刻在機場召開記者會,宣佈成功由格拉沙家族手上收購了曼聯九成股權。問及資金來源,碧咸說:「我們在中東找到卡塔爾財團注資,他們願意為曼聯提供無限量的資金。」碧咸還表示,他們收購曼聯後的首項工作,就要為球會還清債項,「我們要幫曼聯成為球壇霸主,目標要在皇馬之前完成歐聯10冠的美夢。」

費格遜出山,指導莫耶斯


費格遜親自上陣,指導莫耶斯。

曼聯昨晚透過官網宣佈,費格遜會出任足球總監,負責制定球隊戰術風格,以及統籌買賣球員事宜。費格遜表示,領隊莫耶斯今季的工作欠缺焦點,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給他指引,所以球會才增設足球總監。

費格遜說:「曼聯不會再走英式踢法的回頭路,靠傳中高波並非我們的未來。我們未來的風格要踢漂亮足球,要求球員多走位,多傳球。」外界十分關注費格遜會否成為太上皇,費格遜叫大家放心,因為答案是一定會,「我會負責大是大非上的決策,在宏觀上帶領球會前進,協助領隊制定未來的方針。我仍然繼續支持莫耶斯出任領隊,他是個勤力的傢伙,但一時間未能適應這份工作。作為前任領隊,我有責任協助他。」費格遜表示,他將會前往葡萄牙,重新啟動收購加雷的工作。

皇馬打包楊格、湯卡華利


期望楊格及湯卡華利有更好的發展。

繼碧咸、雲尼斯達萊及C朗拿度後,再有曼聯頂級球星轉投皇家馬德里!皇馬主席佩雷斯昨晚宣佈,今夏會斥資1億歐元,打包楊格及湯卡華利。教練安察洛堤認為,楊格會是C朗的最佳替補,而湯卡華利有力成為沙比阿朗素的接班人。

佩雷斯說:「考慮到謝斯洛迪古斯重傷,傷癒後未必重拾水平,所以球會經慎重考慮後,決定收購楊格。楊格的穩定性令董事局及教練組都留下深刻印象,他每場比賽的表現都像複製之前一場。」球評家認為,皇馬一直欠缺一位能夠在禁區頂K角位斬波的球員,相信下季球隊傳中次數急升。另外,皇馬認為沙比阿朗素的接班人需要有英超經驗,故簽入湯卡華利。安察洛堤說:「湯卡看來不會入選國家隊,可以集中精神在球會比賽上,這是他的優勝之處。」

報恩緊要過夢想,C朗下季回家


C朗哭著說:「我要救曼聯。」

在夢想與情義之間,C朗拿度毅然選了後者,在昨日的記者會上,C朗灑淚告別皇家馬德里,宣佈今夏回歸曼聯。C朗哭成淚人地說:「如果我不回去的話,我怕曼聯下季會降班。」聽到此話後,就連皇馬教練安察洛堤都眼濕濕。

今年金球獎得主C朗在記者會上說:「我的夢想是要幫皇馬奪得第十個歐聯冠軍,但我不能太自私,為了一己私欲,而置養育之恩而不顧。看到曼聯今季的比賽,我由衷地感到悲傷,我更覺得我有責任回去,帶領他們重振聲威,就像曼聯當年容忍我的任性,去培養我成為世界最佳。」C朗在會上淚如雨下,坐在他身邊的安察洛堤拍拍C朗的肩頭,淚盈眼眶地說:「C朗的行為令我很感動,亦令我於心有愧,因為我提不起勇氣回AC米蘭。」

法比浪子回頭:係我負左莫耶斯


法比加斯發現自己辜負了莫耶斯。

「我很慚愧,我覺得辜負了他。」巴塞隆拿中場法比加斯昨晚表示,他被曼聯領隊莫耶斯的誠意感動,下季願意轉投曼聯。巴塞隊友恩尼斯達感嘆:「何處是家?有莫耶斯的地方就是法比加斯的家。」沙維也說:「法比是巴塞的最後拼圖,但莫耶斯是法比人生的最後拼圖。」

莫耶斯在去年夏天一次又一次求購法比加斯,但每次都被拒絕。回憶當時發生的事,法比加斯現在感到後悔,「莫耶斯是我的伯樂,為了我,他願意犧牲曼聯的成績。沒有我,他只買了費蘭尼踢防中,因為他不想買一位強過我或者跟我不相伯仲的中場。他希望我有日回心轉意時,就可以立刻成為曼聯正選。之後莫耶斯被迫買了桑馬達,但堅拒用他踢中間,因為莫耶斯覺得只有我才配得起那個位置。」說到這裡,法比加斯哭起來了,要由沙維及恩尼斯達代為答話。

LULU:以後著曼聯對家


LULU將不會再穿曼聯球衣。

香港模特兒董嘉儀,人稱「大埔LULU」,她昨日的社交網站上表示,已經將家中所有曼聯球衣扔到堆填區,堅決以後只著曼聯對家的波衫,務要用一己之力助曼聯成為6冠王。曼城、車路士、利物浦等多支球隊表聲明批評LULU的做法對他們不公平,希望國際足協可以介入事件。

LULU發佈了她扔曼聯球衣的相片,相中見到她神情堅決,將所有波衫直接扔到垃圾收集站。她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不是討厭曼聯,我扔了他們的波衫,也是為他們著想,我怕某天不小心著了,連累他們輸波。」LULU燈力驚人,坊間有傳她的燈力比得上球王比利成名已久的烏鴉口。LULU續指,她會發動曼聯6冠大行動,在未來一年只穿曼聯對手的球衣。曼城及車路士等英超球隊對LULU的決定表示遺憾,認為LULU的做法有違體育精神。網上有球迷留言說:「LULU長著曼聯對家,不如叫歐洲足協直接頒個獎俾曼聯!」

CY:全民免費睇曼聯


梁振英說:「我們要將龍門由英國搬來香港。」

特首梁振英為了挽救民望,決定由曼聯球迷著手,宣佈香港政府會在下季買入所有曼聯比賽的轉播權,讓曼聯球迷可以免費觀看愛隊的比賽。歌手李克勤在微博大讚「CY英明」,而港大民意調查計劃估計,梁振英的民望將有反彈。

梁振英昨晚在政府總部見記者,「政府一直認為足球是一項平民的運動,所有市民都有權免費觀看,而曼聯今季成績欠佳,球迷已經過得很傷心,如果每個月再要付幾百元去睇波,實在是傷上加傷,所以政府決定在香港電台免費轉播所有曼聯比賽。」梁振英表示,這是第一階段的行動,特區政府還計劃邀請曼聯定期來港踢比賽,「大家都說,我們喜歡搬龍門,所以特區政府計劃將奧脫福的龍門搬來香港,邀請曼聯每季都來香港訪問。」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