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東方的城門谷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東方的城門谷
Sep 2nd 2013, 12:44, by 作客足球

1236456_10153212473240230_1796611194_n

按:作客足球帶大家出入香港各個球場,包括甲乙丙丁組賽事,報導場內外有趣同無聊的消息。作客足球,絕不抄襲,絕對原創。

今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一共有十二隊球隊競逐,其中有三隊球隊係升班馬,分別係天行元朗、東方沙龍及愉園。而東方沙龍其中兩場主場賽事就移師到荃灣城門谷運動場,球隊總監梁守志就多次指編排有欠公平,令球隊在安排上有失預算。城門谷一直被指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及場地質素欠佳等。筆者昨日便專誠入場睇咗東方的首場賽事,個人就認為球場觀感不俗,而且睇波的角度亦比其他球場正!

之前有球迷就親身由大窩口港鐵站行去城門谷,我成世仔都未去過城門谷,原本諗住當行山咁都想效法下。但見到東方咁好服侍,最後都係選擇咗坐東方提供的免費接駁車。東方都算唔話得啦,分別係荃灣西及葵芳港鐵站安排咗旅遊巴,仲有十架咁多。結果我就同廿幾個球場阿叔坐同一架車上城門谷,車程途中更聽到佢地大談當年東方皇朝的威水史;由林尚義、譚拔士、希福特、李健和到譚兆偉等,如數家珍。我成日都話,即使在冰河時期仍然有呢班中堅份子撐起港甲,佢地對香港足球功不可沒呀。

1235128_10153212473475230_1774629817_n

今場波有成1154人入場,以新球場黎講算係咁啦。環境及睇波的角度都幾正,點解咁講?至少看台同球場既距離唔係好遠先啦,平時大埔、小西灣同青衣隔咗條跑道,真係要用望遠鏡睇波咁滯。仲有呀,城門谷最抵讚既就係兩邊升高o既看台設計,座位又有上蓋。入過旺角場都知啦,個上蓋唔防水咖嘛。唔知大家有無去過南區個主場香港仔運動場啦,幾枝鐵同電視直播升降台棟哂係度,點睇波呀大佬。城門谷唔止坐到5000 人, 大部分坐位既視野都唔太受阻。如果用座位黎計,城門谷仲好坐過旺角,至少鬆動啲呀。

Screen Shot 2013-09-02 at 8.41.33 PM

嗱,我就唔係住荃灣區。不過老老實實啦,依加上網咁方便,搵架車去目的地唔係咁難呀。巴膠可以係旺角道搭32號去到總站落,再行3分鐘度就到啦。雖然九巴網頁就顯示32號係假日班次成19至25分鐘一班,但已經好方便啦。如果唔鍾意等,咪係大窩口港鐵出囉。如果行十幾分鐘都話遠,咁香港得番旺角場同青衣運動場啱大家去睇波,當做下運動啦!你估屯門鄧肇堅個場唔隔涉?大埔咪又係要由太和行餐飽先到。去完一次之後,依我睇,其實係球迷未習慣去城門谷啫!

1185230_514933121927663_584558825_n

喂,講番場波先,東方貴為上屆乙組亞軍,而且季前又打哂鑼咁,諗住超班咖嘛。不過就有啲啲失望啦。雖然憑住由南華加盟既伊達梅開二度,贏咗今季實力稍為褪色既屯門;但東方啲速率真係慢到得人驚,仲好似乙組啲衛生波咁。老將黃鎮宇就直頭跟唔到節奏,波都控到甩哂。東方今季仲簽咗基奧雲尼同比圖幾個巴西兵,但今場效果就一般啦。今季既屯門已經大不如前啦,東方都係險勝一球。「東方不敗」再唔係比賽節奏同組織上加把勁,無話南華同傑志啦,太陽飛馬都未必贏到呀!

不過話時話,我既兒時回憶姚學文都有上陣呀,雖然只係唔夠十分鐘,但都睇得出佢好博命。之前有報導話佢連消防員都唔做,全職踢番甲組,你都咪話唔熱血呀。你估話踢就踢咖,畢竟都成三十五歳啦,仲後生咩。係就係做開消防員打排球保持到體能,但始終英雄遲暮,同都係後備落場居多,但都為咗自己既夢想而放棄都叫高既薪同厚既職呀。學狂舞派話齋,你又為咗夢想可以去到幾盡先!

995986_411439805632498_1834327724_n

嗱,今次第一次同大家見面,醒個有趣既趣聞俾大家知下。太陽飛馬個左後衛鄧景煌原來改咗英文名呀,本來改個名就好小事,但今次就有啲唔同。鄧景煌係2006年由廣州嚟香港,加盟南華,數下數下都夠七年可以正式入籍。佢英文名由內地拼音改咗做英文拼音,唔知係咪因為本土派排蝗排得太厲害;所以就由 Deng Jinghuang 改咗做 Tang King Wong,做個正宗香港人,是否屬實就不得而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離開亞視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離開亞視
Sep 2nd 2013, 10:23, by 吳秀華

多位新聞部資深主管近日相繼離開亞視,原因各有不同。有人因無法配合公司管理層的要求而選擇離開,有人因人事變動而提早離開。小妹早在七月一日辭職,與公司高層變動完全無關,離開只是對一些新聞人、新聞事感到意興蘭珊。

接近兩年前,我戰戰兢兢地重返亞視新聞部。那時候,亞視因誤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死訊而被廣播事務管理局裁定報道不準確及延誤更正,罰款三十萬元,創同類個案最高紀錄。我當時仍未踏入亞視大門,看見報道後曾一再認真考量應否回巢。當時,我認為自己既然早已決定,便不應舉棋不定。

加入亞視後,我失去不少很難得的機遇,但同時,新聞部主管們也給了我很多非常寶貴的工作空間和發揮機會。重回新聞部不足三個月,我獲派出席財政預算案電視論壇;新聞部人手緊絀,但上司仍間中容許我不用協助日常新聞採訪,讓我發掘不同新聞故事;到最後,我有機會出席施政報告電視論壇。這一切一切,我是很衷心感謝我的新聞部主管和上司的。沒有他們的提㩗和包容,我的工作生涯肯定失色不少。

離開新聞部的決定,也是和上司有關。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後,小妹有幸公開要求他落實施政承諾。然而,新聞部主管於一兩天後便收到觀眾意見,他親自看過電視論壇片段後便不再讓我出席一個月之後的財政預算案電視論壇。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和這名主管因工作安排爭論。我認為他是受到政治干預而自我審查,但他否認;可惜我當時沒有真憑實據,爭吵暫告一段落。

那為何我當時不即時離開呢?那時候,我實在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既然事件已反映自己和上司處事、價值觀和意見不合時,留下來只會令自己難過。只是當時有朋友認為,我沒有充分理據證明有人政治干預和自我審查便離職,公司內外很可能會認為我是因犯錯而引咎辭職,也有朋友建議我留在公司蒐集事實證明。

和新聞部主管鬧意見分歧,雙方互信基礎也撕裂了。從那時候起,我以至上司也讓我盡量避免處理政治新聞。我的工作態度不再積極,主管也不像以往般重用。總結過去半年的「苟且偷生」,新聞部主管處理政治新聞的手法確是較多年前的他保守,有時為免自我審查太明顯,唯有避重就輕。即是敏感的政治新聞不可不做,只是輕描淡寫、人有我有便算。在這個環境工作久了,人很容易變得麻木,有些人更變成扯線木偶甚至變本更厲。

我不知道自己一直尊敬的主管為何會愈來愈保守,是他年紀大了價值觀微調了,抑或是公司內外的壓力愈來愈沉重讓他無法忠於自己呢?我曾打算離職前親自問他,可惜公司近期的人事變動令我沒有這個機會。

估不到的是,自己離職之時,當初叫我回巢的上司們也接著離開亞視。更巧合的是,自己離職休假期間,通訊事務管理局便發表調查報告,指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違反承諾,干預公司日常管理和運作,向亞視施加歴來最高罰款一百萬元。今日,盛品儒更因為早前被通訊局判定為不是管理亞視的適當人選,而要辭去執行董事的職務。

在這風雨飄搖之時離開亞視,我心存慶幸,但也感到痛心。在此,我要套用「後生、靚仔」的亞視前高層盛先生的聲明內容:「願天佑香港、天佑亞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鬼太郎都唔夠去山西(漫畫)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鬼太郎都唔夠去山西(漫畫)
Sep 2nd 2013, 10:21, by 雨林

ghost_boy_by_yeargo-d6k77wr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盛品儒辭職 亞視頹勢持續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盛品儒辭職 亞視頹勢持續
Sep 2nd 2013, 09:16, by 方鈺鈞

IMG_8908
這班手持「亞視加油」出席亞視集會的人士,有多少是真心支持?

亞洲電視執行董事盛品儒昨日正式辭任,職位由前《大公報》執行總編、亞視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雷競斌接任。蘇錦樑明言無資料顯示他是不適當人選,亞視又過一關。事實再次證明,走了一個盛品儒,還會有無數個傀儡接任,王征一天仍在,又或者通訊事務管理局始終不願吊銷亞視牌照,類似的鬧劇只會不斷重複。

劣績斑斑的亞視

去年11月11日,亞視率藝員到政府總部集會,爭取停發新免費電視牌照。它更即時直播,開創本地電視史,首次有持牌電視台以大氣電波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上周它重施故技,並掦言受到「政治逼害」,企圖「保住」盛品儒。亞視的確有過人的面皮,以至它總能「死不斷氣」,白白浪費了多條珍貴電視頻道。

通訊局本年4月的資料顯示,亞視共擁有8條頻道。兩條模擬頻道播放本港台(1台)和國際台(2台),6條數碼頻道播放本港台(11台)、亞洲台(12台)、歲月留聲(13台)、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15台)、國際台(16台)和深圳衞視台(17台)。先別說模擬和數碼頻道不少節目相同,兩條純綷轉播內地電視台和一條只播昔日劇集的數碼頻道足以說明亞視本地製作內容極度不足,但局方視而不見,讓亞視得過且過。

歲月留聲台原意是取代2009年2012年期間播放的南方衛視台。去年明報報導,通訊局批准亞視的數碼電視停播南方衛視,並在2013年1月起「以新的資訊娛樂頻道取代,新頻道會繼續提供不少於20%的本地製作」。這個新的資訊娛樂頻道,的確有不少於兩成的本地製作,但播放的竟是多年前的自家製劇集(參9月2日節目表):新變色龍、天蠶變、方任利莎方太美食廣場等,一天內各自播放四至五次。難道這就含混過了關,符合通訊局的要求?

行禮如儀的監管模式

通訊局以行政主導方式管理持牌的廣播機構,申請牌照、續牌、公眾諮詢等都是行禮如儀。接到觀眾投訴,進行調查,發出嚴重警告、勸喻甚至罰款。持牌機構交費後,整件事仿如重沒發生一樣。這些因素亦重沒累計至吊銷牌照的終極懲處。

一如通訊局八月完成公眾對無綫亞視的節目種類及質素意見調查,「持平」把公眾滿意和不滿整理後交給兩台,再給它們解畫機會。於是,亞視回應「已逐步安排在黃金時間播放資訊娛樂節目(按:「高志森微博」、「亞視百人」、「我要做特首 3」)和時事節目(按:「亞洲政策組」、「把酒當歌」及「ATV 焦點」),重播節目是為了「觀眾能收看到黃金時段的節目」無視則堅稱「一直提供高水平和高質素的免費廣播服務,節目多元化且種類繁多」、「劇集題材廣泛」。然後?沒然後了。通訊局把意見收集局限於「節目種類及質素」,於是公眾要求收回亞視牌照,和增發電視牌的聲音不會被記錄。所謂收集意見只是轉移公眾對新免費電視台視線的假象。

《廣播條例》(8(1)和(2))訂明,通訊局會就本地電視節目(免費及收費) 牌照的申請及續期向特首和行政會議作出建議,而局方於2011年7月已經同意發牌。惟面對資料齊全的報告,特首和行政會議至今仍然無消息。期間梁振英曾放假,行政會議亦曾休會,偏偏對發牌沒有定案(公眾甚至持牌人連他們有沒有討論、曾討論多少次也無法知道)。到底法例原意是特首等只需作儀式上的同意,還是有絕對否決權?現時情況反似未有普選政改方案,卻先要考慮中央會否不任命獲選特首的問題。

如此不公又高門檻的廣播制度,窒礙本地電視工業創意及人才發展。《廣播條例》需要改革,政府應另設立獨立機構審議牌照,凡符合條件者即可發牌,既有電視台會否受到影響無需亦不應在考慮因素。相反,監管機構亦應嚴格執行守則條例,對多次違規的電視台拒絕續牌,甚至吊銷牌照。三個新免費電視牌,一步不能讓。而且,這只是開始,香港能容納多少電視台,應由市場決定。市場,即全港觀眾,代表最普平而相對平等的民意聲音,不容政府無理剝奪。

相關報導:
撐!免費電視牌專頁
通訊局難管無綫亞視
廣播條例門檻高 勇者難入場
無綫亞視我們受夠了!要求政府盡快批出免費電視牌!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母乳育嬰會斥奶粉商毀母乳文化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母乳育嬰會斥奶粉商毀母乳文化
Sep 2nd 2013, 09:45, by Lee Chin Ying

1266388_10201850851535259_2009890497_o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至今仍屬奶粉餵哺文化,家長為子女掙「奶粉錢」的概念根深柢固,卻欠缺母乳餵哺的知識。加上電視雜誌中有很多「助長奶粉」廣告,務求準確捕捉父母望子女成龍的心態,經常說加了甚麼添加額外蛋白質、腦部必需成份等,令嬰兒小小年紀便「才高八斗」,嬰孩腦部發展得更快,不少寶寶的家人對名牌奶粉更堅信不移。

奶粉推銷無孔不入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奶粉商多年鋪天蓋地的宣傳,將母乳餵哺打造成不可行和無必要的選擇。除了大賣廣告,奶粉商還透過多重手段,影響公眾對嬰幼兒餵養的認知。

香港母乳育嬰會政策研究負責人徐瑩指出,奶粉商常用的其中一個手法是將產品線無限延伸,令消費者以為從懷孕前的孕婦,以至10歲大的兒童,都有必要飲用奶粉。除浪費金錢外,更可能干擾正常均衡飲食,導致營養過多。正常的餵養裏完全沒有餵奶粉的需要。嬰兒開始進食固體時,更加需要母乳保護幼嫩的腸道。同時由母乳轉奶粉會加重嬰兒消化系統的負擔。

1229972_10201850852415281_2134537829_n 123456

奶粉商利用的渠道甚多,比如直接向醫護人員派發禮品及有宣傳性質的資料;贊助慈善團體,直接或聘請市場推廣公司,進入幼稚園,以營養講座或故事講座等形式,向小朋友大派禮品。又於報章雜誌刊登不具名的宣傳文章,通常沒有標明是廣告,以致很多母乳媽媽產生誤解。為了取得公眾的信任,奶粉商往往會以提供育嬰資訊(尤其是嬰兒餵食資訊) 為由,部分資訊有時出現誤導或誇大成份,令公眾相信奶粉的營養價值與母乳近同,甚或比母乳更為優勝。

12345
奶粉商經常進入幼稚園向小朋友派禮品,建立好感。

母乳是有生命的食物

母乳是寶寶的「第一道疫苗」,保護寶寶免受肚瀉、耳胸感染和其他健康問題。如能在首6個月全母乳餵哺、而且在開始進食固體後持續餵哺至2歲或以上,這個保護的力度就最強。沒有其他奶、食物或補充品能提供像母乳的保護。

母乳餵哺幫媽媽與寶寶建立一個親密、充滿愛的關係(這個過程叫bonding)。親密的接觸與關注讓寶寶感到安全和被愛護,對他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母乳成份會隨天氣、時間、寶寶年紀、環境中的細菌、媽媽的飲食等因素而實時變化,貼合寶寶的需要。奶粉沒有天然抗體、生長因子及活細胞等成分,不能像母乳一樣,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香港母乳育嬰會四大訴求

徐瑩批評,有關手法違反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頒佈的《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不過港府尚未就有關條例立法,以致奶粉商能肆無忌憚地違規宣傳,剝奪婦女哺乳以及嬰兒享用母乳權利。她要求政府能早日立法,遏止歪風。同時,她促請政府盡快落實有利母乳餵哺工作安排,保障公眾場所哺乳權益以及改善醫療機構對母乳的支援。

1234
香港現時的全母乳哺乳率之低,在全球發達國家數一數二。根據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組顯示只有20%母親願意全母乳餵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默站討論會小記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默站討論會小記
Sep 2nd 2013, 08:39, by 稻草

文:Linda、Denny

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社民連副主席兼香港默站發起人吳文遠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日前出席由華人民主書院舉辦的討論會,主要商討非暴力抗爭運動如何在香港實踐。

吳文遠表示現時香港支持政府的派別如愛港力,嘗試重新定義激進的行為,例如說話大聲就等於暴力。這些建制派團體的目的是搞亂局勢,淡化泛民團體批評政府的聲音,從而透過傳媒混淆視聽,使香港市民對民主抗爭失去信心,阻礙香港長遠的群眾運動。非暴力抗爭可以突顯這些派別對泛民的抹黑,因此,吳文遠認為可深化這類運動,吸引更多普通市民參與。

陳家洛認為,無論是溫和或激烈的抗爭,在香港都被抹黑及邊緣化,非暴力群眾運動可以走出這個困局,引起公眾討論。他又以波蘭團結工會在列寧船廠發動罷工為例,說明非暴力抗爭的有效。陳家洛提到,往往有人質疑非暴力抗爭的成效,但他認為「非暴力抗爭是永遠成功的」。只要運動能引起廣泛關注,自然會影響當權者的利益,當權者便須作出回應或妥協。

戴耀廷強調,政府的管治基礎是人民的合作。就算是極權的政府,沒有人民的支持的困局下,管治也見困難。他提出,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具備不合作的權利,只是有些人民不知道有這種權利,或者因惰性而不行使。只要越多人參與非暴力的群眾運動,就能帶走港府的管治基礎,政府必須妥協或讓步。因此,關於非暴力抗爭或不合作運動的公眾教育非常重要。戴耀廷補充,這些群眾運動需要了解本土文化,因應港人的接受程度而發起,才能取得成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冷戰效應 中共壓抑左派反殖運動【六七前後:反英抗暴與全球冷戰講座】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冷戰效應 中共壓抑左派反殖運動【六七前後:反英抗暴與全球冷戰講座】
Sep 2nd 2013, 05:35, by Lee Chin Ying

123
講者張少強認為冷戰一直影響香港發展。

(獨媒特約報導)冷戰一直深深影響戰後香港各層面的發展。1967年,左派的「反英抗暴」都是全球冷戰高峰時期的一個地方故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舉行講座,分析冷戰怎樣影響六七暴動。他構連冷戰和本土知識,以新的角度反思戰後香港,提出中共當年壓抑香港左派的反殖行動的慾望,最終失控爆發了六七暴動。他更嘗試解釋中共作為當時共產國際的一大力量,為何放棄香港左派的反英抗暴行動。

張少強引用學界說法,冷戰始於1945年美英蘇三國在雅爾達會議中達成的戰後部署,止於1991年蘇聯解體。泛指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跟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為求壓倒對方,統攝世界所進行的角力。張少強指出冷戰從來未曾完全是「冷」。戰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確實沒有軍事交鋒,兩國在歐洲一帶也沒有軍事介入對方勢力範圍的行動。

惟亞洲冷戰局面一直被忽略,如1945至1949國共內戰,1950至1953年韓戰,1959至1975年越戰。他指出,冷戰期間香港的政治軍事地位不容忽視。中英美三國,各為自己的全球戰略,都要把持香港來進行冷靜及反冷戰行動。國共內戰期間香港是海外物資及情報基地;香港在韓戰時為封鎖及反封鎖陣地;而越戰期間,香港為美軍戰艦的停泊港口(第一收容港)。

冷戰在弦之初:中共的香港政策

毛澤東的考慮香港及方針:「目前,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上的事比較好辦,把軍隊擴充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須要採取另一 種靈活方式去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恐怕利用這兩地的原來是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1949年2月)

張少強分析毛澤東此言深具含意。他指出當時立國為毛澤東其首要任務,香港屬於「海外」宜分開處理,不宜觸動英國利益。香港要用來連接中外,故香港現狀(殖民主義/資本主義) 要保留。可見,當時中國的意識形態宣傳跟現實政治運作近乎相反。

1951年,周恩來傳達香港新華社指示:香港是「東西方鬥爭全局的戰略部署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維持其資本主義英國佔領不變,是不能用狹隘的領土主權原則來衡量......」張少強認為中央因應冷戰時期的全球戰略及建國需要制定香港政策。當時國內常見的評論都是務實,有遠見有彈性,更是一國兩制的思想來源。

「你們要好好保護它,不要破壞它。要維持香港的現狀和地位,包括英國的殖民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香港留在英國人手中,我們反而主動。我們抓住了英國一條辮子。我國就拉住了英國,使她不能也不敢對美國的對華政策和遠東戰略跟得太緊,靠得太攏。」「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開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支持我們反美鬥爭,支持我們的國內經濟建設。」張少強認為,中共政府的弄人之處偏偏要香港左派有違原則地不反帝反殖反資,延擱一直把持的民族主義同時又要隔空親共愛國。冷戰令中共不要香港捲入冷戰,同時要香港放棄解殖追求(decolonization),繼續在敵方工作。

W020130515040790531260
蘇聯東歐等八國於1955年5月14日締結《華沙條約》,公約總部設在華沙。(圖:成報

左派解殖慾望受壓抑

中共發出的官方聲明往往限於提出關注,沒有對抗色彩。齊鵬飛(1997) 的講法說:「中國共產黨還從維護香港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盡可能地幫助英國人在香港恢復正常秩序,渡過危機。」張少強認為,香港左派的歷史慾望直接受到中央壓抑,並在壓抑之下愈來愈猛,愈來愈不可自制。1967年「反英抗暴」實是這股追求解殖的歷史慾望在長期壓抑下反彈出來的失控爆發。中共出於冷戰考慮,終要否定左派的「反英抗暴」,根本有跡可尋,只是貫徹其暗通西方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的香港政策(「要好好保護它,不要破壞它」)。

張少強提到「反英抗暴」期間,左派的行動有自己的醞釀過程,包括非中共政策,以至反中共政策的追求。它並不是由上而下的文革延伸,僅為自外而內的冷戰衝擊。它包含香港左派的自發的歷史追求,在當時當地直接面臨的殖民處境中,反抗中共不想他們反抗的殖民主義。它有自上而下借文革,自內而外對應冷戰,按自己的形勢評估及決定來力圖自己的歷史追求。

當時港督戴麟趾曾在反英抗暴爆發初期,表示無意跟左派決鬥,願意跟左派談判,和平解決事件。然而,當時新華社(港澳工委) 社長梁威林認為不應談判,定要鬥爭到底,並把行動升級至放炸彈。梁私下訴諸「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司令部─中央文革領導小組精神」來作決定,還意圖在港「創造一個新形勢」。

周恩來在事件中的角色:「主席和中央根本沒有任何指示或想法要改變香港的地位,要收回或解放它。這都是你們自己搞出來的,文化大革命,在外面也可以無法無天了。」(金堯如:1998)

與冷戰結合的殖民主義

倫敦曾經認為情況非常失控,並要求港督戴麟趾研究緊急疏散計劃。倫敦最後接受戴麟趾提議採取鎮壓。英國知道中共只要絕水絕糧,香港無法生存。1949年5月,英國內閣會議第三項:"..Food supplies built up. Water would be a problem, if leased territories went….Policy must therefore be dependent of getting China's acquiescence……."(CAB/195/7:151) 整體方向,在左右兩派之爭上盡可能保持中立,英國克制考慮「中國因素」,在中美關係上,對於美國的冷戰行動,在跟蹤之同時保持距離(Mark:2004)。

由於中共無意改變香港現狀,英國在事件之中純屬一場虛驚。對於冷戰時期的對立結構,英國趁機令到左派帶有的解殖追求(殖民主義的最大威脅),跟親共愛國主義走在一起、親共愛國主義跟資本主義陣營定為極權主義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走在一起。

答問環節
台下聽眾指出當時發動暴動的工人有罷工費,經費是從北京來,並問張少強如何看待中共實質的介入和支援香港左派。張少強答:「有經費不等同中央毫不保留支持左派日後活動,這非單純中央動作指定,是左派夾集自己追求做出來,即係上面出一拳,下面加三腳。」

另一聽眾又問他香港左派幾大程度上是有反美行動。張少強認為未必有直接行動但口號上有好多,鬧英國等於鬧美國。

左派自稱「反英抗暴」這個命名本物已可見這事件自有跟國內文革不同的政治追求。「反英抗暴」雖然只是冷戰時期的一個地方故事,但它有助反省冷戰期間對香港、中國和英國的影響。對香港,它顯示左派那種的解殖追原是受到冷戰而告覆亡。對中國所有意識形態綱領是手段,鞏固勢力為目的。至於英國,冷戰及整頓「反英抗暴」後令其在港殖民更得民心和認受。

編輯:方鈺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愛字頭」志在搗亂 頂住唯靠EQ高?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愛字頭」志在搗亂 頂住唯靠EQ高?
Sep 2nd 2013, 05:02, by Ricky Hui

DSCF5984_EDIT
圖:獨媒舉行沙龍,嘉賓探討面對暴力政治的出路;左起:麥馬高,黎汶洛,吳文遠,主持人Chole Lai,何家達,龔蔚菁

(獨媒特約報導)自曾偉雄上場、梁振英上任後,政府不斷打壓示威者,出動不同「愛字頭」組織,甚至疑似黑社會對付示威者。民間記者採訪亦處處受制。政府不斷運用公權力鎮壓異見。面對今日窘局,香港獨立媒體網昨日(八月三十日)舉行(暴力政治,有咩出路?〉離線沙龍,探討如何面對暴力政治,現場約40多人出席。吳文遠提到,「愛字頭」的行為旨在擾亂其他示威者的訊息,令更多人厭惡政治。席上無論民間記者及主流記者,均認同政府的打壓不斷上升。

曾於論壇上被踢傷的學民思潮發言人黎汶洛指出,察覺到「愛字頭」的組織不斷在「試水溫」,由城大論壇上跳上桌子揮舞國旗及辱罵參與者,演變成打人,暴力正在升級。談及面對暴力政治的出路,他認為,要與「愛字頭」組織「鬥高EQ,因為如果出現碰撞,蝕底嘅只會係自己。」;黎認為要探索創新的,並符合港人口味的請願形式。

DSCF6002_EDIT
圖:獨媒辦公室擠滿參加者,並有SocREC作現場直播

「愛字頭」旨在搗亂

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回應黎汶洛時指,「愛字頭」等建制派衛星組織挑釁反對派的目的在於製造混亂,令市民焦點錯置於衝突場面,而非反對派示威帶出的訊息。他指出,社民連抗議手法較「動態、激烈、激進」,但從不會傷害任何人和財物,而且目標是針對政權和高官,為要挑戰公權力。相反,「愛字頭」組織卻針對其他市民及反對聲音。而且警方對他們的暴力卻放軟手腳,最多只作事後拘捕。種種情況令公眾害怕參與社會運動,尤其是蓄勢待發的佔領中環運動。即使是支持反對派的市民,見到有「愛字頭」甚至「14字頭」、「和字頭」搞事,也會對參加運動有所保留。

政府收緊示威權利及採訪自由

示威者的行動被擾亂,另一方面,民間及主流的紀錄者的工作也困難重重。香港獨立媒體網民間記者麥馬高批評,政府對民間媒體的打壓越見嚴重,以往他採訪官方場合時,只需出示卡片和記者證便獲放行,但現在只有主流媒體能夠進入採訪區。他認為此舉志在收窄民間的聲音和力量。SocREC社會記錄協會民間記者龔蔚菁亦同意政府正加緊對民間媒體的箝制,她憶述梁振英於觀塘落區時,有SocREC實習記者被警察公共關係科禁止拍攝,並說「如果人人戴張記者證就話自己係記者,咁唔得喎!」她感覺是警察在「大」記者。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何家達指出,自前年李克強訪港後,警方不斷加緊對記者和公眾的示威限制。他舉例說,去年胡錦濤訪港期間,警方竟出動大支裝胡椒噴霧對付示威者,即使示威者正在洗眼,警方也不停止發射,連在場記者也遭殃,刺痛要幾日才消失。他質疑這是否「適當暴力」。另一方面,他樂見民間記者在不同場合拍攝、錄影,因為這可以提供公眾更多資料,令他們知道社會正在發生甚麼事。而且,相片和片段可令事件更進一步的接近真相。

何家達慨嘆,梁振英天水圍落區當日他雖然放假,但身為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的他也有到場觀察示威,見到接連有襲擊事件發生,便向警察舉報罪行。他從口供、認人也用了大半個月時間,將來還可能要出庭作證,但到頭來施襲者可能只會被罰錢了事,阻嚇力根本不足。他也不知道面對暴力政治的出路在哪裡。

新聞自由必須據理力爭

討論環節集中談論出路時,本身亦開設網絡媒體的 Dennis 表示,近年警察「逗證」情況越見嚴重,民間記者處處受限,建議民間媒體可以作出整合、或設置基本準則,但主持人 Chole Lai 擔心這不符合民間媒體百花齊放的目的。獨媒編輯之一葉蔭聰建議,民間記者採訪遇到阻撓的話,要據理力爭,抗議到底,但承認公民記者(沒有民間媒體支持的獨立記者)面對阻撓時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政府不承認他們的身份。自由攝影師,從事社運拍攝的 Sam 擔心政府會繼續打壓民間媒體,但《基本法》賦予的新聞自由是給所有人(而非只是主流媒體)的。他認為民間媒體要知道自己的權力,「溫柔而堅定」地應對反對者。

DSCF6003_EDIT
圖:林藹雲期望公民社會能減少爭拗,旁為葉蔭聰及Dennis

公民社會常爭拗 群眾運動乏認受性

另一獨媒編輯林藹雲慨嘆,建制派內部會有一定分工。相反,公民社會內部卻常常爭拗。她認為,公民社會各機構之間應更有默契和更多討論。在今年七一才第一次上街的市民 Raymond 同意反對派之間聯繫弱,甚至互相攻擊,他期望反對派之間能在運動前多溝通,如安排簡介會,組織糾察及佈置鏡頭等,起碼可以保障自己。

曾在八、九十年代任社區幹事的楊先生擔心群眾運動缺乏認受性。他指出,現時三、四十歲的壯年人比上一代更厭倦政治。他特別提到宗教的影響力,在台灣,宗教力量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相反,香港只有幾個宗教領袖發聲,但一般教徒只希望維持安定。他亦認為,解決問題要從身邊人際網絡做起,「逐個朋友說服」,將訊息傳開。網台主持人阿橙亦擔心公民社會與一般市民脫節,而團體亦鬆散,民間社會缺乏討論空間。她認為,社會運動的目的是改善社會、改善生活,而非推倒政府。以前社運人士會組織好,推動政策改善;但近年社運多著重衝擊,但未能號召普通市民理解其訴求。她認為團體可以組成憲章,推動政策;更重要的是應反思公民社會的出路,以建立正當性。林藹雲亦認為,公民社會應於社區落根。

「默站」抗暴力?

吳文遠認為,效法土耳其示威者的「默站」抗議是應對暴力升級的出路之一,因為不是所有人也願意去「衝」,而「默站」的參與成本較低,可望吸引更多人參與,而警方也無藉口拘捕「默站」示威者。他解釋,激進的行動能向政府施壓,但很難擴充民眾參與,「有更多人支持吳文遠抗爭,而唔係同吳文遠一齊抗爭。」「默站」可令參與者覺得這是安全和有用的,參與者的投入感亦大,而且不同的黨派和一般市民也願意參與,力量可以很大。以梁振英到觀塘落區為例,市民和各黨派有300至400人參與「默站」,「如果大家散開的話,甚至可以包圍學校。」寧靜的環境,可與會場內形成巨大對比。他同意香港政黨的動員力量弱,如果有催化劑和動力,令市民有信心的話,他們便會走出來。而且政黨要以不同方式號召群眾,如有人搞藝術,有人負責衝擊等。黎汶洛認為,最近的事件令市民對政治厭倦,出路之一是從根本做起,將事件向親朋好友解釋。他認為要做好文宣工作,接觸和教育群眾,甚至跟群眾辯論,令市民明白政治、民主、普選等並非骯髒之物。

SocREC 直播重溫:http://new.livestream.com/socreclive/events/2356673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默站後的反思 香港式的非暴力佔中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7 Days of Complimentary Downloads: 100,000+ Motion Backgrounds, Video Clips, Production Music Tracks, Sound Effects, Special Effect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默站後的反思 香港式的非暴力佔中
Sep 2nd 2013, 05:40, by 黃璟

DSC_0043

(獨媒特約報導)為回應八一一天水圍暴力事件,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發起「無聲勝有聲,默站抗暴政」行動,於特首在觀塘落區時,以默站 (Standing Man) 的方式和平表達訴求。雖然「默站」行動事前並沒有周全計劃,但仍然有超過三百市民親身參與,為非暴力抗爭運動在香港的實踐踏出新一步。為檢討上月「默站」行動的成果,華人民主書院於周日 ( 9月1日 ) 舉辦「默站行動討論會」,並邀請到戴耀廷教授、陳家洛議員以及默站發起人吳文遠,分享他們對非暴力抗爭的想法。活動由華人民主書院董事陶君行主持,與參與的市民一同討論適合香港的非暴力抗爭形式,以為明年的「佔領中環」作好準備。

DSC_0039

深化非暴力抗爭 為市民充權

「默站」行動發起人吳文遠表示上月「默站」行動只是初次嘗試,所以在實際行動上仍然有多處保留,例如他們當日放棄在馬路上默站,以免發生警民衝突。但「默站」亦能吸引到年紀較大的老人家以及行動不便的孕婦一同參與,是行動中較成功的地方。非暴力抗爭的特色是不會涉及對他人的攻擊與傷害,而吳文遠認為梁振英政府面對非暴力抗爭的手法是相當「蠱惑」,因為在過往多次和平示威中,均有出現牽涉到「愛字派」的零聲衝突。因此,媒體的焦點都落在暴力事件當中,而非和平示威的本身。而為警方沒有即時拘捕「愛字派」的人士,是沒有即時適當運用警力的行為,亦無法令市民安心參與和平示威。有見及此,吳文遠認為應該深化香港非暴力抗爭的行動,令市民有一套適當的模式參與其中,發揮充權 (Empowerment) 的作用。

DSC_0179

波蘭式的非暴力抗爭

身為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就以東歐波蘭爭取民主的過程來分析香港的非暴力抗爭。雖然波蘭最終也是以流血暴力形式爭取民主,但作為民主後輩的香港,絕對有能力「超越前輩」,以非暴力的方式爭取民主。陳家洛認為,香港人不可以再以為民主是可以等得到的,因為過去爭取民主的經驗已告知我們這是不可能的。而陳亦認為政府近年來喜歡將爭取民主的聲音打壓及邊緣化,試圖用盡不同方法營造「平衡的聲音」以及「沉默大多數」,將群眾焦點轉移,例如是建制派在七一舉行的大型慶祝活動。至於對非暴力抗爭的看法,陳家洛認為當年波蘭工會和平佔領列寧造船廠的運動值得香港借鏡。因為運動成功由工聯蘊釀成全民抗命,將工人、醫生、宗教團體以至全國農民都團結起來,並佔領重工業重地成為運動的主場,吸引外國傳媒採訪,成功突破當時新聞封鎖。

戴:非暴力抗爭是佔中重點

而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教授認為,佔領中環的成功條件是能喚醒大多數對社會有惰性的中間派,感染他們一同行使對政府「不合作的權利」,從而動搖政權的管治基礎。而非暴力抗爭的手段正好是可以令更多有惰性的人民可以參與其中,增加運動的成效。戴教授表示,以現時的情況來看,佔中是必然會發生的,但行動的本身並不能改變社會不公義的制度,反而是依靠更多中間派群眾一同行使「不合作的權利」,亦即是佔中的第二波。因此,在佔中的行動設計上必需要是非暴力的形式,而且模式需要符合香港的社會文化以及令香港人受落的,從而令更多「沉默大多數」參與佔領中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社工復興運動:給林慧思老師及寶血會培靈學校師生的公開信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社工復興運動:給林慧思老師及寶血會培靈學校師生的公開信
Sep 2nd 2013, 04:42, by 獨媒轉載

林老師、培靈學長校校長、老師及同學:

我們是「社工復興運動」的核心成員,於今年年初成立,致力堅守社會工作的信念和原則,為公義發聲,與受壓迫者同行。得悉有人不斷以電郵威迫林老師、滋擾學校,在校外及各區掛上帶有恐嚇言詞的橫額,我們深感憤怒。同時, 貴校與林老師在過去一個多月,一直就事件受盡壓力之餘,現在還要傷透腦筋應付團體在開學日的行動,估量行動對同學、家長和教職員可能帶來的困擾和影響,預備保護同學的對策,我們希望在此表達對你們的支持。

作為公民,我們對公權力的使用,應該予以監察。林老師你當日挺身而出,公開指責警方執法不公,維護「法輪功」應享有的表達自由和平等權利,作了該做的事。其後,老師亦為當天不適當的表達,作出道歉。無論校方、香港教育工作人員協會、以及教育局,亦已作出回應,應該為事件畫上句號。

然而,「關心」、譴責和聲討老師的聲音不絕,先有團體在旺角集會,再有休班警員站台、兩個警察工會高調譴責、警方重案組展開調查,以至特首梁振英先生表示「關心」,要求教育局提交報告。我們認為,開動國家機器,運用不合比例的公權力對付一位路見不平的公民,極不恰當。當校方已按正常程序給予老師處分,並向教育局提交報告;當 貴校的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已對做法表示支持;當林老師已接受有關決定,一眾人士和團體仍勢不罷休,我們認為這對學校和老師極不尊重!

集會示威,是一個自由社會的公民權利。在今天制度崩壞、自由倒退的香港,我們更加要努力捍衛香港的言論自由、平等、法治、公義。示威該有示威的倫理:抗議制度不公,不容有權者欺壓無權者,才能彰顯公義;假如有關人士和團體仍要集結力量,死咬不放,繼續聲討一個無權無勢的人,是欺凌、批鬥和迫害,勝之
武。我們
狙擊林老師的團體,予以譴責,亦呼籲大家緊守崗位,遏止文革式的批鬥文化在香港植根。

我們深深體會 貴校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艱難處境,作為社工,我們願與你們同行,有需要時為受驚或困擾的同學、家長和老師提供支援。願學校早日回復正常運作、老師安心教學、同學愉快學習!

社工復興運動謹上
2013年9月1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