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佔中網絡攻防:Tech-activist 能乘勢而起嗎?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佔中網絡攻防:Tech-activist 能乘勢而起嗎?
Oct 9th 2013, 14:22, by 小兔黑黑

過去一兩年,不論是港大民意調查還是香港的網上媒體,均經常被黑客攻擊,而這些攻擊的政治動機越見明顯。普選的提名門檻爭議日益激烈,港大鍾庭耀再次以全民民意調查的方式去為普選方案做公投,民間則為為2014年7月佔領中環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網絡的攻防成為其中一大關鍵。

港大民意調查被黑的經驗

大家最擔心的,當然是港大全民民意調查系統會否再一次被黑客攻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科技經理馬晉彥在10月4日晚「獨立媒體(香港)」舉辦的離線沙龍上解釋策劃2012年323民間全民投票時所面對的攻擊:「其實在投票之前好幾天,與計劃有關的電郵戶口中已收到附件中包含特洛伊木馬程式(Trojan Horse)的電郵,後來電郵的密碼也被更改。到了3月21日,我們先在學界投票測試系統,港大電腦中心已通知我們,進入港大網絡的封包(packets),已過百萬封,幸好港大的防火牆已把大部份含攻擊性的封包擋住。到了323當日,發現有人編製程式,自動透過網絡投票,令伺服器不勝負荷。」

民意調查中心所遭遇到的攻擊,就是所謂的 DDoS攻擊,資深資訊保安專家楊和生在沙龍上解釋這種攻擊的手法:「策動DDoS的攻擊者會利用第三者的個人電腦、雲端伺服器等做「喪屍」來攻擊目標伺服器,目的是癱瘓網站。」不過除了 DDoS外,楊指出有些攻擊不是以停站為目的,而是更改站內的資料來誤導讀者。這些攻擊背後主要涉及商業或政治利益。

泄密與私隱的憂慮

面對攻擊,港人民意調查中心於24日零晨報警,並按中心整理的登入記錄 (log) 即日調查並拘捕疑犯。第二天,警方再到港大搜證落口供,過程中要拷貝伺服器裡所有的資料 (cloning)。

沙龍的主持方鈺鈞即時插嘴提問,「這種 Cloning 的做法,會否造成泄密?如投票者的個人資料及投票意向?又或者說,若伺服器內有兒童色情照,會否被檢控?」

一直有參與警察培訓工作的楊和生解釋,一般來說,在刑事調查,警察都會拷貝伺服器內所有內容,但只會調查該特定的案件,即使發現兒童色情,都不能直以用於檢控。至於涉及企業的民事案,企業會有律師,要求 Cloning的一方簽署一份保密文件,保證所有資料在調查後都會銷毁。不過由於現在很多網上平台都使用雲端伺服器,這是不能 Clone 的,可以只提供 log給警方調查。

低成本的保安手段

吸取了上次被攻擊的經驗,港大民意調查中心已組成了技術支援小組,小組成員之一鄭斌彬透露,這次中心會利用雲端服務,並利用Cloudfare來阻止含攻擊性的流量,並會想辦法加快處理數據的速度。但鄭指出,這些方法都是在緊絀的資料下的應變,目前整個民間公投計劃只有80萬預算。

相對港大,小型的NGO情況豈不更壞?鄭斌彬對小團體的建議是:不要自己搭建伺服器,盡量租用一些為特定內容管理平台而設計的網站寄存服務,因為這些服務會自動修復系統漏洞。至於如何得悉自己的個人電腦有否被入侵並變成「喪屍」,楊和生指出電腦變慢是其中一個線索,特別如果沒有連接互聯網時會明顯加快,就要小心留意。

Tech-activist:沒有對話,何來發展?

當互聯網越來越重要,而很多社會行動又要以網絡來溝通,科技介入社運變得必要,方鈺鈞指出在外國有不同的組織如Tactical Tech Collective或民間網站寄存服務Nearly Free Speech等,然而在香港,民間幾乎沒有這些方面的支援,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鄭斌彬認為主要是民間社會未意覺到科技介入社運的重要性,絕少機構會願意集合資源去支持 Tech-activist 的工作,「一人俾一蚊,人數夠多的話,可以幫助社運團體去發展新的工具和做好保安,但大家似乎覺得這個範疇不重要。」

不過台下的林藹雲則認為科技界應透過介入一些重要的社會事件,如佔中,令民間看到科技介入的重要性:「年年六四大家的手機都發不出訊息,若佔中時通訊失效,如何是好?一般人不會預先去想這些問題,亦不懂得處理,但科技界可以主動想方法啊!」

問題一提出,在場的技術老手們就即時提出可以用 Android的 Serval mesh app去建立電訊網絡通訊。也許問題在於對話的缺席,最明顯的是,這個關於網絡安全的離線沙龍,出席人數可謂寥寥可數,且均是搞技術的多,並沒社運團體代表出席。

編輯:林藹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在洪堡大學的學術小聚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在洪堡大學的學術小聚
Oct 9th 2013, 13:16, by 游城客書 Blossomseverywhere

文:plannoplan

前天朋友臨時告訴我,在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ät zu Berlin)法學院裡有一場研討會,由德國柏林的中國學生發起,講者是來自同濟大學的孫周興教授;兩年前剛來柏林時有幸與孫教授私下一聚,當時他還留著那把標誌長髮,我們在地鐵站合照,地底的風吹起長髮,配合他的漢子氣質,看來有點像聶人王[1]的樣子。這天我遲到了,小小的講堂裡已擠了大約四十位同學,卻不見那長髮飄飄的瀟洒漢子,只見一個有點像魯智深的中年漢在講話,看了又看,原來他把頭髮都削光了。

今天主題是尼采的未來哲學。甚麼是未來哲學?簡單說就是超出尼采那個時代、具開創性的新哲學 — 一種還未來到的哲學。尼采其中一本著作就是以未來哲學為副題 —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Vors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一般譯作《善惡的彼岸:未來哲學的前奏》,含義正是對其哲學的展望。這種(當時而言)新哲學批判的對象,就是十九世紀的哲學潮流、文化與普羅價值。在書中尼采區分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批判統攝西方的基督教價值觀和哲學上的人文主義傳統是反生命、否定人的創造力的「邪說」,提出要以生命的觀點、一種力的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去超越作為價值標準的所謂善惡:事無善惡,唯論好壞。

尼采面對的是十九世紀的歐洲,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重提尼采呢?孫教授提到,有學者說中國百年來有所謂的兩次啟蒙,第一次是指的是五四運動前後的思想變革浪潮,第二次是指八十年代的文革後的思想解放運動(現有學者如鄧曉芒就提出中國正蘊釀第三次啟蒙),而當時也同樣興起了一陣尼采熱。最近國內又再興起一遍尼采熱,當中有何種啟示,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以學術觀點看,這次講座讓人獲益的並不算多,或許因為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從發問者已知,至少有法學系、藝術系、德國文學系、哲學系和理工科的同學在席),教授講的比較輕鬆顯淺。對我來說更有趣的,是能從問答交流裡看到現在出國留學的大陸同學們所關心的議題和思想方向。例如有同學問到,五四運動和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浪潮,主張的都是民主自由等啟蒙主義式的價值,怎樣能和根本上反自由主義、民主制度的尼采哲學扯上關係呢?教授未有正面以學術理論回應(後來看到這篇,提到尼采作為第三條啟蒙路線,可算是學理回應),卻是輕輕的把這話題帶到現在國內新左派和自由主義者的論爭之上,指出現在新左派提倡的中國模式、主張一種新的啟蒙,其實那並不是純哲學、也是政治的路線之爭[2],而當中對民主自由等觀念的理解和吸收,正是問題的關鍵處。他認為「把(輸入)民主制度視為是西方對中國的一種壓迫,我認為是不對的。因為那是媒體的影響力,而不是美國、那些國民主國家主動的要求……那是一種技術操作(多於一種政治實體介入)」、「如果說……你們西方要我們搞(民主),我們偏不要,是要氣死你 — 這樣沒意思嘛。」在意氣之爭之上,他認為更需要的是「討論的制度」 — 能夠接納不同想法,在開放平台上公平討論的制度。

有學生談到戰前後有文人、藝術家革命和治國的現象,近代卻是理工科學生的天下,他怎樣看文科學生的將來?教授認為這也是不同時代的需求。「德國在戰後能重新踏上偉大國家之路,從文化上講並不是靠哲學,更重要的是靠藝術。」他特別推崇Anselm Kiefer和Joseph Beuys對德國的貢獻,認為一個國家要得到世人尊重,這方面的實力必不可少。

他也借助尼采的分析,指出「哲學與宗教」終結後,我們進入了「藝術政治」的時代,提出現代社會(當包括中國社會)出現「泛審美化」、「泛政治化」[3]的現象:現在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以前認為是奇怪醜陋的人在網路上也能當上明星、某些「藝術作品」可以炒上天價等等……這些現象背後由政治、藝術和商業構成三角互動,對當世藝術家言(面對近乎不可抗拒的資本邏輯)或者是最大的難題,但在他看來卻是好的,因為那是對抗「同質平庸」的好方法。當然,也有同學質疑為什麼當「人人都是藝術家」(Joseph Beuys的名言)不是另一種同質平庸嗎?教授也承認還未好好的鋪陳出「泛審美化」、「泛政治化」的意涵,但也看不出為什麼這會是一種同質平庸。但在我看來,從前的「同質平庸」是指工業時代對人性的剝奪和工具化的批判(看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塑或是Chalie Chaplin的電影就會明白),那是一種削平現象,但現在資訊時代帶出的卻是一種多元的機會平等,人們透過生活的普遍審美化(你看天天多少人把那份茶記餐蛋麵拍得多有詩意!)、政治活動的瞬時參與和互動、公共空間的相對擴張等等,我們的社會是「更有機會」達致真正人文主義的理想 — 把人視為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 當然,前題是,這必須是一個真正的自由社會。

「我認為啊,好的政治制度有兩個重點:一,知道誰是老大。二,老大的權力受限制。」聽到到這點,大家也笑了。但作為場裡唯一香港學生,我想我笑的原因和其他同學並不相同。香港擁有的整體自由,相對世上任何大城市而言應該不算遜色,然而,在政治制度上我們還未擁有充份的自由。那絕非意味香港要成為獨立的政治實體,而是說,香港人還未擁有自己的「老大」。大概,從現在的政治氛圍看,誰也不能一口確定真正的老大是誰,既然如此,普通人又如何談得上要支持還是反對誰呢?一天香港人未有真正的普選,即使我們社會已見「泛審美化」、「泛政治化」的現象,但香港還未算得上真正的自由社會。

一個愉快的學術午聚,轉眼就結束。在洪堡大學看著落霞,讓人更期待下星期在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尼采與啟蒙:在德國與在中國》(Nietzsche und die Aufklärung)學術會議。

寫在柏林 2013.10.02

[1] 漫畫《風雲》中主角聶風之父。

[2] 另參見《孙周兴:尼采与启蒙二重性》:「或问:尼采是一个启蒙主义者吗?答案只可能是:既是又不是。因为关键在于: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启蒙和启蒙主义?尼采明显反18世纪的启蒙和启蒙运动,又显然在主张一种超越道德和革命的、弘扬个体生命强力的新启蒙,一种反启蒙的启蒙。前者是政治的,后者是哲学的。两者构成一种纠缠不清、难以消解的现代性矛盾和分裂,甚至令今天的学人(知识分子)都无以解脱。在哲学上看,政治上的启蒙和启蒙运动必定是不彻底的、局部的、成问题的;而在政治上看,哲学上的启蒙和启蒙运动又不免沦于反动和极端(反革命、反民主、反平等之类)。两者之间有中间道路吗?」

[3] 可參考另一篇文章《孙周兴:以创造抵御平庸:后哲学时代的文化主题》: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文化状况和走向可以为此作证。战后德国哲学除了后期的海德格尔的玄秘之思外,已经没有纯哲思的势力了,更多的是一些区域(局部)性的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纯哲思已沦于哲学史研究之中。而在法国战后开展的以"解构"和"差异"为标识的思想运动,恐怕也还谈不上纯粹哲学的推进。这种激进的思想运动更多的是艺术(艺术政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哲学了。

  与之相反,与并不十分热闹的战后法国艺术相比,战后德国艺术却呈现出兴旺发达之势,也正好与德国哲学的弱势形成强烈反差。特别是波伊斯(Beuys)之后以"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当代艺术,形成了欧洲当代一道最亮丽的文化风景。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战后德国,哲学被艺术化了,哲学被艺术占有了;而在战后法国,艺术被哲学化了,艺术被哲学占有了(这同样也是艺术主题的突现)。这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倒转,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说后哲学的文化主题成了艺术与政治,这在现象上的表现是:社会现实的"泛审美化"和"泛政治化"。现在,特别是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通过图像媒介和各种造型手段,艺术越来越成为平民的、日常的、普遍的,越来越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同样借力于各类电子视听手段,并且通过在20世纪完成的全球性教育平民化,政治已经不再是权贵政治,不再是少数人的政治,而是日益成了全民政治,成了"每个人的政治"。——这两大现象,我们分别称之为"泛审美化"和"泛政治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重建 ‧ 動物何價﹣﹣觀塘篇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重建 ‧ 動物何價﹣﹣觀塘篇
Oct 9th 2013, 13:28, by 柏

圖一:觀塘重建現場,來源:原人

(獨媒特約報導)觀塘重建收地收舗已經接近尾聲,整個舊區人去樓空,香港唯一一間賽鴿舍亦即將消失,在整次重建事件中,揭露了重建過程中對動物的不重視及其他種種問題,如雀鳥家禽分類辨認、市建局經理還引導店主非法經營、項目欠缼社區評估、漁護署對待動物的方針、有關愛協「捕捉 、絕育、注射、放回」方法 (TNVR)等等。

家禽還是寵物鳥,漁護沒有明確動物分類指引

從1993年開始,店主培哥開始從比利時及荷蘭引進賽鴿,申請表填上賽鴿「Columba livia (App III Ghana)」而並非「pigeons」白鴿, 一直源用至今,這樣可避開《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禽畜飼養的發牌)規例》139L章(註一)的規管。而漁護署動物售賣商牌照(Animal Trade Licence) 上,也只是標明「玩賞雀鳥(Pet Birds)」。但當鴿舍培哥為雀仔街店舖申請雀鳥展覽牌時,漁護署稱白鴿為家禽而拒發牌照。但其實根據2011年修訂的《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132章(註二),和OIE國際跨政府有關動物疾病組織(註三)解釋,說明了2008才修訂的《公眾衛生(動物及雀鳥)條例》139 章存在漏洞。在同一司法制度下,雀鳥分類標準已有不同,當然我們不鼓勵動物買賣,但漁護署似乎連動物種類也攪不清,制度似乎很混亂,希望日後能訂立一個完善物種分類準則。

image
圖:賽鴿,來源:筆者

重建中,動物應加保育及賠償

國際鴿舍已經營三十五年,共有四個正規單位,但最終只賠償其中一個單位。廿多年來,觀塘重建一帶店舖多以小販牌經營,食環處每月派人巡查及登記所有資料,包括賽鴿來源地及健康狀況,到了2007年市建局開始重建觀塘時,各部門突然聲稱所有舊記錄盡毀,四房只能賠一房,賠償額僅得港幣10萬元,市建局賠償不足之餘,也沒有協助鴿舍處理動物,還趕盡殺絕,將於10月頭封舖殺鴿。當梁生申請展覽牌被拒時,市建局觀塘資源中心經理蔡曉梅私下更提議梁生非法買賣白鴿。

市建局其中一項宗旨是協助重建區內店舖重新經營,社區計劃中預留地方給他們繼續經營,正如官塘重建項目中,「街坊街里」特別為輔仁街、仁信里及仁愛里中的老舖重新經營,但一直忽略了像鴿舍一樣的寵物店,寵物店多不符合資格,唯有結業,正如培哥80多隻賽鴿,最終可能野放,或是死在漁護署安樂死下。

正如活化前尖沙咀水警總部的計劃,現為「Heritage 1881」,保育百年大樹一樣,動物也要想想方法保育。對重建區內寵物商販,對每頭動物應作出合理賠償,正如高鐵對菜園村補償計劃,列明每棵幼苗賠償價錢。或者可參考每年花市買剩的年花,勸籲重建區內寵物店捐贈動物,安排領養活動等等。

image
圖:國際鴿舍,來源:原人

巿建局社區評估中,忽視動物存在

重建區內動物可分為三種,當中包括流浪動物、像培哥鴿舍的寵物、以及重建戶寵物,多年來愛協或政府部門沒有認真地做動物調查,以官塘重建項目,相信動物數量難以估計。當年深水埗興華街K20 -23項目欠做社區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也吿上了法庭;今日觀塘重建,翻查全部文件中,社區評估只有單面一頁。當中並沒有提及區內的流浪動物,也沒有登記重建戶口的寵物數量。市建局樓換樓政策中,多數分配一間公屋給重建戶,但對於重建戶下寵物沒有寬免,寵物一律不批准上公屋,近日白田村重建爆出不少遺下狗隻的報導,非常可憐。下篇文章將會討論重建後公屋戶的寵物政策。

其實歐美等地,無論是重建或大型工程下,包括策略性研究報告(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環境評估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和社區評估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都有立法規定加入動物作指標 (indicator) ,簡單說評估動物因環境轉變所受到影響。在香港半鹹半淡的制度下,往往會漏做一些評估,影響深遠。

至於流浪動物,身為官方愛護動物組織「愛護動物協會」,多年來也沒有參與過在重建區內拯救流浪動物,TNVR一直沒有在重建區實行。

當很多人關注浪流動物時,其實也有一批「受重建影響接近流浪邊緣」的動物,也等待我們拯救,也要重新修訂重建法律制度,將動物放進賠償及保育計畫。重建,能讓人類改善居住和營商環境,但動物往往也是重建下的犠牲品!

註一)「指明禽鳥」(specified bird) 指雞、鴨、鵝、鴿或鵪鶉
註二)家禽(poultry) 指通常用作供人食用的禽鳥,以及其他出售或供人食用的禽鳥
註三)立法局(會)文件(Ref:CB(2)3064/05-06(03)號文件),OIE國際跨政府有關動物疾病組織解釋,OIE 陸地動物健康規則中,家禽的定義是不包括賽鴿的,除非它們的用途是作為肉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唐滌生的粵劇世界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唐滌生的粵劇世界
Oct 9th 2013, 12:42, by 黃增健

(本文為「民間電台」節目:<<閱微書齋。貳>>之延伸閱讀。)
民間電台: http://www.citizensradio.org/
* * *

唐滌生的粵劇世界

本文緣起
兩年前,筆者曾在民間電台主持過名為<>的音樂節目。多謝聽眾們的支持,收聽率及下載率確實不錯,並得到一些迴響。
該節目完結後,筆者計劃開新節目,但內容一定要有挑戰性。於是,在幾經苦思下,我想到兩個主題:飲食和粵劇。
坊間已有飲食節目,有些介紹各國美食,有些是本港推介,亦有些是主持人顯身手,包羅萬有。但我心中的飲食節目,是以第一代食家陳夢因的<<食經>>為主,加上個人煮食經驗,發掘出食物的可能性。這個內容夠挑戰了吧!可惜最後因技術問題,未能與聽眾分享。
另外就是粵劇。我對粵劇相當陌生,連經典如<<帝女花>>都只聞其名,未看其戲。對於粵劇人物,只懂「任白」,唐滌生,因杜國威的舞台劇而認識南海十三郎,謹此而已。
以此淺薄的認識,怎能開展十三集節目!?
筆者一直想認識這項國粹,只是未有動力。剛巧當年為了計劃新節目,亦買了幾本粵劇書籍。例如楊智深的<<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還有潘步釗的<<五十年欄杆拍過--唐滌生文學劇本文學探微>>等。偶爾翻開,獲益良多,但卻未能細讀。
近年主持關於閱讀的新節目,名為<<閱微書齋>>。筆者希望把粵劇納為其中一集,透過主持節目,給予自己動力,認真地學習粵劇。因此,粵劇早已編為主題之中,但第一輯以「香港文學」為主,未能收納在內。到今年計劃第二輯,決定把它納入其中一集。而且今輯特別之處,每集均有文字版,希望日後成書,與更多人分享。
種種機緣之下,本文就此而成。
粵劇藝術,博大精深,不能一蹴而就。筆者參考了幾十書籍,看了幾套經典,都只知皮毛。可幸的是,透過閱讀和影像紀錄,對粵劇發展有極初步了解。
在此感激前輩們對保留粵劇所作之努力,讓我這後輩能從中獲益,並把如此珍貴的藝術流傳下去。
在眾多粵劇名人之中,筆者以大編劇家唐滌生為本文主題。原因有二:
一,唐滌生所寫之經典甚多,而且坊間容易找到。經典如<<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等。縱然未曾看過,亦聽過劇名,現在仍有較多人認識。故此相對少了一份隔膜;
二,唐滌生的編劇手法兼容並包。除傳統粵劇手法外,還加入京劇技巧,進而吸收西方戲劇語言,可謂集大成者。這方面會容後詳述。
因此,本文以唐滌生為主,兼論「任白」,以重構出當年的繁華景象。筆者並嘗試以編劇角度,淺析唐之編劇技巧,有何高明之處。
在此重申: 筆者非粵劇專家,只是略懂皮毛。若文中有誤,懇請各位指正。

粵劇簡史
要了解唐滌生的其人其事,應先了解粵劇歷史。
粵劇歷史深遠!要了解粵劇歷史,必須對中國戲曲史有大概的認識。

一,「先秦至民初概況」:
不論粵劇,京劇或上海越劇等,都可追溯到同一個「祖先」,就是先秦的<<詩經>>。<<詩經>>是以「齊言民歌」為主。所謂「齊言」,簡而言之,即詩中每句字數相同,能配搭出對偶的音韻。
到了唐代,唐詩可說是中國詩的高峰。當時佛教大盛。佛寺內除了唸詩,還會配上木魚拍打節奏,讓詩歌唸唱時更有節奏感。
宋元時期,雜劇成為最受歡迎的表演形式。所謂「雜劇」,指在戲劇之中加入不同形式,有歌舞,音樂,調笑,雜技,包羅萬有,豐富多變,於是得到當時大眾的喜愛。很多經典的劇作家都出於此,例如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等。他們所創作的作品,到現在仍不時被改編或重演,例如有<<竇娥冤>>,<<單刀會>>,<<西廂記>>和<<倩女離魂>>等。
以上所記,可稱為中國戲曲的歷史,但由明代起,便正式進入粵劇(廣東戲劇)的歷史。因為廣東有戲劇記載,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1507年-1571年)編的<<莊渠遺書>>。而且明朝可說是廣東戲劇最繁榮的時期。當時南戲(誕生於南北宋年間的溫州雜劇)已在廣東流行。除此之外,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已經匯集於廣東一帶。而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瓊花會館」,更把戲曲帶到高峰。
據《佛山忠義鄉志》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瓊花會館座落於大基鋪(即佛山市紅強街區)。佔地比寺廟更大更華麗。而且「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貝兄節,萬人圍住看瓊花。」每當有戲曲表現時,人群爭相霸位看戲,萬人空行,地方往往水洩不通。
剛才提到的「紅船」,指戲班所乘搭的船。由於當時交通以水路為主,戲班經常從水路到各省演出,故有「紅船戲班」之稱。他們四處飄泊,以船為家。但當時在紅船上已有職位分配,工作分工。這是日後固定戲班結構的基礎。
在清朝時期,戲班已經較為成熟。特別在乾隆時期,商業發達,社會上富人多了,娛樂事業亦隨之發達。除原有的本地班外,還包括其他外來戲班。例如江西,湖南和安徽等。在一七五九年,外來戲班組成了「粵省外江梨園會館」,與當時的瓊花會館分庭抗禮。
到清末民初,由於戲院的出現,使整個粵劇界起了明顯的變化。由四處飄泊的紅船戲班,漸漸成為有固定演出場地。坊間有些參考書,更會以「從農村走入城市」來形容這段時期。因此,在戲班的規模,排場,演出技巧,劇目,甚至觀眾都有極大轉變。尤其是到二十年代,戲院愈來愈多,亦有更多戲班不想過飄泊生活,紛紛固定戲院演出。
粵劇除了以上的發展路線外,鄉鎮神功戲亦不能忽視。
神功戲,是傳統節日的酬神會,龍、舞獅、放鞭炮,更會聘請戲班演出劇目。神功戲的例戲,依次序為<<賀壽>>,<<六國封相>>,<<跳加官>>及<<天姬送子>>。
很多人說,粵劇是由中國戲曲及神功戲共同演變而成,這個說法是可信的。但站在粵劇藝人角度,不論粵劇是從何演變,最重要是觀眾。

二,「三十年代」:
在三十年代,粵劇界發生了兩件事:
一,「文明戲」的興起: 它是從京劇改革而來,表演包含鼓曲,相聲,雜技,魔術。表演者多是業餘性質,不定時演出。表演手法吸收了粵劇和話劇技巧,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值得注意的是,「文明戲」內容多是抑惡揚善,文明改革,民主革命等,與當時社會思潮相當接近又前衛。可惜後來「文明戲」引用太多外來情節,與本土產生排異,成為不中不西的戲種。最後漸漸衰敗,完結了它的生命。可幸的是,「文明戲」的結束,卻為五四運動的新話劇製造了條件。
二,「薛馬爭雄」: 指的是當年兩大粵劇班霸,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與馬師曾的「太平劇團」,兩方互爭長短。
馬師曾(1900年-1964年)字伯魯,號景參,廣東順德縣龍潭 (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人。祖父馬肇梅於廣州經營茶莊,原本生活安定。可惜在1907年,家庭經商失敗,年幼的馬師曾唯有隨祖父、父親馬公權和母親王文煜,前往武昌定居。當時他們投靠任兩湖書院經學館館長的曾叔祖馬貞榆,開始學習古文,四書五經等中國文化。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他隨家人由武漢逃回廣州。當時對戲劇開始發生興趣,還參加了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文明戲」演出。後來,他到香港銅鐵店當學徒,但不堪受店主欺凌,注定返回廣州「陳壙南太平春教戲館」學戲,再自起藝名為「關始昌」。從此馬師曾與粵劇結下不解之緣。
從1918年起,他開始到新加坡及南洋一邊演出,成為有名粵劇藝人。他多才多藝,能演「丑角」,「小生」,「文武生」,「鬚生」,甚至反串「花旦」。
1923年回香港發展,於「人壽年戲班」任「正印丑生」,代替剛離開的薛覺先。由於他靈活多變,能文能武,深受千里駒和白駒榮等前輩賞識,甚受器重。
馬師曾一生經典演出甚多,據統計有四百二十九個劇目。包括: <<佳偶兵戎>>,<<賊王子>>,<<昭君怨>>,<<洪承疇>>,<<搜書院>>,<<蕩寇>>,<<魔宮>>,<<蠻愛>>等。尤其與陳醒威合演的<<苦鳳鶯憐>>,馬師曾為其角色余俠魂創造了「乞兒腔」,又名「檸檬腔」。聲調低沉,但咬字清楚,並用嬉笑怒罵的手法演活了基層市民。此劇一出,技驚四座,令人留下極深印象。
1933年,馬師曾受太平戲院邀請,組成「太平劇團」。當時是全港第一個經法律程序,允許男女同班的劇團(以前是不准許的)。劇團組成不久,還邀請了上海妹和譚蘭卿加入,風頭一時無兩。後來成為香港班霸之一,與「薛先聲劇團」鼎足而立。
1963年馬師曾被確診罹患氣管癌,4月21日終因不治逝世。
(馬師曾於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兒子是當今著名軍事評論員馬鼎盛。)
薛覺先(1904年-1956年),原名薛作梅,字平愷,廣東順德人。生於粵劇世家,十兄弟中排第五,二姊薛覺芳,三姊薛覺非及九弟薛覺明均是有名的粵劇藝人。他十三歲入讀香港聖保羅書院,十五歲中途輟學,十八歲加入環球樂班學藝,拜三姐夫新少華為師。由於因天資聰穎,深受著名小生朱次伯賞識。於1923年加入「人壽年班」,二十歲已做正印,與千里駒同台演出。
1925年,在上海「非非影片公司」拍攝默片<<浪蝶>>,薛亦被邀參與。當時他結識了片中女主角唐雪卿,後來並結為夫婦。唐雪卿正是編劇家唐滌生的堂姐。
年少時的薛覺先已經甚有名氣,多個戲班爭相聘用。曾有傳聞梨園以年薪八千元,請他做園中唯一丑生,與陳非濃,靚少華和新少華同台演出。
可惜在1925年,他在廣州演出後,被人襲擊。為了人身安全,他只好逃去上海暫避。在上海生活之時,他經常觀賞京劇,昆劇及其他外省戲。深受各省戲曲影響,眼界大開。並且向京劇名家學習京劇,北派把子等。因此,薛在中後期的演出,明顯加入了不同派別的元素,開創風潮,與別不同。這也是他多年來屹立不倒,風魔萬千戲迷的原因。
1929年他成立「覺先聲劇團」。旗下名伶甚多,包括包括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及林家聲等。在省港兩地巡迴演出,極受歡迎,成為班霸之一。
薛覺先對粵劇的貢獻,除了演出上,融入不同派別精髓外,還有對粵劇制度的改革。例如取消「師約制」; 破除紅船陋規; 演出時制止小販叫賣; 嚴禁人員隨意出入等,劇本上杜絕「爆肚」,要求忠於劇本,唱做念打不得隨意即興。
薛覺先的經典名劇為數不少 ,包括:<<女兒香 >>,<<天長地久>>,<<胡不歸>>,<<琴劍緣 >>,<<雪影寒梅>>,<<姑緣嫂劫>>,<<半邊菩薩>>,<<璇宮艷史>>,<<五色玫瑰>>,<<倒運新郎>>,<<白鷹>>及<<月向那方圓>>等。
由於薛覺先對粵劇的貢獻,還有其功架之卓越,當年被稱為「粵劇四大天王」之一。其他「天王」分別是:馬師曾,桂名揚及白玉堂。
當年這兩大班霸為了稱雄,互相在粵劇上爭鬥。但帶來的後果,是粵劇更輝煌的時代。他們兩者正利用這個階段,除掉粵劇界中的壞習慣,在制度,劇本,唱腔等方面,都有重大的革新。
除了剛才指出,薛覺先對制度及劇本的改革外,馬師曾亦對劇本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太平劇團」聘用了編劇陳天縱,馮顯洲,黃金台,麥嘯霞等,與「覺先聲劇團」的編劇馮志芬,南海十三郎,李少芸等,作編劇上的勝負。在劇目上,雙方除了把中國經典戲劇改頭換面,去蕪存菁外,還有改編自外國劇作的,以求帶來新鮮感。例如「覺先聲劇團」的<<白金龍>>,則改編自西片<<郡主與侍從>>。
除劇本外,兩者在藝術和制作上均加入不同元素。薛加入了京鑼鼓及北派武打; 而馬則運用西樂器如梵鈴,色士風等。而且兩人都非常注重服飾,並把電影上的場景調度,燈光,道具等,都運用在舞台上,帶給觀眾無限驚喜。因此,「薛馬爭雄」其實是造就了粵劇的新時代,為劇壇加入了無限創意,令粵劇邁向高峰。

三,「抗戰時期」:
雖然他們在粵劇上互相競爭,但仍不忘熱心公益。尤其是國難當前,更放下成見,一同為國家出力。
1937年7月7日,中國人不能忘記!蘆溝橋事變爆發了,八年抗戰正在開始!
同年8月13日淞滬會戰,三個月後上海淪陷;
12月1日南京淪陷,12月13日起歷時六星期,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
1938年3月15日臺兒莊戰役發生;
4月20日爆發徐州會戰,廈門,武漢,廣州等地於同年淪陷......
國家正值水深火熱,百姓身在苦難之中,作為國民一份子,怎能視而不見!?
1938年,薛馬二人為「八和協進會」舉辦的義演同台演出,為國家抗戰籌款。劇目是<<佳偶兵戎>>,馬師曾飾演皇子,薛覺先則反串演皇姑。此劇演出後,成為二人經典劇目之一。兩者除了演活了劇本角色,還加入京劇和北派武打元素,令人眼前一亮。
1941年,香港淪陷,駐港劇團亦面臨黑暗時期。當時有所謂「文化特務」,專門籠絡藝人作家,希望利用他們的名聲和影響力,說服百姓順服日軍統治。當時有部份劇團和電影院仍繼續運作,但所演出之內容,必須經日軍批准。
部份藝人不堪受辱,決定回國組織勞軍粵劇團,為前線士兵打氣。例如:
新靚就的「第七戰區粵劇宣傳團」,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馬師曾的「抗戰粵劇團」,還有靚少鳳的「八和粵劇宣傳團」等。其餘不能回國藝人,只能忍辱偷生。

四,「四十年代」:
抗戰勝利後,百廢待興,粵劇界亦不例外。戰時四散的名伶藝人紛紛回港,加上內地人口大量來港,導至娛樂事業有極大需求。
由1946年至1949年,劇壇上出現了大量新戲班及配搭。新戲班有「碧雲天」,「新世界」,「非凡響」等; 新配搭有譚蘭卿與羅品超; 上海妹與何非凡; 紅線女與陳錦棠; 新馬師曾與余麗珍等。

五,「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電影工業興起,市民開始轉向大銀幕的光影世界,因此粵劇界面臨著重大挑戰。粵劇中人為了衝出血路,在既定的技巧和劇目上,花更多心思創新。幸而當時正是編劇家如唐滌生,李少芸,陳冠卿,潘一帆等的創作高峰期,經典作品不繼湧現; 加上當時新人輩出,如紅線女,芳艷芬,白雪仙,鄧碧雲,何非凡等,令粵劇界再次閃閃生輝。雖然面對電影的挑戰,仍能站穩陣腳,繼續發亮。
當年新戲班如雨後春筍,如「大鳳凰」,「真善美」,「新艷陽」,還有名震一時的「仙鳳鳴」。既然戲班眾多,競爭自然激烈。為了增強競爭力,戲班往往去籠絡有號召力的名伶。而且演出配搭層出多變,位位皆星,令觀眾大飽眼福。例如:紅線女與新馬師曾,薛覺先與芳艷芬,何非凡與鄧碧雲等。
但好景不常!1954年上海妹病逝; 薛覺先夫婦離開香港,回廣州定居; 馬師曾與紅線女亦先後離港。剎那間,劇壇缺少幾條中流砥柱,令粵劇界陷入式微局面。
1956年,粵劇<<寶蓮燈>>被拍成電影,它原用鑼鼓方式,像舞台表演一樣。誰知大獲好評!並帶起電影戲曲片之熱潮。
電影戲曲片把沉寂的粵劇界起死回生。當很多人認為粵劇要離開舞台,轉而到銀幕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劇團異軍突起,把觀眾的視線聚回舞台上,它就是「仙鳳鳴劇團」。
「仙鳳鳴劇團」的劇目,多出自編劇鬼才唐滌生的手筆。劇本交在「任白」手裡,被演得活靈活現。人物有深度,有靈魂。每一個動作皆能吸引注目,每一句曲詞皆能震撼人心。
為著更了解「仙鳳鳴」如何復興粵劇?「唐,任,白」三人的關係?還有唐滌生作品的吸引之處?
現在應該回歸本文主題: 唐滌生。

唐滌生其人其事
讀者們未必看過<<帝女花>>,未曾聽過<<紫釵記>>,更可能未唱過<<再世紅梅記>>,但或多或少會聽過唐滌生的名字。
編劇家杜國威在其舞台劇<<南海十三郎>>中,有幾段有關唐與南海十三郎的戲。寫得非常精彩。印象最深刻,莫過於唐滌生為南海十三郎抄曲,但過程中相互對唱。那一幕既寫出唐之急才,亦能表達他對粵劇的天份。
另一場印象深刻的,是<<再世紅梅記>>首演時,南海十三郎在劇院外徘徊。突然傳來唐暈倒的消息,他不禁悲從中來,百感交集。後來證實唐搶救無效,回天乏術。
其實唐滌生絕對是粵劇界,甚至戲劇界的奇才。他從1938年至1959年去世為止,共創作了四百四十六個劇本。單是在1950年至1955年期間,已寫了一百七十個。(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一生只寫了三十八個劇本。)可見唐產量之驚人,而且他的劇本不是草草交貨,每一個劇皆能成為經典。
要推至寶的,當然是首選與「仙鳳鳴劇團」合作的劇目: <<九天玄女>>,<<再世紅梅記>>,<<西樓錯夢>>,<<蝶影紅梨記>>,<<紫釵記>>,<<帝女花>>,<<牡丹亭驚夢>>等。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廣東中山唐家灣人,於黑龍江牡丹江市出生。在中山縣翠亨村紀念中學畢業後,進入了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及滬江大學進修中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他流徙到香港。由於堂姐夫是薛覺先的關係,他加入「覺先聲劇團」,負責抄曲,成為當時名震一時的南海十三郎及馮志芬的助手。這即是話劇<<南海十三郎>>中,二人對唱的由來。
唐滌生雖然當助手,但創作慾極強。很快創作了處女作<<江城解語花>>,由「小生王」白駒榮(白雪仙之父)主演。自此,他開始編劇的生涯。
唐一生共經歷過兩段婚姻。第一段是與薛覺先的第十妹薛覺清結為夫婦,並生一子一女。三年後離異。第二段是在1942年,正值香港淪陷時期,唐與上海京劇名伶鄭孟霞結婚,生得兩女。這一段婚姻對唐影響深遠,因鄭孟霞善於舞蹈及京劇,並經常把京崑的手法,唱腔,身段等技巧,向唐示範。唐把這多種元素融入粵劇中。所以鄭對於唐的創作是功不可沒。
在淪陷期間,兩人同甘共苦,互相扶持。鄭曾演出過唐所寫的六十套粵劇,是演出唐劇最多的演員之一。
戰後,唐受到各大戲班聘請,為很多名伶度身訂造劇本。例如馬師曾的<<我為卿狂>>,譚蘭卿的<<癲婆尋仔>>等。
五十年代,鄭孟霞已淡出粵劇界,但唐滌生正處創作高峰期。1956年,名伶任劍輝與白雪仙組成「仙鳳鳴劇團」。除邀請到靚次伯與梁醒波擔任武生及丑生外,更邀得唐滌生為劇務主任及駐場編劇。唐為「仙鳳鳴」所創作之劇作,可謂首首經典,無不叫好叫座,百看不厭。
以下唐為「仙鳳鳴」所寫之劇目:
1956年<<紅樓夢>>,<<牡丹亭驚夢>>, <<穿金寶扇>>, <<英雄掌上野荼薇>>;
1957年<<帝女花>>,<<紫釵記>>;
1958年<<蝶影紅梨記>>,<<西樓錯夢>>;
1959年<<再世紅梅記>>,<<九天玄女>>,<<西施>> 。
可惜在1959年9月14日晚,《再世紅梅記》在利舞臺首演。當演到第四場《脫阱救裴》時,唐突然在觀眾席上昏倒,不醒人事。隨即被送往法國醫院搶救,但在翌日清晨4時,最終宣告不治, 死因是腦出血。終年四十二歲。一代巨星,就此墜落。
自從他去世至今,粵劇界找不到能代替者。不論在才華,創意,還是對中國戲曲的認識,真是無出其右。他離開了五十四年,他的劇作仍不斷重演,歷久常新。每次重演都吸引新觀眾,可見作品的生命力。不論在藝術上,還是內容情感上,都繼續感染著每一位觀眾。

唐滌生的編劇功力
唐滌生一生寫了四百四十六個粵劇劇本,不少已成經典。在這些劇本中,有創作,有改編,題材豐富多變,但多以寫情為主。以情動人,刻骨銘心。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僅用兩套唐劇經典,試析其優勝之處。

<<蝶影紅梨記>>(下稱<<蝶影>>):
本事: 才子趙汝州與歌妓謝素秋以詩神交,互相傾慕,卻一直未能會面。丞相王黼通番外敵,欲以一百二十名歌妓獻媚,素秋是其中之一。幸得學長劉公道憐惜,助素秋潛逃,投靠姨丈縣令錢濟之。
濟之與汝州為好友,曾受趙家恩惠。濟之得知汝州來訪,並暫時寄居。但濟之深怕汝州因迷戀素秋而放棄功名。於是安排素秋移居鄰家紅梨苑,命素秋不得與汝州見面。素秋為不誤汝州前程,只好立誓應承。汝州誤以為素秋已死,傷心欲絕,每日茶飯不思。
素秋自知與情郎一牆之隔,相思難耐。每次欲窺情郎一面,總被公道勸退。一日,汝州為撲藍蝴蝶而逾牆過園,兩人初次見面。可惜秋素緊記誓言,只能自稱王太守之女紅蓮。汝州寂寞難耐,把與素秋神交之事相告,並誦讀二人詩句。素秋百般安慰,汝州心中稍安。汝州認素秋為知己,請她夜訪書齋。
素秋持紅梨花相見,隱喻「不忍分離」。可惜汝州思想單純,不明固中意思。二人在書齋中詠唱相惜,雞鳴始去。
汝州上京赴考,高中狀元而歸。他官授巡案,徹查王黼通敵之罪。公道欲成好事,向王黼獻計,以素秋獻予汝州,以求脫身。王黼為求脫罪,只能照辦。
素秋以扇舞逗汝州,汝州初驚疑,後得眾人解釋,二人終能連理。

<<蝶影>>是改編自兩個經典劇本: 元朝劇作家張壽卿(1279年-?)的<<紅梨花>>與明朝徐復祚(1560年—1630年?)的<<紅梨記>>。唐從這兩個版本中,取長補短,把舊版本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並加入新場口,令整個故事更流暢。
元朝以雜劇為代表,張壽卿是雜劇其中一名家。<<紅梨花>>全名為<<謝金蓮詩酒紅梨花>>,從劇名中得知,女主角的姓名是謝金蓮,而不是唐劇中的謝素秋,但男主角正是唐劇中的趙汝州。至於明朝徐復祚的<<紅梨記>>,女主角已為謝素秋,但男主角卻是趙伯疇。唐滌生把前人經典中的角色,各取其中,加入自編的新劇中。
其實「趙謝戀」早以在元明期間廣泛流傳。馮夢龍(1574年-1646年)在<<情史類略>>第十二卷中,有「趙汝州條」。郭英德在<<明清傳奇綜錄。上冊>>亦有提及此故事:
「致傳奇所敘汝州與素秋嘗在汴京聞名而未見,素秋為王黼所拘,逃難至雍丘等節,則係撰出。」
元雜劇的體制為「四折一楔」,而唐版本的<<蝶影>>則增至七析。各關目為:<<闖府>>,<<窺醉>>,<<撲蝶>>,<<亭會>>,<<猜花詠梨>>,<<花婆計賺>>與<<宦遊三錯>>。
唐滌生在其<<我改編紅梨記的動機>>指,他改編此劇,是因看到<<謝素秋圖>>而得靈感,被圖中靈活生動的形象吸引。而且他希望為白雪仙訂造新角色,能表現其淒美。最終,他決定改編此劇。
唐滌生改編此劇,並非照本宣科,草草了事,而是經過深思。
張壽卿的<<紅梨花>>偏重於「趙謝戀」,把兩人的愛情故事寫得相當淒怨。而徐復祚的<<紅梨記>>在愛情故事上,加入對權奸誤國的強烈批判,這與明代傳奇有極大關係。因明代傳奇的特色,在於帶有濃厚的倫理教化。主題亦多以人性勸善與治國興邦為主。
唐改編此劇時,吸收了兩者的優點,既保留愛情故事,亦加入對奸官的控訴。但明顯地,他是偏重於愛情一方,對「趙謝戀」寫得絲絲入扣,感人肺腑。
在角色人物上,唐把戲中主角趙汝州,謝素秋,劉公道和王黼,皆寫得相當細膩。例如,趙汝州是情痴,對素秋以詩神交,朝思暮想。當他誤以為素秋而死,哭得肝腸寸斷。後來,素秋以紅蓮身份,與他在書齋猜花,則表現他單純傻氣的一面。

謝:「秀才郎,我同你講明先呀!我咁夜來探你,我只許你談風月,我不許你再談傷心往事架!」
趙:「哦!紅蓮小姐,你拎住支花,係咪送比我架?」
謝:「係!我覺得同你交淺言深,真係愧無可敬。所以拎支花過來回禮......唉!秀才郎,咁你知唔知呢支花,叫乜野花?」
趙:「啊?花園外面,我就見好多咯!但係唔個呢支叫乜野花喎!」
謝:「咁你估下!」
趙:「庭中莫不是海棠花?」
謝:(唱):「海棠花好無詩興。」
趙:「唔係海棠.....係荼薇呢?」
謝:(唱):「荼薇冶艷味難清。」
趙:「咁唔係荼薇......係石榴呢?」
謝(唱):「石榴有花開夏令。」
趙:「呀!係碧桃花喇!」
謝:(唱):「秋盡桃花已凋零。」
(講):「秀才郎,你估唔到呢?真虧你係一個識花之人。連呢一種紅梨花,你都估唔到。」
趙:「我真係唔識喇!白梨我就見過,紅梨我就未曾見過......乜有種,叫做紅梨花架咩?」
(以上片段由從電影版中筆錄。)

當趙汝州中狀元歸來,負責查辦王黼時,詞鋒銳利,一針見血,表現出他口才出眾,對奸臣毫不退讓。

王:「賜坐。」
趙:「豈敢!豈敢!」
王:「阿狀元郎,想老夫今日乃小燕之期,所以與同僚一聚,好望阿狀元郎你,假以三分薄面於今時,顧全顏面於日後。人來!快速準備金盞銀盤從開宴。」
趙:「慢著,老相爺!古來有一個董胡鐵筆著春秋,把忠奸善惡從詳判。我只怕替你掩得一時,唔能夠同你遮得一世!與其狐狸總有擺尾之日,不若索性張牙舞爪弄人前呢!
王:「阿狀元郎,執法亦有公私之分,同門豈無同融之理呢?此事不談,不若我地先飲杯醇醪,且看十二金釵同舞扇。」
趙:「老相爺,下官身從帝苑來,初踏平將府,帝皇家尚未能有鼓室笙歌,何以平將府反為會品足調弦呢?」
(以上片段由從電影版中筆錄。)

<<紅梨花>>中的趙汝州只沉迷於情愛之中,從編劇角度來說,屬於「平面人物」。唐滌生優勝之處,是把趙寫得既傻氣風流,但又仗義回執。把人物寫得相當立體。
至於女主角謝秋素是全劇焦點。由痴迷汝州詩句,到被相爺棒打鴛鴦,有情人一牆之隔。後來投靠姨丈,在紅梨苑渴望見情郎一面,到最後在相國府與汝州共諧連理,皆可見她對愛情的忠貞專一,堅執不捨。這正是此劇最感動人心之處!經歷種種困難,有情人終成眷屬。
值得一提的是,由梁醒波飾演的劉公道。他身為長輩,對素秋憐愛有加。更不惜以身犯險,隱瞞相爺,協助素秋逃走。當素秋與汝州只有一牆之隔,他多次勸告她,不要因衝動而違背誓言,但又不忍有情人就此分離。

劉:「素秋,你成日裝(偷望),走喇!走喇你!」
謝:「伯伯!」
劉:「扯啦!」
謝:「伯伯!伯伯,我求你可憐我,你比我見佢一次啦!伯伯!」
劉:「唔得既!唔得既!」
謝:「伯伯,你都唔係唔聽見我講過啦,我對佢三載神交,都未能一見。今日我地有緣一見,你何忍我地變咫尺天涯呢?」
劉:「唔得既!唔得既!」
謝:「伯伯!你個人咁慈祥,我相信你以前,都梗係一個多情種子。」
劉:「係!駛乜講!」
謝:「係囉!係囉!咁係既然係多情人,你都可憐我呢個多情人既痛苦啦!伯伯!我求你!我求你!你應承我.....比我見佢一次啦!」(跪下)
劉:「唔好咁大聲,起身先!」(扶起謝)
謝:「我知道你梗應承我既,你同我開門啦!」
劉:「開門.....見一次咋!」
(以上片段由從電影版中筆錄。)

由梁醒波來飾演這個仁慈的老長輩,真是不二之選。梁是經驗豐富的文武生,亦被稱為「丑生王」。他演繹時加入一些小動作和極豐富的表情,令這位老長輩更添可愛。其實劉公道這個角色,正是本劇的「良心」。他眼見一對有情人被權勢阻隔,引起他的同情心,因他本人也是性情中人。在<<窺醉>>戲段中,他一方面深知道德界線,不能令素秋越軌; 但另一方面,又不忍素秋之哀求。公道在複雜的心理狀態下,只好冒險准許素秋偷窺。素秋一句:「佢真係生得好俊秀架!」令公道驚惶,怕她有進一步的行為。更怕是自己做錯了,於是強行把素秋拉回紅梨苑。
縱然如此,公道也是劇中「贏家」。在<<宦遊三錯>>中,他主動獻計,表面是為王黼脫罪,實質是撮合一對有情人。最終趙謝兩人能成連理,公道此人功不可沒。
唐滌生把此劇處理得洽到好處,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劇情步步進逼。把一對痴情男女的故事,寫得感人肺腑,百看不厭。曲詞亦寫得相當美,任白唱功了得,繞樑三日,娓娓動聽。讓觀眾暫時放下精神包袱,與劇中人同遊美境。

<<帝女花>>
本事: 崇禎帝愛女長平公主年方十五,在乾清宮前鳳台選婿。太僕左都尉之子周世顯中選,二人在連理樹下賦詩互贈,盟定終生。可惜在冊封當日,李自成帶兵攻入北京,皇城逐破。崇禎不忍眾皇女受辱,於是賜死后妃公主。他刺傷長平後,於煤山自縊。受傷的長平被大臣周鍾救回家中,治理傷勢。
清帝繼位,立都北京。周鍾父子欲向清朝投降,並以長平來換取官位,悲傷不已,欲圖自盡 。後得周鍾女兒瑞蘭及老尼姑相助,假以女尼慧清之名,隱世於維摩庵中。
一日,世顯途經維摩庵,巧遇扮作女尼的長平。後幾經轉折,兩人終於相認,並約定是夜在紫玉山房會面。
此事被清帝知悉,勒令周鍾逼使世顯與長平一同回宮。世顯到紫玉山房與長平相見,被誤會為貪戀新朝。幾經解釋後,二人表奏清帝,先善葬祟禎及釋放皇弟。清帝答應二人要求,並賜圖婚。二人在洞房之夜,於乾清宮的含樟樹下,雙雙自殺殉國。

「落花滿天閉月光。」不論你有否看過<<帝女花>>和「任白」,都必定聽過這句曲詞。因這句詞實在太出名,太經典了。它是<<帝女花>><<香夭>>的其中一句詞。
<<帝女花>>是唐滌生最出名的劇目之一。當年在香港,可謂家傳戶曉,無人不識。
<<帝女花>>是改編自清代戲曲家黃燮清的同名作品。黃燮清,字韻珊,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作品有<<倚晴樓總集>>,多以明末清初的人物故事為主。<<帝女花>>則寫於1833年。
當年演唱甚廣,不但對中國大受影響,亦曾流傳至日本。
根據戲曲大師吳梅所說,黃燮清寫<<帝女花>>的靈感,來自明末清初大詩人吳梅村(1609年-1672年)的詩作<<思陵長公主輓詩>>。
為了讓讀者更明白原劇,現把全篇詩收錄在下:

「貴主徽音美,前朝典命光。鴻名垂遠近,哀誄著興亡。託體皇枝貴,承休聖善祥。
母儀惟謹肅,家法在矜莊。上苑穠桃李,瑤池小鳳凰。鸞音青繡屜,魚笏皂羅囊。
沉燎熏爐細,流蘇寶蓋香。禊期陪祓水,繭館助條桑。綠綟芃蘭佩,紅螭薤葉璋。
錫封需大國,喚仗及迴廊。受冊威儀定,傳烽羽檄忙。司輿停鹵簿,掌瑞徹珩璜。
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至尊憂咄吒,仁壽涕徬徨。酈邑年方幼,瓊華齒正芳。
艱難愁付託,顛沛懼參商。文葆憐還戲,勝衣泣未遑。從容諮傅母,倥急詢貂璫。
傳箭聞嚴鼓,投簽見拊床。內人縫使甲,中旨票支糧。使者填平朔,將軍帶護羌。
寧無一矢救,足慰兩宮望。盜賊狐篝火,關山蟻潰防。逍遙師逗撓,奔突寇披猖。
牙纛看吹折,梯衝舞莫當。妖氛纏象闕,殺氣滿陳倉。天道真蒙昧,君心顧慨慷。
割慈全國體,處變重宗潢。冑子除華紱,家丞具急裝。敕須離禁闥,手為換衣裳。
社稷仇宜報,君親語勿忘。遇人專退讓,慎己舊行藏。國母摩笄剌,宮娥掩袂傷。
他年標信史,同日見高皇。元主甘從殉,君王入未央。抽刀凌左闔,申脰就乾將。
啑血彤闈地,橫屍紫禦汪。絕吭蘇又咽,瞑睫倦微揚。裹褥移私第,霑胸​​進勺漿。
誓肌封斷骨,茹戚吮殘創。死早隨諸妹,生猶望二王。股肱羞魏相,肺腑恨周昌。
賊遁仍函谷,兵來豈建康。六軍剺面慟,四海遏音喪。故國新原廟,群臣舊奉常。
賵圭陳厭翟,題湊載轀辌。隧逼賢妃塚,山疑望子岡。銜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訣絕均抔土,飄零各異方。衣冠嬴博葬,風雨鶺鴒行。浩劫歸空壤,浮生寄渺茫。
玉真圖下發,申伯勸承筐。沅浦餘堯女,營丘止孟姜。君臣今世代,甥舅即蒸嘗。
湯沐鄉亭秩,家門殿省郎。淒涼脂粉磑,零落綺羅箱。宅枕平津巷,街通少府牆。
畫閒偕妯娌,曉坐向姑嫜。偶語追銅雀,無聊問柏梁。豫遊推插柳,勝跡是梳妝。
菡萏鴛鴦扇,茱萸鸚鵡觴。大庖南膳廠,奇卉北花房。暖閣葫蘆錦,溫泉荳蔻湯。
雕薪獅首炭,甜食虎睛糖。壯麗成焦土,榛蕪拱白楊。麋遊鳷鵲觀,苔沒鬥雞坊。
荀灌心惆悵,秦休志激昂。崩城身竟殞,填海願難償。命也知奚憾,天乎數不臧。
累歔床簀語,即窆寢園傍。半體先從父,遺骸始見娘。黃泉母子痛,白骨弟兄殤。
夙昔銅駝泣,諸陵石馬荒。三年修荇藻,一飯奠嵩邙。寒食重來路,新阡宿草長。
溪田延黍稼,隴笛臥牛羊。朽壤穿螻蟻,驚沙起鴰鸧。病樗眠廢社,衰葦折寒塘。
列剎皇姑寺,馱經內道場。侍鬟稱練行,小像刻沉香。玉座懸朱帳,金支渡法航。
少兒添畫燭,保媼伴帷堂。露濕丹楓冷,星稀青鳥翔。幡旄晨隱隱,鈴鑷夜將將。
控鶴攀龍馭,驂麟謁帝閶。靈妃歌縹緲,神女笑徜徉。苦霧迷槐市,雌霓繞建章。
歸酅思五廟,涉漢淚三湘。柔福何慚宋,平陽可佐唐。虞洲瞻返日,蒿里叫飛霜。
自古遭兵擾,偏嗟擁樹妨。魯元馳孔亟,芊季負倉黃。漂泊悲臨海,包含恥溧陽。
本朝端閫閾,設製勝岩疆。虞順惇恭儉,時危植紀綱。英聲起北地,雅操邁東鄉。
新野墳松直,招只祠柏蒼。薤歌雖慘憺,汗簡自輝煌。諡號千秋定,銘旌百禩彰。
秦簫吹斷續,楚挽哭滄浪。」

值得一提的是,黃燮清寫<<帝女花>>,是在清人立場上寫。原劇中多以批判明代官員無能,歌頌清人開明為主。根本不會有國家興亡之嘆,更不會有情亡之悲,這是清代作家多用的立場。要閱讀古代作品,必須注意當時的實際情況,才能減少誤解。
唐滌生把此劇來個大改編,把原本不起眼的主題,改成足以感動人心的地方。他把周世顯與長平公主的愛情線,寫得相當深刻。而絕妙之處,是把愛情線與國家大事交疊。縱使有情人能共連理,但眼見時不與我。即使住入宮中,都只是任人擺佈。寧在泉台上的鴛鴦,都不作亡國奴。
論到<<帝女花>>,唐滌生說:「......我很想找一部有著良好主題的宮闈劇來調劑一下。」他成功了!他成功改寫一套不但主題良好,而且成為經典,影響極深的宮闈劇,來調劑所有粵劇迷的心靈。
在盧瑋鑾主編的<<辛苦種成花綿繡--品味唐滌生<帝女花>>>中,收錄了粵劇大老倌阮兆輝及戲迷張敏慧的對談。張認為,<<帝女花>>是宮闈歷史悲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加入文學性的藝術加工和戲劇元素。而阮兆輝則認為「......扣人心弦的是情,是人的情,事件的情,通過藝術加工去感動觀眾。」(<<款語<帝女花>>>)
兩人都指出此劇,情之深,藝術之高,可視為粵劇精品。究竟此劇有什麼優勝之處?
首先,讓我們了此劇的結構。全劇共有六折: <<樹盟>>,<<香劫>>,<<乞屍>>,<<庵遇>>,<<迎鳳>>和<<香夭>>。全劇環環緊扣,起承轉合,首尾呼應。
起初長平與世顯在鳳台上以詩互送,訂立誓約,一片溫馨景象。誰知劇情急轉直下,亂軍殺到,宮中荒亂。帝見大勢已去,紛紛賜死公主。世顯跪地哭求「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必將公主賜死於斷腸時候呢?」可惜崇禎不聽勸告,並「拋下紅羅代作勾魂棒。」
長平接過紅羅,欲依照皇父吩咐。世顯再三哭求,「你相顧斷柔腸。痛別離淚滿宮衫。慘過玉環,方信別離難......執手生離易,相看死別難。」
宮裡愁雲慘霧。崇禎立心要賜死長平,眼見她棄紅羅而去,拔劍追上。此段為高潮位,觀眾心情隨長平而去,暗叫不妙。後來長平被刺傷,昏倒在宮上。周鍾見狀,出手相救。觀眾心情稍定,突然世顯尋公主不見,只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觀眾亦同心叫苦。
從「編劇四段論」來說,這是「承」。劇情起了一百八十度轉變,創造疑問,帶動觀眾情緒。
<<乞屍>>中,周鍾父子為了富貴,出賣長平。寫盡了人性悲劣。長平為了尊嚴,不甘受辱。寧願去尼庵隱世。只嘆人心難測,禍不單行。
<<庵遇>>是生旦唱情的重頭戲。這一段表現出周世顯對公主思念之情,表露無遺。唐滌生再一次製造高潮。一方面,世顯覺得面善,於是極力試探;另一方面,長平盡力穩藏身世。但人總敵不過情字。最終相認,繼續情緣。
既然相認,此劇原可結束。但唐滌生出色之處,是劇情發展往往出人意表。周鍾父子聽從清帝命令,叫世顯帶長平回宮。以使懷柔政策,安撫漢人,以防漢人作亂。長平作為「人質」,成了政治籌碼。她當時知道這一點。於是與世顯合謀上表,逼清帝厚葬崇禎,釋放皇弟。其實世顯與長平早已決心自縊,與死殉國,但他們深知自己的「政治價值」。希望善用這個位置,為明皇盡心。
<<香夭>>被稱為經典中的經典。不但因為它扣人心弦,賺人熱淚。更是唐滌生功力之所在。先不論<<香夭>>,讓我們看看在正史中,長平公主是怎樣死的。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公主」:
「莊烈帝六女 坤儀公主,周皇后生。追諡。 長平公主,(甲申,1644)年十六,帝選周顯尚主。將婚,以寇警暫停。城陷,帝入壽寧宮,主 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又斫昭仁公主於昭仁殿。越五日, 長平主復蘇。大清順治二年上書言:
妾,跼蹐高天,願髡緇空王,稍申罔極。
許,命顯復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錢車馬錫予有 加。
主涕泣。逾年病卒。賜葬廣寧門外。 餘三女,皆早逝,無考。」

在正史中,長平公主是病死的。當年是順治三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她還未滿十八歲,與周世顯新婚一年。據說她死時尚有身孕五個月。
<<帝女花>>本身不是歷史劇,它只需要有歷史背景,不用照足正史。優秀的劇作家是能夠選取適合的元素,去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唐滌生就能做到。他立於正史之中,卻超越了歷史框架。把長平公主之死,與殉國連成一線,為她的生命畫上完美句號。從此以後,每逢論及長平公主,都記得她為保尊嚴,與夫世顯以死殉國的「烈女」。正因為這樣改編,<<帝女花>>才得已成為經典,名垂千古。

總結
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只能就以上兩劇作初步賞析。唐劇的優點多不勝數,不論在文學角度,戲曲史角度,都是一塊瑰寶,有待我們去發掘。尤其是他運用文字的功力,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
以下列出唐滌生大部份的作品,希望有心人能花時間欣賞,並藉此向一代宗師致敬!

<<錢>>、<<四千金>>、<<戰場風月>>、<<金搥博銀搥>>、<<落紅零雁>>、<<夜來香>>、<<碧血黃花>>、<<桃園抱月歸>>、<<憑欄十四年>>、<<夜流鶯>>、<<麗春花>>、<<朱門綺夢>>、<<野火春風>>、<<路遙知馬力>>、<<閻瑞生>>、<<桃花依舊笑將軍>、><<月上柳梢頭>>、<<天堂地獄再相逢>>、<<同是天涯淪落人>>、<<秦庭初試燕新聲>>、<<天盜綺羅香>>、<<新小青弔影>>、<<南北二霸天>>、<<出谷黃鶯>>、<<梁山伯與祝英台>>、<<新粉面十三郎>>、<<一結同心萬古愁>>、<<董小宛>>、<<法網哀鴻>>、<<梟巢孤鶩>>、<<花蕊夫人>>、<<蛇蠍兩孤兒>>、<<唐宮金粉獄>>、<<撲火春蛾>>、<<罪惡鎖鏈>>、<<漢武帝夢會衞夫人>>、<<吳宮鄭旦鬥西施>>、<<胭脂紅淚>>、<<裙帶尊榮裙帶瘋>>、<<隋宮十載菱花夢>>、<<韓信一怒斬虞姬>>、<<魂化瑤台夜台花>>、<<一寸相思一寸灰>>、<<一曲鳳來儀>>、<<卿須憐我我憐卿>>、<<袈裟難掩離鸞恨>>、<<元順帝夜祭凝香兒>>、<<橫霸長江血芙蓉>>、<<情花浴血向斜陽>>、<<雍正與年羹堯>>、<<錦湖艷姬>>、<<節婦可憐宵>>、<<楊柳攀折銷魂柳>>、<<一自落花成雨後>>、<<月落烏啼霜滿天>>、<<毒金蓮>>、<<仙女牧羊>>、<<金面如來>>、<<風流夜合花>>、<<屠城鶼鴣淚>>、<<一劍能消天下仇>>、<<蠻女催粧嫁玉郎>>、<<萬里雲山一雁歸>>、<<綵雲仙子鬧禪台>>、<<夜夜念奴嬌>>、<<漢宮蝴蝶夢>>、<<一枝紅艷露凝香>>、<<望帝迎歸九鳳屏>>、<<漢苑玉梨魂>>、<<梨渦一笑九重天>>、<<一樓風雪夜歸人>>、<<郎心如鐵>>、<<紅樓二尤>>、<<夢斷香銷四十年>>、<<蓬門未識綺羅香>>、<<一點靈犀化彩虹>>、<<帝苑梨花三月濃>>、<<一年一度燕歸來>>、<<復活>>、<<賴婚>>、<<燕子啣來燕子盞>>、<<天降火麒麟>>、<<醉打金枝戲玉郎>>、<<忽必烈大帝>>、<<紅了櫻桃碎了心>>、<<魂繞巫山十二重>>、<<紫氣東來花滿樓>>、<<難續空門未了情>>、<<春燈羽扇恨>>、<<錦城脂粉賊>>、<<玉女換雙城>>、<<壯士魂銷帳下歌>>、<<錯把銀燈照玉郎>>、<<唐伯虎點秋香>>、<<真假春鶯戲艷陽>>、<<雄寡婦>>、<<傾國名花>>、<<珍珠塔>>、<<一盞香燈照玉郎>>、<<金雀奇緣>>、<<陽春白雪兩相輝>>、<<煙花引蝶來>>、<<桂枝告狀>>、<<琵琶記>>、<<紅菱血>>、<<跨鳳乘龍>>、<<紅樓夢>>、<<牡丹亭驚夢>>、<<穿金寶扇>>、<<英雄掌上野荼薇>>、<<雙珠鳳>>、<<帝女花>>、<<香羅塚>>、<<紫釵記>>、<<雙仙拜月亭>>、<<王佐斷臂>>、<<白兔會>>、<<百花亭贈劍>>、<<香囊記>>、<<鐵弓緣>>、<<蝶影紅梨記>>、<<西樓錯夢>>、<<雪蝶懷香記>>、<<義膽忠魂節烈花>>、<<亂世嫦娥>>、<<再世紅梅記>>、<<血羅衫>>、<<九天玄女>>、<<西施>>、<<血淚銀箏血淚人>>、<<風流三父子>>、<<龍潭夜葬夜明珠>>、<<火海冤禽>>、<<花田八喜>>、<<販馬記>>。

06-10-2013

參考書目:
1,<<五十年欄杆拍遍--唐滌生粵劇劇本文學探微>> 潘步釗著,匯智出版。
2,<<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 楊智深著,三聯書店出版。
3,<<烽火梨園--1938至1949年香港粵劇>> 岳清著,一點文化出版。
4,<<錦繡梨園--1950至1959年香港粵劇>> 岳清著,一點文化出版。
5,<<唐滌生劇本全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謊言說過千百次仍是謊言--回應蔡志森「周一嶽想告訴你的真相」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謊言說過千百次仍是謊言--回應蔡志森「周一嶽想告訴你的真相」
Oct 9th 2013, 12:37, by 劉桂標

644124_534531879961104_1181937727_n

明光社是本地的另類建制派,被不少本地民主支持者稱為「道德塔利班」,原因是此社中人常站在其宗教原教旨主義的角度歧視和打壓同性戀者,不得人心。

明光社多年來,提出過不少反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觀點,但全部都被本地人權推動者徹底破斥,無一成立。然而,極惹人反感的,是他們不但沒仔細了解人們的破斥,反思其觀點的錯誤,而是不斷將其錯誤的觀點重複又重複,彷彿謊言說得多就成為真理似的。以下,我們以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的「周一嶽想告訴你的真相」一文(以下簡稱為「蔡文」,原載於2013年10月8日《明報》為例,展示他們這種思考「偽」術。

一 明光社的逆向歧視說是謊言

明光社反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主要理據,是所謂「逆向歧視」(negative discrimination)的存在。這種理據非常薄弱,已被支持平權者徹底反駁,我自己也曾就此詳細反駁過,如下: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是指人們的戀愛與性欲的性別取向。人們的性傾向若取異性,則屬異性戀;取同性,則屬同性戀;若兩種取向都有,則屬雙性戀。戀愛與性欲,是人類的基本需要,而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先進的民主地區及國家),人們經過了歷年來無數次思考與論辯,結果普遍認為,同性戀取向並無違反任何道德原則,也並不帶來社會的損害;因此,同性戀的性傾向一般也被接納為人的基本權利之一。(有關同性戀的道德性的討論,可參看筆者的「同性戀的道德反思」一文

在先進國家,基本人權都會受到保障,故此,性傾向的權利也受到法律的保障;性傾向歧視法例,就是對性小眾不受歧視的保障。在香港,我們尚未就性傾向歧視立法,這方面與先進國家仍有距離,應急起直追以符合國際標準。然而,明光社一直將自己的保守的宗教教條加諸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之上,以諸多藉口阻撓本地保障同性戀者的法例通過。他們提出的「逆向歧視」說,可說是其主要理據。
如果我們仔細地反省這種理據,不難發現,是基於對人權、自由及有關法律的誤解與扭曲所致。

「逆向歧視」在先進國家,是指政府實現平權法例後的一種積極行動(affirmative action)而導致的特別的歧視現象。例如上世紀80年代,美國黑人學生的大學入學率偏低,大學根據法院判決,為非白人學生設定了入學比率。之後一段時間,同一水平的學生中,白人學生的入學率便較低。直至90年代由一位白人學生入稟,法院基於社會已改變,非白人在社會已享有與白人相近的就學機會,於是判決撤去差別安排。

明乎此,我們可見明光社的「逆向歧視」說根本就淆混概念、扭曲事實。原因是:

1. 有關性傾向的主要的平權法例仍未通過,歧視現象尚存,根本就沒有所謂「逆向歧視」的情況出現。他們以此為由,反對性傾向立法,明顯是倒果為因。

2. 即使性傾向歧視立法通過,也不必出現「逆向歧視」的情況。後者是由於政府實行積極行動才會產生的,現在我們毫無理據說這種行動會在本地立法後產生,因為在先進國家也不曾出現反性傾向歧視的積極行動。

3. 他們所舉的外國的所謂「逆向歧視的個案」,也是與事實不符。例如,說美國一對基督徒夫婦開設的影樓,不為一對女同性戀者拍攝而觸犯法例而被法庭判罰款。這明顯是前者抵觸法例而受罰,與他們被逆向歧視根本是兩回事。

以上選自筆者所著「論反對性傾向歧視立法所據的『逆向歧視』說」一文。這裏,筆者對該文文字只略加潤飾便移入本文。文章寫於一年前,但完全適合在本文「循環再用」。主要原因,是明光社的言論十年如一日,往往只是不斷將謊言重複,而不是真的與人作理性的討論;故此,其中一種節省時間的方式,就是將以往反駁他們的言論重複,然後作一些補充以回應其表面是新的的一些說法。

二 謊言說過千百次仍是謊言

蔡文的主要論點,其實還是上面所駁斥的逆向歧視說,蔡志森只是將此謬說重新「包裝」再拿出來而已。

蔡文中,他說「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近日回覆本社的信件,以及他在不同場合的相關言論,卻間接承認了逆向歧視的真相」。表面上看來,他有新論點──周一嶽的說話間接同意了明光社的逆向歧視說。

然而,周一嶽說了些什麼說話間接同意了逆向歧視說,卻在蔡文裏完全找不到。我們找到的,只是周一嶽一句批評逆向歧視說的原文:

「聲稱受『逆向歧視』的人,是先對他人作出歧視行為,其後才被人投訴。那些個案反而顯示了在某些情下,以『道德』及『良心』作為理由的歧視行為,不容於社會。言論及行為的自由應有底線。」他的批評與筆者上面所說的是一致的,清楚表示出明光社所提出的所謂「逆向歧視」是不存在的,而所謂的「逆向歧視個案」,其實都是有人歧視同性戀者抵觸反歧視法而受罰,根本就不是什麼逆向歧視的個案。

蔡志森完全沒有看清楚周一嶽說話的意思(更可能的是他根本不理會後者說什麼),便說他間接承認了逆向歧視的存在,這種說法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蔡文看來好像是再列舉出許多所謂「逆向歧視」的個例,如下:

「若你作為教師,公開發表不贊同同性戀的言論會令你失去教席」。

「作為花店及餅店老闆,若你平日有售賣鮮花及蛋糕給同性戀者,只因不認同同性婚姻,婉拒為同性婚禮提供鮮花及結婚蛋糕而被控歧視」。

「若你是書店老闆,只因拒絕擺放支持同性戀運動的免費書刊和單張,便會有立法會議員踩場,指可惜香港沒有性傾向歧視條例,否則便會控告你」。

「若你因自己的宗教信仰公開宣稱同性戀(同性性行為)是罪便會犯法」。

「不租借場地給鼓吹同性戀行為的機構,便會因為差別對待而觸犯平等機會條例」。

「據平等機會條例,僱主有所謂『轉承責任』,若僱主沒有為僱員提供足夠的指引及規定,萬一僱員觸犯相關條例,僱主亦有機會同時被檢控。」

只要稍為小心看看這些所謂「逆向歧視個案」,其實都是平權支持者已反駁過的謊言(包括我之前的文章及周一嶽反駁明光社的言論)──將違反性傾向歧視法例者的受罰看作是他們受到逆向歧視。這種謬誤,我們可以代入其他類型歧視更明白其荒謬之處──例如,人們歧視女性、黑人或傷殘人士,違反法例而受到懲罰,絕不可能是受到逆向歧視,因為歧視者完全沒有被人們歧視,而是他們歧視別人而受罰。
在文章中,蔡志森提出一個似是而非的論據來區別性傾向歧視與別的歧視。他說:

「性傾向與現行的性別、殘疾、家庭崗位和種族歧視條例最大的分別是有關行為在道德上甚具爭議,而性傾向歧視條例是企圖用法律處分同性戀的異見人士,是嚴重侵害個人的良心、道德和宗教自由的法例。」

任何一個反歧視法例的目的都只是平權,因此,根本就不是要歧視人;但蔡志森卻說性傾向歧視法歧視同性戀的異見人士,這是扭曲性傾向歧視法的涵義,後者是將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視為平等,完全沒有歧視異性戀者或同性戀的異見人士的內涵。至於說性傾向歧視法與別的歧視法的分別在於道德上甚具爭議,這明顯也是概念上的扭曲。因為,從人類歷史來看,任何過往的平權運動(如奴棣、女性、黑人等的平權運動)也曾甚具道德爭論,蔡志森卻故意說性傾向平權運動才甚具道德爭論。另外,曾甚具道德爭論不是關鍵處,更重要的,是容許歧視的理據是否站得住腳,正如前文所說,現代社會已普遍認定性傾向歧視是不合理的。蔡志森這種謊言講過了許多次,也曾許多次被徹底駁,但他卻充耳不聞,依然故我,令人很懷疑他究竟是否有理性與良知。

總括而言,蔡文如其他與明光社有關的一干人等的類似論述一樣,都是將已被人揭穿的謊言不斷重複;然而,謊言始終是謊言,不會因說千百次而變成真理,凡能明辯慎思者都不會因此而被矇騙。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藝發局選舉改革芻議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藝發局選舉改革芻議
Oct 9th 2013, 12:43, by 王慧麟

IMG_9650A

政府外判選舉,以公關公司處理藝發局選舉事宜,本已不妥。今次選舉因選票出現紕漏問題,令點票時間,一拖再拖,簡直混帳。這不單愚弄候選人及選民,更是愚弄市民,確實令人憤怒。

因此,現在是時候討論藝發局的選舉改革。不要再等三年。

表面上,藝發局與政府其他有撥款權力的諮詢組織沒有分別。但實際上,它是政府類似的諮詢機構之中,唯一一個有界別民選之成分,換言之,部分委員是由選舉產生。由界別選出代表,再由特首委任,是藝發局的獨特之處,理應其在界別的認受性,比起其他諮詢組織為高。

但是,正如2009年審計署所批評,藝發局的選舉,存在投票率低、宣傳度低以及出席率低的問題。前兩者指涉選舉制度的問題,因此,民政事務局在2013年的選舉,作出一些改動,放寬資格,增加選民基礎,以及聲稱會加強宣傳,讓更多藝文界朋友可以參與。

作為候選人,現時藝發局的選舉方式,離開香港市民對選舉之認知,存在極大的差距。其犖犖大者:

1. 選民資格的確認,存在時間的偏差。透過個人申請成為選民者,本年三月已獲確認相關資格,但透過藝團或機構成為選民者,則遲至八月中才獲確認。此舉對於在八月中獲確認成為選民,而又欲參選的話不公平,因為他失去了五個月時間作準備。

2. 選舉名冊出現遺漏。部分選民因為可以選舉不願意接收宣傳資料,而不能出現在選舉名冊。這樣對於部分候選人不公平。因為相關藝團及機構,可以選擇性地把部分候選人之資料,給予藝團及機構內的選民。換言之,選民不能夠公平地獲得不同候選人的資料,而部分候選人又未能接觸選民,違反了選舉的公平原則。候選人有權利向所有選民提交資訊,回頭選民亦有需要有足夠資訊以作出決定,這是他作為選民應有之義務,兩者不可偏廢。

3. 選舉指引之約束力。與其他各級議會選舉指引相比,相當簡陋,而且沒有法律之約束力。例如選舉經費上限、候選人選舉開支申報、候選人支持者同意書、禁止賄選之規定,以至媒體報導之公平性等等,均沒有限制,對候選人不公平。雖然,廉署可以用普通法或廉署的反貪法例來處理選舉事宜,但一些例如媒體報道針對某些候選人不公平,則沒有公權力機構處理,損害選舉之公平性;例如有候選人聲稱在沒有同意之下「被聯票」;例如公關公司處理選票紕漏之時無法可依等等。

4. 公關公司處理選舉。藝發局是一個法定機構,而且具備撥款審批權,其選舉出來的委員有一定財政審批影響力,但負責選舉的卻是一間公關公司。外界除了擔心選民私隱等問題外,亦質疑私人公司之公平及公正性。今次選舉安排之混亂,可見一班。

5. 特首的任命權。官方論述指稱,藝發局之選舉並非選舉,而是「推選」,所謂「選舉」亦只是行政安排,推選出來的委員,最終需要特首委任。換言之,選舉不是選舉,特首的任命亦是實質,雖然過往從未試過特首否決委任由「選舉」產生的委員,但將來呢?

以上情況,只是今次選舉所反映的表面問題。若單從小修小補的角度考慮,只需要把以上出現的亂象修正便可。例如政府可以增撥資源,做好選民核實,又或者重新修訂選民名冊的規定,不再容許選民選擇不接收任何選舉宣傳資料;甚至可以修訂選舉指引,將其立法以及受選舉法例所約束,以及不再「外判」選舉活動,讓選舉事務處處理有關選舉等等。

但這些修修補補,當然有助改善及推動藝發局選舉,讓參加選舉之選民及候選人有更多認受性。但更重要的是,日後藝發局選舉方法該往何處去?即是說,究竟藝發局的委員及主席,該如何組成呢?

有幾個原則可以先探討,在達至共識之後再在技術細節上探討:

這裡,首先大家是否同意,藝發局委員是否應該全面及真正落實民間主導,全部由選舉產生呢?而主席又是否由民選委員互選產生?

其次,藝發局的委員人數應有多少?是維持現在的27名委員還是更多、更少?

第三,應該是按現時的範疇提名,選民可在各範疇投票之模式,還是其他?如是,應設
有多少範疇?應否還容許選民在各範疇投票呢?

第四,選民資格應如何改革?取消機構會員方式,還是應該更寬鬆呢?又抑或是減少選民人數,應該更「專業」呢?

第五,投票的日期及安排,應如何改變呢?兩日投票是太多還是太少呢?

在這些原則達至共識之後,再在共識之中推動改革,這樣,藝發局選舉的認受性才會有真正的提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可以借鑒澳洲的滅貧經驗改善貧窮人口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可以借鑒澳洲的滅貧經驗改善貧窮人口
Oct 9th 2013, 12:46, by The Concordia Connect

文: 無言小品

香港政府最新公佈了以家庭入息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作為貧窮線的標準,各界均對貧窮線的鬆緊作出了不同的評價。大部份的評論都指政府可以以更有效分配資源給有低下階層的家庭,減少跨世代貧窮,並平息社會上關於貧富差距的怨氣和批評。筆者有意講解澳洲的貧窮線的設立對福利政策的深遠影響,讓澳洲和香港的讀者初步知道兩地社會福利發展的理解,同時提出香港政府可以參照澳洲的作法改善現時香港福利及保障政策的做法。

澳洲是世界上少數稱為高福利的國家,有著更多的經驗解決貧窮問題。澳洲的貧窮線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設立,所以相比起香港,現時澳洲的貧窮問題沒有那麼嚴重。根據澳洲社會服務委員會(Australian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的統計數據指出,現時大概每八個澳洲人便有一個就是處於貧窮線之下,政府亦願意撥出大量的資源和津貼幫助貧窮人口。

例如,比較兩地貧窮人口的年齡階層而言,剛剛學會經濟獨立的青年人在社會上容易成為貧窮人口。面對如此巨大的青年失學失業問題,兩地政府皆著手推出多種措施增加青年人的上流機會,包括增加大學學位,以及推出多個就業計畫等等。

但相比起澳洲,香港政府沒法得知實際需要援助的青年人數,於是只好投資在少數有才能的青年人,並沒法將資源受惠於整體的青年人。而澳洲政府相對採取了一個比較公平的準則,就是利用發放青年津貼 (Youth Allowance) 減少各種族之間的貧富差距,亦同時補償了少數族裔的就業不平等情況,這方面的經驗是香港政府是值得取經的。

由此可見,貧窮線在香港不能單只是一條「死線」,因它對整體社會保障來說是有一定的作用。首先,設立有助政府能夠按貧窮人口的地區分佈、年齡組別等因素找出問題所在,繼而制訂扶貧政策。其次,貧窮線亦有審視扶貧政策成效的作用。通過定期比較各類數據,能夠準確得知關於每年之間貧窮差距等資料的變化,可以讓市民根據統計數字提出扶貧措施的意見。

扶貧工作是整個社會需要有責任的,政府只不過是作為一個主導的角色。對於香港人來說,貧窮線的設立象徵著政府願意行出第一步認真解決存在多年問題。香港消滅貧富差距的路只不過剛剛開始,政府的管理班子也不必如此消極。

最後筆者展望香港的管治者能夠拋開以金錢掛帥為首要的觀念,並以人為本的精神分配社會資源,再加上向外國扶貧經驗取經,定能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

資源來源:

http://www.abc.net.au/news/2013-07-15/majority-of-students-in-poverty2c-...

http://www.abc.net.au/news/2012-10-14/1-in-8-australians-living-in-pover...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False Economy - Alan Beattie 國家的命運好好玩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False Economy - Alan Beattie 國家的命運好好玩
Oct 9th 2013, 08:59, by hevangel

讀經濟學能夠分析世態,讀歷史可以鑒古知今,這本書把兩者結合在一起,以國家的興衰來佐證經濟學的理論,以經濟學的理來分析兩個起跑點相近的國家,為什麼在數十年後兩國之間會貧富懸殊。作者Alan Beattie是金融時報的編輯,這本書文筆幽默資料豐富,經濟解釋深入淺出,輔以歷史的趣聞軼事,十分輕鬆易讀。

英文書名中的副題A Surprising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開宗明義說明這本書是關於世界的經濟歷史。書名False Economy(虛假經濟)其實是經濟學術名詞,指著眼前節省小錢但長遠要倒賠大錢的經濟行為,亦是貫通全書的中心思想。把國家推進一蹶不振的衰退境地,往往是源於一些因小失大的錯誤經濟選擇。至於中文書名「國家的命運好好玩」,我只能說這個中文譯名不知所謂,完全離題兼趕客。

這本書總共九個章節,分別從九個不同的角度,檢視影響國家命運的九個經濟題目。一般普及經濟學讀物,大半從微觀經濟去解釋事物,而從宏觀經濟的書則流於空泛理論。這本書用比較不同國家的手法,以歷史作為經濟實驗的原材料,綜合分析經濟理論和歷史事實,引證一些難以證明的經濟定律,又或者推翻一些習非成是的經濟謬誤。

第一章是關於經濟制度的選擇,自由開放對封閉鎖國。十九世紀中葉,阿根庭和美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是從新世界的殖民地建國,同樣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兩國也相對地富裕,阿根庭曾與美國並列世界十大有錢國家之一,約紐和布而諾斯艾利斯同是新世界的文化之都。最關鍵的分別在於美國的農地多由獨立農民擁有,而阿根庭土地則主要由少數地主階層壟斷。獨立農民便是美國日後的中產層階,選擇可以讓他們能夠力爭上游的自由開放的經濟制度,促成美國在二十世紀的工業發展。相反阿根庭的地主階層保護既得利益,反對由下以上的經濟改革,更進而推行閉關鎖國保護主義,結果令工業發展停滯不前,一個世紀內讓阿根庭從第一世界淪落為第三世界國家。

第二章是關於城市的發展,美國首都華盛頓坐落偏遠的地方,遠離金融或工業重鎮,而且首都的居民更是沒有投票權,這一切是美國立國之初,吸收歷史教訓而特意設計的制度。若果首都同時是行政中心與經濟中心,如古羅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因為政治和經濟影響力重疊,國家政策很容易向首都傾斜,造成城市和鄉村的對立和衝突,令政局不穩定間接令羅馬滅亡。當政策特別向首都中的權貴傾斜,首都中貧富懸殊更容易成為革命溫床,只要攻佔了行政中心便等同把國家政權推翻,英國君主立憲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便是最好的例子。當國家政策用鄉村補佔發展城市,民眾便會從鄉村湧入城市找工作,形成第三世國大城市貧民區的問題。而當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沒有成熟的民主制度,民主的結果必然是政策更加向城市傾斜,造成更多人口湧入的惡性循環,專制政權倒沒有這個問題。

第三章是關於貿易,作者用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解釋經濟學比較優勢這個慨念。埃及在古羅馬時代,是整個羅馬帝國的糧倉,出口大量糧食,但今天埃及卻是依賴糧食入口。原因並不是埃及人口增加或土地流失,而是相對於羅馬地區,埃及水源充足適合耕作。但相對全球其他糧產地,埃及的水源便顯得貧乏,所以埃及便從其他國家進口糧食,把相對珍貴的水源投放其他用途。國際間的農作物貿易,其實國與國之間買賣其不是農作物本身,而是虛擬的土地和水源,等於借用他國的土地和水源法種植。近年有些國家主張糧食自給自足,甚至提升至戰略層面的確保糧食供應安全。誰不知自給自足並不等同安全,所有糧食集中在同一地方生產,如果因為天災人禍因素而失收,那年國內便會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反而全球糧食貿易有助分散糧食風險。全球其實有充足的水源,問題是水的價格並不能如實反映其成本,結果太多水源被浪費掉,在乾旱地區種植需要大量水源的農作物,而不是改種高價植少用水的農作物。水價格的問題觸及很多既得利益者,特別是當地的農民,所以改革有很大政治阻力。糧食問題說到底是水源的問題,而水將會是下個世紀最重要的資源。

第四章是關於天然資源,鑽石和石油被稱為惡魔的詛咒,擁有這兩樣珍貴礦產的國家,總是擺脫不了貧困,到頭來得不償失。天然資源的問題,正如有人忽然得到巨額天降橫財一樣,財富被揮霍掉最後一貧如洗,還不如辛勤工作知慳識儉過日子。開採天然資源是要投入鉅額資本和高科技機器,相反只需要小量低技術勞工操作機器。先進國家尚可以依靠生產機器來維持國民生產力,落後國家天然資源的多由權貴或外國企業壟斷,財富集中在小數人手,人民失業大多數要依賴政府福利過活,沒有工作動力令經濟衰退。再者天然資源並非自由市場,除非發現新礦場否則不可以出現新的競爭者,所以最有生產效率者成為贏家的經濟規律不適用於此。擁有礦場的政府或企業是尋租者,他們會用盡各種方法,如賄賂,暴力,軍隊鎮壓,獨裁統治,去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反對勢力同樣也會不惜一切把天然資源搶過來。只有少數國家能夠逃過惡魔的詛咒,最重要是不要讓天然資源的熱錢影響國家的其他經濟活動,以及天然資源帶來的財富的運用要公開透明,不能淪為政客討好選民的工具。挪威和智利便是好例子,天然資源的收益全部儲蓄在基金內,本金不能動用只能花利息,而錢必需要用在基建,教育或科研,這些能夠增加生產力的項目。

第五章是關於宗教,西方基督教國家發達富裕,中東回教國家落後貧窮,社會學之父韋伯的鉅著,更力證資本主義起源於基督教倫理的關係,讓人以為宗教信仰足以影響國家興衰。韋伯是一代大師級學者,但他的理論卻是馬後炮解釋,把因果關係倒轉了。事實是資本主義小商人傳統,不滿教庭權力集中才傕生基督教宗教革命,而二十世紀的經濟歷史更證明,天主教國家如愛爾蘭,信儒家佛教印度教的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也能迅速起飛。韋伯的基督教倫理建立在加爾文神學之上,但經濟實力最強的卻是信奉路德神學的德國。如果韋伯生在中世紀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回教文明最興盛貿易最發達的時代,大慨他的結論會是信回教有助經濟發達,畢竟回教的創辨人模罕默德在當先知前,他的職業可是一名商人。那麼回教和中國為什麼會發展落後歐洲呢?主要是因為地理因素,一片大陸無險可守容易建立起大帝國,在缺乏外部競爭的壓力下,社會欠缺求變的精神,宗教成為統治者保護既得利益的工具。宗教信仰的內容並不會影響經濟發展,信奉回教的馬來西亞近年也成為新興工業國。反而依附著宗教而出現龐大殭化的教會組織,才是扼殺經濟發展的元兇。作者更分析歷史上另外兩個龐大殭化的系統,中國的科舉官僚體制,和印度的階級族姓體制,兩者與回教教士對經濟發展有相同的禍害。相反在主流以外的民族或宗教,因被逼要靈活求變才可以生存,這解釋歐洲的猶太人,東南亞的華人,非洲的回教徒,如何發展為成功的商人階級。

第六章是關於政治如何影響經濟,經濟課本常告訢我們,有效率的生產商在市場勝出,沒有效率的生產商被市場淘汰,但事實卻是一小群擁有既得利益的生意商,可以憑其政治影響力左右市場,阻止更有效率的生產商來分一杯羹。即使最後他們被打敗開放市場,但卻不是來自消費者的反抗,而是輸另一群更有政治影響力的生產商。秘魯是全球最大的露荀生產國,佔有歐美超過九成市增,源於當年美國打擊毒品,選擇了露荀這樣高價值的農作物,配合零關稅優惠和農業發展資助,利誘秘魯的可卡因農民改行種植露荀。盡管發達國提倡全球化自由貿易,但他們卻極保護其農產品市場,原因是農民人數雖然少但政治影響力巨大,任何影響他們生計的政策也不可能通過。人數少地區集中而每人涉及的利益重大,便容易動員團結和組織,產生很大的政治影響力。相反如果人數眾多而每人的利益輕微,儘管加起來比前者多出很多,但大多數人怕麻煩或想搭便車,不能集中動員便沒有政治影響力。第六章後半部講述歐洲各種不同農產品保護主義的興衰,以有趣的歷史案例解釋政治如何影響經濟,而經濟又反過來影響政治。早年英國羊毛業是主要衣服材資,可是從遠東入口的綿花和絲綢,因為輕薄舒服迅速攻佔消費者的心。羊毛農夫和地主不甘失去衣服市場,動員政治力量阻止綿花入口,甚至立法規定人民要穿毛衣。不過另一邊廂也不是弱者,從遠東入口棉花的東印度公司,便與之展開長達一個世紀的政治角力。直到後來英國開始工業化,勞工把大部份收入花在糧食上,令工業家與地主的利益對立,地主在政治影響力處於下風,才推翻英國的農業保護主義。同樣的歷史依然在今日上演,例如歐洲的香蕉市場,美國的鋼鐵和生物燃料市場。

第七章是關於物流與貿易,經濟學有一個慨念叫比較優勢,生產成本低的地方會出口到生產成本高的地方。不過現實是除了生產成本外,還要考慮運輸成本,貨物運出去後能不能收到錢等等。良好的交通基建,簡便清關的制度,比地理上的距離更加重要。從中國把貨物經過半個地球運去歐洲,成本遠遠低於只隔一個地中海的非洲,甚至把食物從中國運去的菲律賓大市城的超市,也遠比從當地的鄉村運去便宜。這章從中世紀的商會開拓貿易路線,進化為擁有軍隊保護其貿易路線的東印度公司講起,一路講到鐵道,蒸汽船,手提電話如何把市場擴大,減低各地間貨品格價的差異,再講到冰鮮牛肉和貨櫃的興起,減去了不必要層層中間人,如何改變了鐵路和海路運輸。非洲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落後和基建和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差到甚至儘管非洲的氣候地壤適合種植毒品,連毒販也不選擇在非洲種植毒品,因為種了不知道能不能收成,收成後也不知道運不運到出去。

第八章是關於貧污,貧污對經濟發展有害是公認的事實,當政府官員把自已的利益放在國家之上,自然會作出不利民眾的決定。中國和印度在貧污指數不相伯仲,但中國的經濟發展明顯高於印度,在不同制度下貧污帶來的害處也有輕重之別。中國政治是一黨專政,貪污對像只有一個共產黨,當商人花錢去賄賂官員後,至少能合理地獲得預期的回報,貪污是可以計算的營商成本。相反印度的政治一團糟,花了錢賄賂也不知道官員能不能搞定,隨時又有不同官員走出來要分一杯羹,叫商人如何能夠做生意。前印尼獨裁者蘇哈托貪污高達天文數字,但在他執政的三十年間,印尼的經濟也有不錯的發展,始終是自已的地盤,把國家經濟弄好才能貪多些。相反非洲一些小國的獨裁者同樣也是大貪特貪,但他們做不長被趕下台要逃亡海外,於是他們把貪污得來的錢存在端士銀行,在位其間殺雞取卵能貪多少便貪多少,完全置國家的發展不顧,這便是流動土匪與長駐土匪的分別。當官員不合理地收入過低,例如中國明清兩代,殖地時代的印度,貧污便成為補貼官員收入的方法,繼漸更制度化成為社會常態,變相成為是令一種稅收。人民通一般能夠容忍貪污,只要貪污有規可循花錢好辨事。當貪官收了錢卻交不出貨,人民便不會再容忍貪官污使推翻政權。

第九章是關於制度的選擇沒有回頭路,當一個國家選擇了某一經濟制度之後,要重改變新選擇另外一個制度十分困難,因為無可避免觸及依賴現存制度的龐大利益群。盡管當日的選擇有充分理由,隨時間環境改變,當日的選擇不再適合,但今天卻無法走出死胡同。鍵盤字母的排列是一個好例,今天我們看到的QWERTY鍵盤,最初的設計是防止打字太快,令打字機的字桿卡在一起。電腦面世後不再有打字太快的問題,可以改用能打字更快的字母排列,但當人人也用慣QWERTY鍵盤,沒有人會去學習新的打字方法,新鍵盤完全沒有市場。俄國中央集權統治的傳統,可以追溯至蒙古帝國,一直到沙皇時代,至蘇聯共產黨一脈相承,從生沒有產人更夠和中央抗衝的商紳和地主階級,所以今天也走不出強人政治的困局。東歐的前共產國家中,在推翻共產政權開放市場後,以前在奧匈帝國的國家,明顯地發展比舊俄國統治下的國家好,因為那些國家骨子裏依然保留奧匈帝國政府權力有限的傳統。作者亦分析中國的改革開放,對照蘇聯共黨倒台後的發展,中國的官僚集團傳統比俄國的中央集權傳統優勝,至少地方權力分散有利改變,再者有政治傳統相近的南韓,台灣,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借鑑。印度擁有民主和自由,還有英國留下來的行政架構,發展理應比中國和俄國好,不過印度有自已獨特的問題,族姓階級嚴重分化社會,把國家切割為許多細小的利益團體,結果誰也讓不了誰沒去有效旎政。

最後作者總結全書,指出今天歐美經濟領先世界並非必然,而是歷史上歐美作出正碓的經濟選擇,或曰至少有能夠及時改正錯誤的學習能力。不過若果現在的選擇不當,發達國也可以一朝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法國當年爆發大革命之前,也不是沒有改革的聲音,甚至皇帝和貴族也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只是他們總是下不定決心一拖再拖,結果錯失了改革的機會。

原文連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拒絕平凡](十): 粟米肉粒飯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拒絕平凡](十): 粟米肉粒飯
Oct 9th 2013, 09:20, by 黃增健

[拒絕平凡](十): 粟米肉粒飯

每次吃粟米肉粒飯,都會憶起母親和外公。
從我小學二年班起,母親已是嚴重哮喘病人。她的肺部非常衰弱,需要長時間使用呼吸機,而且經常進出醫院。因此,她把我交托給外公照顧。
外公很疼我。每天待我放學後,總帶著我四處尋覓美食。
他極愛潮州「打冷」。印象中,我們吃過兩次。有一次,我吃完胡椒豬肚湯後,肚瀉了一晚,但他卻平安無事。後來,他不敢再帶我去「打冷」了。
我小時候腸胃很差,常常反胃作嘔。看了多次醫生,胃藥也吃慣了,可惜仍無效用。有護士推測是「胃酸過多」,建議吃「克力架」餅。我嘗過一段時間,但效果只屬一般。
這時母親擔心極了。自己身在醫院,照顧不到兒子的飲食。眼看兒子的腸胃愈來愈差,作為母親,怎過意得去!?
於是,她叮囑我: 晚餐只可以粟米肉粒飯。因為肉粒夠「正氣」!
我不知道她從哪裡得知,但小小的我,當然聽足吩咐。於是,一星期吃足七晚,維持了三個星期。
外公怕我吃其他會出事,亦不敢違規,只能照做。去到餐廳,他吃他的,我就一定吃粟米肉粒飯。
當時年紀小,頭腦單純,吃七晚亦不覺悶。現在就不行了!
雖然這段往事有點悲,但直至現在,每逢吃粟米肉粒飯,總會憶起他們。
也算是紀念吧!

09-10-2013 家中,下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我們都是同志公民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我們都是同志公民
Oct 9th 2013, 08:41, by Rayang

為何同志平權?

一直以來都支持同志平權, 或性小眾平權, 但卻未曾真正好好的理解身為性小眾的感受。身為一個直人, 基本上是沒可能切身感受到當性小眾的感受。沒想到, 因為參加了一個計劃 (Action Q大專同志平權訓練計劃), 能夠有這種非筆墨能盡形容的體驗, 在有基督教背景的突破青年村, 除了成為一個性小眾, 還在眾多人面前 COME OUT了 。

參加這個計劃前, 其實除了會否仍有時間參與之外, 沒有想那麼多, 純粹因為自己對土地議題和性/別議題比較有興趣。不過再問我為何特別關心此兩類議題, 如果要一個較詳細的論述和較大的原因, 土地議題還可以 (因我覺得香港的不少議題, 歸根究底是土地分配不均, 如文化發展 (eg觀塘的起動九龍東 )﹑產業單一化 (eg 數碼港變地產項目 ), 貧窮, 逼遷…… 然而, 性/別議題我真的說不出口。

直至入營後, 大家都先後分享了參加這個計劃, 一起爭取平權的原因。我就分享了我的初戀女友, 被一個 TB 溝走了。傷心是必然的, 但當時與朋友聊天時, 有一位男生說他很討厭 TB, 因為 「TB溝走晒原本屬於男仔啲女」, 雖然當時因為失戀很不快, 但我在理智上就是難以認同那位朋友說的東西。而在之後的日子, 又有不少人對我初戀女友的那段同性戀說三道四。不知怎的, 雖然仍有情傷, 但總是覺得怪怪的, 也認為這些針對著「同性戀」的說三道四並不應該, 也不合理。加上自己的基督教小學背景, 和父母從小開始的性別定型, 同時亦漸漸開始懂一點事, 那時開始就不時思考同性戀的議題。加上自己較咸濕, 有看一下有關的書和評論 , 擴闊了對性/別不同可能性的想像。進了大學後, 又認識了不同獨特的人, 加上 2012年尾立法會連同志平權法例諮詢議案都被否決, 就覺得香港人實在匪夷所思, 整件事很荒謬, 從那時開始就很想參與這個運動, 出一分力去推動改變。

突破的深宵

於是, 我便拉了我的朋友方包 (直男) 一起參加這個計劃。在廿多個參加者中, 只有五個是直的 (二男三女), 其他都是 LGBTQ 。那一天晚上, 大伙兒坐在突破青年村的大堂促膝長談至深宵, 程度十分開放, 互相分享經驗和技巧。Gay 的圍了一圈, Les 的又在旁圍了一圈, 我和方包就成了真正的圈外人 (outsider),成為了性小眾, 遊走在兩個圈之中, 不斷吸收新知識, 在 Gay那邊了解一下甚麼叫桑拿﹑又在 Les 那邊看看 Butterfly 是甚麼來的。一會兒後, 大家又圍了一個大圈, 互相了解對方的圈子的東西。那一晚聽到和感受到的, 確實令我們大開眼界, 至今也難以忘懷, 可謂進入了一個新國度, 而重新學習裡面的語言和文化。我倆問他們一些問題時, 部分人會較大反應地說「咁你都唔知?」其實不知道是合理的, 畢竟我們本身是直人, 更何況香港本來對性的討論就乏善可陳。可能直人在問問題, 希望可了解更多時, 會問到一些在 LGBTQ 眼中的常識, 或問得好像有點侮辱性, 其實只是無知。大家都應該拿出多點耐性, 互相解釋﹑溝通, 才能真正的彼此接受。

還記得方包之後分享道, 即使異性戀, 或主流之中的朋友關係, 也不會討論得, 互相了解到如此深入, 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現象:到底是這樣的討論太「露骨」﹑「核突」, 還是我們太假太保守? 當中, 有人表面上是衛道之士, 內裡是甚麼模樣則無從得知, 亦有人是本來思想較保守, 不願接受新事物和改變。如果朋友聊天從不談心底話和自己的東西, 我想那極其量也只是玩伴吧, 隨便都可被取替 - 真正的朋友, 是會談心底話和自己的東西, 也自然是不能替代的。

那一晚, 我和方包在旁聽他們聊天時, 我倆自己又談到「戀母」﹑「人獸交」等的話題, 本以為可在原本頗深入的討論再延伸一點, 沒想到旁邊有幾位朋友的回應都頗大和負面, 嚷道:「做咩要傾呢啲~~?」「真係接受唔到, 唔知點解, 無原因」。我想說的是, 其實如果大家連討論「戀母」﹑「人獸交」都接受不了, 又怎樣叫人接受同志平權, 或甚同性婚姻呢? 其實其他人對同性戀﹑LGBTQ抱著不開放的心態﹑拒絕討論或甚立法的情況, 與某些人對「戀母」﹑「人獸交」等議題的態度可謂相若。如果我們想別人開放, 我們自己也應該開放一點, 參與不同的討論, 即管討論不同的話題呀。否則, 很難說服到別人, 為何開放至討論/接受同性戀就可, 開放至討論/接受戀母﹑人獸交就不可。當然, 討論不等於要做, 討論也不等於認同, 討論只是一個過程, 一個讓大家嘗試好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又與其他人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理性溝通的過程。

To come, or not to come, that is the question

第二天的早上, 大伙兒圍一個圈坐下, 並邀請六位直男直女 (五位參加者一位組長) 站出來中心分享感受。當他們叫著 「COME OUT啦」, 我那一刻確是有點猶豫, 覺得有點尷尬, 不過還是出去了, 承認我們直的, 確切的, 真實的感受作為小眾是怎樣的。我們輪流分享了感受, 雖然那種感受實在非筆墨能盡形容 – 直人 COME OUT 都要用一點時間去感受﹑去掙扎, 更何況 LGBTQ 的人? 他們要面對的, 可不是一個營內數十人那麼簡單, 而是工作﹑家庭﹑關係等等全方位﹑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東西。

下午時, 我那組選了音樂組, 跟隨音樂導師存存唱歌, 然後一起創作了一首歌, 再到沙田大會堂那邊唱給途人聽, 歌詞如下:

就讓那彩虹
帶著這小方舟遠航
開拓美好新世界
普: 像海洋一樣自由
沒有大眾小眾
更沒有假裝的面容
We are in the world of love
普: 分享平等的夢想

  因為人本身比較無恥, 又有丁點兒經驗, 分工時就自薦做渣咪那個, 負責講解我們的表演和信念, 呼籲大家嘗試了解多一點, 並開放討論。還記得剛開始唱的一刻, 大家都有點害羞和膽怯, 我腦海中第一下閃過的念頭是: 幹麼不勇敢一點? 然而, 我接著想到的, 就是 COME OUT 時的感受, 那時就頓時明白為何大家會膽怯, 畢竟背負著的實在太多, 出櫃與否, 實非一時三刻之激情能所決定。我想, 這個經驗真的很重要, 即使一向接受同性戀和LGBTQ, 卻從未真正當過性小眾, 嘗試 COME OUT的滋味的話, 實在很難真正的理解他們的處境。所以希望大家會開放心胸, 嘗試了解一下, 可以的話就幫助他們, 可從身邊的朋友先著手, 好好的關心, 慢慢的了解, 易地而處一下, 再鼓勵之。同志 COME OUT 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然而只是做回自己, 拿回自己本來應有的東西, 實在不應要負上如此大的代價, 希望大家會支持同志平權。終有一天, 沒有大眾和小眾之分, 借用一位營友所言, 大家都是同志公民。

(P.S. 性別文化節將開鑼, 9/11 也會有同志遊行, 歡迎大家參加, 一起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值得留下的地方)

半小時表演的啟示:眾志才能成城之民主路

  我們在表演時, 前面坐了很多假日休息的外傭, 一名參加者小狼分享道, 因為他懂一句菲律賓話, 而他主動的跟她們講菲律賓話, 她們就很興奮的, 甚麼都支持了 :o)

  我們在表演時, 有途人打電話查詢/投訴了我們, 然後保安就來了解一下了。一開始還說不可以在此表演, 邀請我們離開。(雖然, 我知, 保安很多時只是棋子)

  我們在表演時, 同時間有幾個人在派發明信片﹑單張, 有一些家長很好的, 願意和子女一起聽我們講解, 和我們溝通。不過有一部分, 就是會黑面的, 一幅「咪教壞我個仔呀頂你」的模樣。

  從半小時表演中, 感受到要傳達資訊, 實在很難, 因為大家平時都受太多壓迫, 或接受太爛的資訊 (CCTVB/ATV) /待遇/教育, 很難有空間和心力再好好的吸收其他資訊, 更遑論思考。外傭在香港的待遇很差﹑香港投訴文化很嚴重; 沒有文化政策不止, 還常搞破壞; 教育政策基本上是失敗的, 裡面沒有文化教育, 也沒有性教育, 也沒有生死教育, 無止境的教改 (疑似停左) 帶來的除了自殺﹑壓力和不滿, 都沒有帶來真正重要的元素和改變。除了同志平權以外, 這一切一切, 都極需要好好的改善和關注。然而, 我們的垃圾政府, 已經失救, 無論如何也不會改善。因為這個垃圾政府, 是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的, 七百萬人的特首, 是由 689 人授權的, 還有偉大﹑神奇的功能組別。

  說到底, 這一切都與民主化有關。如果有真的民主, 權力歸於人民, 而政府需足夠的人民授權才應運作的話, 政府就不會胡作非為, 不知所謂, 波叔﹑吳得掂等庸才也沒可能可以尸位素餐如此久, 浪費公帑。所以, 如果大家真的想香港有空間讓大家實踐心中所望, 尋求公義, 追逐理想的話, 大家都應該關心政改。如果可以, 也了解一下「佔領中環」, 作為一個手段去推動民主化。討論﹑商討並不等於贊成。如果有白痴堅持這就是支持的話, 只能夠講大家生存於不同星球吧。接下來的一﹑兩年, 將是決定香港命運的時間。無論是追求同志平權, 還是扶貧, 還是想買樓住, 還是想關注外傭在港的待遇和情況, 還是文化政策, 還是反填海, 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還是甚麼甚麼的, 我們都應關心政改。

孤掌難鳴, 眾志才能成城, 民主路上缺一不可, 仍靠你共我, 每一個。
期待你的關心和參與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市建局嘉咸街重建又走數 使招迫走商戶 原區安置承諾「被消失」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市建局嘉咸街重建又走數 使招迫走商戶 原區安置承諾「被消失」
Oct 9th 2013, 04:55, by 馬淑君

IMG_7886
圖: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與商戶遊行至市建局抗議

(獨媒特約報導)市建局又走數!在中環卑利街/嘉咸街H18重建計劃,市建局曾承諾於第一期重建會興建一棟兩層高的新零售大樓,讓現有商戶優先競投舖位,然後才會開展第二期重建,這個安排直至今年6月政府向中西區區議會提供的文件時仍然白紙黑字可見。不過市建局卻突然於今年九月底,發律師信予受發展計劃影響的商鋪經營者,要求他們於今年12月31日前遷出,市建局則改稱從未作出如此承諾。獨媒記者訪問商戶,發現市建局設立了各種「魔鬼細節」,最終目的疑是迫走商戶,取消分兩期重建整個項目或將新零售大樓另作打算,以「提升」項目的整體商業利益。

受壓保育風潮 曾承諾分兩期重建

h181 h182
圖:項目受影響的範圍,接近中環中心及半山扶手電梯,利益巨大。圖片來自市建局網頁

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於2007年5月通過,當年獲城規會通過的發展藍圖,由三個地盤A、B、C區組成,用作住宅、商業、酒店及零售用途,亦會建設社區設施及公共休憩空間,整個重建計劃佔地5,330平方米,受影響的商戶為78間。當年市建局是計劃一次過重建的,不過受壓於當年因為天星及皇后碼頭事件所引起的保育意識,市建局於2008年將重建計劃改以分兩期進行。分期計劃是先進行位於中間B地盤的清拆,並興建一座兩層的新零售大樓,可作濕貨用途。受重建影響的B區的商戶可遷往A及C區的空置店鋪暫時營業,待B區大樓重建完成後才開展A區及C區的清拆。當年市建局共將8戶原B區商戶遷至A區及C區經營。

這樣的安排好像不錯,不過原來魔鬼在細節中。

h183
圖:最新的項目發展大綱圖,中間地盤為B區

要有「競投新舖機會」 唔該先俾幾十萬

市建局除了已收回B區土地並予以平整外,局方自2007年開始,已經以「私人協商」的方式,收購A區及C區的業權,據今年6月地政總署向中西區區議會提交的文件,市建局已取得區內212個業權中的192個。目前在A區及C區經營的商戶,包括部份由B區遷移至此營業的商戶,均是在市建局物業內,與局方以「許可證」的形式經營,一共有38戶。

據記者了解,現時所有受影響的商戶,均可獲取一筆「營商特惠津貼」,金額大小視乎商戶的營商年期。經營年期達數十年的商戶相對可獲較高的津貼,最高可達五十萬。不過原來商戶希望參與市建局遷至B區新零售市場的「地區新鮮食品店安排」,卻必須放棄這筆數十萬的津貼!

IMG_7852

放棄幾十萬津貼,原來也不等於是一定能競投到舖位!所謂的「地區新鮮食品店安排」原來只是會被優先參加非公開的競價的投標,商戶需要以重建後該行業的「市值租金」租用舖位!有商戶便向記者表示,計劃風險太大成本過高,目前連新零售大樓的設計或新店鋪的面積藍圖也沒有提供,根本難以決定是否參加計劃,再者商戶能否負擔日後的「市值租金」,仍是未知之數。

再者,因著賠償額的不同,一些經營較久的商戶要放棄的所謂「留位費」比營商年期較短的多,有商戶指差距最高達到42萬!在必須放棄應得的賠償、不確定鋪位面積及考慮到屆時租金最會大冬的情況下,大部份商戶因此並無參與市建局的遷移計劃,38戶只有2戶參與。這兩家商戶均是營商年期較短、營商特惠津貼金額較其他店為低。

除之遷回新大樓的安排不合理外,市建局更以扣起每個商戶以十萬計作為「人質」。

扣起商戶一半租作「人質」 唔到你唔聽話

市建局早已收購重建項目內大部份業權,共有38個商戶以「准用協議」形式租用市建局物業。不過這個「准用協議」又是魔鬼協議,商戶每月所交的租金雖然是優惠租金,約是租金全額的一半,但原來商戶每月交租是要付租金的全額,其中一半會全部扣起作為「押金」,於「准用協議」結束後才會一次過發還。換言之全部38個商戶均有大量血汗錢被市建局扣起作「人質」,只能聽任市建局命令。如今市建局發律師信通知中止「准用協議」,如果商戶拒絕遷出,之前所付的押金將全數被沒收,基本上商戶毫無還價能力。有商戶便質疑市建局當時訂立的「准用協議」,是為自己留後路,方便隨時反口推翻承諾,以扣起的押金威逼商戶聽話遷走。至於局方則聲稱,商戶所交的租金「參照應課差餉租值而釐定,遠低於市值租金」。

商戶們表面上獲得市建局的妥善安置,但實情整個重建計劃及所有安排均對他們不利。若商戶們無法爭取以合理條件留守現有鋪位直到全部獲遷移至新的零售市場,不但香港歷史最久的百年市集將消失,附近居民亦失去一個重要的市集購買生活所需。商戶們表示必定與市建局抗爭到底,不會容許它輕易違背承諾。

B區重建唔見影 疑是合併項目鋪路

IMG_7857
圖:早完成平整的B區地盤

按原定計劃,B區將於2016年重建完成,但地盤至今仍未有任何動工的跡象。據附近街坊表示,B區的清拆工程早就完成一年多。該地盤的招標工作亦早於2012年5月完成,當時由長實擊退其餘七個發展商奪得B區的發展權。根據協議,發展商需將建成的3.2萬呎濕貨及零售市場交還市建局,預定於2015年完成。當年長實投得項目,市場便預計長實也會參與A區及C區的競投以合併項目發展,A區及C區的招標將於明年進行。發展商丟空B區地盤,會否是等待投得A區及C區後,一同合併發展?

以市建局角度,零售市場本非局方之願,局方對遷移商戶所施加的種種不合理安排,令到至今只有2戶商舖參與。市建局大可以商戶反應欠佳為由,修訂發展計劃,取消濕貨市場或是全面改作高檔零售用途,在財務下無疑對市建局及發展商更為有利。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10月7日曾到市建局遞商戶們的請願信,要求市建局聆聽商戶的聲音,撤銷律師信。同日下午,王國興議員及「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召集人許偉堅發起遊行,與部分商戶到市建局再次請願,並要求市建局馬上派代表與他們交涉。市建局代表邱松鶴接見兩位議員及眾商戶後,約定了下星期二(10月15日)晚上七點半與商戶討論事宜。

IMG_7837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