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位農友及村民共同行動
[新聞稿]香港農民促請環保署立刻改革「贏粒糖、輸間廠」的環評制度 !
新界各區農民,包括元朗、錦田、坪輋、鶴藪、馬屎埔,齊集馬屎埔村開記者招待會,批評新界東北新發展規劃的環評報告粗疏,是一份不合格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報告內容並未能讓香港政府、環保署、環咨會委員以及香港市民了解新界東北新規劃工程,對環境生態、農地、農地生態、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影響。
馬屎埔村農夫區先生表示,十多年來因為東北規劃,整條農村受到地產商的迫害、農地被丟荒,環評報告對於這個情況隻字不提。馬屎埔村一直使用南番順水坑田式耕種,使到農地變成一片濕地,濕地裏物種豐富,但環評裏面除了塱原濕地之外,就沒有就粉嶺北的農地作出評估,所以環評報告不能反映實況,應該要從做。
打鼓嶺坪輋區雖然最後被挑出東北發展新計劃,但係會撥入下次新界北發展,所以現時已出現原居民地主收回農地,不再給農民續租的情況。更謊謬的事情係,政府也帶頭將官地上的農地趕走,回收農地,不讓農民耕種。所以新界區因為發展為市區的議題出現,導致農地被毀壞的情況非常嚴重。政府需要制訂一個農業政策,保護香港現存的農業,並且促進農業的發展。
住於錦田的有機農民黃如榮先生說,有機耕種保育生態,但政府沒有政策保護香港農業,農民生存困難。就算係要發展,也不應犧牲農業和農民。目前的東北環評報告,並沒有好好地處理農地、農地生態的問題,是不可接受的報告。
元朗馬田壆的陳先生,主要以種果樹為主,多年來受到地產商恒基的迫遷,現在仍然未解決。陳先生認為,香港沒有農業政策保護農民,所以農民也不能夠生產蔬菜及水果。其實農地對於生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理應有政策支持。農業不單是農民的生計這樣簡單,它有很多社會功能。
位於流水響鶴藪村的川上農場場主杜先生說,環評制度沒有提過農業,農地生態是不可接受的。農業不單是一個行業,對整體社會的發展及穩定有作用,我們需要一個農業政策去推動農業的發展。
馬寶寶社區農場農夫鍾智豪說,馬寶寶農夫以社區回收廚餘來製作堆肥,既替社區、城市減費,又可生產食物,而且因為有機耕種的操作,農地生態豐富,不過環評報告對農地生態沒有研究,更何況,既生產食物,又可減費的農業竟然沒有受到關注,環評報告祇是研究堆田區的容量,卻沒有減廢的建議。
大會發言人袁易天認為,新界各區農民都受到發展的影響,東北環評祇係討論東北的生態問題,然而元朗南、洪水橋、錦田、河套區政府建議都在幾年內有規模巨大的發展項目動土,整個新界都會震動,香港再沒有農業區,生態系統地會因為農業的消亡而大受打擊,這種協同效應在東北環評報告裏面並沒有討論和評估。顯然,這份環評報告並沒有盡責任分析情況,讓政府、環保署及香港市民有充份的資訊去討論和理解新界東北規劃的真正問題所在。
同時,由於環評報告漠視農地生態,馬屎埔村的水坑田濕地裏,就有兩種淡水的貝類生存,在香港農地上非常稀有。所以我們可以判斷,顧問公司可能沒有在連馬屎埔農業區作實地研究。對於水平這樣底下,態度如此粗疏的報告,我們是不能接受的。
我們促請環保署重做更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漁護署更應立刻制訂農業政府,兩位署長應該聯合促請發展局撤回東北新發展規劃,保育新界生態及農業,免受盲目的發展摧毀。
於馬屎埔水坑及梧桐河曲生活的河蚌,是稀有淡水魚「高體鰟鮍」繁殖必需的寄主。
大會發言人袁易天展示河蚌與高體鰟鮍照片
於馬屎埔村水坑農田生活的河蜆
各位發言農夫展示河蚌
河蚌(從未曝光的照片,亦未在東北環評中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