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作者為台灣獨立記者朱淑娟,獲授權轉載。原文見 facebook,文章列出街頭採訪的要點,講述參加反服貿民眾在不同位置記錄不同故事的重要性及要點。人人都是公民記者,將訊息廣傳,突破媒體的封鎖及限制。
18日起,來自各地的學生跟人民在立法院外三個地點(濟南路、中山南路、青島東路),支持在議會內的同學跟人民,要求馬總統下令服貿協議應在立法院實質審查。媒體很多、SNG車排排站,但基於媒體找梗的特性,這種持續多日等待回應的抗爭,到後來就真的沒什麼梗,隨後就開始出現一些無關痛癢的報導(例如雞排妹來了)。
但其實現場每分每秒都有變化,很多無法到場、或者即使到場,但因為抗爭地點分散各處無法一一關照的人,特別需要這種「即時新聞」的報導。既然大家需要的訊息無法從媒體獲得,而各位既然來了,不如合力架起人民的新聞網。
為什麼要報導?目的是擴大關注跟參與,你到場只有一個人到場,但如果你報導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所見所聞,那就等同於十倍、百倍人的到場。另一個報導的力量是促進對話,讓站在對立面的一方得到這一邊的訊息跟訴求。
大家都有PO文、PO照片,但多數的PO文都過於零碎,一句、兩句成不了一個「即時新聞」。我列了幾項即時報導的要點請大家參考:
準備好工具:
一隻可上網的手機就可以了。如果有錄影機就更好了。
報導的規格:
一張照片、一則約200到300字的PO文。
錄影的話,選重要的畫面,一鏡到底不要超過2分鐘。
報導原則:
就你的所見所聞,不必拘泥平衡報導。但訊息盡量完整、平實陳述,不要造成閱讀者不必要的緊張跟不安。
報導的時效:
時效不拘,以你可以完成以上PO文的時間為主,但記得註明件發生的時間。
報導平台:
就用FB等網路平台。
觀察現場、就定位:
到現場時,不妨先走一圈,找到一個你覺得喜歡的地點,然後就鎖定那個地點一段時間不要移動。如果一直移動,就無法靜下心來感受到同一個地點的變化。先觀察現場有多少人、誰來了、誰走了、都在做什麼、有什麼動靜。
找報導主題:
因為PO文只有200到300字,因此鎖定的主題愈單一明確愈好。報導不外乎現場、人、事三種,分述如下:
一、 關於現場:
就是大景的概括描述。例如可以大致說明現場人數,多是什麼年齡的人,警察跟人民的位置及互動的氣氛,是否交通管制、天氣狀況等訊息。(花邊新聞、寵物新聞、我在這裏、大家在吃什麼…這種就免了)
二、關於人:
(1) 例如有中南部的老師跟學生遠道而來,可以訪問老師或一、二位同學。可以問他們是什麼學校什麼系、何時搭車到現場、預計待到什麼時候、有什麼訴求等。他們可能有精心製作的標語,拍一張照片與文一起發。
(2) 現場有老師或人民開講,有人只PO某某老師上台了,這其實無法完成訊息傳遞。好的即時報導可以摘錄這位老師重要的發言內容。
三、關於事:
(1) 現場的一些事,例如現場有人說明訴求。請摘錄重點。
(2) 現場宣布一些守則,例如請大家維持清潔、不要跟警察對立。請摘錄內容。
(3) 突發狀況,例如有警察舉牌、或警力有增強的情況。請描述現場。
(4) 需要外力協助的部分。請摘錄重點,如有詢問電話可附上。
攝:李雨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