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最新人口增長率放緩 顯示官方數字嚴重高估

 
Madesmith

Modern handmade. Stories from designers.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最新人口增長率放緩 顯示官方數字嚴重高估
Aug 13th 2013, 14:16, by Local Research Community

圖:人口估算嚴重高估從單程證來港的新增人口,製造人口假象。摘自《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

今天統計署公佈2013年年中人口數字,香港人口增長率只有0.4% (實數為0.41%)。

若我們翻查統計署在停收雙非後發佈的香港人口估算2012年-2041年報告,雖然2013年實際人口數字與估算數字相比只高估4,400人口的出入,實際人口增長率(0.41%) 卻比起去年的未來增長估算,少了近一倍(0.79%),由本來預算2013年有5萬7千3百人的增長減至只有3萬人,反映現時官方人口增長數字嚴重高估。

本土研究社認為,此數據反映自去年停收雙非政策出現以後,人口增長率已經大幅減少。然而,根據政府未來人口估算,未來20年(直至2031年)增長率仍然會保持0.6% - 0.8%不等,將會與實際情況大有出入。由於人口估算是各種政府配合各種人口需要的基礎數字,包括醫療、福利、經濟、土地、規劃、房屋、教育等政策配套,出現人口增長高估將會嚴重影響政府及社會對以上政策的判斷,影響深遠。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人口增長高估的部分包括其中香港社會較為關注的「單程證」的估算。根據早前本土研究社的土地研究計劃《不是土地供應 - 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在未來30年政府都將每日150個限額「估到盡」(見上圖),每年估計從單程證新增的人口達54,000人,比起每年平均實際只用了4萬多個限額明顯出現高估。今天公佈的人口數字 (單程證數字只有4萬7千) 印證了高估的情況。單是此「估到盡」的高估,讓香港未來30年多估了20-30萬人新增人口。

未來人口增長亦轉趨穩定及放緩,是更好的時機讓特區政府積極製訂全面人口政策,包括更精確的人口估算統計、探討人口負荷的城市承載力研究(Urban Capacity Studies)與及積極的移入人口審批政策。

與此同時,人口增長的放緩意味著香港不再需要原定計劃進行大規模移山填海的開發大計,政府應重新檢視以人口增長需求之名推動的土地開發大計的合理性及逼切性,包括新界東北、洪水橋與填海計劃,避免出現「過度開發」(Over-Development)及不必要破壞香港原有環境及社區。

1998年,當年新界東北的規劃已經借估算未來人口增長將會由98年的680萬增加至2011年的840萬,成為合理化此項開發新界私人農地計劃的重要理據。到了2013年香港實質人口只有718萬的今天,我們可以更清楚見到高估人口數字的實況已經算錯了十多年,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尊重事實,別以錯誤的人口估算誤導市民有關土地發展計劃的合理性及迫切性,就算繼續按0.4%的人口增長率計算而不下降,香港到2047年也將不會有800萬人口增長,過度發展最終是誰得益?

參考資料:

明報:本港人口增加近3萬人 (16:40)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30813/gb21640a.htm

本土研究社:《不是土地供應 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881200501

統計署:2013年年中的人口數字 (2013年8月13日)
http://gia.info.gov.hk/general/201308/13/P201308130524_0524_115777.pdf

統計署:香港人口推算 2012-2041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5052012XXXXB0100.pdf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漁民香港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漁民香港
Aug 13th 2013, 08:15, by Urban Diary 城市日記

P7033709

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東區走廊,從橋上看見幾十台吊臂和躉船在維多利亞港工作。慢慢地,以前的海邊變成陸地,不久將來,在一片爭議中動工的中環及灣仔繞道也落成,陸地再次伸延向維港對岸。汽車多了一條道路可用,港島由東至西的交通會比現在暢順,贊成填海起路的人說是有利經濟發展。但維港再次被入侵,越填越窄了。

每次聽到上一代或上幾代人提及填海,都不禁驚訝香港原來真的填了很多海。灣仔廈門街與皇后大道東交界的石級是以前的海岸線,是上船的地方。告士打道早於20年代填海填出來,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現身處的地方,也是90年代的重點填海項目。

這年頭成長的小孩,將來走在中環及灣仔繞道的海濱長廊,很難想像腳下原是大海一片。就如當下的我,聽見那石級原來是從前的海岸線,感覺也有點天方夜譚,不但海岸被填滿了,早幾年還在的石級,已被市區重建局剷平,變成利東街重建項目的車路一部份。

陸上人對填海贊成與否,或許是價值觀問題,但對漁民和水上人來說,卻是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直接影響生計。《城市日記》八月號寫兩個漁民─坪洲大黎和銅鑼灣避風塘耀哥。兩人不約而同最痛恨填海,由生活談到工作,都在說填海的可惡。我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站在大海的角度,站在漁民的立場看填海。

今期《城市日記》再次找來導演陳浩倫,用錄像記錄大黎耀哥的生活,嘗試從他們的視線出發,看填海、看香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漁民香港:坪洲黎水勝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漁民香港:坪洲黎水勝
Aug 13th 2013, 08:17, by Urban Diary 城市日記

IMG_1501

每次跟黎水勝見面和通電話,他都會問:「為甚麼要拍攝我捕魚?我的生活沒有甚麼特別之處,為甚麼你要約訪?」每次見面他都會問一次,但也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我把這個觀察告訴協助《城市日記》拍攝錄像的陳浩倫,他這樣回答:「因為他真心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普通。」

坪洲街坊稱呼他做大黎。大黎今年60歲,祖父和父親都是捕魚,我問他是不是第三代漁民,他說不知道,「我沒有問,父親也沒有告訴我。」大黎在贊育醫院出世,在漁船上長大,自幼協助父親捕魚,幾歲大已因在岸邊賣魚而被警察拘捕。因為過著「逐魚而居」的生活,他沒有進過學校,目不識丁,只懂得寫自己名字。

為了給下一代接受教育的機會,大黎在坪洲買了屋,從此住在岸上。每天清晨四時去捕魚,如今子女長大了,生活也沒甚壓力,他依然每天準時開工,不過工作時間短了,早上七時多便回航,在離家不用10分鐘路程的食環署街巿開檔賣新鮮魚穫,下午跟弟弟和鄰居坐在海邊飲啤酒,談天說地。

salted fish 1

大黎眼中很普通的生活,於我而言是個挑戰,因為我對漁業基本上是一竅不通。無論是漁民生活還是捕魚工作,都是超級陌生。我們第一次見面時,他說了一段令我難忘的話:「香港以前是漁村,可惜政府忘記了我們的根,不但沒有任何政策幫助,反而殺死漁業,趕絶漁民,你看政府經常填海便知道。現在已經沒有年青人入行,最年輕的漁民都已經40多歲,再過10年,我們這代人退休後,香港也再沒漁民了。」

聽見他這樣感慨,我才發現自己多年來看待填海,從來沒有考慮過會影響漁民的生計。從事新聞工作多年,填海是我常報道的議題,我會從規劃發展、自然保育或海濱美化的角度出發,可是從沒站在大黎和其他漁民的立場去硏究填海。

以前大黎會到大嶼山附近水域捕魚,但政府為興建赤鱲角機場和迪士尼樂園而大幅填海後,便要遷去大、小交椅洲和坪洲水域一帶。他解釋,填海摧毀淺灘,令魚苗失去成長環境。「魚苗要長大,需要風平浪靜的環境,填海把淺灘都填掉,風大浪大,把魚苗都打死。」當時他站在海堤,指著前方的海,即政府提出在坪洲填海的範圍,然後在空氣中畫了一個大圈,激動地說:「政府只關心填海建豪宅。」

扼殺了漁業,遺忘了漁民,政策忽視漁業的持續性發展,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許多人的責任。大黎眼中的普通事,其實一點都不普通,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忘記了。

出海打魚的人,周末和公眾假期對他們沒有意義。大黎一年工作八個月,農曆新年前後和初夏魚穫量少,他才會放假休息。

大黎的艇不足四米長,只能坐四人,所以他不會出公海捕魚。香港目前有3,700艘漁船,當中千多艘是遠洋漁船,其餘都是小艇,只在本港水域捕魚。

靠海為生,大黎身行力行,維護海洋生態。他不用細魚網,避免捕獲不需要的海洋生物,捕到幼魚會馬上把牠們放回大海。我乘坐另一艘艇在附近看著他和太太打魚,看見黎太純熟自然的動作,一捕一放,我確信這對漁民夫妻一直實踐維護海洋生態的原則。

每次見面,我們都會談論海洋的可持續性。他反對填海,贊成禁止拖網捕魚。他每次都强調,在保護海洋生態方面,政府應多做功夫。「政府很懶惰,除了禁止拖網捕魚,其他應做的都不做。他們似乎想跟隨大陸設休漁期,但沒有用的,應該要立法,魚要長到多大才能捕捉,然後在海上及到街巿巡查,確保沒有濫捕。一日不立法禁止,休漁期一過,大家又在濫捕,甚麼魚都會捕清光。」

問與答
我最喜愛香港的一面......
「只要不涉及政治,香港是個很自由的地方。」

我最討厭香港的一面......
「太擠迫,每次讀到有人要住劏房的新聞,都會難過。香港非常富裕,我們應多建公屋,改善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

我認為香港要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香港應該有工業、農業和漁業,不能單靠金融和地產。如果只依賴外地供應糧食,這是非常危險,我們必須有本土農業和漁業,為自己提供食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家長縱容小孩海星當飛標擲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家長縱容小孩海星當飛標擲
Aug 13th 2013, 08:23, by HO PAK KEI

前天大退潮,水退得很出。

我在西貢企嶺下海散步時聽到幾個小孩高聲大叫:「這邊好多好大隻呀!」

我回頭一看奇景在眼前出現,他們正在玩海星當飛鏢鬥飛得遠,個大人仲拍照留念。

如是者來回數次,我終於忍不住叫起來:「你地會擲死海星!你地會擲死海星!你地會擲死海星!你地會擲死海星!」

之後個大人對我說:「好細力擲,好矮擲...」

就是如此有太多不懂尊重生命的人,而且還理直氣壯地做壞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漁民香港:銅鑼灣避風塘耀哥

 
Picture Perfect Weddings.

Subscribe to Trending Now..Weddings for great tips and ideas for that splendid day. Inspiration for joyful reunions from themes to bridal gowns and more.
From our sponsors
漁民香港:銅鑼灣避風塘耀哥
Aug 13th 2013, 08:19, by Urban Diary 城市日記

P7033990

水上人講移民,一定要聽清楚上文下理,否則可能會鬧出誤會。

「移民即是過身。」耀哥解釋:「去了美國,即是去世了。去到那麼遠,不會再回來,最好的形容詞就是去世。」他看見我驚訝的表情,不禁大笑。「我們讀書少,但好斯文,說話講得好文雅。」玲姐補充說,但我又好奇問:「假如真的移民,不是過身,會怎樣形容?」她說叫法也一樣,「反正去了那麼遠,不會回來。」

銅鑼灣避風塘耀哥,全名陳耀華,65歳,在養和醫院出生,他强調幾十年前養和收費平宜,低下層都負擔得起。玲姐原名何銀,60歲,她知道我想多了解避風塘的生活,介紹耀哥給我認識。

耀哥和坪洲大黎一樣生於漁民家庭,幾歲便隨父親出海打魚,拿上岸賣。他最痛恨的,也是填海,香港何時何地曾經填海,填海前後水流和魚量的分別,他都能清楚話你知。捕魚為生本來已經不容易,沒完沒了的填海更令海洋生態不斷變差,魚越來越少。耀哥早年轉行駕駛遊艇,下班後才捕魚增加收入。他10年前退休,載人出海釣魚成為主要收入來源,跟大黎不同的,是他依舊住在艇上。

「以前我們的艇停泊在今日聖保祿醫院附近,後來填海建維園,避風塘才搬來現址。」在告士打道仍是海邊的年代,耀哥會拿著新鮮魚穫到灣仔警署外面擺賣,客源大多是警察。

馬料水填海,吐露港窄了很多,水流變急,魚量也減少了。他記得將軍澳還未填海成新市鎮時,有兩個小島,他喜歡閒時到該處釣魚、捉蟹和滑水。填海後小島變成工業邨,耀哥失去了一個既可打魚,又可玩樂的地方。

大黎吿訴我填海摧毀淺灘,令魚苗失去成長環境,直接影響海洋生態的可持繼性。耀哥說,填海可惡之處還包括挖泥、挖沙和棄置汙泥,「魚蝦蟹全被挖走,無一幸免。」

挖泥把海上所有生物活生生挖走,對海洋生態的殺傷力,絕不低於拖網捕魚。兩者分別是拖網捕魚是漁民不負責的行為,政府為平衡海洋生態,已經立法禁止,但填海是大型公共基建,是政府以發展經濟為名,用納稅人的錢對海洋生態進行大規模破壞。

政府規定汙泥要棄置在指定區域,惟汙泥倒在海中,引致附近水域塵土飛揚,污染海水,在那一帶生活的生物都被弄死。耀哥又說,因為填海太多,海灣收窄,水流比以前急湧,很多魚兒都無法游進香港水域。

不斷填海破壞了海洋生態,政府多年前收回海上小販牌照也改變漁民的生活方式。耀哥說,以前的避風塘是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我們基本上不用上岸,生活需要都可以在避風塘滿足得到。除有粥粉麵飯,也有賣餅乾、汽水和啤酒,我們連擺酒的船都有,像是今日的平民版海鮮舫,唯一沒有的,是賣衣服的小販,所以不是所有水上人都是漁民。我太太的娘家是賣水的,玲姐的父母就專賣日用品給來香港補給的遠洋船,他們駕駛小船出海做生意,由香煙到電器都有得賣。」

雖然耀哥有間公屋在筲箕灣,避風塘也遠比不上以前熱鬧,但他和太太依然喜歡住在艇上,留戀避風塘的生活。他們共有11艘艇,每艘艇有不同用途,其中兩艘用作休息,食飯和睡覺都在這「休息艇」上,飲茶、買餸和添置日用品就上岸。兒子則跟妻兒住在公屋。

「海上風涼水冷,空氣比岸上好得多。岸上焗熱又嘈吵。我上到岸連呼吸都有困難。我駕駛快艇,喜歡到那裏都可以,只要30分鐘就到達果洲群島、橫欄島釣魚。而且住在艇上也方便開工。」

我從玲姐口中得知耀哥住在艇上,爽直的耀哥最初否認,只說在艇上休息,後來熟絡了才肯承認。他解釋,海事處發出的是休息船牌,只供休息而非作住處,所以他不能說自己住在艇上。

雖然如此,耀哥仍讓我上休息艇參觀,也容許同事Sarah把的空間設計素描下來,導演陳浩麟則拍攝了我們在艇上的訪談。

住在艇上的耀哥讓我想起《城市日記》早前訪問過的肥仔和阿禮,他們是住在工廈的年輕藝術家。工廈漸成年輕藝術工作者的寵兒,讓他們用相對平宜的租金解決居住問題。現時大約有40人像耀哥般住在銅鑼灣避風塘,雖然他們在岸上有屋,仍喜歡以海為家,自由自在。

問與答
我最喜愛香港的一面......
「能夠在海上生活。海很寧靜、寬敞和自由。」

我最討厭香港的一面......
「填海和玻璃幕牆樓。填海徹底改變香港,尤其影響水上人的生計。密密麻麻的玻璃幕牆樓令香港又熱又焗,以前香港一年最熱的一、兩天都只是攝氏30度,又有風,現在連風都消失了。」

我認為香港要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停止填海,不要再傷害海床和海岸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歷史印記:香港古代石刻、劍刻

 
Madesmith

Modern handmade. Stories from designers.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歷史印記:香港古代石刻、劍刻
Aug 13th 2013, 05:38, by Arthur Hau

前言:多得北方漢狗炎黄的千年壓抑,香港這平古代軍事和經濟重地完全失去了自己應有的歷史,所以筆者一直說,香港沒有歷史,只有考古!

美藉人仕孫中山先生口中所講的「中華民族」,即所謂漢、滿、蒙、回、藏大一統或一家親,令到香港一班盲目追隨者自稱為「中華國族主義者」。這批人聲稱漢、滿、蒙、回、藏幾個差異極大的不同文明,形成了他們口中的「中華文化」,但事實上,這些讀死書人仕除了會死背國文和中史書之外,對藏文毫無認識,對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教莫不關心,對蒙古民族在世界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全不了解,所以所謂「中華國族主義」說穿了只不過是他們用來「埋堆」、「侵略」和「自凟」的工具,而香港的所謂「中華國族主義者」,則是被香港洗腦教育製造出來的一批「北京填鴨」。

本文目的是要幫這批「北京填鴨」,上第一課香港歷史。

話說一九二零年代,香港大學英人考古學者 Shellshear [1,2] 在大嶼山大灣偶然發現了一把古劍,而這把古劍因為表面沒有氧化生銹,所以在未有化學測試下,被認為是一把銅器時代(大漢帝國之前)出產的銅劍。現時這把香港古劍正存放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之中,多年來似乎都未受任何科學鑒定,所以此劍的真正鑄造年代,以及隱含的化學成份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香港古代劍刻1
香港古代劍刻2

除了化學成份和年代之外,這把香港古劍最受關注的就是劍身刻有的圖案。這些整齊的圖案既不是大漢帝國的文字,又不是一些動物的形象,而當中的曲線和直線組合並不單純,有點像圖章印記。作者在這裏先大膽假設這些有可能是嶺南人真正祖先的獨有文字,而這個假設背後的原因又是甚麼呢?在未解釋個中道理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的一張圖:

香港石刻

上圖為香港蒲台島發現的石刻,類似的石刻在嶺南以外的東亞大陸從未出現過。其實,最早的香港石刻於一八一九年在東龍島被發現,但一直被世人所忽略,直到一九三九年其他香港石刻相繼在香港石壁、蒲台島、大浪灣、滘西洲、長洲等多個地方被發現,而到了一九六零年代才在報章上有所報導,但卻依然沒有受到任何關注[2]。下圖列出部份在香港各處發現的古代獨有石刻。

香港古代石刻

在香港發現的石刻有幾個異常獨特之處:
一、世界上發現的古代石刻大部份以動物形象為主,而香港石刻則以奇特和複雜的圖案為主。
二、世界上發現的古代石刻大部份都存在於山洞之內,只有少數在露天的地方出現,而香港石刻則絕大部份刻在露天的石壁之上,更有很多是面方大海的。
三、香港蒲台島發現的石刻,在圖案的編排和設計上,與香港大嶼山發現的劍刻非常類似。

香港古代石刻和劍刻

如果筆者原先的假設是正確的話,香港甚至珠江三角洲一帶本來就擁有自己使用的文字,而這些文字成方塊狀。這個假設正好解釋廣東語系中的六音語音系統與漢語四音系統截然不同,原因當然是兩個語系本來就有不同的起源,而香港語中保留一大堆只有讀音而沒有字形的非漢字,正好支持這一點。嶺南文明在北方漢人多次血腥侵略下幾乎完全被毁[3,4],但北方大宋帝國(甚至更早的北方大唐帝國)的科舉和教育制度等卻只能將非嶺南人母語的北方漢字,强加於嶺南人的生活之中,而未能完全消滅嶺南原本母語。嶺南獨有文字字形被毁,但字音卻長存,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廣東語系的六音音韻系統異常固定,與漢語不穩定的四音系統形成極大對比[5],使得嶺南人在種種壓迫之下,仍然有能力完全保留不少只有字音,而沒有字形的嶺南古字。

事實上,以上的推論非常合理,香港語中有部份(不完全的)非漢字到了大清帝國時,才被滿州人納入康熙字典之中,成為北方人完全不了解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謂漢字,當中最簡單的例字有香港語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第三身無性別代名詞,「佢」字[6]。在此之前,這一大堆非漢字一直被北方人的大宋帝國甚至大明帝國所壓抑,更稱之為「土話」字[7]。滿洲人因為要有效統治東亞大陸,不管是南方字或是北方字,一並納入其漢字字典之中,這些都是有歷史根據的事實。

註:為「北京填鴨」上的第二課香港歷史:干將莫邪與香港古代銅、鐵、錫合金技術之謎

参考文獻
[1] Shellshear, J.L., 1932, Pottery associated with bronze implements from Hong Ko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Congress of Prehistoric and Protohistoric Sciences 259-261.
[2] Meacham W., 2009, The Archaeology of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3]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http://ctext.org/hou-han-shu/nan-man-xi-nan-yi-lie-zhuan/zh
[4]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 http://www.sidneyluo.net/a/a17/222c.htm
[5] Hau, A., 2013, 香港語擁有比普通語先進和優越的語音系統
http://www.freehongkong.net/香港語擁有比普通語先進和優越的語音系統/
[6] 《康熙字典》 http://ctext.org/dictionary.pl?if=gb&char=%E4%BD%A2
[7] 《廣東省土話字彚》 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 Chinese Words and Phrases, R. Morrison, D.D. Part III,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

本文同時刊於 自由香港網 之中。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聲明︰就八月十一日事件強烈抗議警方執法不公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聲明︰就八月十一日事件強烈抗議警方執法不公
Aug 13th 2013, 05:02, by AAF 新婦女協進會


梁振英於八月十一日下午在天水圍天晴社區會堂與公眾會面,期間會場外支持與反對梁者發生語言及肢體衝突,多名市民及傳媒均拍攝到有自稱梁支持者對其他示威人士作出言語恐嚇及暴力襲擊。大量在場警員不但沒有及時制止,事後警方也只是在傳媒多番追問下才表示會跟進了解。就這次事件中警方的表現及處理手法我們表示失望及憤怒。

香港是一個法治、尊重人權的社會,市民大眾有表達對政府不滿的權利。聯合國2003年的「警察人權標準及實踐」(連結)中指出: 警察的任務是維護並保護所有政黨、個人和組織的權利,不應遭受威嚇,也不應給予偏袒。過去警方在市民示威遊行時間中出現跟參與者肢體踫撞的情況,我們對這種情況縱然存在不滿,但通常是見到警方一方面阻止情況失控,另一方面仍然盡可能讓示威可以繼續進行的。但於去年始梁振英上台後,在香港各區出現了一些使用暴力恫嚇示威人士的人,在這情況下警方卻沒有作出有效行動去制止,變相縱容使用暴力者恫嚇及襲擊市民行使表達自由集會自由的公民權利;近日林慧思老師事件引起的社會爭議,及休班警員參與公眾集會發出帶有政治影響的言論,也源於此。警務處處長及保安局局長不但沒有要求前線警員在市民行使表達自由時得到保護,反而縱容暴力一方激化矛盾,同時亦使前線警務人員執勤時目標混亂,甚至容許警員將工作壓力的源頭訴諸於所有參加遊行示威的人士身上,加劇警民間的對立。

梁振英與警方高層種種摧毀及殘害香港法治及公民權利的行為,不但令市民對政府及警方信心大失,亦引來國際社會及傳媒的廣泛關注。更令人憤怒的是特首梁振英、警務處長及保安局局長均未有顧及市民的關注,而是把警權過大及選擇性執法說成是「反政府」人士自身行為挑戰法治引致。這種說法是顛倒是非黑白,猶如把香港未來和香港人的福祉送往堆填區!

我們強烈要求警方就八月十一日天晴社區會堂外的暴力行為作出嚴正調查,解釋當天警員沒有及時制止暴力行為的原因,以及將暴徒繩之於法,同時我們要求梁振英停止激化警民矛盾,亦要求警方執法捍衛公義時恪守合乎國際標準的守則,保障香港市民的言論自由和對政府表達不滿的公民權利。

新婦女協進會

2013年8月13日

新婦女協進會成立於1984年,致力爭取性別平等及婦女權益、監察政府推行性別主流化的工作、並監察政府保障婦女參與政治活動及表達意見的權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龍尾司法覆核申請押後判決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龍尾司法覆核申請押後判決
Aug 13th 2013, 04:30, by Vera So

20130812_093706

(獨媒特約報導)「守護龍尾大聯盟」成員何來早前就政府興建龍尾人工泳灘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工程所需的環境許可證。高院於今日(12/8)展開聆訊。聆訊開始前,多位大聯盟成員於於高等法院門外高叫口號支持何來,並表示有信心司法覆核將獲得通過,法庭最終押後決定是否批准大聯盟的司法覆核申請。大聯盟早前曾呼籲市民每人捐300元救龍尾,並指有關案例將影響深遠。

代表守護龍尾大聯盟的資深大律師高樂賢(Cooney, Nicholas James)於庭上指,政府於2010年四月批出興建龍尾人工泳灘工程的環境許可證,而該許可證乃根據環境保護署於2008年所提出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然而當年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未有提及龍尾灘一帶有管海馬的存在,以及該處生物多樣性的上升情況。當局其後於2009年至2012年均發現龍尾灘有管海馬,故質疑08年的報告是失實和誤導。高樂賢表示,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部分,凡環境許可證申請人於申請時提供:(一)有誤導性的資料;(二)錯誤的資料;(三)不完全的資料;或(四) 虛假的資料,環保署署長便有權暫時吊銷、更改或取消環境許可證。由於報告沒有提及有關龍尾灘的管海馬生態狀況,報告並不完整,故不符合環境影響評估程序技術備忘錄中對環評報告的審閱要求。

代表政府一方的余若海資深大律師則指,如果要申請推翻2008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必須要證明當中有對龍尾灘一帶環境狀況的錯誤的描述或聲明。然而報告只是沒有提及龍尾灘一帶有管海馬的存在,但並沒有指出該處沒有管海馬,故何來的指控並不成立。余若海又重申,根據環保署評估的附加資料,龍尾灘的管海馬數目並不足以證明該處具有高度保育價值的地方;而且管海馬是流動生物,並沒有固定居所,過往當局亦曾於龍尾以外地方如汀角東及榕樹灣等發現管海馬,這一點漁農自然護理署可以肯定。土木工程署的代表律師則指,所有有關對報告的資料數據質疑應該在環境許可證批出前提出,而何來於許可證批出兩年後才提出要推翻報告並不符合程序。

高樂賢則反駁稱,報告是否有提到錯誤的描述或聲明一點並不重要,因為報告本身已經因為不符合環境影響評估程序技術備忘錄而有瑕疵,而這一點已經足以用作要求行政長官行使酌情權,停止相關工程。而對於提出司法覆核的時間問題,高則指,提出司法覆核的目的是要就整個審批程序作出總結性的批評及檢討,故現在才質疑報告並沒有不妥。法院最後宣佈押後審訊。

編輯:黃俊邦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引起社會嚴重衝突的粗言罵警事件主要責任在於警方、建制派及特區政府

 
Madesmith

Modern handmade. Stories from designers.
From our sponsors
引起社會嚴重衝突的粗言罵警事件主要責任在於警方、建制派及特區政府
Aug 13th 2013, 04:46, by 劉桂標

林老師粗言罵人有不對,她自己也道歉,我相信支持她的人(包括筆者)在此也有共識,沒有多少人會同意老師用粗言罵警察是對的。

然而,為什麼本地民主支持者(包括筆者),會為林老師發聲?我們不是要撐她粗言罵警,而是撐她仗義執言,因為她為公義與警方理論的出發點是對的。法輪功學員在街頭擺攤位表達意見,是他們的權利,只要依法申請,並無問題。然而,青關會對他們諸多阻撓,這已非首次,警方都沒處理好;今次旺角街頭的情況一樣,故此林老師為法輪功發聲,是公義行為,這是她的目的,而並非一些人所謂「辱警」。至於她講粗言,是與警方理論出現的非預期結果,當中也涉及警方處理不當的因素,如沒有解釋清楚便要她離開,甚至說要拘捕她等等。(相對於林老師勇於認錯,警方給比下去,他們從未就這些方面表示過他們有不足。)

但上面還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單以市民與警察先而口角,繼而爆粗,其實只是小事一件,我們從來沒聽聞過講一句粗言有罪,要負法律責任(事實上當然也沒有這個法例)。最重要的,除了當時警方未處理好青關會干擾法輪功示威事情外,還有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

從這些事情可見,衝突事件的主要責任在於建制派、警方和特區政府:建制派小事化大,在網上將有關錄象流傳,並口誅筆伐,甚至在街頭擺放横額譴責。及後,更在旺角召開大會,動員集體批鬥林老師;這樣以不恰當的比例的方式去公開責備老師講粗言,是極不公義的。

警方除了上述沒處理好青關會干擾法輪功示威,以及市民進行有關投訴外,及後亦有大錯──沒有對自身有足夠反省,完全諉過於人,更違反公務員的中立性參與政治活動,被輿論猛烈批評後又扭曲說旺角集會非政治活動。

特區政府在有關事件上亦大錯特錯。他們不但強撐警方參與旺角集會,附會集會非政治活動,而且特首更要求教育局長為林老師事件寫報告。許多重要的教育事件(甚至陳茂波囤地等政治事件)特首都沒有要求寫報告,但為老師講粗口卻有此要求,這明顯是對政治異見者的打壓。這種做法,固然完全欠缺政治正確性,而且對林老師個人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故此,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為林老師及由此引發的公義問題發聲,而不是對人不對事的對她加以非理性的、上綱上線式的批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香港獨立媒體: 普選:最古老和最尖銳的中港矛盾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普選:最古老和最尖銳的中港矛盾
Aug 13th 2013, 02:18, by 陳景輝

未來一年,爭取普選的全民運動勢將成為社會焦點。這是一場硬仗。可以預料,來自中央的威迫利誘,將從四方八面而至。香港若要成功,除了廣泛民眾願意挺身而 出之外,起碼,人們能堅持到最後,遇威武而不屈。這方面就需要強烈的主體意識和意志,擺脫殖民地以來跟民主普選擦身而過的命運。

借用本土思想家馬國明所 說,本土就是「追認被壓迫的袓先」,而若放在政改問題上,香港人必須重新確認,近三十年來民主路上種種未完成的追求和希冀。「追認被壓迫的袓先」,首先是 放棄那種來自北京的扭曲視野,並從本土出發,用我們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重構我們的政治主體。或許,這句話有點別扭,何謂「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呢?

「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

以當下為例,大家先別要為坊間的政改方案,貼上什麼「理想」或「現實」的標籤。若是「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首先要問,我們香港人原本想望的普選該在何 時發生呢?這個問題,對於像筆者這種年齡的人來說,哪怕純粹是從記憶出發,也至少可以追溯至九七後的集體意願:○七○八雙普選。後來遭否決後,我們很快又 調整為二○一二雙普選。再後來,正如你所知道的,再遭否定。

我舊事重提,是想指出,若從香港的歷史出發,要求二○一七的真普選,真是一點都不過分。現在中央不斷拿《基本法》出來,大玩文字遊戲或變相修改,企圖剝奪香港人普及而平等的提名權,只是延續多年來中央對香港的欺壓。

然而,這只是回歸後香港人被壓迫的故事。說到底,普選問題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中港矛盾。正如佔領中環發起人朱耀明牧師所說,他「參與民主運動逾三十年」,但 是,這三十年又該如何從本土視野「重新講述」呢?這卻甚少人認真討論。惡劣一點,更是今日的我打倒昨天的我,而主體恰恰是這樣難產的。

遺憾的是,今天普選問題雖然成了社會焦點,鬥爭氣氛好像更濃厚,但不少人在討論之際,用的依然並非「我們自己的語言」,即一種跟「被壓迫袓先」的經歷相認的語言。

「政改飯聚」

最近有個很好的例子。話說,泛民一些成員跟梁振英「政改飯聚」之後,有人竟然提議,將來政改諮詢可以參考當年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成立一個類似的機構云云。

問題是「基諮會」真的這麼值得參考嗎?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貌似普通、有迹可循的建議,其實荒謬絕倫。事實是,基本法諮詢的花瓶性格,於一九八八年底,即《基本法》(徵求意見稿)草案第一次 公開諮詢之後,已經表露無遺。因為,中方通過了缺乏民意授權的基本法政改方案(史稱「查良鏞方案」),而將諮詢時港人提交的意見,都丟進垃圾箱。因而人們 更為認定,官方的諮詢渠道不過是公關手段,隨之更激發了「焚燒基本法」的歷史性行動。而在其後的第二次公開諮詢期間(一九八九年),更多人不滿那種官式諮 詢遊戲。當時,很多聲音(例如民促會、兩個律師會)都要求「全民公投」,即要求讓香港人就普選進程,直接表達公意。為什麼?正如今天的「政改五部曲」,大 家逐漸領略到,真正的公義無法在既定的官方架構中體現,因而公民社會需要另闢蹊徑,表達香港人的集體意願(所謂另闢蹊徑,就像今天的佔中)。弔詭在於, 「全民公投」在那些年的香港社會,完全具有政治正當性(當時很多民主派都贊同),但在今天看來卻大逆不道,歷史彷佛在倒退。

今天,有人竟然援引「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作良好範例,這其實是欺負香港人沒有記性。

《基本法》,歷史健忘症又一範例

普選作為古老和尖銳的中港矛盾,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就摩擦不斷,而它的傷痕清楚刻印在《基本法》的起草過程,抹不走擦不掉。奇怪的是,今天不少人卻將《基本法》奉若神明,賦予很高評價,堪稱歷史健忘症又一範例。

事實上,《基本法》於八八、八九年那兩次公眾諮詢,香港人其實提過不少獲得廣泛支持的普選方案。像是說,民主派就提出了「九七年全面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 會不少於半數直選產生」,史稱「一九○人方案」;又或於六四後,如李鵬飛、鄧蓮如等當時的殖民精英,也提出了「兩局共識方案」(要求二○○三年普選立法會 和行政長官),方案在當時受到不少支持。

凡此種種,中央都不予採納,因而沒能寫進《基本法》。根據當年報紙上的一項民調顯示,一九九○年《基本法》定案之時,百分之五十五市民不滿,而滿意的只佔百分之二十四。

但更可怕的是,這本所謂小憲法,其實制定於六四屠城後,即香港人對政局徹底幻滅的情况下趕製而成,它的最後諮詢就是發生在那絕對黑色的一九八九年七至十月 份。因而在這最後諮詢階段,香港人反應異常冷淡,大家心裏莫不有個更根本的疑問:怎麼能跟一個殺人政權訂立政治契約呢?《基本法》能擋坦克嗎?《基本法》 還有什麼意義?也就是說,哪管《基本法》的局部條文有多好,但它的政制部分(當年被認為是扮演了靈魂般的角色)和最終制定時刻(一九八八至九○年),都足 夠使它失去僅餘的認受性。

以上都是歷史的證言,筆者並沒有任何激憤的修飾。我認為,在佔領中環之前,香港的當務之急是「追認被壓迫的袓先」,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重構這個遭閹割多年的政治主體,而唯有這樣,才足以在排山倒海的威迫利誘之下,打好未來這場硬仗。

文章刊明報世紀版(2013-08-13)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