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角咀的海富街市,敵不過超級市場的取代,於8月31日光榮退役。實習期於七月開始的我,由七月開始的居民大會開始追訪此事,一直至八月尾實習期完結,見證著事態發展。看著街坊由要求保留,變為爭取合理賠償,當中看到很多無奈和不捨。
領匯政府及社區合作總監潘啟廸曾對商販說過:「事實上年青一代買包糖都鍾意用八達通『嘟』,街市根本做唔到呢啲設備。」然而,海富街市更令人留戀的,絕對不是用科技可以取代,而是那一份商戶與街坊之間的鄰里感情。
告別「平靚正」車仔麵
在海富街市經營車仔麵店達六年的陳先生,將於8月25日結業。說起「賠償」及「結業」這些字眼,心情早已平復;但望著煮食用具時,仍然流露一份依依不捨的眼神。他帶點惋惜地說:「我整依套『架餐』嗰陣要8萬蚊,琴日夜冷舖嚟睇過,佢話只值五千。」說出來平淡,卻叫我愕然:一盤心血,最終只換來冰冷的數字。
陳先生似乎有了打算,「結業之後休息下先啦,可能之後出番嚟揸的士。」記者問,為何不繼續經營?本來在街市只需要約2萬元租金,現在卻幾乎要用雙倍價錢另覓新址,他說:「可能出面知道我地就嚟執,所以啲舖租都吊高嚟賣,3萬幾蚊升到4萬幾蚊。」再者,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重新開舖也需要靠借貸。
從前之所以挑選街市,是因為租金較便宜,而且不需要裝修太多。本來打算以頭兩年為試驗,直至近兩年生意才企穩陣腳。他苦笑說:「即使加租都諗住有得做,點知宜家都未搵番本就話要收番。」據陳先生指,保守估計,這一次蝕三十萬。而他從領匯所得到的賠償,是一個月租金。
講到遣散費,他堅持一定要做足:「始終要計清楚,依個係我嘅責任嚟嘅!」
鐵漢柔情 訴說車仔麵的故事
陳先生以前是從事工程,因為受親戚影響而轉行當食肆。從前採訪他,也是在抗爭﹑示威的場合,仿似一名怒漢。想不到現實中,他十分喜愛煮食,更會四處品嚐車仔麵。
他娓娓道來:「以前我做工程係打理飯堂嘅,加上親戚喺何文田有舖,所以就決定喺海富開分店。」店舖小本經營,以做學生和街坊生意為主。由起初只賣仔麵,到後來因街坊要求而增設粥品。他每天早上四時半開始工作,預備食材。即使晚上七時收舖,因為要結算和訂貨等,有時梳洗過後凌晨才去睡。
持續了兩個月的保留海富街市行動中,陳先生一直走在商戶的最前線,本著「講道理」的精神而決定站出來發聲。我好奇問他,怕不怕「上電視」。他理直氣壯地說:「我覺得做人要公道啲,自己都係講事實姐!咁先對得住自己!」記者說笑,有沒有在電視看到自己。他笑說:「無呀!自己上左電視都唔知。聽人地講番,自己咪用電話上網睇囉!」心中暗想:陳生真係潮!
雖然自己售賣車仔麵,但他沒有嫌悶,反而很愛吃車仔麵,更即場向記者介紹自己心水最愛。他解釋道:「一碗麵好唔好食,可以睇下客人有冇食剩。如果冇食晒,就要諗下係咪煮得唔好食。」車仔麵似是將食物放在滾水煮熟,然後便可上碟。但陳先生說並非如此簡單:「好似豬手﹑牛腩﹑豬皮咁,呢啲都要醃到入味。真係要試過先知味道架!」看似便宜的一碗車仔麵,當中所花的心思,卻難以用金錢衡量計算。
「你幾可會同超市啲人傾計?」
雖然陳先生說可以「揸的士」賺錢過活,但累積已久的街坊之情卻難以重新賺回。「一間舖可以聚集啲客,揸的士又點樣容下所有客人?」經營了六年,對一切也十分熟悉。有街坊吃過陳先生的車仔麵,成為了捧場客。後來知道需要人打理店子,更自動請纓到店內幫忙。在現今只講求功利的世界中,這一份不計較﹑互相守望的精神,更顯得難能可貴。
街市的營業時間不似超市般穩定,貨品又未必似超市般新穎齊全,更遑論有「印花換禮物」這支歌兒。的確,超市的一站式服務,方便得不用出聲已可以購物。然而,街市獨特的人情味,卻難以由超市取代。陳先生說:「喺街市買野,大家會傾下講下。但喺超市,每樣野都包裝好晒,你幾可會同超市啲人傾計?完全冇晒溝通!」
我也深信,在超市是找不到似陳先生一樣的人,願意花很多時間與我談談哪裡有好吃的車仔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