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教育的弊端:論學生動態及德育公民教育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香港教育的弊端:論學生動態及德育公民教育
Oct 20th 2013, 15:31, by 溫斯頓 S.

一個社會要成功,各方面的發展都要有長短期的策劃,去配合文化精粹的流傳,並且跟上時代的觸覺。作為國際都市,基礎建設丶社會福利丶金融上能達到世界級的水平是必要的步驟。

欠缺了完善的教育制度,人材的培育就會少了點全面化。香港學生總是被評為欠缺獨立、創新、批判能力、以及廣博視野。這是因為香港的教學方法只「言教」了學生,卻怱略了文化拹調性以及責任性。

在香港,所有孩童是強制性上學直到中三(近年來擴展到中六)。教育方法近十年來為層壓式快速記憶法,務求學生們牢牢記住當前學到的事情。每天的功課丶每週的測驗丶每年的考試,不是要考量學生們的理解能力,而只是努力去達到水平。甚麼水平?簡單的理解為合格,真確性來說是過關。在這日以繼夜的溫習及補習,所目標的只是能確保前途的一張紙。

在多重壓力下,學生被訓練成為工作機器。功課啪嘞的一大堆,腦內只有制定好的知識以及內容。他們欠缺了個人將知識實踐於現實的結性的練習,所以對於所有對外吸收的資訊他們都避免去知道。因為分數上的競爭殘酷地的告訴他們 - 不好意思,你成績差只因為你不努力。在身心都長期處於集訓式的教育底下,學生根本上沒有精神去處理其他事情。

在知識的層面上,香港的教育題材包括了德育及公民教育,然而所佔的比重極小兼且極其狹窄。依筆者看法,香港比較上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 道德丶品行方面的栽培,從小就認識要做好人丶不要亂丟垃圾丶不要欺凌云云的小道理,卻沒有解說背後的意義。至於公民教育:我們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奉行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部份。這些可以說是顯淺的道理,但是背後所含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但是教育就停在這裏了。

甚麼是公民? 我們應該有甚麼權利?甚麼是一國兩制?為甚麼行政長官不是民選?複雜卻老掛在傳媒或朋友口邊會問的問題,學校不提。而我們自身因為不了解很自然就會回答…

那與我有甚麼關係?考試會考嗎?沒有…….那不就是浪費我時間了嗎?

學生們因教育制度的綑綁而將所有從社會來的聲音閉上,將教育與社會完全分隔,逃避更多自以為無關痛癢卻是比更多事情來得真實的政治民生。 不妨停一停,想一想,政治背後是連結到我們平常生活所遇到的事情。我們學校的政策丶我們樓下便利店的價格丶我們所享有的各種福利,是需要政府來推動的。

欠缺了教育對文化的熏陶,香港人民自然不會對這個社會有歸屬感。很多人從心態上對政治這種事的敬而遠之,可說是多年來對自己文明根源的不了解以致逃避責任的心態極度放大所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