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與其埋怨教協淪為蛇齋餅糭的機構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與其埋怨教協淪為蛇齋餅糭的機構
Jan 13th 2014, 06:25, by 進步教師同盟

陳為建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中學時代經常在電視新聞聽到這個名字。當老師一直是小時候的志願,1992年大學畢業獲政府聘用為官立中學教師,在申請表上填個人資料入教協,還記得當時的興奮,好像得到甚麼專業認同。如今已經廿一個年頭,電視新聞沒有了教協,而這個名字也有點像百佳、惠康、豐澤等名字,無疑在會員福利的營運上教協愈做愈成功,不過找不到一個工會的感覺。甚至有朋友反問:「教協?不是蛇齋餅糭一份子嗎?」

近年社會對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很多不滿,就是因為選舉制度欠缺代表性。在香港,其中最具爭議之一是選舉委員會的產生辦法。選舉委員人數再多,選舉委員不是人人可以被選,又不是人人有份選,也不是被同等數目的選民選,這種選舉委員會的認受性只能上而下頒布出來,又怎會有代表性?在中國,問題更大,所謂為人民服務,根本就是為人民幣服務,沒有政黨輪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都說是政府所成就,一切問題都一定是天災或者一小撮反社會分子的所為。簡言之,老百姓還健在,都是政府賜的,所以要經常心懷感恩。難怪許多大陸人稱中國為天朝,而他們是天朝子民。

教協的問題,同出一轍。現今教協每兩年選一次理事,但一個理事內閣由39人組成。如果理事內閣有真正的輪替,有意角逐人士必須組成一個39人的候選內閣。唉!40人一班我們叫大班,一直爭取小班教學,35人都嫌多,試問眾合39人挑戰舊有理事會內閣談何容易?結果,每兩年舊有的內閣邀請兩三位新面孔進閣。這種安排下,一來沒有真正的輪替,整個理事班子即使有心,但進步步幅大極有限;二來不是人人可以進入內閣,也即是常常説的被選有門檻,而且很高。其實,這跟中央政府換屆有何分別?

作為社會一份子,你相信一個強大的政府,個個是子民,只要信和支持政府,社會便會不斷進步,還是相信政府由人民普選出來,個個都是公民,有權利和義務,積極發聲和參與呢?前者可能政府有心有力,但進步動力缺乏,時間久了就是一潭死水;後者健康輪替,社會才會以最大的步伐進步。身為老師,我們教導學生甚麼是社會公義、如何做好本份、怎樣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我們是否也要身體力行去做好自己作為教師隊列一員、工會成員之一的本份呢?我們是否有責任積極推動教協的進步,使其更有代表性更能發揮工會的責任呢?

與其埋怨教協淪為蛇齋餅糭的機構,不如反思我們付出過多少呢?爭取民主,由我做起,由身邊開始!

作者陳為建,中學教師,「進步教師同盟」成員。本文原題為《民主遙遠嗎?》,載作者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