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與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就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討論於最近被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我也在教會中與不少友人談起這件事,正好我身邊的「隱藏」同志朋友正願意接受我的訪問或只是一場傾談,我與她/他對於身邊的討論只是著重於合法不合法、道德不道德的討論雖然也感興趣,也認為很重要。但我們更希望大眾了解身在保守教會的同志教友—既不是同運的成員也不是反同志的保守教會立場,到底他們在生活在多少的掙扎?到底他們自己怎樣看這類議題?
而我身為一名在傳統教會出身的基督徒,身邊也有不少同志的基督徒朋友,他/她們在人生的掙扎多年,我也陪伴他/她們左右。
V小姐的教會背景
先說一說我這位朋友的背景資料,我和她/他自四年前便一起上同一間教會,教會的背景是十分保守的,最近台灣當紅的反同志旗手郭美江牧師便是與我們教會是友好的關係,當然言論也是差不多,常在講道或私下談論同志的時候便說她/他們是被魔鬼引誘等的「大道理」。而她比我更早上教會,她是由初中的時候已有上教會的習慣,而她也被強迫(當然說不上是拿槍指著你迫你去,但若你不去便有大量的眼神及言語攻擊)參加了本年頭在政府總部外舉行的「愛家共融祈禱音樂會」。
V小姐的成長背景
V小姐小學時就讀於男女校,她於小學的時代是一名異性戀者,對男孩子有好感也喜歡男孩子。小學畢業後於一所女子中學就讀,當她升上中學二年班的時候便知道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她憶述當時並沒有認為自己是異於常人,而她也認為在女校中同性戀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而且當時大部份同學也是同性戀者,更沒有想過要在社會中以同性戀者身份生活等等的問題,當時只是單純的經營自己的愛情,沒有想家人及朋友的看待等的問題。
她與她的伴侶在社會上生活也經歷過不少問題,也有被歧視的經驗。她憶述與伴侶於餐廳吃飯的時候,經常也有侍應說:「嘩 ! 係les 喎…」
正式希望由同性戀者的身份轉變成異性戀者的心態是由中學四年級開始上教會,當時的她只是間中才會上教會。開始信仰的轉捩點是由於有同學邀請上教會,當時已經是一名同性戀者不過單身,她由最初上教會的時候也知道教會是不接受同性戀,但當時的她相信信仰與戀愛是兩回事。只要愛神也一樣可以愛人(同性戀)。但久而久之,當她開始對信仰有進深的認識的時候,慢慢開始有掙扎,好希望嘗試一下異性戀(因為社會接受的係異性戀, 想將來條路行得好d),但掙扎一輪後也不能轉變成異性戀,亦更加證明她是一名同性戀者。
對同性戀的看法
V小姐認為上帝是愛,而愛亦是上帝的最大特徵。而且她也認為基督教信仰不應只作為教條般理解。因為基督教信仰是作為作動及感性的信仰,而且基督本身也十分反對作為教條式了解信仰。她亦指出自己既不是殺人放火,也不是害人這些罪大惡極及影響到別人的罪行,她只是愛另一名女性也是愛的表現,是不可以與殺人相題並論。
教會朋友對他的看法
她沒有在教會出櫃(沒有和任何人談論起自己作為同性戀者的身份)也沒有與教會朋友談及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因為她認為自己有私隱,同時亦認為弟兄姊妹之間會流傳不少流言蜚語。她亦認為假如她說出她的同志身份,其他弟兄姊妹會認為她是有問題的人而非包容她。
但她估計教會中有不少弟兄姊妹知道她是一名同性戀者,因為她也曾邀請自己伴侶與她一起上教會,只是沒有人知道她帶來的這名「男孩子」是她的伴侶。她心裹知道弟兄姐妹是知道她們是情侶關係,因為其他人在街上遇到她們正在拍拖,但他們沒有無出聲也沒有問起。
後來,她感覺到弟兄姐妹對她有小小疏遠、有距離。例如:她與她的朋友(另一些異性戀者的朋友)沒有上教會一段時間,她的弟兄姐妹也只會聯絡她的朋友關心她並希望她盡快回來,但沒有聯絡她及希望她回來。她當時也有感到不開心,但當她細心回想時,她明白到作為一個同性戀者的她與弟兄姐妹無論如何也會有距離,所以她也不會問其他人也不會問起不聯絡她的原因。
對於將來的事
她認為她將來如果遇到有合適的男孩,她也不介意與他有進一步發展。她也不擔心自己會找不到異性伴侶,她對自己十分有信心。對於她既對異性也對同性有興趣,她並不認為自己是雙性戀。
假如她在將來仍然是同性戀者,她不會收養兒女,因為她認為同性戀家庭對小朋友的發展不好。而且她認為兩個人的事不應該影響小朋友的心理與生理發展。
後感
本人相信,被訪者生活於保守教會中也受到不少的壓力,而且正如訪問中她提及的友人們的「善意提醒」。我也相信生活在保守教會中不願也不想出櫃的朋友們也會受到這些無形的壓力,如果你和我身邊也有這些同志朋友在教會「當然,在很多時候他們是不會公開出櫃」也希望大家不忘為他們爭取平權,也不忘禱告記念他們的日子。
圖為編輯所加,作者為 DerekYun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