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牌:環球唱片
類型:國語流行
格式:CD
發行日期:2014-02-27
評分:6.2/10
一曲《天黑黑》照亮了孫燕姿的星途,從此華語樂壇的天空中又多了一顆明亮的星。儘管07年的「開羅事件」不多不少為孫燕姿音樂事業添上陰影,但她總體健康、親切的形象,能文能武的實力(Stefanie曾獲得英國皇家業餘八級鋼琴文憑,在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學習過搏擊運動),符合社會所認定、推崇的那種「傑出青年」標準。加上孫燕姿的聲音、作品,常有如熱湯般的溫暖伴存,因而Stefanie的廣受歡迎可以被理解,特別在學生群體中,她就像一位良師益友,透過音樂總能跟你創造「交心」的環境。
以抒情歌「起家」的孫燕姿,算是一名肯作多項嘗試的歌手,她早期的《作戰》、《綠光》、《神奇》等作品,都彰顯了她的很多進取想法,而由內地音樂人寫出的《完美的一天》、或是2011年復出的《世說心語》,更使人察覺到孫燕姿有「轉型」的傾向。但是Stefanie在每次的第一首歌曲中「放出」之後,又很快就「收回來」,她想尋找不同的新路,可仍然是不捨得離開以前的舊路。
孫燕姿的新專輯,或許還是存在這樣的現象,從Hush!(樂團)借來光的《克卜勒》(Hush!本身的作品也慣以天文學與哲學等人文觀點深度來詮釋都市中的人際關係),率先給人一個良好的聽覺印象。編曲的Martin Tang加入了電波干擾的音效,好比從太空中發出來的聲音,是歌曲的亮點,他之後用結他、鼓、弦樂、合音的飽滿包裝,也為原Demo投射出更燦爛的光芒。《克卜勒》沒有如上次開局的《世說心語》那樣劍走偏鋒,而是更貼近你心目中認定的那個歌者模樣,它擊中了大批都市的失落者,帶來一種「回歸」的感動,但因有Hush!的輝映,孫燕姿的《克卜勒》又添加了一點與以前不同的新感覺。
可是自第二首《渴》開始,Stefanie卻慢慢地「收回來」。《渴》的intro,模仿了將要登台、表演前的情境,編排和錄音亦俱有細膩、不渾濁的質感,但歌本身仍是像你吃慣的定食——味道、出品都OK,不過總差了點驚喜的東西。其實,孫燕姿「收回」的做法不是錯,所謂的「新路」也不總是優於「舊路」,她擅長以溫柔的手法彈對聽眾心底內的那條弦,如令我想到《後來》的《尚好的青春》,編曲去蕪存菁只用簡單配器為主幹,Stefanie平實的演繹卻唱出了感人的真摯,這些都應該是她音樂中一路保留的味道;而被人覺審美疲勞(主要是指歌詞重複在用傳統喻象)的《天使的指紋》,我又認為其主歌氣氛營造得很好,特別間奏前的一句「亮晶晶,黑沉沉」,和末段照應式的彈唱,真是恰到好處地勾住了使人若有所失的感慨情緒。
然而,孫燕姿「收回來」的問題出自於專輯後半部分的「疲態」,岑寧兒獻上的《錯覺》、蔡健雅作曲的《比較幸福》,或只用最簡潔的和絃襯底,還原無添加、修飾的聲音;或在編曲上采取淡而不寡的安排,都顯示了歌者要往情感的深度上進行探索的企圖。這樣的動機原本是好,但作品未必就能如理想中,達到在清淡裡見深刻的效果,況且歌曲的意涵或vocal的特色上,都缺失一點自主的表情,如此造成了歌者往自己更深處發掘的障礙,也令我覺得孫燕姿並不適合走類似蔡健雅的那條「情感」路。
好在,再次交回給Hush!作詞的《雨還是不停地落下》,能為沉悶的環境打開通風口,以口琴的伴奏帶來了清新的空氣,這讓我不由得又要思考孫燕姿前面所鑽進的情感彎角,是否為一個誤區?抒情歌可以是流於表面的芭樂,也可以顯出人純粹的情緒,關鍵在於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做,而現時的Stefanie,既要背著探索的包袱,又要顧著流行的平衡,她雖在唱片後段追求要唱自己想唱的歌,但弔詭是我已愈難於此覓到像孫燕姿以前唱片中,那些源自直覺而動聽的音樂性。
炸雞與啤酒,既然能絕妙地搭配在一起,我想純然的情感也應該能融進感人的旋律中,但《克卜勒》還是在「流行」與「自我」之間存有隔閡,音樂仍不敢被「放出來」……這些都是致使它不可以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之重要原因。
首選:尚好的青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