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雋偉
海怡西區的原區議會議員民主黨的馮煒光,早前被政府委任為新聞統籌專員,因而放棄區議員職務甚至民主黨的黨籍以加入政府,其後更因其三字真言而紅遍網絡。關於馮煒光的事本文就不予置評,但因為馮煒光離任區議員的關係,海怡西區須要進行區議會補選,而補選結果卻為香港的政治光譜帶來新的啟示。
這次的區議會補選,因為建制派的助選機器加上婦女及其他地區團體的支持,所以新民黨的陳嘉珮當選可以說是意料中事。但反觀2011年區議會選舉時險勝的民主黨卻是今次補選的輸家,而空降海怡區的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則以短短三個月時間逆轉三年前的結果,比紮根該區三十年的民主黨的得票票數還要多出百多票。能夠有這樣的結果,袁主席的地區工作功不可沒,但更重要的是民主黨的支持度已經大不如前。經過2012整改方案及近來民主黨對公民提名的曖昧立場,市民對民主黨的信任度已經大大下降,而馮煒光的不顧而去更令增添海怡居民對該黨的不滿,而這些不滿的情緒就在這次的補選民主黨的得票中反映出來。
除了市民對民主黨的信任程度下降之外,人民力量的得票率更能反映市民對於相對地激進的進步民主派的認同。這也代表著市民對於如民主黨這類的溫和民主派的容忍度已經到了極限,而立場也開始偏向使用較強硬的抗爭多於理性的談判遊行。縱觀近年來不同地區的選舉,其實進步民主派的支持度也有上升的趨勢,但海怡區補選卻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啟示。海怡區大部份居民也是中產階級,這反映了比較受中下階層及年輕人歡迎的進步民主派也開始被中產階級所接納,他們開始認同進步民主派的抗爭理念和堅持。
筆者有位讀社會學的朋友曾經說過,上流社會的人多數都因為忙於奉承達官貴人而選擇站在當權者的那邊,相對地低下的階層則多數因為對生活的不滿而站在反抗的一邊,當兩股力量在角力的時候,中產站在哪一方就是事情發展的關鍵。當年法國大革命也是由中產作為中堅分子,當中產也開始參與抗爭的時候,就是群眾最有力量的時候。所以當中產也開始支持激烈抗爭的理念,這代表了進步民主派對政府的影響力開始壯大,也為反抗政府的力量打了一支強心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