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星期日

香港獨立媒體: 玻璃瓶內的跳蚤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玻璃瓶內的跳蚤
Apr 6th 2014, 03:56, by 梁建忠

圖:wafrtboard

很多人也聽過一個關於跳蚤的理論,跳蚤的彈跳力,本應可以跳至自己身高的四百倍,如果將牠放進一個玻璃瓶內,可以輕易逃走,但當你將瓶蓋封上,若干日子之後,就算將瓶蓋拿走,牠已習慣了跳躍的高度,那時候,怎麼也跳不出玻璃瓶了。

還記得大兒剛升上小一時,我和太太簡直瘋了一樣,因為從未預算功課會那麼多,以往很多的親子時間,變成在書桌上消磨,抵受不了,想過轉校,經一輪資料搜集之後,終於放棄轉校的念頭,因為發覺,除了部份直資或國際學校,香港的教育,已變成倒模式工廠,制度如此,你怎麼也逃不掉。最後一家人都習慣了,親子時間?羲牲一下吧!

我印象中香港回歸之後,一共經歷了四次釋法,筆者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也忘了細節和次數,只感覺討論的聲音一次比一次少,由最初的吳嘉玲案,引發超過600名法律界人士穿黑衣遊行到終審法院默哀,震撼司法界,大家都哀痛香港的司法獨立已死。到最近一次有關剛果的經濟案件,釋法完了,大家還可能沒有發覺。因為除了案件的重要性之外,似乎大家都習慣了釋法一詞,只好逆來順受吧!

除了釋法,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回歸後針對社運人士的政治檢控或扣查,比起回歸前,可說是以幾何級數的增長。六四踢保案、陳玉峰案、黑影論......連記者發揮天職,詢問領導人有關六四事件的態度時,都被視為冒犯。雖然在初時,也會引發很多爭議,但可能案件太多,慢慢下來,大家都習慣了,也懶得去討論吧!

其實也難怪,不只一般市民會被習慣所困,甚至乎資深的政治人物,也走不出這個死胡同。最近,無論陳方安生等資深政治人物,還是那18位學者提出的政改方案,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預設了:「這樣的方案,才會有機會被中央所採納的!」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和中共交手多年,對中共了解甚深的人,潛意識裏為自己前設了一條界線,更推想倘若超越這條界線,中共是不會接受的。

筆者最近出席了一個政改諮詢會,並向政務司司長表達過,政改諮詢不應這樣設框、那樣設限,她只須用全民投票的方法,去選出大多數人接受的方案,然後提交中央,若中央認為不符合基本法,便請她提出修改基本法,若仍不肯接受,或再次以釋法以圖矇混過關,那麼她應該立刻辭職,因為她是香港人的政務司司長,是代表香港市民的,如果在重大議題不能為香港人爭取,那麼辭職,是理所當然的吧!

小時候經常聽說政治很污穢,少接觸為妙,但現實是,以往香港很多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正慢慢消失掉,作為家長,應該去思考問題的出處,例如當你覺得為子女揀學校很困難,因為每間學校也差不多,是否教育制度出了甚麼問題?每次釋法,是否政府詞窮理屈,所以才找中央出手?政治檢控,為甚麼比回歸前多出以倍數計?警察是否濫權?檢控有否粗疏?認清這種種問題,才能教導我們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最起碼,不要將他們變成困在玻璃瓶內的跳蚤啊!

補白:很少人聽完那跳蚤的理論,會繼續思索其後果,其實後果只得兩個,第一個就是那隻原本擁有世上最強彈跳力的生物,因為「被習慣」以後,怎麼再也跳不出來,慢慢地衰竭而死。但更可怕的,不是死,而是變成這個實驗設計者的寵物!

(以上只為個人意見)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