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he Guardian
(獨媒特約報導)日本自1987年起以科研為由在南極海域捕鯨,國際法庭昨日(3月31日)裁定日本捕鯨與「科研」無關,日本亦無法說明科研項目為何要捕殺這麼大量的南極小鬚鯨,因此下令禁止日本再到南極海域捕鯨。「豚聚一家」召集人黃豪賢表示歡迎此判決,並相信是國際宣揚反捕鯨意識的一個重要時刻。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也表示判決將有助大力打擊捕鯨活動。
科研乃「掛羊頭賣狗肉」 對社會毫無貢獻
多年來日本均是捕鯨的首要份子。日本的商業捕鯨始於十七世紀,捕鯨活動被日本人形容為「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更曾經以鯨肉作為主要肉食。然而,由於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在1986年頒佈了《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日本便在1987年開始以「科學研究」為由,在南極繼續捕鯨。
黃豪賢批評日本多年來以科研為由的捕鯨乃「掛羊頭賣狗肉」,所謂的科學研究除了沒有成果,對人類社會也無貢獻;日本以殘忍的手段捕捉鯨魚,不但強行分開習慣群居的鯨類動物,亦加深它們的瀕危危機,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他亦指出,判決對其他進行商業捕鯨的國家造成壓力,例如挪威、冰島,及以成人禮文化為由殺鯨的丹麥;同時也可減少環保團體如海洋守護者協會與捕鯨船的衝突。他批評日本在判決後依然死不悔改,更無理指責澳洲以文化為理由影響他們的捕鯨事業,並無理據。
日本捕鯨實為販賣鯨肉作食品用途,黃豪賢提及減少進食鯨肉對人體健康乃好事,因鯨魚乃食物鏈的上層消費者,身體積聚大量水銀,進食將令人體攝入超額的水銀,對健康造成威脅。
洪家耀則指,日本極大部分捕獲的鯨魚均來自南極海域,此判決將大幅減少日本捕鯨數量。
以科研為由 捕鯨27年
日本在南極實行的鯨類科研「JARPA」自1987年進行至2005年,期間共捕捉6,777條南極小鬚鯨。此研究項目聲稱有四個目的,包括估計生物參數,以改善南北球小鬚鯨的數量管理;闡明鯨魚在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作用;闡明環境變化對鯨類動物的影響;及闡明南半球小鬚鯨的結構以改善數量管理。此科研計劃完結後,日本又在2007年開始實行「JARPA II」,目的為監察南極生態系統;在鯨魚物種之間建設競爭模型;闡明物種結構在時間及空間下的變化;及改善對南極小鬚鯨的管理程序。
除了南極,日本在1994年開始在北太平洋進行為期五年的鯨魚科研「JARPN」,以確定小鬚鯨的物種結構及確定北太平洋小鬚鯨的獵食生態學為由,捕捉了共498條鯨魚。此計劃完結後,日本又在2002年開始推行「JARPN II」,研究鯨類動物的獵食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監察鯨類動物積聚污染物的模式,食物鏈積聚污染物的過程,及化學污染物與鯨類動物健康的關係;及研究大鯨魚的物種結構,繼續在北太平洋捕鯨。「JARPN II」在2009年發佈的中期報告表示計劃共捕捉了740條鯨魚。
環保組織積極打擊日本捕鯨活動
多個環保組織多年來一直致力打擊日本以科研為名的捕鯨活動,其中以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和綠色和平(Greenpeace)為抗議先驅。
海洋守護者協會是一個美國非牟利、註冊免稅的組織,亦是荷蘭的註冊基金會,以毀壞或其他直接行動妨礙捕鯨船作業。組織多次以行動抗議日本捕鯨活動,例如在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期間,派出考察船猛烈撞擊名為「東方藍鳥」的日本補給船;在2007年2月進行「利維坦行動」,以兩艘船包圍了日本捕鯨船「海光丸號」試圖阻止其捕獵行為,後來其中一艘船更與「海光丸號」相撞。2008年1月15日,組織成員嘗試纏住日本捕鯨船「第2勇新丸」的螺旋槳,並在甲板裝上有丁酸的容器,兩名成員被捕鯨船扣押了兩天,其後才移交給澳洲海關。而在2010年2月15日,組織一名船長在南極海域強行登上日本捕鯨船「第2昭南丸」,遭船員制伏,並在3月12日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拘捕,後來被日本政府遞解出境。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鹿野道彥更曾在2011年2月18日表示,由於長期受到海洋守護者協會的抗議和阻擾,決定暫時撤退在南極的捕鯨船。
另外,綠色和平每年都會到南極海示威反對日本捕鯨,亦曾到美國白宮及加拿大和德國的日本領事館示威抗議。在2008年,綠色和平曾經妨礙日本捕鯨船「日新丸號」從另一船艦「東方藍鳥號」進行燃料補給和試圖恢復捕鯨。另同年,綠色和平揭發了日本捕鯨船以「科學研究」的名義捕鯨,然而卻非法出售鯨肉,並將收入據為己有,而這種走私鯨肉的非法行為已經在日本官員視而不見的情況下持續了幾十年。揭發走私鯨魚的兩名綠色和平成員其後反被指控盜取鯨魚肉,在2010年被日本法院判罪名成立。
編輯:劉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