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銅鑼灣,總會想起大型商場和昂貴舖租。數月前參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導賞團,遊走銅鑼灣,才發現歷史痕跡俯拾皆是。
港島舊名紅香爐
首站是天后古廟,隱藏香港島舊名的故事。廟宇香爐油成紅色,正好提醒我們此廟又名「紅香爐廟」。傳說村民見紅香爐隨水而至,認為是天后顯靈,於是建廟供奉,自此香火鼎盛。廟後的山亦謂「紅香爐山」。
「紅香爐」曾是港島總稱,最早見於1822年《廣東通志》,當時港島並無固定統稱,時而赤柱,時而紅香爐,時而群帶路,直至鴉片戰爭時中英商討割地,香港始成為總稱。 [1]
天后廟由戴氏創立及管理。看廟內碑記,天后廟曾於1844年重修,1868年第二次重修,善信及善款眾多,包括具規模的南北行商號,亦有來自各地如台灣、潮州及金山等商店,可見廟宇在當時社會甚為重要。[2]
海堤
離開天后廟,我們走到高士威道。正當心想高士威是何許人士,導賞員告訴我們高士威是中文音譯,其英文名字Causeway Road告訴我們此處原是海堤,是1883年銅鑼灣填海後重修而成。在摩頓台附近的銅鑼灣道則不同,銅鑼灣道是未填海前的海岸線,其英文名字 Tung Lo Wan Road告訴我們是先有中文後有英譯,亦即是先發展後規劃。
至於維園所在地,則是填海而來。由於海灣儼如銅鑼,因而取名為銅鑼灣。
我們繼續走。沿皇仁書院轉入火龍徑。皇仁書院前身是中央書院,1862年建於中環歌賦街,1889年搬至荷里活道前警察宿舍位置,1950年搬到現址。書院現址曾為皇后運動場,現時書院的童軍室,曾是運動場更衣室,是二級歷史建築。
聖保祿現址原為棉花廠
然後我們走到聖保祿建築群,即基督君王小堂、學校、醫院及修院,是香港鮮有的一站式建築群。在加路連山道修院外牆仍有T字舊路牌「棉花路」,告訴我們此處曾是棉花廠(1898-1914)。棉花廠佔地甚廣,後來搬往上海,待人接手。聖保祿修會有意買地,苦無足夠金錢,由善長幫忙籌錢,並情商遮打爵士幫忙,購買修會於灣仔的地,以套現資金。修會成功買地,在該址先後興建修會、教堂、醫院和學校。教堂外有一人像,紀念那位幫忙籌錢的巴打。
攝於利園銅鑼灣歷史舞台展覽
從渣甸山到利園山
從銅鑼灣街道命名,我們可看到銅鑼灣由怡和洋行(渣甸)易手至利希慎家族。銅鑼灣曾是怡和洋行天下,一帶有貨倉、糖廠及冰廠等。街道命名,如麥地臣、百德新及渣甸等,就是與怡和及大班有關。渣甸山上是大班居住地,山上的怡和門現已搬至上水馬會會所。而昔日在東角提醒怡和打工仔放飯時間的午炮,則移至今日銅鑼灣避風塘旁繼續運作,並成旅遊景點。傳說1850年代怡和鳴炮21響歡迎回港的怡和大班,駐港英軍甚為不滿,於是變成報時的午炮。
1923年,怡和賣地予利希慎。在30年代,街道取名利園及其鄉下四邑,即新會、開平、恩平及新寧,並有以北平取名的街道,50年代開山,再有以四邑學者命名的街道,即啟超道及白沙道,也有以利的妻子命名的蘭芳道。[3]
初時,利氏興建利園遊樂場,該地亦曾是戰前片場。直至50年代開山,工人在遊樂場原址找到幾層樓高的觀音像,有人以為顯靈,前往該處膜拜,轟動一時。
日式百貨
銅鑼灣亦是日式百貨公司集中地。譬如1960年,張玉麟與日資在百德新街及記利佐治街合辦大丸百貨,是香港首間日式百貨。當年日式百貨引入分期付款、試食、送貨、美食坊及售賣禮券等設施及服務,帶領百貨業潮流。主權移交後,大丸結束香港業務,只留下紅van「大丸」。
後來我們到利園寫字樓看銅鑼灣歷史舞台展覽,資料豐富,也很有趣,其中看到銅鑼灣海岸線圖,原來東角名符其實,真的是海角。
註:大丸及海岸線照片,攝於利園銅鑼灣歷史舞台展覽
註釋
[1] 丁新豹博士〈紅香爐與紅香爐天后廟》。1999年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History/zh_TW/web/mh/publications/spa_p...
[2] 同上。
[3] 鍾寶賢《商城故事—銅鑼灣百年變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