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愛是一起經歷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愛是一起經歷
Oct 16th 2013, 12:42, by 葉七城

e8aab0e8aabfe68f9be4ba86e68891e79a84e788b6e8a6aa-hk

是枝裕和導演擅長描寫倫理感情,在《誰調換了我的父親》表露無遺。他是一位很冷靜及觀眾入微的導演,《誰》的感情來得淡淡的,卻感人至深,他對主角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的批判也是充滿諒解和包容,換個說法,《誰》是是枝裕和對生活節奏急速的城市人的一份忠告,提醒我們要慢下來,把時間留給家人。

《誰》呈現了兩個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開始時導演很幾場戲簡潔地交代所了良多一家的生活狀況:三口子中產家庭,生活富裕,財富來自良多在事業上永無止息的拚搏,他是個自視很高的「成功人士」,埋首工作,忽略妻兒,以為用物質可以代替親子關係,兒子慶多(二宮慶多飾)是個單純及服從的孩子。

lfls_poster_o2

電影很快進入主題,而且拋出了一個道德兩難局面。醫院的來電,告知良多因為當年出錯,錯將他家的孩子跟另一家對調了,他的親生孩子,在鄉郊的小康家庭成長,名字是齋木琉晴 (黃升炫飾),「父親」是雜貨店東主齋木雄大 (Lily Franky 飾),他們一家五口,生活愉快,琉晴在不拘小節的家庭成長,「遺傳」了性格頑皮好動。醫院安排兩個家庭先來個初步認識,讓孩子慶多及琉晴與親生家人熟絡,然後雙方家長才決定是否調換孩子。

雄大的一家,代表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神經質的雄大,沒有事業雄心,但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是無私及無條件的愛,對於「調換」一事,顯然沒有良多般執著「血緣」的重要。

《誰》反思了「血緣」及「養育」的關係,中文譯名很能捕捉電影神髓:如其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調換了孩子,良多只從成年人的角度來處理調換孩子的事情,只為自己想一個適合的方法,沒有從孩子的角度思考 – 到底他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父親及想過什麼生活。

良多被調識後,開始放慢生活腳步,重新思考生活, 才領略愛是需要時間建立的,結尾一幕良多與慶多在小徑上的對話,令人非常感動,長長的track shot各自拍著沒有血緣的兩父子,最後兩人回到同一條路上。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是部值得用心去看去感受的電影,場口眾多,每一場戲都前後呼應,把感情累積,慢慢才達到良多的醒悟。

電影是枝裕和的溫馨提示:愛是需要培養,經過時間歷練,一起感受的。沒有愛,縱是血脈相連也枉然。

原刊 av magazine 11-10-2013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