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註︰本文載於2013年12月2日《信報》A23《「大學生爭公屋」不符事實》,此網上版本加入圖表展述。
房屋署日前表示會研究對擁有專上或以上學歷的公屋申請者實施扣分,消息一出,社會矛頭直指「大學生」,指其「無志氣」、「貪著數」,與其他基層家庭「爭公屋」,不過,有關說法是忽視了「專上學生不代表學歷高;學歷高未必薪金高;薪金高不及樓價租金高」的現實,高學歷年輕人在輪候冊的比例日增,真正需要檢討的是「配額及計分制」、管制樓價租務政策及未來公屋建屋目標。
專上學生 學歷不高 薪金偏低 負債累累
多個媒體及政府都引述數據指出,「輪候冊中7.15萬名35歲或以下的單身公屋申請者中,有34%申請時為學生、47%具備專上或更高學歷」,數據被不少人演釋為「大學生爭公屋」,其實並不公道,翻查房委會歷年的《公屋輪候冊申請人統計調查》,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教育程度中,「專上」(post-secondary)與「大專或以上」(tertiary or above)是分開計算的,「專上」是指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等非學位課程,而「大專或以上」則是有學士學位的「大學生」,以2012年為例,大專或以上學歷的比例只有17%,30歲以下的則是27% (表1),政府刻意將年輕「專上」與「大專或以上」學歷數字合併發佈,無疑是故意放大「高學歷」情況,將矛頭指向年輕人。
當然,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學歷的確一直上升,但這與專上教育普及化有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0年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專上教育普及率由三成多上升至六成多(圖1),教育局在今年4月表示,今年約有71700中六學生,專上學額則約57300個,佔中學畢業生約八成,教育局更預計到2017年專上學或會供過於求,說明年輕人擁有專上教育程度在社會上已不是甚麼「高學歷」。此外,專上學生畢業後的薪金明顯偏低,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iPASS)早前公佈2012/13全港自資專上院校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畢業生薪金,17間有公佈資料的院校當中,有7間畢業生薪金不足$10,000,另有6間為$10,000-$11,000,相對於全港每月平均薪金(2013年第二季所有選定行業)的$13,892為低。不單收入低,而且負債嚴重,青協今年訪問共727名曾向政府申請學生貸款的全日制大專生,其中自資副學士的學生預計完成課程後平均負債為19.2萬元。專上教育普及化,畢業後面對薪酬低負債高的困境,並非有些社會人士想像有美好前景。
資料來源︰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2010年12月
薪金遠追不上樓價租金
另外,近年租金及樓價的升幅遠超工資升幅,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私人住宅單位租金指數(40平方米或以下)由2009年的102上升至2012年的149.6,升幅46.7%;售價指數(40平方米或以下)同期升幅更達80.9%,可是,工資指數在4年間僅上升18.7%(表2)。Demographia的2013年全球住房負擔報告發現,在337個調查城市中,香港樓價是全球最難以負擔,香港樓價中位數為$3,810,000,已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3.5倍,比去年報告12.6倍繼續上升。專上學生,可能要十年後才能還清欠債,樓價高企,再多十年也未知有否足夠儲蓄繳付首期,而且供款更會令生活百上加斤,今年第二季經濟報告指出,按揭供款比率 維持在56%的極高水平,沒有親友支援,置業供樓近乎不可能。不少年輕一輩並非要求即時有新居上樓,而是看不見前景,一方面預期經濟能力難以改善,另一方面看見薪金遠追不上樓價租金,在沒有其他住屋選擇下,才考慮申請公屋。
30歲以下零上樓 扣分只為轉移視線
此外,「配額及計分制」的設計出現問題,鼓勵年輕人盡快申請,一方面因為越早申請積累分數將越高,另一方面因為額配甚少,輪候時間隨時逾十年,所以要提早申請。非長者一人配額及計分制於2005年9月開始推行,至今輪候個案急升逾十一萬個,最大原因是房委會限制每年編配予非長者一人的配額少於2000個,根據房委會資料,由2006/07至2012/13年度,7年間,透過「配額及計分制」編配單位有12138個,30至39歲只有156個;30歲以下的更是0個(表3) (不包括體恤安置及特快編配計劃)!年輕人「爭公屋」是否成立?一目了然,在現時的「配額及計分制」下,年輕單身根本難以上樓。有說這些高學歷年輕人是輪候冊「水份」,但房委會近年已一直分開公布一般申請者及非長者一人(年齡劃分)的數據,社會大眾已能清楚了解各類人士的輪候情況,而即使減去35歲或以下擁有專上或以上程度的申請者(約三萬多個),公屋輪候冊個案仍有近二十萬,處於極高水平,房委會依然不能逃避加快建屋的責任。
現時房屋署研究就學歷實施扣分,其實屬於虛招,意圖將矛頭指向年輕人,事實上,若編配額維持在少於2000個的低水平,加入甚麼計分因素也意義不大(2005年曾討論將居住環境、健康狀況、與家人同住、是否學生等因素列入計分考慮)。除了研究扣分制,近期房委會多管齊下,以收緊寬敞戶、檢討富戶政策、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等措拖,刻意製造「僧多粥少」的局面,加劇基層內部矛盾及分化,卻沒有去「煲多碗粥」增建公屋,減少分配壓力。就此,社會矛頭應重新指向房委會,敦促政府盡快提高公屋建屋量及增加單身個案編配數目,並就「配額及計分制」進行全面檢討,處理單身住屋問題,長策會在此議題上亦責無旁貸。
影子長策會
陳紹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