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報告封面用了「年青」一詞,作家鄧小樺在《評台》撰文稱之為「匪語」,意即為共產中文。(見鄧小樺:文盲的施政報告)《蘋果日報》1月16日「隔牆有耳:「創業年輕人」身份曝光」一文亦云:「狼英喺施政報告話有位「創業的年青(輕)人」作者也認為年輕方為正寫。中文根底素來不俗的曾德成更對記者說「我真的與行政長官談過這事,他亦知道該用年輕,相對『年輕』、『年長』,『青年』,文字上應是這樣的,但他覺得大家接受了,不太着緊這件事」。
對此種種,我本也照單全收,但細想覺得不穩妥,再作考證。檢《 清史稿/ 志八十三/ 選舉三/ 文科》謂:「順治九年,選庶常四十人,擇年青貌秀者二十人習清書。」足見「年青」一詞非新近創詞,年青對貌秀,乃有才俊之意,其義與「年輕」不同。
再引兩段《清史稿》:「其時軍機大臣中無老成更事之人,福康安年輕,未能歷練,以致敏中聲勢略張。」;「宦寺之設,無非效奔走、供指使而已,萬不可使年輕敏捷之人,常侍左右。」這裡的年輕是指年少而沒有經驗,是貶意詞,反而年青則有英秀才俊之意,一貶一褒,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又《三國演義/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權曰:「孤正欲與蜀主講和;但恐蜀主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耳。」文中的年輕多有少而識見不足之意,同屬貶意詞。
總言之,無論多討厭689,也不能因人而廢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