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有不少人因為怕喝很苦的中藥而拒絕看中醫,間接令市場衍生不少相對味道上較易接受的產品,但後續市場銷售成績大多令人失望。其實,有沒有可能創造不苦的中藥?
答案是:不可能。
試想像你正進入一間餐廳點選了海南雞飯,當送到面前你吃上一口,雞沒有雞味,油飯沒有香茅味,醬料沒有香蔥味,你會選擇相信是廚師創造了妙絕的廚藝,抑或是餐廳偷工減料?屬於前者的機會當然不可以排除,但技術創新並非兵家常事,多數情況下筆者會相信後者。
中藥有四氣五味之說。五味包括甘、酸、苦、鹹、辛。《內經》提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的概念。五味的濃厚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該藥的作用強度。
辛:有發散、行氣或潤養等作用。一般發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大多數有辛味;某些補養的藥物,也有辛味。
甘: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大多數有甘味。
酸:有收斂、固澀等作用。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苦: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濕、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數有苦味。
鹹:有軟堅、散結或瀉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帶有鹹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
淡:就是淡而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能夠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物,大多數是淡味。
澀: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
普遍香港人受藥材店經驗影響,有中藥必然是苦的概念,實則不然。不少方劑的味道並非苦味,例如小建中湯為帶肉桂的甜味的湯劑,生脈飲為以酸辛鹹味為主的湯劑,六味地黃丸為以酸及甜味的主的蜜丸,大承氣湯為苦中帶鹹的湯劑,參苓白朮散為帶薄荷香氣的淡味散劑等等。本地上一輩醫師習慣處方清熱劑,因此煎出的湯劑以苦味為大多數,實際上這並非大多數方劑的味道。
與此同時,藥材與食材本質大同小異,均以動植物為主,故此味道濃烈與否很大程度與原材料質量掛勾。例如薄荷、紫蘇、荊芥、砂仁等,沒有香氣至少代表植物存放已久。又例如黃連、桔梗、知母等,沒有苦味代表種植年期不足。再例如五味子、山茱萸、烏梅等,沒有酸味代表過早採收。各種減少味道之動作,實際上就是降低藥材本身應有的效果。即使經過廠家調整配方,充其量也只可能是矯味或掩蓋而已。如果是連本身味道都消失的話,就正如雞無雞味,魚無魚味,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因此,不要再問可否不喝不苦的中藥,反而應該問,如果連五味都沒有了,你吃的中藥還有效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