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四周年,維園燭光,25年來從不間斷,映照着香港人未泯的良知。
有人認為,支聯會的悼念因循守舊十年如一日全無新意。台上哭喪似的聲音更令人生厭。「平反六四」的說法,仍逃不出依附權力的封建魔咒。口號叫了25年,全無效果。出席維園燭光晚會,香港人只為了打卡,為良心買贖罪券。六四李旺陽中國民主運動,是中國人的事,與香港人無關。中國民主化,更會「踩冧」香港,對香港絕不是好事。我們應專注香港,六四關我們什麼事?這些網上流行的本土觀點,網民都能倒背如流。
今年,有本土派在九龍尖沙嘴另起爐灶,以「本土‧民主‧反共」為口號,發起「香港人的六四集會」。有本土派在網上號召,說今年六四,去尖沙嘴的是香港人,去維園的是中國人。這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真的以此劃分,香港的中國人遠遠多於香港人,因為維園燭光,比尖沙嘴肯定以百倍計。
另起爐灶早不是今年開始,但以今年的論述最為詭異。本土派不是說過六四是中國人的事,香港人不應悼念,但今年又在趕忙爭「正統」,不是很奇怪嗎?曾經咀咒維園燭光晚會「五雷劈祭壇」,又時常在面書冊封城邦天兵天將的理論大師,又在面書發帖:「六四維園悼念情勢告急,煩請北京方面慎重考慮,找一個李旺陽二世出來刺激人數。拜託,拜託。」這種泯滅人性的說法,居然也有幾百個「讚好」,着實令人齒冷。
理論大師語不驚人死不休,令人們以為身處太平天國,以此來吸引「鐵粉」眼球,是慣技,不足為怪,有時當笑話來看就可以了。但我非常尊敬的,為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奮鬥幾十年的李怡先生,近日有關六四的本土言論,就令我大惑不解,也無法釋懷。
李怡先生提出「該放下愛恨交纏的六四包袱了」,這種說法很熟悉,已經聽過很多回了,今天令人意外地竟出自李怡先生之口。李怡先生又說:中共「用盡吃奶的力度去反對還沒有成事的佔中,反對公民提名,但25年來卻沒有反對過六四燭光集會。」這說法與我理解的事實不符。李怡先生又說,有市民問:「若沒有了六四維園集會,誰最開心?他的答案應該是中共吧。但也有人認為,若六四維園集會的人數大減,也許最擔心的會是中共,因為這意味着香港人的中國情懷已大大淡薄了。」
悼六四爭民主有何矛盾?
真的嗎?假如從今年開始,維園的燭光沒有了,香港人的中國情懷大大淡薄了,就表示香港人都變得很本土,會義無反顧為香港民主奮鬥了嗎?想得太簡單了吧!香港人不可以繼續犬儒鄉愿,不問世事,吃喝玩樂,炒賣致富嗎?某程度,我同意香港的民主化不能寄望在中國的民主化之上,但悼念六四,公開真相,要求為死難者討回公道,究竟與香港人爭取民主有何矛盾?對超越人類良知底線的暴行表達抗議,風雨不改堅持25載,這是香港獨有的本土運動,與爭取香港民主政制,不也是一脈相承嗎?
我認為,滅了維園燭光,這個在中國國境內唯一的「顛覆基地」不復存在,最開心的,肯定是中國的當權者。
今年六四,我仍會在維園。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