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巴金,中文寫作

 
Look great with these tips.

With the latest chic advice in Trending Now...Beauty, you'll pick up know how on looking your best and feeling great from the inside out. Subscrib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古文觀止>>,巴金,中文寫作
Oct 2nd 2013, 12:37, by 黃增健

(本文為「民間電台」節目:<<閱微書齋。貳>>之延伸閱讀。)
民間電台: http://www.citizensradio.org/
* * *

<<古文觀止>>,巴金,中文寫作

巴金的「意見」
雖然筆者在數年前專心拍攝,並無寫作,但記得在中學時期,我的寫作興趣甚濃,經常與同學筆戰,以文字辯論,並參加過校際作文比賽,獲過獎。可見寫作是影響過我的青年時代。
五年前,因遺傳性腎病惡化,要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不能拿著攝影機到處拍攝,但心裡又有話要說。加上患病期間的所見所聞,萬般感受,不吐不快。於是重拾紙筆,利用寫作抒發感情。
可惜甫動筆,便發現力有不逮。停止寫作數年,它變得非常陌生。不但經常執筆忘字,連選詞用字都顯得相當吃力。因此我只好重新學習,由基礎開始。可惜經過一段時間後,文筆亦沒有改善。我心想,可能是走的方向錯了,唯一方法是參考其他人的經驗,例如中國文學家巴金就曾說過他要寫文章的秘訣。
巴金在其<<談我的散文>>中說,有人請教他寫好散文的秘訣,他如此回答:「我不僅學過怎樣寫"散文",而且我從小就讀過不少的"散文"。 我剛才還說過老師告訴我文章應當怎樣寫,如何從第一段講到結束。 其實這樣的事情是很少有的。 這是在老師特別高興,有極大的耐心開導學生的時候。老師平日講得少,而且講得簡單。 他惟一的辦法是叫學生多讀書,多背書。 我背得較熟的幾部書中間有一部<<古文觀止>>。」於是,我聽從大作家的「意見」,買一本<<古文觀止>>來讀。

<<古文觀止>>之內容及編者簡介
<<古文觀止>>(下稱<<古文>>)是繼<<昭明文選>>外,另一本廣為人熟悉的文言散文選集,由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乘權及吳大職叔侄所編,並由吳乘權之伯父吳興祚審閱。
吳乘權(1655~?),字子輿,號楚材。 除<<古文觀止>>,他亦是另一本普及史書<<綱鑒易知錄>>的編者之一(另外兩名編者是周之炯和周之燦)。他一生研習古文,好讀經史。 幼時勤奮好學,手不釋卷。伯父吳興祚指他「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16歲時,曾患足疾,數年未癒,但仍不忘鑽研經史。後來病癒,在家開辦私塾。一生中曾多次應考,可惜屢試不第。據歷史記載,在吳乘權二十四歲時,曾投奔到伯父吳興祚(時任福建巡撫)門下。他除負責公案書記之外,並於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起,在福州輔助伯父之子學習古文,成其伴讀。
吳大職,字調侯,亦是熱愛鑽研經史。可惜有關他的記載不多,只知道他一生主要與叔父一同教書。伯父指他為人"奇偉倜儻,敦尚氣誼"。
<<古文>>選編的目的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希望童子除學習古文外,還學到做人的道理。其實出版此書是出於偶然。話說吳氏叔侄起初只為童子編訂古文教材,還作簡單註解,一心只為教學用,從未想過把它出版。後來時間漸過,教授的古文愈來愈多,講義及註解愈來愈精,愈來愈深入。連其他鄉村先生讀後亦為之讚歎,並勸他們將此公之於世。這樣,他們才開始產生付印的念頭。
他們在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共十二卷。書稿編訂後,即寄往伯父吳興祚審閱。他認為此書於初學古文者大有裨益,便於端午節為書做序,且隨即付諸出版。
入選於<<古文觀止>>之文言散文,不論題材及時代都相當豐富,主要為散文,間收駢文。繁簡適中,選材得當。從時代來劃分,由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至明朝,共二百二十二篇; 從題材劃分,則涉及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等。
編者從數千年的經典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有選自<<左傳>>,<<國語>>,<<公羊傳>>,<<穀梁傳>>,<<戰國策>>,<<楚辭>>,<<史記>>等經典,另收錄諸葛亮,陶淵明,魏徵,韓愈,王勃,李白,韓愈,柳宗元,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三蘇」,曾鞏,王安石及歸有光等人的文章,可謂集文學之大乘。除學習到古文寫法及結構外,亦學到中國哲理。可從多角度閱讀,包括文學角度,哲學角度,亦可從歷史角度。

熟讀<<古文>>之好處
筆者認為,熟讀<<古文>>,至少有兩個益處。
第一,對寫文章有益,能明白中文特色及節奏:
巴金在文章中提到<<古文>>對他的好處:「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但在當時也只能說是似懂非懂。可是我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腦子裡面了。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地研究過,但是這麼多的具體的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並非神秘不可思議,它也是有條有理,順著我們的思路連下來的。」
筆者雖然沒有像巴金一樣,把二百多篇散文都背熟,只是看過一部份文章,但它的好處,我或多或少亦能感受得到。據陳雲先生在<<急救中文初集>>裡所講,中文有其特定的節奏與語法,而最能夠呈現這種特性的,就是文言文。
由於好文章講求「文字精煉,不拖沓,不覵嗦,沒有多餘的字。」更擁有「文章的調子」!而文言散文正符合以上的要求。加上文言文是現在中文的基礎,要了解中文的特性,寫一篇符合中文語言特色的作品,熟悉文言文是最低限度。
正如前文所說,中文的其中一個特性是「精煉」,沒有多餘的字。就以其中一篇<<齊桓下拜受胙>>為例,此文來選自<<左傳>>。作者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文學家)只用了一百零二個字,已能把一個意義深刻的歷史事件說得生動清晰。
原文如下:
「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 "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 齊侯將下拜。孔曰: "且有後命。天子使孔曰: '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 "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餘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熟讀這類經典的文言文,會令人熟習中國文句的節奏。多為短句,而且一字多義。簡單的三四個字,已能表達其意思。筆者以前寫文,字句冗長,結構累贅,很有「歐化」與「俄化」的味道。但自從多讀了文言文後,我會思考: 怎樣能令文句簡短,又不失其意義?這樣用字是否最好?有否其他字代替?漸漸我開始咬文嚼字,並嘗試多用成語,承接古人智慧。久而久之,自覺文筆通順了,寫作過程中較之前得心應手。只要心中有話說,總能用較適合的文字來表達。
如果像巴金一樣,能隨時背誦,則益處更大。你能完全明白文句中的節奏,起承轉合,時快時慢,用節奏來感受文句所帶出的氣氛。譬如聽音樂,緊張之處,節奏快些; 輕鬆之處,節奏放慢。
例如選錄自歐陽修(1007-1072)的<<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作者進入山間之中,心情舒暢,文句節奏輕快。直到: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谿而漁,谿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作者為眼前景物所興奮,文句節奏亦較緊湊,表達作者興奮的心情。
如上述例子,多讀多背古文,確實更能享受到中文之美。體會到中文之美,便能進一步學習寫出好文章。
香港中學的中文科,只要求學生強記範文,並沒有教導怎樣寫出好文章。正如在巴金的小時候,他的私塾老師亦沒有教導他,只要他硬背古文。但很多年後,巴金卻感受到它的好處。他說:「但是我仍然得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 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先生。 我後來寫了二十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很有關係。自然我後來還讀過別的文章,可是並沒有機會把它們一一背熟,記在心裡了。不過讀得多,即使記不住,也有好處。」
筆者在中學階段,對寫作都頗為自負。不但參加過校際作文比賽,平時課堂上的作文功課,都會被「貼堂」。於是,對「作文」沒有戒心(我有些朋友是極怕作文的)。閒時在家沒事做,也會一邊聽音樂,一邊寫東西。間中會向報紙雜誌投稿,偶然刊登一兩篇,便自封為大作家。今天看來,極為幼稚。
在中文課堂上,雖然遇到很多的中文老師,在中國文學上非常用心教導我,但都只屬於知識上。至於在寫作或創上,可能不是「重點考試」之列,故此講解不多。我亦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寫作。<<古文>>是巴金的「啟蒙先生」,亦可視為我的啟蒙老師。如今,我開始懂得何為中文特性,還有中文之美。

工具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若文字是工具,<<古文>>亦提供歷代使用之方法,但究竟工具重要,還是內容重要?
巴金說:「我寫文章,因為有話要說......我只想說明一件事情:一個人必須先有話要說,才想到寫文章;一個人要對人說話,他一定想把話說得動聽,說得好,讓人家相信他。每個人說話都有自己的方法和聲調,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完全一樣。 人是活的,所以文章的形式或者體裁併不能夠限制活人。我寫文章的時候,並沒有事先想到我這篇文章應當有什麼樣的特點,我想的只是我要在文章裡說些什麼話,而且怎樣把那些話說得明白。」
他認為內容比用字重要,筆者認為兩者同樣重要。如果滿有話說,但說得冗長繁瑣,詞不達意。這只會令讀者不想讀下去,完全做不到傳達的效果; 反之,用字簡潔,讀起來鏗鏘有聲,可惜內容空氾,全無意思,這也是浪費讀者時間。
所以,正如作家李敖在其<<看誰的文章寫得好>>中說:「所謂文章,基本問題只是兩個:一、你要表達什麼?二、你表達的好不好?兩個問題是二合一的,絕不能分開。」

明白中國文化
熟讀<<古文>>的第二個益處是: 明白中國文化和歷史。
筆者先分享一個經歷。
本人是「八十後」。「八十後」其中一個特點,是對歷史相當模糊。我在中學時期討厭讀歷史,不論中西史亦然。因此,對中國歷史,甚至文化,可說是一片空白。
近幾年香港反共熱潮興起,朋友間多討論「何為中國文化」,何為「共產黨文化」。有朋友說:中國五千年歷史,皆是專權管治。皇帝高高在上,群臣只能聽命,不敢反抗。當時我信以為真,認為中國文化應全盤棄掉,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出現敢於發言的臣子。
這想法當然是錯!後來我讀<<古文>>第一和第二卷,此兩卷皆選錄自左丘明的<<左傳>>。從文章中,例如<<鄭伯克段於鄢>>,<<石碏諫寵州吁>>,<<曹劌論戰>>和<<王孫滿對楚子>>等,讀到古時有臣子敢於冒死相諫,以三寸不爛之舌勸告君主走回正路。而且讀<<古文>>更能明白古人的治國思想。例如在<<王孫滿對楚子>>中,楚莊王吞併了一些小國後,意氣風發,欲進一步得到周王朝。他借意詢問王孫滿,有關周王室內九鼎之輕重,實質是表露他的慾望。但王孫滿沒有正面回答他,反而發表治國之名句:「在德不在鼎。」意即治國應以德政為先,不能逆天而行,強佔周朝。
在<<古文>>中,所選錄之散文都包括類似的治國思想和做人道理。明顯編者是希望此書做到「正蒙養而裨後學」。

總結
多讀<<古文觀止>>,令筆者在寫作和知識上都有進步。尤其在中國文化的認知方面,不再人云亦云,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理解。我後悔在小時候沒有養成背誦古文的習慣,或像巴金一樣,把整本<<古文觀止>>硬記,否則,現在我的中文水平一定不同。

23-09-2013於家中。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