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於2013年10月5日《成報》
「特首應保持政治中立」、「特首不應有政黨背景」、「特首需不偏不倚」這些言詞在政治人物的口中、報章政論的字裏行間屢見不鮮。可是政治中立通常是對政府公務員的要求,特首要政治中立是否暗示他只是一個最高級的官僚而非地區首長呢?
政治中立是指公務員在執行公務上需超越個人及黨派利益,不可偏頗一方,按照法規程序執行職務。「政治中立」、「不偏不倚」的吸引力在於它較大機會作出正確的決定。在公眾的眼中,一個沒有政治背景的官僚似乎可以不含價值取向地施政、協調各政黨的衝突,從而可以營造一個和諧、有效率的香港社會;一個「政治中立」的政治任命官員看似也可在各項政策中客觀分析箇中利弊,不會偏幫任何一個團體。一個「不偏不倚」的城規會亦可以客觀、科學地分配土地資源。
問題是,特首作為特別行政區首長,是否僅僅是政府公務員?如果是,特首又如何履行地區元首的職責協調各利益團體的衝突呢?如果不是,特首又憑甚麼要「政治中立」呢?特首作為一區首長,應做的不是決定堆填區建在將軍澳還是屯門,也不是制訂貧窮線是月入多少,更不是四處盲搶地,反而是思考香港整體社會應該朝那一個方向發展下去。如此一來,特首如何能不作價值判斷呢?
讓我們來看看政治中立的特首如何不為意作出價值判斷?「政治中立」精神不容許特首同情任何一個低下階層市民,故特首必須漠視房戶的悲慘生活;「政治中立」精神不允許特首主觀地判斷房奴的情況是不合理的,所以特首不可平抑昂貴得超乎市民可負擔的樓價;「政治中立」精神不允許特首「偏幫」普羅大眾、不顧小眾地產商的利益,因此特首必須坐視地產商控制香港人的生活所需。
時至今日,仍有人說特首應是不偏不倚、政治中立的人。在我看來,所謂的「政治中立」不但是一種冷對世間事情的意識形態,更是既得利益者維持現狀的最大辯解。任何社會不公是政治中立的思維下都不是「不公義」的,因為政治中立不容許公不公義的判斷。否認問題的存在,就不用改變現狀,因為沒解決問題而改變的需要。這種安於現狀的冷漠態度實際上保護了現在享盡優勢的利益團體,讓普羅大眾永遠在他們的腳下受盡折磨。那麼,這樣的特首仍應是政治中立、不偏不倚嗎?
陳達仁
中文大學國是學會副主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