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與小豪子的角色,由2009年開始,做了差不多四年,又要考慮改變。讀者或許仍然記得,在新角色醞釀的過程中,發生了所謂「希特拉」事件,對一個在討論中稍有提及,但很快就被否決的建議,政務官空降的署長,大興問罪之師,又要交代時序,又要思想匯報,借機整頓港台。但在員工的奮力反抗下,事情才匆匆告一段落。
後來,製作團隊決定以唐三藏孫悟空取西經的故事,代替太后與小豪子,取名《西環遊記》,為甚麼會是西環?看過的人都會心領神會,毋須多費唇舌。
《西環遊記》演了一季,頭條又要暫別,停了接近半年。不知是停得太久了,是演得不好,還是太后與小豪子太深入民心,似乎沒有人記得已變了角色,太后的影子,在觀眾心中,仍是揮不走,忘不了。
無論我到甚麼地方,認識的朋友還是不認識的觀眾,仍有不少人叫我太后,甚至有觀眾向我打躬作揖,叫聲「太后吉祥」,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有觀眾問我:「太后幾時返?」我心裡納悶,太后的角色已停了足足四個月,為何還會這樣問?我解釋:「而家已經冇太后了,改咗做唐三藏…」,他們都異口同聲,反應差不多一樣:「係喎,不過太后好笑啲,會唔會做番?」我無語,因為我真的不知道。
我心裡掙扎,《西環遊記》出生不足半年,我的演技固然是個死症,路線和角色還未揣摩得通透,是否應該給個機會讓這個角色有所發揮呢?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唐三藏與孫悟空,在空間和跨度上,確實比太后與小豪子相差太遠,太后與唐三藏在性格上也南轅北轍,一個張狂跋扈,一個慈祥內歛,對於一個沒有演技可言的人,跨張比較容易演,內歛的角色,肯定吃力不好。要把唐三藏演得滑稽惹笑,除了能文能武,生丑皆宜的大老倌羅家英外,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演了四個月唐三藏,自問江郎才盡,也無法發揮,我期待太后可以復活,或是復辟,找個機會復出電視屏幕。
我探討過事情的可能性,但似有難言之隱,總之沒有明確的答案,以我的新聞嗅覺,確實事有蹺蹊。觀眾掛住太后,但太后已經掛了。
(明報。三言堂。2013122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