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經香港去歐洲,出發前往銀行換外幣。那位健談有禮的銀行女職員一邊數錢,一邊和我閒聊,問我去那裡。當我提到這次旅程是自己一個去時,她立時表現出很驚訝的神情,說「一個人?一個女仔?不怕悶嗎?」我當時心中都打了一個突,問自己「悶?為何會悶?」
「一個人去旅行好,還是有伴同行好」,一直都是很多人的討論話題,所以我也不累贅地一一列表各方好壞。我從來都覺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件事也有其利與弊,所以一定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好或是不好。而在年紀,閱歷和機緣這些因素影響之下,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去踏回同一條路,所領會的亦會不同。
雖然無可否認,當一個人在旅途上,可以自己喜歡去那就那裡,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有可能因為不同的意見與旅伴爭吵而浪費時間和掃興時,是相當的自由自在的。而且當只是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對這個地方的人和事物,都看得更多,眼界更闊,感受更深。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當一個人走在異鄉的路上,除了可以鍛練勇氣之外 -那些在我眼前的風景,和不同的聲音和文化,都會自然而然地構成了一個新的空間,讓我可一個人專心的,在平時生活那個盒子之外,去自省,感受和思考。就如看過一句話大概是:旅行的意義,是在於成就了幾多次新的自己。
但我也不能否認的是,獨樂雖自由,但之後往往都有種「然後又如何呢?」的空虛感。我始終相信,世上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分享。偶然讀過黃偉文的一篇文章,他說「有時會自己一個去旅行 … 然後在沿途見到一些美麗的景色,或令我難忘的美食,那時候我心中會想的,就是下一次再來時,我會帶著那個我重視的人,而那時候我就可以給最好的給他/她,也和他/她一起過著這些美好時光」。
所以人總是矛盾的。
在某個旅途上,我第一次認真聽陳奕迅的〈任我行〉。我一向聽歌都很注重歌詞,於是在那時那境,林夕的詞給了我一定程度的衝擊。後來讀到一篇訪問,他說這首歌想說的是「自由的極限」:
「在《任我行》裡,我想寫「自由的極限」,即使給你百分百的自由,你還是會主動放棄其中部分自由。我希望這種矛盾是沒有答案的,人生之所以真實,是因為我們總是矛盾的,有時希望自己一個人,有時希望身邊多一點人。
凡有理想的人,必然不是最自由的,最自由的人就是無慾無求的人,有理想就會有求,有求就會有限制。於是我決定,一份有生命力的歌詞,寫到最後應該是沒有答案的。」
就是這樣吧。當然你可以出走,當然你可以獨行,當然你可以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另一方面,作為有感情,和在遺傳因子中刻著了「群體生活」的人類,你真的所做的每件事和下的每個決定,都可以沒有顧慮,都沒有為自己以外的人所著想的麼?當然這也不代表是失去自己的犧牲,而是像昂山素姬所說,這是一個選擇-一個你認為那件事那個人對你更重要的選擇。而選擇過後,最重要的是你有去承擔和無悔的勇氣。
在矛盾中找到平衡,是一生的功課。
PS.1. 至於去旅行 … 嗯,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不是一個人 … 只要開心,安全就好。
PS.2. 聽〈任我行〉的時候,是在北歐。我望著冰島那些除了石和青苔就什麼都沒有的山,和天上那些亮得有如立體電影銀幕的星星和北極光,腦海就不斷的哼著那兩句「從何時開始忌諱空山無人,從何時開始怕遙望星辰」。說當時完完全全沒有一點忌諱和懼怕是假的,但做人,還是應當要有勇敢向前走吧。至少現在,我能夠為自己而自豪,無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jrV9SAuU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