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物華街市集清場 市建局用錢分化 誠信蕩然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物華街市集清場 市建局用錢分化 誠信蕩然
Feb 7th 2014, 09:12, by 黃梓汶

(獨媒特約報導)觀塘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有125個檔位,市建局違反「無縫交接」承諾,農曆新年前突然要求商戶於年初五(2月4日)把檔位交還。局方於當日又突然宣佈加碼賠償,於遷入新市場前每檔每月可獲$6,000生活津貼,意圖加快清場步伐。眾小販斥局方無視承諾和訴求,以公分化,非持牌人的小販助手不獲保障。大部分檔主迫於無奈已於年初五「交吉」,只剩一檔商戶繼續留守,指責市建局不守承諾,為保客源,堅持直到新臨時市場建成才離開。

交吉翌日,仍有不少小販在已鎖上的檔位前繼續清貨,吸引居民前來買平貨,人頭湧湧。小販斥當局由通知到收回都不足一個月,不夠時間清貨,損失慘重。

有已搬遷的舊街坊帶着相機,拍下小販們最後清貨的情景。舊街坊張先生指「無諗過咁快會拆,呢個市場同二十年前無咩點變過」。張先生以前在觀塘區居住和工作,即使搬走多年仍一直留意觀塘區的發展。他表示以前常會經過市場,知道市場重建後已來過四次拍照,十分不捨。

CIMG5378

市建局以賠償分化 小販助手不受保障

市建局的所有賠償方案,都以檔主為對象。不擁有業權的小販助手,即使在物華街臨時市場買賣超過三、四十年,都不能得到市建局的直接賠償,需各自與檔主私下協商對分賠償,此令小販感到惶恐,擔心不能收到檔主的賠償,影響雙方互信。有小販助手批評當局「不肯白紙黑字寫清楚,令合作幾廿年的朋友因賠償鬧交、打交」。

當小販助手超過20年的張先生在檔位交吉翌日回到市場,站在已上鎖的檔位前與認識多年的熟客話別。張先生批評市建局的通知時間太急,令他措手不及,只能急把新訂的貨物以接近半價的蝕本價賣出。他慨嘆自己是「二奶命」,在商討賠償問題時一直被當局忽視,不受保障。張先生與檔主合作超過20年,分享檔位賣衣服,每月支付租金。張先生無奈地指,自己現在失業,又不肯定將來能否在臨時市場執業,只好乾等,但這段等待的時間沒有收入,又因小販助手的身份,連$6,000的津貼都得不到。

陳伯任小販助手售賣衣物和手袋超過30年,他在交吉後把貨物掛在檔位外,繼續平價清貨,吸引不少街坊選購。他表示會「散得一日得一日」,盡量把積下的貨賣出,減少蝕本。他又指政府應該幫助檔主與小販分$9,6000,「咁就唔使爭崩頭」。

image01

「活在觀塘」在年初五晚上舉行小販市場告別派對,向貢獻多年的小販致敬。活在觀塘發起人袁智仁認為,當局利用賠償分化檔主和小販助手,成功令大部分檔主在第一階段交還檔位。他指出部分檔主因家庭成員不願接手生意,早已全面把檔位租出,交由小販助手繼續做生意。對檔主來說,早點遷出能得到當局$9,6000較高的全額賠償,故多傾向月初交還檔位,誘使檔主向仍在營運的小販助手施壓。

無視小販訴求 交吉前突鬼祟派糖

當了30多年小販助手的李先生指,在新年前檔主曾多次主動要求市建局提供地方協助小販安置貨物,並要求當局向檔主及小販助手每月各提供$4,500作生活補助津貼,但局方一直沒有回覆。在初五交吉當日,他在接受訪問時,才由記者轉達得知消息。李先生指責市建局的做法「鬼祟」,在下午3時才突然推出新加的生活補助津貼和免費存倉服務。生活補助津貼雖然由原來提議的$4,500提升到$6,000,但只有檔主可得,看似「加碼派糖」,其實比原來方案要求的數額還要低。另外,李先生指貨倉的詳細資料,如位置、可存放的空間等,都在交吉翌日(2月5日)下午才收到電話訊息通知。據知每名檔主可得一個4x4的空間存放貨物。

image02

堅持留守營業 斥當局無誠信

唯一堅持不願搬出的內衣檔,繼續在物華街臨時市場營業。檔主弟弟李先生指當局近日仍不停致電,遊說他們遷出。李先生指市建局違反承諾,做不到無縫交接,不相信臨時市場可如期在三月初建成。李先生指在一月初曾在觀塘資源中心開會至晚上11時,最後市建局觀塘社區發展高級經理蔡曉梅透過電話轉述觀塘項目總監李樹榮的承諾,向小販保證安排無縫交接,令小販可繼續做生意。但隨後當局改口要求檔主在2月4日搬走,才可獲「特別津貼」和「提早交還攤位津貼」,逼使檔主盡快清空檔位,漠視對小販繼續營業的無縫交接承諾。

李先生指「只想自己做生意」,小販生意講求與客人之間的關係,若停下幾個月不做,客人會以為檔口已倒閉,流失客人,所以他堅持要繼續營業,直到新臨時市場建成才會搬走。李先生指承建商未能如期建好臨時市場,是承建商的責任,不應轉嫁到檔主,令他們蒙受生意上的損失。

李先生表示自己8歲已跟媽媽推着木頭車走鬼做生意,至今已40多年。幾十年來,做生意外也建立起人際網絡,和顧客都成為了朋友,關係很好。多名客人來到檔位,查詢李先生何時會搬走,表示「睇住佢大,買左好多年」。當知道檔位會繼續營業時,客人都表示十分高興,可買到較平的衣服,會繼續支持。

「以人為本」得個講 有意留難小販

街坊四哥因妻子為物華街臨時市場小販,故跟市集內其他小販亦相熟,「有時我落到去都會叫佢地『阿媽』,佢地也會叫返我『四哥』」。小販們甚至會互相照顧彼此的孩子,「我覺得呢到就係自己屋企一樣」,鄰舍間的感情尤如親人。四哥又指市建局以金錢利誘小販,分化街坊的多年感情,部份檔主及小販助理在年初五交吉或收到賠償金後,不願回到市集支持留守的小販,怕被政府秋後算賬。四哥斥重建計劃只顧賺錢,不是為優化社區而建設,使街坊情不再,違背了當初「以人為本」的承諾。

市建局甚至在賠償時留難小販,將已預備的支票扣起。任小販助手約20年的江先生在物華街臨時市場營業的同時,亦在仁信里經營「中興鐵器」。在年初五交吉及交收賠償金支票當天,市建局臨時新增條款,指江先生在仁信里的鋪位有僭建物,因此要江先生拆卸仁信里的僭建物後,他及檔主才可以取得物華街的賠償支票。市建局將小販檔位和仁信里舖位混為一談,利用檔主的壓力迫江先生就範,最後市建局職員更被街坊「踢爆」早已將支票放於口袋中,只是有心刁難小販,而且臨時新增的條款沒有列明在承諾書中,職員才將支票歸還。

政府欠缺誠意的溝通,以霸權欺壓小販造成今日官民對立的局面。但其實居民、小販們只是希望政府能合理地對待他們而非將賠償當作施捨,政府,你聽到嗎?

image00 (2)
圖:原定三月初建成的新臨時市場

記者:黃梓汶、何倩音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