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大地之鹽的海報
下圖︰埃塞俄比亞的造鹽人
(有劇透,請留意)
欣賞印度電影大地之鹽(My name is Salt),必要讚嘆導演5年的耐性,紀錄印度Gujarati 沙漠獨特的遊牧造鹽人。每年雨季後,由 9月至4月,4萬多位造鹽人移居到沒有電力和水源的沙漠開始工作,先從70呎以下挖水灌溉這片乾涸的土地,鹽田充填鹽水後,慢慢由太陽蒸發,變出一塊塊的鹽晶。這片也考驗觀眾的耐性,沒有訪問,沒有解說,沒有驚喜,一片寂靜的沙漠只有風沙和機械的聲音,鏡頭如實紀錄的人與鹽,盡可留待觀眾體會。沙漠四時的轉變,海市蜃樓,活在枯燥環境下,真假難分。片中大部份的鏡頭皆是一家人和他的鹽田,導演巧妙結合天色、時節的因素,道盡造鹽枯燥的緩慢美。片末雨季重臨,鹽田和沙漠變回湖泊,居民在田上划船,奇幻非常,生活如是周而復始。
影片中見盡造鹽人堅毅和勞動的美,而背後盛承着的不公義,片中只有輕輕帶過。,導演跟觀眾談天,展示印度造鹽的悲哀。造鹽人全是賤民,種性中是最低等,世襲的烙印,世代背負貧窮。鹽價低下,他們只有被剝削,4萬的村民在五千平方公里浩瀚的沙漠中工作沒有溝通,也沒有合作,跟商人沒有議價能力。8個月的心血,黃沙被雪白的鹽結蓋着,蔚為奇觀,但脫窮卻不易。造鹽需要大量人手,兒童大多放棄學習,小學也不能完成,在鹽田作幫工。種性制度令他們只能傳承父業。雨季時,離開鹽田和沙漠,回到村落,生計成疑,只能靠做散工維生,足襟見肘 。當地沙漠是保育區,不容許經濟活動,千年的造鹽工業卻淪為地下經濟,隨時會有被封殺的危機。
筆者也曾有埃塞俄比亞的Danaki沙漠,遇上遊牧民族Afar世代相傳的造鹽業,故事截然不同。他們每日賺取(170港幣)比一般人的薪金多近一倍,團結令他可抵抗政府的貪婪,從前的官員看見造鹽有利可圖,本想賣給外國財團,而Afar人認為就算獲得金錢,也不可以改變生活和傳統,所以抗爭堅守世代相傳的做鹽業,現在在埃塞俄比亞眼中,造鹽還是不錯的職業。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印度的文化迫使造鹽人世代相傳。留下永恆的緩慢,周而復始的浪漫,對忙碌的我們,未嘗不可反思時間的意義,工作為金錢,還是過程,說不定,望着放工前的日落,有另一番的體會。
<大地之鹽>,記得留意
4月5日 下午5:15
UA 朗豪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