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群眾運動須要以工人階級為根基
James Langdon 工國委(台灣)
台灣馬英九政府正忙於跟中國商談經貿協議,其急進的態度令焦點聚落在東南亞地區內眾多反工人的貿易協定。
經濟部宣佈目標在年中前達成貿易協定。顯而易見而又被忽略的是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在群眾反對的壓力下,協議被行政院擱置。
民調顯示,近半台灣人都對迫近的服貿協議抱有懷疑。他們憂慮協定會令生活水準進一步下跌,是完全正確的。在野民進黨利用此機會攻擊執政的國民黨,並希望在2016年當選,並借助反對貿易協議的民眾情緒來獲得支持。
去年底,政府也宣佈計劃立法擴展自由經濟示範區(FEPZ)至蘇澳、基隆、台中、高雄港和桃園航空城,並吹噓會為這些地區帶來豐厚的經濟增長,又主張擴展新自由主義政策是台灣唯一的未來。
副總統吳敦義懇求台灣人要「思想開放」,接受「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各經貿協議的現實。面對著愈來愈大的聲音反對這些新自由主義政策,吳敦義卻要求民眾共同努力,實現(據稱是)必要的去管制化。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同樣提出,台灣的未來在於結束保護政策,並在更多行業引入國外競爭。江指出,台灣的經濟問題並非意外,而是由於台灣未能比鄰國更早接受市場自由化。
事實上,普通民眾並不會看到自由經濟示範區據稱會帶來的好處,反而是工人保障未來更受到瘋狂的去管制化,工資、工作條件因而下降。
行政院擱置服貿協議,是值得歡迎的短暫勝利,更指向更大的潛在可能。如果小規模示威和法律手段就能夠達到如此效果,試想下,若果群眾運動得以建立,以對抗這些在亞太區愈趨普遍的反工人協定,可以是取得什麼成果。
TPP的警告
台灣人並不是區內唯一的國民面對新自由主義的黯淡前景。各國政府都正在參與去管制化的比賽。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是又一例子,說明若果沒有群眾運動去改變現況,情況會變成怎麼樣。這協定至少有九個國家參與,包括美國、新西蘭、星加坡、汶萊、越南、馬來西亞、澳洲、日本。而且,協定不單為了廢除關稅,更要強行開放公營項目,讓私人利潤得以進駐政府採購中,使得金融投機者能從新市場中獲得數以十億計的利益。這限制了政府為經濟中弱勢的行業提供補助的能力。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斥責政府補助為「貿易扭曲」。簡單來說,就是要加大市場、減少政府與公共領域的控制。
TPP包括了一個提議,是建立審查委員會來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貿易糾紛。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委員會就可能會派上用場。工人權利的立法會變成簽約國的訴訟目標,而新自由主義成為強制的國際法律。
與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受歡迎的貿易協定一樣,台灣的普通民眾同樣對TPP深抱懷疑。在新西蘭,64%民眾反對協定;在澳洲,難以置信地,有90%民眾認為,他們應該參與國家在參與TPP上的決策。顯然,這協議不但會削減現在的工資和條件,更會讓資本家、金融投機者和各國政府得到另一武器,在未來打壓工人與貧農。
TPP - 一個政治同盟
不過,TPP的協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美之間的長期博弈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正如服貿協議在台灣被擱置一樣,各國參與TPP的政府都要考慮國內形勢。奧巴馬政權試圖將TPP推銷成一個政治同盟,用來排除並制衡中國,當然在正式場合他否定這一點。
TPP是美國2011年軍事「重返亞洲」政策的一個經濟補充,來重新建立美國在亞太區內的新舊同盟,例如日本、菲律賓、星加坡和澳洲。所有這些國家都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貿易投資關係,但同時也希望制衡中國在亞洲的壟斷,避免讓其經濟獨大。
群眾反抗可以結束反工人的貿易協定,而這運動需要連結起反對軍備競賽,以及對抗正在升溫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些都是分化工人的伎倆,而資本家在背後卻「團結」起來,掠奪更多利潤。每個地區的政府都在玩同一把戲,提出要保護「國家利益」,但同時卻允許國內外的資本投機者去掠奪公共資源。絕大多數民眾也許懷疑著這些國際資本家的陰謀詭計,但這股疑惑尚未轉化成當前所需的反抗運動。
縱使服貿協議和TPP都會嚴重打擊工人權益,工會卻在這些議題前保持沉默,或只作出紙面上的反對。我們正在見證著,工人的權益被法律強制陷入大規模競次效應,而工人「領袖」們卻保持緘默。
顯然,我們急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治替代,取代背後推動此等協定的大財團和政黨,包括民進黨。工會與社區組織需要聯合起來,建立這個替代力量,但這個鬥爭更是國際性的。各國的統治階級都在合作無間,打擊工人群眾的民生條件。因此,當務之急是,亞太區的工人階級要團結起來,永久廢除服貿協議和TPP,並為終結這個 - 授權資本家合法榨取利潤,而強迫普羅大眾掙扎求存 - 的制度鬥爭。
在東亞的工人國際委員會(CWI),包括在台灣,會積極參與反抗新自由主義貿易協定和TPP的運動中。我們提出國際社會主義制度的替代方案,以計劃經濟與貿易來滿足社會的需要,不再為追逐利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