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
(獨媒特約報導)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環評報告已於上周五出爐,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機場管理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及工程顧問程明錦,於周六(6月21日)出席教協座談會,就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正面交鋒。李仲騰表示已有多項緩解措施保護中華白海豚,包括設立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程明錦則指中華白海豚在填海範圍的密度和數量,相比大嶼山其他水域為低。洪家耀批評報告淡化對環境的潛在影響,直斥補償措施貨不對辦,憂慮中華白海豚或會絕跡於北大嶼山水域。
環評:有緩解措施 白海豚數量不多
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指環評報告的評估全面,空氣質素、飛機噪音、健康影響、海洋生態等12個環境範疇評估均屬「可接受程度」。
他舉例工程採用免挖式填海方法等技術,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至於針對保護中華白海豚方面,李仲騰指計劃擴大海事禁區,並建議設立2,400公頃的新海岸公園,連接沙洲、龍鼓洲和大小磨刀洲兩個海岸公園。其他緩解措施還包括避免在中華白海豚的生育高鋒期進行鑽孔打樁工程、限制工程船的行駛速度在10公里以內、將工程附近250米範圍劃為海豚管制區、施工期間來往澳門和珠海的快船將會改道等。
機管局聘用的工程顧問莫特麥克唐納聯伙人程明錦指出,環評集中觀察機場北面和西面的中華白海豚數量,調查結果顯示比大嶼山其他水域為低。他又指沒有跡象顯示這區域是海豚覓食或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
圖:(左起)莫特麥克唐納聯伙人程明錦、機管局建築工程環保事務總經理李仲騰、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
洪家耀:補償措施是「A貨」 環評低估白海豚數目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洪家耀斥責環評報告「愚弄了各環保團體」,認為這3年與當局的溝通付諸流水,批評報告不但淡化對環境的潛在影響,更直斥補償措施是「A貨」。
他質疑報告「輕描淡寫」對海豚的影響,他強調機場填海範圍正是海豚的重要棲息地,沙洲龍鼓洲和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之間的海域是海豚的「移動走廊」,「日間,海豚在移動走廊上匆匆而過;夜間,海豚在這裡經常出沒,甚至覓食。」環評只是在日間憑肉眼觀察,無法準確計算海豚數目,又沒有清楚了解海豚夜間活動,牠們可能進行覓食、交配或繁殖等重要活動。程明錦承認由於技術限制的關係,無法得知海豚在夜間的實際活動,但指沒有證據顯示海豚在機場北面的夜間活動比在其他水域重要。
海岸公園遲7年落成 海豚無處容身勢絕跡
洪家耀批評興建海岸公園猶如填海一樣「見縫插針」,東拼西湊地在海域劃分不同大小的海岸公園,他重申這些事後的補償措施貨不對辦,實際成效存疑。三跑工程2016年上馬,但海岸公園要到2023年才落成,洪家耀反問機管局,難道任由海豚在2016至2023年期間自生自滅,「有人在你家搞到烏煙瘴氣,承諾7年之後把它變成豪宅,但這7年裡不管你死活」,擔心海豚到時已無福消受。洪家耀建議填海工程和興建海岸公園同步進行,李仲騰回應指挑戰性大,保育效果亦不會理想。
洪又特別指出三跑距離沙洲、龍鼓洲和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最近只有900米,憂慮在跑道興建及運作期間,將摧毀這兩個海岸公園作為保護區的效用。他憤慨說海豚在面對多重威脅下,「行北又死,行南又死」。
洪家耀表示中型填海工程如港珠澳大橋項目,已幾乎令東北大嶼山的海豚絕跡,因此有理由相信,三跑項目作為香港史上第二大型填海工程,「絕對有可能使中華白海豚絕跡於北大嶼山水域」。
質疑工程後海豚不會回歸本港水域
李仲騰早前指中華白海豚曾在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在1995至1997年間回歸香港水域,可見在工程期間海豚可「遷移」,工程完結後便會回來。洪家耀反駁指1995年前本港根本未有白海豚的統計,因此無法證實海豚回歸的比例,李的說法有誤導市民之嫌。
洪家耀表示迫使海豚移居內地珠江口不是解決問題的理想方法,因為珠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也未如理想,據知那裡的海豚數目也在持續下降;而且這樣做違反中華白海豚護理計劃的宗旨,違背讓海豚以香港為家的承諾。
編輯:劉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