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講求和平理性的氛圍下,不難理解衝突場面勢必引起迴響。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明眼人都看到採取暴力的人,不是受影響的村民,而是慣常就社會事件採取一些激進行為的人士」(6個發起團體包括土地聯盟、青年重奪未來、香港人優先、古洞北發展關注緒、學聯、左翼21),引導普羅大眾將當日參與集會的市民當成擾亂社會安寧的暴徒。不過,大家應放開電視機上畫面,看看「暴徒」是如何煉成。
衝突背後,千絲萬縷
村民中,不少已年過半百甚或頭髮斑白,為保家園出來抗爭,已經付出極多。其中,部分村民甚至是第一次來到港島區,大半生留在古洞。難聽點說,是政府使他們「臨老唔得安寧」。較人性化來看,你會忍心看到頭髮斑白的村民走在衝擊前線嗎? 再者,衝擊非大部分村民及石仔嶺長者的能力範圍。社運參與沒有絕對,非在場你就要衝。立法會上,村民財哥走到立法會外高處平台懸掛反對東北發展的橫額,這也是村民表態及抗爭的一種方式!
村民在計劃中,固然首當其衝,但整個計劃涉及全香港人的利益。若東北發展議案通過,發展撥款高達1200億,比高鐵撥款高出差不多一倍!再長氣不停講,計劃只有6﹪是公居(砒霜)地、四大地產商囤地、政府漠視5萬份反對書、意圖加速中港融合、財委會吳亮星有利益衝突⋯⋯前來立法會的人,除了聲援村民,還是為自己而來!獨立代表自己,村民是持分者,市民也是持分者,看到政府硬推東北發展計劃,當中有不公,反對,有咩問題?
電視上,衝擊場面吸引了大家眼球,開始關心計劃。不過,當日「示威者」背後數年做過的工作,非普羅大眾能見。近年,政府發展土地多以「清徐障礙,騰出土地,經濟發展」為首,漠視受害者利益,又以「要解決住居需要務必發展」為由恐嚇市民。菜園村事件中,政府以換新村作最後方案,迄今不少村民仍居於新村的臨時房屋,高鐵問題則越爆越多,政府未有真正安置村民,這是那門子的賠償?正是看到東北發展計劃影響其深,而且賠償不合理,不少支持者在背後默默耕耘。他們帶導賞、洗村陳明發展利弊、落區派傳單和收集意見書等等。以馬寶寶社區農場,自2010年起,一直努力宣揚永續農業及進行宣傳工作。另外,不少其他地區關注組中,除了村民,還有不少義工協助運作。大家在指責示威者衝立法會非常激進前,請先了解關注者背後的溫柔及付上的時間精力有多大。
港人救港,迫不得已地衝擊
那「示威者」又為什麼衝擊立法會呢?五次會議,主席吳亮星表現相當急進,多次企圖阻止議會發問。後來,吳更企圖進入一人一修訂表決階段,表示不再接受任何新提交的修訂,在多數建制派議員在場的情況下,撥款險些通過。若非在場人士衝擊,議案早已通過,這便是衝擊的急切性。
激進與否是主觀意見,但衝擊卻是必要的。魯迅曾講過:「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中共發表白皮書,而港府越來越明目張膽,如早前香港電視發牌一事,引發軒然大波,在政總門外和平示威,政府卻未有理會。當民意基礎、輿論壓力、媒體監督等固有社會資本未能壓止政府亂推政策,肢體便成為民間的唯一武器。社會發展及民生議題上,政權及人民從未有共識。因此,人民唯一以如此直接的形式向當權者表達訴求,才能得到回應,迫使他們應對。
承魯迅所言:「發生社會革新運動。這運動一發生,自然一面就發生反動,于是便釀成戰斗……」東北發展只是政府未來硬上馬的多項政策的第一步,若政府再不改變施政,香港人要戰鬥是無可避免,也沒有妥協的餘地。多年以來,我們妥協得太多,趁香港還有地方能守護,港人只能應戰!若說示威者是暴徒,只怪我們溫柔太久,對自己太暴力,對政府太容忍了!
註:引文是魯迅的演講辭,名為《無聲的中國》,一九二七年
圖、文:阿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