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套電視劇「楚漢傳奇」,前幾天再閱讀楚漢時期的一段歷史,特別是鉅鹿之戰的一幕,項羽「破釜沉舟」大戰秦軍,項羽的背水一戰,斷絕自己的後路,激發士兵強烈的鬥心,在士氣旺盛之下一舉殲滅秦軍,諸侯軍本已在鉅鹿駐紮,只是大家都在觀望,未有一隊軍團願意身先士卒,為盟國解圍。當項羽一鼓作氣擊破秦軍之後,諸侯始進兵,然而當下的項羽已勒令諸侯不要參戰,以免造成混亂,破壞戰機,歷史的最後,項羽盡滅秦兵,同時也由於秦國的內政問題,使秦將決意投降。
歷史在教訓我們
中學的課本,讀過<曹劌論戰>,也讀過<六國論>,在歷史課之中有不同的課文,老師曾經講過,歷史就如巨輪一樣重覆發生。自己並不喜歡項羽的為人,但亦有其可取成功的地方,他的果斷,使戰爭不會過份的計算,他的真誠,使支持他的士兵人民願意不斷的付出。
鉅鹿之戰中,在思考如果當天項羽沒有果斷激勵士氣,諸侯軍只繼續等待及觀望,那場戰爭的結果又會怎樣,又能否推翻暴虐的秦國。而如果項羽不是合乎「天道」,即今天所講的民意,士兵又會否死心塌地地為他作戰。另一方面,如果只計算自己的利益得失,永遠也思考著個人的前途未來,又是否能夠挺身而出,在合乎「天道」的情況之下獲勝呢?歷史告訴我們,合乎「天道」有時候也會因過份計算而錯失戰機,就如南宋時代的岳飛,因為朝廷的計算及不支援,導致最後北伐的失敗。
今天的情況
套用到現在香港的情況,是否沒有人敢當果斷的項羽,是否大家也在思前想後自己的政治利益。當看見佔中三子挺身而出的時候,我看見了果斷的身影,以及合乎「天道」的機會。
但當看見泛民各自表述他們的方法時,就如諸侯想各自進攻的一刻,我看見了他們方法的不一致,當使用各自的方法時,也未見其互相合作,只像是諸侯為各自的利益而進攻,就如三國時代的聯合軍一樣,進攻董卓之時,一盤散沙,合乎「天道」也因各自的計算而招致失敗,泛民使我很擔心未來能否一致地對付這個暴虐的政權。
佔中這一仗
佔中這一仗,最後的結果仍未知道,但在閱讀歷史的時候,開始思考了幾個問題。到底我們有多少決心去為自己的將來力拼呢?合乎天道,合乎民意,但到底我們是在進行混戰,還是一致地向同一目標進發呢?面對這個不義的政權,希望除了是響應號召,也要思考抗爭的方式,抗爭的步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