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澳門青年動力
文:仇國平(澳門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澳門民主派三個小團體,打算在特首選舉前後舉辦民間公投,了解市民對特首候選人的取態,與小圈子選舉結果是否一致。本來以澳門市民的政治冷感度、小團體的有限資源、以及主流傳媒不同程度的自我審查,民間公投難以吸引澳門大眾的注意。然而,一石激起千重浪,特首辦及中聯辦分別發出聲明,直指公投非法無效,建制派人士隨著指揮棒群起攻之,民政總署又拒絕主辦團體申請公眾地方作投票站之用。突然間,「民間公投」四個字,充斥在澳門主流媒體、社交平台、以至國際大報之上,平白為民間公投免費宣傳。
事實上,這次民間公投並非首次舉行。2012年初,政府經過一輪諮詢後,就政制改革提出「主流方案」,即在2013年立法會選舉中,增加直選及間選議席各兩席至14及12席,官委議席維持7席; 2014年特首選舉,選舉委員會委員增加100名至總數400名。由於諮詢向建制派社團領導傾斜,而建制派社團領導一致支持主流方案,引起社會迴響,有部分意見指「主流方案」並不代表主流民意。因此,新澳門學社當年舉辦澳門首次民間投票,詢問市民立法會直選、間選、以及官委議席有需要增加、減少、還是維持不變。結果在實體票站及網上投票的2,000多名市民當中,絕大部分支持直選議席,減少間選及官委議席,某程度證明「主流方案」並不代表主流民意。同時,新澳門學社又進行民調,得出類此的結果,迫使建制派大規模動員,發起一如現時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反佔中簽名運動,找小朋友、遊客等沒有投票權的人簽名、或以一人多簽等方法收集近十萬個簽名,支持主流方案。
該次民間投票有公投之實而無公投之名,沒有引起官方的指責。今次公投與香港今年6月舉行的公投一樣,引起建制的鞭撻,原因眾說紛紜: 有的說是北京要避免西方民主理念在港澳地區擴散,有的指希望嚇窒市民、特別是公務員不敢去投票,推低投票數字,影響民間公投的認受性。但有一點肯定的是,中港澳三地的建制派,對「公投」有條件反射式的抗拒: 2007年,台灣民進黨試圖在2008年總統大選,同時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加入聯合國。由於決議有台獨色彩,引起中國政府強烈反對,港澳的建制亦步亦趨。自此之後,「公投」成為中港澳建制派的敏感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