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兒不是一間大學,更不是一所博雅自由之高等學府。其中一大原因是不民主、不平等、不公義的大學制度。
不民主,在於黑箱作業的校董會,當中大多是權貴的校董會成員,並由梁振英直接委任,他們都是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大商家、「公職王」,對嶺南、博雅、教育等一無所知,但他們就是作為行政及學術首長的校長的「BOSS」。
在於黑箱作業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其組成過程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只有校董會成員(除學生校董)才有權參與,成員更不是由嶺南人選出,而是由校董會主席陳智思直接委任;經學生會要求參與才增設學生校董為觀察員。
在於黑箱作業的遴選過程以保密為由,委員會外的所有嶺南人都是最後一刻才被知會;委員會內的學生代表多番要求亦沒有任何候選人的資料,卻「被參與」。
在於是次不合理的光速全球招聘,委員會只開了前後五次、合計二十三小時的會議便推薦這位不知博雅為何物的教授為校長,而校董們以不足一天的時間,完成了艱辛的全球招聘及遴選工作。在於形式上的諮詢,校董會於大部分教職員、同學未能出席之日子,只花2小時一併向教職員、非教職員、學生及校友就薦任鄭國漢為校長進行「諮詢」,然後立即召開校董會及諮詢諮議會,並於2小時後於嶺南人的質疑、反對下宣佈委任鄭。
不平等,在於分階級管理的行政架構,手握最大行政權力的不是校長,而是政商主導的權貴校董會主席,毫無參與權的不只是學生,還有被認為不是嶺南人的外判工友。
在於校董會不用向嶺南人問責,先不論有關諮詢形式化與否,全校只有校長、學生組織於成功上任前才要接受諮詢,但每步都對嶺大未來起決定性影響的校董會主席卻不用面對公眾、面對嶺南人,只需面對委任他的行政長官。
在於於校董會工作了十多年仍沒提出修改大學條例、使嶺大實踐民主的陳智思,更向傳媒表示為同學關心院校能否堅守「學術自由、院校自主」等問題而感到「That's very sad」;鄭國漢不用為無代表性、認受性而感到羞恥、為支撐了不民主制度而負責,只需若無其事的作親民與未了解事情的新生及學生組織握手;嶺南人卻要為嶺南未來,盡力使更多人了解校長一事始末,為不博雅的嶺南而感悲憤。
不公義,在於不民主、不平等、不自由、虛偽的體制內,大學空間處處是壓迫、不平事。
以下為陳智思與學生會會長葉泳琳於諮詢會內的對話。
葉:我作為遴選委員會中的成員,為何多番要求仍不給予我任何候選人資料?
陳:因為你只是觀察員,按大學條例,學生代表不能投票,所以沒有。
葉:那為何你強行要求我就連名字也不知道的候選人發表意見?為何要我於最後兩強選一個?
陳:那很簡單,因為我們需要學生參與。
全場嘩然。
大學應是體現民主、平等之理念之地,「學術自由、院校自主」是這理念的延伸;「博雅教育的理念就是給自由的人充分體現自己的自由,積極參與公共事務。」 ,全都不只是口號,言行一致,應當切實實踐於校院的每個角落。「面對缺乏民主的政治和教育制度,置身在這樣的不平等的社會脈絡中,倘大學校長只着眼於愈來愈與本地社群的需要和生活脫節的排名遊戲,又或甘於戴上「反政治化」的假面,實質卻站於高牆的一邊,而非像當年的蔡元培先生一樣,以學生的福祉為本、為自由平等公義奮鬥、堅守原則、介入社會、參與政事、積極抗爭,又如何能真正守護學術自由、宏揚知識?」
不論職員、新舊同學還是校董會成員,只要是嶺南人,都是「大學公民」,理應有平等的參與權利,共同商議、治理嶺南大小事。「殷紅如血,深灰似鐵」,堅強奮進的嶺南紅灰精神,嶺南人定團結保嶺傳博,決不再沉默縱容等待下一個五年。故即使617當日,不識教育不為公的傀儡權貴校董」於反對聲音中硬推鄭國漢上任,嶺南人亦絕不氣餒妥協,更不會無視遺忘!這樣荒謬的制度及過程下,嶺南人絕不承認9人小圈子「選出」的鄭國漢為嶺大校長!嶺南人當家作主,力保真正博雅自由的嶺南大學!
1)《甚麼是「博雅教育」?》馬國明〈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座副教授〉
2)《反「政治化」的政治 ——從遴選大學校長的爭論談起》許寶強(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