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戲曲中心」譯名的事,原以為是過眼雲煙,不料還沒有鬧夠。網民的威力不可謂不大,阮兆輝先生在立法會慷慨陳詞,可見一斑。網民的意見大抵認為Xiqu別扭,舊譯Chinese opera棄而不用,偏要用漢語拼音,更頗有「大陸化」之嫌。阮先生說戲曲不是opera,已經是一擊而正中要害,而從opera到Xiqu是洋人尊重異文化的進步,就不勞贅說了。於是,網民退而求其次,認為好歹也得叫Yuet Kat或者Hei Kuk。這一來可是夠「本土」的了,本來也不壞,「本土」資源不妨優先投放「本土」,譯名也就不妨採用古怪的港譯。但令人疑心的是,網民們以Yuet Kat代Xiqu,是否連局部與全體都分不清?那麼,就取Hei Kuk吧,洋人不懂普通話,看到Xiqu,摸不著頭腦的啊。但這彷彿是說,洋人看到Hei Kuk就馬上一清二楚。然而,為甚麼總在為洋人著想?無論Hei Kuk、Yuet Kat、Xiqu、opera、網民們、阮兆輝先生,通通就是為了要讓洋人一清二楚。謂予不信,可以看看那個「中心」。網民們倒沒有要譯成Chung Sum,但Sai Kau Hei Kuk Chung Sum不是最愜洋人的意嗎?然而,與其浪費時間在這種事情上,不如動動腦筋:戲曲既然設館,是否也應兼包眾多的曲藝;何況,擱著「館」、「宮」、「府」、「苑」、「院」、「教坊」不用,也不妨斟酌去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