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科學人文主義芻議(一)

 
Eco-Friendly Mattresses

We're committed to presenting a line of sleep products that have a minimum impact on both your pocketbook and the environment. Visit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科學人文主義芻議(一)
Nov 21st 2013, 17:26, by 李偉才

前言:科學與哲學的分家

現代科學興起至今四百多年,初期曾對西方哲學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並成為啟蒙運動的主要精神泉源。不幸的是,自十九世紀以降,隨著科學(最初稱為「自然哲學」)與哲學各自不斷專門化,兩者迅速分家,而且越走越遠。

就科學家來說,在進行研究時引入哲學的考慮無疑進行事業上的自殺。一些喜愛哲思的科學家,都只能在成名以後,以一種業餘的姿態來進行這方面的探究。就哲學家來說,對科學有興趣的可選擇研究「科學哲學 (philosophy of science) 」這門專科,否則他們可以完全不理會「形而下」的科學知識,而專心追求哲學世界中的「形而上」的真理。

科學與哲學的割裂與疏離固然有著複雜的成因。但筆者更為關心的,是這一現象導至的後果。直截地說,筆者認為現代文明在精神上的紛亂和失落,很大程度上是這一現象的結果。

要為現代文明尋找出路,我們必須致力建立一套把科學和哲學融通的思想。這種思想我稱之為「科學人文主義」。

從「科、玄論戰」到後現代批判

科學的驕人成就產生了兩股相反的思潮,一方面是科學祟拜和科學萬能論,最後發展成唯科學主義 (scientism) ,認為凡是無法納入科學研究範圍的事物,都是毫無意義和不值一顧的。

另一股思潮則認為,浮士德把靈魂賣給魔鬼以換取知識,正是人類沉迷科學的最佳寫照。這股思潮的矛頭不單針對科學,更直指科學的基礎——理性本身。從尼采、胡塞爾到海德格爾、薩特爾等形形色色的存在主義哲學,都是對科學和理性的一股巨大反動。

在西方,擁護科學的人和質疑甚至反對科學的人,早於十九世紀便已各有各說而互不對話。反倒在中國,因為現代科學相對地說是個遲來者,故此在民國初年,兩股思潮的碰撞併發出了火花。

共和國成立之初,宣揚科學最力的首推任鴻隽。他於1915年1月創辦了《科學》這本雜誌並出任它的編輯,先後發表了《說中國無科學之原因》、《科學精神論》、《科學與近世文明》等多篇重要的文章(註一)。其後陳獨秀創辦《新青年》並高舉「科學」與「民主」的大旗,是將任氏宣揚科學的開拓性工作進一步發揚。

然而,即使在新文化,新思維的浪潮下,也並非所有有識之士皆認同任鴻隽等人的觀點。在五四運動之後不久,學術界即爆發了著名的「科、玄論戰」。

這場大論戰的重點,是科學的探究與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取向是否相干。進一步說,是科學能否提供一種人生哲學,從而協助我們建立一個更開明和協調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以丁文江為首的一方,對上述問題皆作出了肯定的答案。相反,以張君勵為首的一方,則認為科學只是人類物質文明的成就,對人類精神文明中以「心性道德」為主的追求亳不相干。

這場論戰為期數載,參與的著名學者逾二十人(包括吳稚暉、梁啟超、胡適、陳獨秀等),發表的文字達三十萬之多,要詳細介紹自非本文所能勝任。(註二)然而,筆者欲在此提出幾點有關的思考。

首先,從學術的角度來看,論戰的內容(例如分析「心」與「物」的關係,或是「實然」與「應然」(事實與價值)之間的關係等)誠然深度不足,更談不上有甚麼突破,但從論戰的主題、視野和高度來看,卻是科學與哲學一次意義重大的對話。即使在西方,具有這種高度的對話至今仍未有所見。

此外,幾乎所有研究這場論戰的學者,都會把它當作為一樁歷史事件,或至多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一個里程來研究。至於論戰的結果,他們都傾向認為是擁護科學的陣營獲勝。

筆者對這兩點都有不同的看法。首先談第二點。我認為這場論戰沒有勝方,甚至可以說兩者都是負方。這是因為論戰過後,科學與哲學進一步的疏離。如果硬說是科學的勝利,那麼這是一次空洞的勝利。這是因為在文化的層面而言,人們對科學是「敬(尊敬與敬懼兼而有之)而遠之」,最後是把科學與文化對立起來。

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科學與文化的割裂和對立,促使英國學者史諾 (C.P. Snow) 發表了著名的「兩個文化 (The Two Cultures) 」的觀點。他沉痛地指出,「科學的文化」與「人文的文化」之間的漠視、輕視、蔑視甚至敵視,已成為現代文明一種不容忽視的病態。(註三)

就筆者看,過去數十年來,雖然有過一些有心人致力將兩個文化彌合(註四),但真正的成效甚微。也就是說,無論是我國於八十年前的「科、玄論戰」,還是環繞著「兩個文化」的激烈爭議,至今未有獲得解決。因此,爭議的內容不單具有歷史意義,而且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事實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反科學的浪潮此起彼落。繼承存在主義哲學的,是聲勢更為浩大的後現代思潮。基於福柯、李歐塔、珈達瑪和德列達等人對理性的批判,拉托爾 (Bruno Latour) 和夏平 (Steven Shapin) 等人對現代科學展開了後現代的批判 (the post-modern critique of science) 。(註五)科學界對此最先是感到難以置信,然後是感到極度憤怒,一部分人更奮起還擊。一場新的論戰又再展開。(註六)

踏進廿一世紀,這場被稱為 Science War 的論戰已接迎尾聲。但問題是,猶如以往的論戰一樣,這次論戰所產生的熱,仍然遠遠超過我們所願見到的光。

令人更為不安的一點是,存在主義雖然對科學理性採取否定的態度,但它亦嘗試(鼓吹虛無主義的流派除外)樹立一套新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可說有「破」亦有「立」。反觀後現代主義,對科學理性的顛覆是不遺餘力,可是在人生觀與世界觀方面卻建樹不多,可說是破多而立少。這無疑為世紀之交的現代文明敲響了警鐘。

(待續)

註釋

註一: 任鴻隽最主要的文章,現已收錄於由樊洪業、張久春選編的文集《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隽文存》之中。(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註二: 詳情可參閱由郭穎頤著,由雷頤翻譯並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1989)。英文原著乃由耶魯大學於1965出版。

註三: C.P. Snow,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註四: 較突出的兩個例子,是布羅諾斯基 (Jacob Bronowski) 主持的電視片集 The Ascent of Man (1973)以及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 所主持的電視片集 Cosmos (1980)。遺憾的是,人文學者只把它們當作「通俗科學」而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註五: 前者的經典著作為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法文原版乃於1985年出版),而後者的經典著作,乃與 Simon Schaffer 合著的 Leviathan and the Air 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

註六: 在科學家的反擊中,兩本較有份量的著作是 Paul R.Gross 與 Norman Levitt 合著的 Higher Superstition: 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s with Scienc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以及由 Alan Sokal and Jean Bricmont 合著的 Fashionable Nonsense: Postmodern Intellectuals' Abuse of Science (New York: Picador, 1998; 法文原著於1997年出版 ) 。後者的作者 Alan Sokal 是著名的「 Sokal 惡作劇」的主人翁。他於1996年模仿後現代學者的風格寫了一篇荒旦空洞的批判現代科學的文章,並投稿至一份標榜後現代思潮的 Social Text 期刊,最後竟然被接納為一篇嚴肅的學術論文而刊登!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