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讀詞人──林夕中大博群講座後記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讀詞人──林夕中大博群講座後記
Nov 2nd 2013, 04:28, by 刺青雜誌

文:葉梓誦

提起歌詞,多數人自會想起林夕。中大一年一度的博群書節,邀得詞人林夕先生演講,主題為「詞人的書單」。講座於昨晚(十月三十一日)七時開講,五時已開始有人在場外等候,一等兩個小時,只為佔一個比較近的位置,近距離聽林夕先生的演講。

講題雖是「詞人的書單」,林夕先生卻一開始就表明,是次講座並不打算分享一張書單,畢竟各人興趣不同,只想以書本作為例子,談談自己讀書的方法和心得。當然,他仍是列舉了好一些書目,淺述自己的閱讀簡史:他自小三、小四開始讀課外書,到中一、中二認真投入,當時第一本讀的就是《三國演義》;到了中四左右,對填詞漸漸有了興趣,讀古典的詩詞歌賦、還有當代的新詩,對填詞自有幫助,另外讀亦舒、張愛玲等的愛情小說,對寫情歌歌詞也助益不少。他說,人總不能人盡可夫地不斷戀愛,所以總得倚靠讀愛情故事,得到一些二手的戀愛經驗。他更提到,曾經有一段時間,可以跟朋友以張愛玲小說裡的對白交談。

大學時代,林夕主修翻譯和中文,自然會接觸到修辭學和語音學,但他表示,這些東西已經忘掉很久了,但忘記正正代表這些技巧與知識已消融在身體裡。至於填寫歌詞的工具書,他則提到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書中以碎片的方式解讀愛情,偶爾翻看也能得到靈感。除此以外,也會讀一些談創作理論的書籍,比如Edward de Bono的作品Simplicity和Six Thinking Hats,而為了讓歌詞能表達心中所想,更推而廣之感動別人,他也會讀一些政治人物的演講稿,還提到了李欣頻的《誠品副作用》,看一家書店用什麼方法說服讀者購買一本又一本的書。
羅列了一堆書本以後,他便說起自己讀書的心得與方法。

好些朋友到他家裡去,看見屋裡一列列的書架,便問:「這麼多書,你全都讀過了?」這條問題固然荒謬,他說家中藏書約五六千本,怎麼可能看得完?只是這又帶出了他買書的習慣,書本在他而言多是用以傍身的,所以遇著自己有興趣研究的範圍的書,他多會一下子買下整欄相關的書籍。這種習慣,與他的讀書方式正好配合,有時候他會從一本書出發,讀到好奇的事物,就再往其他書本伸延出去,他將之稱為「誅連九族串連法」。

有一段時間,他對中國的園林設計生了興趣,就不斷閱讀相關的書籍,看出庭園的擺設其實可上溯至易經中陰陽平衡的觀念,也因而悟到了「石無苔則無韻,花無蝶則無趣」的道理;原來一切只是對比和比例的問題,石頭雖硬,但單獨看則顯得單調,唯有柔軟的青苔才能襯出石頭的堅硬。後來,園博會找他填主題曲的歌詞,先前讀園林的書碰巧就有了用處。

林夕說到讀書的態度,他覺得人不該動輒就「拜讀」一本書,倒是提倡一種態度:「藐住讀」。時時保持警醒的態度,不盲目信服書中的內容,而是該處處刁難,抱著懷疑的心態步步為營。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掌握某些藏於書中的概念,而是用以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自行判斷,借書作為槓杆,將自己彈向更高的境界;假如讀著一些有理論性質的書,不妨自行將之延伸,先獨立思考,爾後再從書中尋找印證。他以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為例,倘有一天呂大樂推出了《五代香港人》,他會先透過對四代人的理論理解,加上對社會政經環境的分析,設想出第五代香港人的形象,之後再讀新作,看看呂大樂會如何應付同一個問題,這就是讓自己不會「讀死書」的好方法。

到了問答環節,林夕也慷慨地回答了很多問題。有同學問到,不少人認為林夕的歌詞較為難懂,他會否有任何特殊的處理?林夕說,不容易弄懂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藝術,有可能只是他自己表達得不夠清晰,但沒有創作人會特地讓觀眾無法理解,只是有時作品本身的題材需要有一定的曖昧性,令聽者不能從中得出一個簡單直接的答案,而是可以留給聽者自行詮釋解讀。

一開初,他提到讀過一篇報導,說書展中黃之鋒的文集《我不是英雄》比起同場蔡子強的著作好賣,並訪問了一位九十後的讀者,該讀者則表示,因為黃之鋒與自己的年齡、圈子比較接近,容易有共鳴。林夕說,這不是有點悲涼嗎?如果讀者只停留於這種「有共鳴」的層次,只著意從書中找出自己已有的觀點,讓別人認同自己的想法,這只是一種沒有自信的表現,更與打手槍無異。

有同學就這一點追問,聽林夕寫的情歌,不也同樣是追求認同,也是一種打手槍的行為嗎?林夕答道,尋找共鳴的行徑是難以避免的,正如人總會有打手槍的時候,然而聽者不應只停留在打手槍的層次,只是想到「有同樣想法的世上不止我一人」。特別是歌詞、音樂這種載體,本就有情緒化的本質,關乎情緒的事,有時在放下前必先面對。

林夕講宗教修為,說到修為並不是靠研讀大量經書而提升的,也不只是要掌握某種知識、概念,而是應該在生活中面臨考驗、誘惑的時候,能實際做出相符的行為,達致「能知也能做」的境界。他提到一個一直縈繞的問題:一個人的怒氣可以如何處理呢?如何能不口出惡言,卻又能阻止惡事越惡?他引南傳法句經:「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作惡者的所作所為,猶如逆風揚塵,終會自食其果,但他卻覺得,這並不代表你可以坐視不理隔岸觀火;在塵揚至惡人食塵之間,已有不少人因而受害了,在這些時候,與其容讓他繼續作惡,不如挺身,製造一個不讓這因果鏈繼續衍生的環境。

講座中,林夕旁徵博引,以大量的書籍作為槓杆,話語中亦見出他對時事、政治、經濟、社會、人生等問題的見解,早已超出一種單純介紹書本,以書單佐證自己的境界了,倒是指向一種人生在世的態度:要時刻思考,保有好奇心,腦袋不能停轉,不能因年歲漸長誤以為自己見識增長以致見障。他提到自己信奉「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有機會填國語歌詞的時候,曾經把整本國語辭典讀完,記住裡面一些比較生僻的字詞的讀法,才能運用於歌詞之中。

閱讀原是來自不可遏抑的好奇心,本就不應抱著功利的心態去閱讀,爾後一切因書而成就的機緣巧合,都是一場場意外。因閱讀之樂,環環綿延開去,才成就出這麼一個人。

林夕引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提到人若有想像力,自能從一具兵馬俑中,看出背後工匠、官員、皇帝等等一連串的關聯,當中所下的苦工、謀略的應用、經濟的狀況都具現其上。若放於林夕身上,透過這一次交會,從書出發,我們也能從中洞窺林夕的構成。他在講座中提到的方法與心得,警誡我們讀書需要保有好奇心,以想像力延伸,訓練批判思維等等,雖算不上新穎,我們卻可從他的生命、他的話語、他的作品當中,真真切切地印證這種道理,感受他對人文的關懷,體會他「能知也能做」的層次。

流行曲雖總被批判,說市場充斥情歌,少有引發大眾思考社會人生問題的歌曲,然而,從林夕身上,我們卻可以看出深邃的思想與他的生命如此契合,並從歌詞的微言大義中折射出來。能讀能寫,可入可出,這樣才是一個徹頭徹尾有血有肉絕不離地的讀書人。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