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諮詢,主事官員、建制派議員或學者、主流民主派,主張和建議雖有分歧,但相當有共識的,就是2017年政改不能「原地踏步」。有說「原地踏步會很可惜」,有說「原地踏步香港將不能管治」,更警告説「如果2017年特首選舉原地踏步,直到2047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政改原地踏步,有這樣可怕嗎?
原地踏步差不多世界末日的論調,2010年出現過了。為了不「原地踏步」,民主黨要員和普選聯成員進入中聯辦密談,與派港京官達成了協議,特區政府接旨,修改諮詢方案,民主黨支持,方案得到超過三分二議員贊成通過。民主派撕裂至今,元氣大傷。
密談的最大「成果」,是立法會多了5名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產生的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員,千辛萬苦忍辱負重使政制不用「原地踏步」了,對香港管治對民主決策帶來任何好處嗎?一丁點都沒有。分組點票,最重要的議案依舊被否決。擁有幾十萬票的功能組別超級立法會議員,有足夠民意支持了,政制格局未改,依舊發揮不了甚麼作用。請這些超級議員捫心自問,你們的民意授權比得票只有689的梁振英大上幾百倍,但當選後,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嗎?「退縮」「無能」和「鵪鶉」的表現,與得幾萬票的分區直選議員有何分別? 超級議席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功能組別合理化合法化,只要擴大「民主成份」,功能組別就可千秋萬代,永遠存在。
三年多後,政改論述,無論是官員建制派還是民主派,不也是原地踏步,既無新意也無寸進。例如「不要叫價太高」,「務實點,有多少就袋多少」,「太理想的方案中央不會接受」「只有民主派能入閘,有競爭,就可以了」,「如果不妥協,政制就會原地踏步」…這些說法,跟三年前有任何分別嗎?
基本法條文,人大常委決議,喬曉陽講話,本來已把政改箝制得幾乎動彈不得了,再加上李飛最近來港宣旨,再三強調甚麼「愛國愛港」,「機構提名」「集體意志」,提名委員會四大板塊「八九不離十」,稍有理智的人,都明白中央已把政方案牢牢圍得像鐵桶一樣,各大民主派政黨包括佔中三子,如果還對這個關在鳥籠鐵桶中的政改心存幻想,才是根本的脫離現實。
如果特首選舉要經過甚麼四大板塊的提名委員會篩選,才能提名成為正式候選人,那寧願原踏步算了,因為這種假普舉,比立法會超級議席的欺騙性大得多。候選人經過篩選,再由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的特首,得票過百萬,表面看來很夠認受性,但實質是把最受民意支持的候選人篩走,市民仍是「冇得揀」。這種假選舉一經實行,也將會千秋萬載,永不改變。
政改原地踏步其實一點都不可怕。施政繼續爛下去,才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小圈子政治的本質,才不會被表面一人一票的假普選蒙騙,才可更明確地為如假包換的真普選繼續奮鬥。
(明報論壇‧20131231)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政改諮詢Facebook專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