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達
夜闌人靜,一支啤酒擺在臺邊,我凝神注目螢光幕。不是上Fb抑或高登,而是在寫文章。寫的不是情信抑或微博,而是一些社論和小品。人在澳洲、持澳籍護照,寫的是香港、關心的是自己所謂故鄉的改變與發展。有人問,為什麽?意志高昂時當然可以答自己如何存有「明明德」的心志;可是氣餒時,又有誰能夠給予你一點鼓勵?
剛剛去了一位堪稱傳奇人物的演講會,總算為那個「為什麽?」找到了一點點答案。這人二十五年前為了民主走了在最前面,甚至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面對面對話,然後六四事件爆發後一直流亡海外,卻繼續為中國民主化孜孜不倦…他是吾爾開希,二十五年前六四學生運動的領袖。若然爭取社會進步必須犧牲的話,相信吾爾開希可以為我們上一堂課。當天,吾爾開希他告訴了人他為什麽要繼續投身民運的三大原因:
『理想,使命,罪惡感』
理想,人人有,可是終歸有幾多人可以堅持到最後?有人可以把尋覓終身對象作為理想、亦有人可以將某某銀碼、某某生活享受定作理想。有誰能夠把理想這份極之虛無縹緲又耗費心血的東西擺放在社會進步上?又有誰可以在被國家通緝,離鄉別井的煎熬底下堅持這份為國家的理想?引用兩句俚語:「無夢想同鹹魚無分別」,以及「為了xx你可以去到幾盡」,釐定理想與執行理想的確困難重重,然而成功例子當前,所以我相信堅持的人總有一天會有所收穫。
使命,吾爾開希的理想是為中國帶來進步,進步由改革而來,吾爾開希給予自己的使命正是為國家帶來改革。使命感的確是令一個人前進的動力,而且存在於每個人的心內。人總有不同的身份,而這些身份都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權利和義務。長子有照顧弟妹的使命感、老師有作育英才的使命感等等。我們經常強調自己是香港人,那麼撫心自問,你對這個身份的權利和義務又有一番怎樣的體悟?
罪惡感,可能是最遠離一般人的感覺,卻又是最令人婉惜的一段演講。但願我們每個人都無須背負這份同伴遭到屠殺、收監的重擔而又能夠繼續為理想努力。即使當日血洗天安門的是中共政權,可是吾爾開希亦活在罪惡感當中,認為自己若然不能把當日的堅持延續至今即愧對同伴。深切反省自己為理想與使命所受的所謂挫折與犧牲,與別人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當想到自己所受的苦頭是如何微不足道是,我忽然覺得自己膊頭變輕了,膽子變大了,因為我離那個會逼使人放棄的極限又遠了一點。既然吾爾開希可以越過障礙繼續努力,我們又為什麽不可以呢?
不只關心社會,『理想,使命,罪惡感』亦是很多事情的推動力。若果人生以一段旅程來表達的話,理想就是目的地,決定了理想的人於是搭上了屬於自己的歷險。使命感由每人選擇的旅途引申而來,讓人努力不懈,為的是要成功達到目的地。罪惡感,可以引申為每個旅人所背負的包袱,它的沉重令人討厭,可是裡面卻都是你需要的裝備和慘痛經驗。況且,向遠處眺望,還有其他背著更加大背囊的人正努力向各自的理想邁進,自己又如何捨得停下來呢。
『理想,使命,罪惡感』三組詞,就像奴隸主的三條鞭,驅使我這個奴隸繼續在白天工作,晚上趕功課,以及在深宵時分努力寫好文章。你又正在為自己的人生在做什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