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推土機前種菜,未收地前迫遷

 
Photoshop - Beauty Retouching

Learn how to improve your photoshop retouching skill and knowledge in 21 easy techniques! Take this course for just $25.
From our sponsors
推土機前種菜,未收地前迫遷
Jan 16th 2014, 04:14, by 鄒崇銘

根據李太的憶述,在搬到洪水橋居住的第二年,大女兒剛好出生。今年大女兒已經三十歲,她也在洪水橋住了逾三十年。現在兒女們都長大出身了,剩下兩老留守這間當年由李生親手搭建的鐵皮屋,和僅剩的那三、四斗菜田,春節前後綠葉菜都長得特別肥壯。碰巧這天李太的鄰居張太的女兒,也帶著女婿和未滿周歲的孫女回娘家。孫女掙著圓圓的大眼晴,聽著大人對洪水橋發展議論紛紛,小嘴彷彿也蠢蠢欲動,要加入發表意見的行列。

回想只十多年前,特別是新生新村和田心新村這一帶,到處仍然都是綠油油的菜田,村民過著完全與世無爭的鄉郊生活。大清早幾十輛貨車會在村口排隊,直接採購本地新鮮蔬菜配送到市區。數年後,待得西鐵在東面不遠處穿過,及後西部通道又在西面不遠處穿過,鄉郊的寧靜才偶爾被車聲打破,但純樸的農耕生活模式卻一如既往。

除了種菜,李家早年還養了兩屋白鴿,鴿舍沒有例外地,亦是由李生一手建成的。「建鴿舍事前都要經政府部門審批的!」李生鄭重地強調,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居住和從事生產,全都是通過合法渠道申請的。洪水橋以往是香港白鴿的主要產地,馳名紅燒乳鴿無不在這裡培殖,時至今日,空置的鴿舍仍然隨處可見。

或許首先要追溯到十六年前的禽流感,雖然不見得和養鴿有絲毫干連,但政府卻全面取締香港的家禽業,一下子令洪水橋的產業鏈條打亂了。雖然鴿農都得到賠償,但長遠的生計來源卻頓成疑問;而過往促使蔬菜茁壯成長的鴿糞,現在亦只能以進口化肥代替了。不過最致命的卻還要數發展商屯地,過去農地都是屬於鄰近圍村的原居民,但多年來不斷被大小發展商收購囤積,除祖堂地外,能賣的地都賣得七七八八了。

「一天大隊泥頭車排著隊進來,二話不說就開始在我的田裡傾倒泥頭。記得那時田裡還有不少剛長成的菜心,也來不及去割,很多菜就這樣埋在泥頭之下。」雖說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件,但李太娓娓道來,彷彿就像昨天發生般歴歴在目。從此李家的菜田亦由七、八斗,逐漸收縮至目前的三、四斗。眺望李家菜田以外一片平原,連綿數百米都是傾倒泥頭造成的荒地。過往在這裡種菜的幾十戶人,現在已僅剩李家和張家十幾戶了。

最近十幾年,人們一提起洪水橋,大概首先會想起大片的貨櫃場,而不會想起如新界東北般的廣大農地。但話雖如此,任誰只要在這裡走一圈,都會發現農耕活動仍異常活躍, 每家每戶幾乎都有自己的田。不少住在天水圍和屯門的市民,還會老遠跑到這裡來直接買菜,甚至是分租一些田地來耕種。雖然驟眼看來可幫補的很有限,但對於新界西北的基層市民來說,若能種些蔬菜自給自足,起碼不用捱領滙或超市的貴菜,每月能省下的錢也著實不少。

而像李太這樣的菜農,亦會拉菜到附近的街市去賣,以往還會老遠跑到天水圍的天光墟去。李太說:「若只靠菜統處來收的話,菜心每斤也就只有四、五元,但直接賣出卻可以逾十元。」當然,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噴農葯化肥都很小心,照足漁農處的要求來做。確保顧客的健康最重要,否則以後也沒有生意做了。」

政府官方的主流論述,不斷強調在自由市場的規律下,香港的農業早已息微。這樣說故然有它一定的道理──假如自由市場也包括政府取締家禽業、發展商隨意囤積和圍封農地、容許胡亂破壞和更改土地用途,以及菜統處的壟斷和封閉經營的話。

俱往矣!根據洪水橋新發展區第二階段公眾參與,西鐵洪水橋站就在往東南面不遠處,那裡會有商場、酒店、政府和公共建築物;至於新生新村和田心新村的散村和農地,未來將會悉數劃作公屋和居屋。反倒是在更南面奕園村早已荒廢的一小塊農地,卻很奇怪地被劃作農業用途。李太當然希望未來仍能務農為生,但不少其他村民則慨歎,既然是用來建屋給香港人居住的,他們要犧牲一下亦在所難免。假如進展順利的話,這一帶的公屋大約會在十年後落成,正好趕及《長遠房屋策略》47萬的建屋指標。

2014年1月,洪水橋第三階段公眾參與仍未展開,田心新村卻來了大批工程人員,把農地和村屋重重包圍起來,形成一幅鐵絲網縱橫交錯的奇景。李太說,發展商本來要她們新暦年後便要搬,現在則「通融」至春節之後。過去幾十年他們跟老一輩田主關係相對穩定。可是,現在面對發展惹來龐大利益,原居民地主連祖宗的地也已經出售予富商潘德俊旗下的公司。當然,佃農李太和左鄰右里完全不知道土地轉手的事;也不知道儘管發展商不會在這裡興建私人屋苑,他們仍要讓土地繼續空置數年,待日後政府要來收地建公屋時,善價而沽。

2014年1月15日,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說會在今年內就檢討農業政策諮詢公眾。第45段指「政府將檢討現行的農業政策,以提升生產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引進現代化、環保及保育大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的農業技術,為市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亦可促進鄉郊的多元發展。政府會在今年內進行諮詢。」但整段只提引進「技術」,卻隻字不提核心的農地保育問題,在施政報告一提農地,反而是講如何開發建屋。政府不斷帶頭減少農地,那麼引進技術有什麼用呢?

20140112_161543

20140112_161532
農地和村屋被重重包圍,形成一幅鐵絲網縱橫交錯的奇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