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圓形眼鏡的John Lennon和他早期的形象不一樣了。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代,眼鏡真的有太多故事,由原本補充視力不足,到營造風格的配飾,再到虛擬世界Google Glass帶來的可穿戴電腦--從功能到裝飾,再到另一種功能,眼鏡帶來的視野,是一再的扭曲與非自然,那鏡面過濾後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年初小野洋子在Twitter貼上John Lennon沾有血跡的眼鏡,以抗議槍械管制法,照片上的眼鏡,正是33年前John Lennon被Mark Chapman連開五槍射殺時所戴的眼鏡,小野洋子寫道:「每年有31537人在美國被槍殺,我們正在把這個美麗的國家變成戰區。」這照片發佈的日子是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結婚44周年的紀念日,1981年,在Season Of Glass的專輯上,小野洋子也將這張染血眼鏡的照片作為封面。
反戰的無言控訴
搖晃的六十年代,Beatles以其音樂感動世人,他們的穿着打扮也成了指標。眼鏡是當時知識分子的時尚標誌,尤其是圓形眼鏡。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圓形眼鏡就已是文明的表徵,諸如胡適、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甘地、設計師Le Corbusier都佩戴圓形眼鏡。而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風尚由John Lennon和美國歌手Janis Joplin等人重新發起。除了圓形眼鏡,粗框眼鏡也同樣成為時尚,至今仍是文青的必備配件,比如Woody Allen的粗框眼鏡就是他的標誌了。
六十年代是「反文化的時代」,彷彿與上一個十年背道而馳,傳統文化都被抛掉,以期變革。Chanel,Dior等奢侈品牌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Mary Quant與André Courrèges帶起的女童風格迷你裙,又或其後Yves Saint Laurent設計的無性別(unisex)風格服飾。其時,音樂與時裝關係深遠,二者都暗暗契合着當時反權威與反戰的精神,Beatles的印度風音樂,也推動了Hippies風潮。
在這樣的時代,John Lennon的眼鏡是down to earth的時尚,任何人都可以佩戴。也難怪多年之後,小野洋子依然以John Lennon的柤框眼鏡抗議槍械管制法,那副眼鏡所寄託的是對和平的追求,由當年小野洋子、John Lennon,以致整個六七十年代的反戰精神,到現時的反對濫用槍械,這眼鏡都是無言的控訴。
軍服布料製作
眼鏡框有各種材質,比如玳瑁、牛角、木質、金屬、塑膠等等,諷刺的是,今年年中,意大利眼鏡品牌Hapter,採用特別的布面材料制造眼鏡,材料來源是二戰時軍服生產商Lanificio F.lli Cerruti所收藏的軍服布料﹐經特殊技術處理後,有防水和耐磨特性,然後利用布包技術把布料和伸縮力特強的薄鋼製成一體。而且為營造軍事意味,品牌以軍用手術刀具袋作眼鏡盒藍本,與六、七十年代不同,眼鏡被賦與了另一種以軍事為尚的風格。
說到尾,眼鏡也不過是一件物件,它本是「中性」的,致使其本身成為矛盾共同體。近年可穿戴電腦的興起,使得眼鏡陷入另一種矛盾中,明日續談。

小野洋子以John Lennon沾有血跡的眼鏡抗議槍械管制法,那副眼鏡成了和平的象徵。

胡適的圓形眼鏡十分有知識分子的感覺。

美國歌手Janis Joplin也是反戰著。

Walter Benjamin又怎離得開他的圓形眼鏡呢?

意大利眼鏡品牌Hapter推出薄鋼混軍布的布面眼鏡,與小野洋子的反槍械相映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