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在線特約專稿)三八節好像從來就是一個跟男人沒什麼關係的節日。
也許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你一個大男人,幹嘛要過三八?給個理由先。
先不說男人,先說近年來出現一個新趨勢,那就是不僅男同胞不待見,連許多女同胞也越來越不待見三八節了。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民間興起的所謂「三七女生節」——女生什麼的,聽起來多好,既美又純;而說到婦女,恐怕只有街道大媽才屬於「婦女」一類吧,以至如今你要敢稱哪位年輕女性「婦女」,效果甚於罵人。
至於「三八」應該怎麼過?自我記事起,年復一年,母親單位的「三八」福利,不過放假、發獎金和(衛生巾等)「勞保」用品「三板斧」。「婦女」作為體制的一環,其物質基礎是公有制、國企和單位福利,而現在,隨這些物質基礎的弱化,「婦女」也變得隱匿不見。
應該說,在中國語境中,「婦女」是個帶有特定政治意涵的詞語,跟爭取女性人權的歷史密不可分,那麼,把「婦女節」過成「女性節」、「女人節」、「女生節」,則是消費社會裡,婦女議題「去政治化」的結果。
假如以「消費社會」和「去政治化」兩個角度來觀察男人對婦女節的反應,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像。
第一種是把「三八節」過成「網購節」。以「關愛女性」為名,男性參與往往「窄化」為消費行為,比如為女性購物。婦女節看上去跟男人無關,但在商家推波助瀾之下,男性越來越難以置身度外。據媒體報道,去年三八節前十天,淘寶上有172萬男性為愛人準備專屬禮品。數字是否準確暫且不論,各大購物網站每逢「三八」,醒目的女性購物廣告鋪天蓋地,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種是把「三八節」過成男人的「訴苦節」——你說關愛婦女,男人更需要關愛呢。因而2003年時曾有人呼籲把3月8日倒過來,設立「八三男人節」,理由是工作和生活壓力使得現代男人疲憊不堪,「給男人一個節日,是讓男性同胞能夠在特定的一天釋放壓力」。這個設想聽上去很美,網上也獲得頗多支持。
但是,讓男人「釋放壓力」的「男人節」,跟女性權利有什麼關係,跟性別平等又是什麼關係,男人節的熱衷者們語焉不詳。而現實中一些男人打老婆,愛用的說辭是不是也有一條叫「壓力太大」,因而「家暴」成了緩解壓力的理由之一?
要麼以消費行為稀釋婦女節所含性別政治的色彩,要麼主張「男人也很苦」,不回應女性的平權要求,回到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一個男人為什麼要過「三八」。我也沒有答案。但我知道,關愛女性不是三八節給她送一份禮物(尤其是網購廚具送給女性的男人,你們這是啥意思?),也不是為她做一頓飯菜,讓她感覺到你的愛意那麼簡單。
三八節不該由女性專屬,而應該是一個性別平等的節日;男性倘若真正關愛女性,應該致力於恢復「三八節」所意味的政治內涵。比如承擔更多家庭和照顧責任,把女性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給自己而不是給她買廚具),比如為女同事能獲得公平的待遇及升遷機會出一把力——須知一個不願跟女性分享權利/權力的男人,他為女性所做的一切都是虛情假意。
(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本文不代表本網觀點。原文刊於荷蘭在線,按內容伙伴協議轉載。)
作者:黃海濤
時評作者及NGO工作者,兼職教師,長期關注和參與中國的婦女與LGBT平權事業,在《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人之初》等報刊從事性與性別議題的專欄寫作。現居廣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