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食德科學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食德科學
May 12th 2014, 08:42, by 李偉才

(圖片取自網絡)

今天,一些小朋友以為沒有錢的話,只要到銀行的自動櫃員機提款便可,而不知道我們必須先工作、後賺錢才可以提款。同樣地,今天很多人也覺得沒有食物的話只要往超級市場購買便可,而不知道即使今天的科技如何發達,食物的生產仍是要透過大自然的恩賜和農夫的辛勤勞動才可以獲得。

不錯,農業的機械化、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大規模的水利灌溉、以及不斷的品種改良令糧食生產在過去一百年以倍數增長。但不少專家指出,這種增長已經接近極限。極限的一大源頭,是我們對大自然的過度破壞。隨著人口與經濟的增長,不斷上升的需求與自然界的極限將導致糧食短缺的危機。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之中,有近三分之一因為種種的原因被浪費掉。與此同時,全球有接近十億人每天都吃不飽。我們絕不應該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而最卑微的第一步便是珍惜食物和盡量減低食物浪費。

人類可說是自然界中最為雜食的生物。我們所有吃進肚裡的食物,最終都來自大自然。而除了水和食鹽這兩種無機物質之的外,所有其他食物,都由其他有機體所提供。

為我們提供食物的生物包括了植物、動物和真菌類三種。很多人以為真菌類如冬菇、草菇、蘑菇等屬於植物,這是錯誤的。這些生物不懂得透過光合作用來自己製造食物,所以不是植物。但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真菌和植物都同樣處於食物鏈的底部,而所有動物,無論是肉食還是素食,最終都是靠這些生物維生。

人類所吃的五穀和蔬果都是植物,它們都要有陽光、空氣、水份和合適的土壤和溫度才可成長。人類不斷破壞大自然,便等於破壞這些生物的生存條件、破壞我們的食物來源,最後是名符其實的自食惡果。很多人以為所謂「環保」只是讓我們可以繼續欣賞美麗的自然風景,殊不知除此以外,環保亦是保障我們食物來源所必須的。

我們的飲食習慣是經歷數百萬年的進化而建立起來的。在以往,我們的生產力沒有今天的發達,能夠進食含有高蛋白質和高脂肪食物的機會不多。即使到了農業社會,農村的人也只會在大時大節才烹牛宰羊劏雞殺鴨。另一方面,無論我們從事狩獵、畜牧還是農耕,日常生活的運動量都比較大,所以需要進食較大量高澱粉質和高糖分的食物以補充體力。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社會,特別是過去大半世紀邁進了機械化、自動化和電腦化的世代,絕大部分人的工作都不需要什麼體力勞動,而只是終日對著電腦。但問題是,我們過去數十萬年所建立起來的飲食習慣卻未能即時改變,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喜愛吃高脂肪高澱粉質高糖分的食物,例如炸雞、炸薯條、蛋糕、雪糕等等。結果是,我們「收入與支出」愈來愈不相稱,這不但導致肥胖甚至癡肥的現象,還令很多人患上心血管病和糖尿等疾病。

「入不敷支」要開源節流,如今我們「入超所支」則要「節源開流」,亦即要減少食量,特別是高糖高脂的食物。另一方面則要多做運動。古人的生活沒有這麼多的節制,這可說是文明的一種代價吧!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所謂「不時不食」的概念,也就是說,在每年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分,應該選擇當期時生長得最豐盛肥美的食物來吃。這當然是一種基本的常識。例如在華南一帶,冬天的菜最靚所以應該多吃菜,而夏天的瓜則特別靚所以應該多吃瓜(例如冬瓜、西瓜)以消暑。吃肉方面則在冬天才吃羊肉以驅寒。吃魚方面則有「冬鲤夏黎」的說法,就是冬天吃鲤魚夏天吃三黎魚。至於吃大閘蟹要看時節,這便更是人皆知曉的常識。

然而,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一方面我們有溫室種植,另一方面更因交通運輸發達,我們可以從南半球在夏天輸入冬天的蔬果和肉類、在冬天輸入夏天的蔬果和肉類。結果是,我們可以在夏天打邊爐吃羊肉,在冬天吃西瓜和芒果。我們以為這是文明帶來的享受,但事實真的這樣嗎?

從環保的角度看,這種跨越千里甚至萬里的食物運輸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結果是加劇了全球暖化的危機。從健康或養生的角度看,我們的身體長期適應了季節的變化,已經和季節性的食物產生微妙的配合而產生最好的效果。如果我們肆意違反這種規律,對我們的健康未必是一件好事。為了環保也為了健康,我們還是遵從傳統的智慧好一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