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再說李傑「你。」的今生前世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再說李傑「你。」的今生前世
May 3rd 2014, 02:19, by 張煒森

文章刊出之前,李傑在牛棚的個展「你。」已落幕,如今還說展覽為觀眾帶來什麼觀感或解讀方法,其意義似乎已經不大。作為一位本地的藝術家與展覽,「你。」不論在官方的導賞宣傳以至傳媒的關注程度都比想像中多,觀乎大小傳媒各種評論報道,當中有讚有彈,例如《主場新聞》對李傑的相關文章中,由憤怒到溫文,由具體地對現時政局的不滿到抽象的詩意,而歸納起來總離不開「感知」二字,然而,回顧當時威尼斯雙年展「你(你)。」,李傑接受訪問時坦言展覽憑「感覺去創作」(《藝萃》16期),對創作者或觀眾而言,如此私密的感受與感覺,其實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感知南轅北轍也沒問題,但卻引起大眾喋喋不休地討論。就算李立偉明言觀眾需放棄「清晰了解」的觀看方法,我們仍嚮往解讀作品背後的意義與想法。這種藝術以外的討論,已超越了單純以視覺元素來分析的藝術層面,而更接近當代藝術上可被言說討論成分。另一方面,展覽將牛棚這個場館改頭換面也實屬少見。當然,李傑這個炙手可熱的名字必定能引來許多討論,但除此之外,到底「你。」為何有如此大的回響?

跨越繪畫語言的界限
在牛棚這地方,本土藝術家參與的展覽有如此規模與策略並不多,官方早就透過不同的講解渠道論盡「你。」的觀看方向,觀眾只要做足準備就不怕看不懂,當然你能否感受到或認不認同便是後話。「你。」繼承55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的前身「你(你)。」,揉合了不同的媒介與範疇,融合聲音、錄像、繪畫、印刷品,還配以不同的現成物如衣服、水桶、舊電視、似是亂扔的發泡膠墊子等,也有為展覽特意加建的「建築」如平台、外牆與彷牛棚內部的黑柱子,既保留牛棚內的特色,又改變這地方的原有格局,企圖改變公共與個人空間的關係。

這些複合的拼貼處理手法已不再限於傳統的美學價值觀與固有的藝術媒介上,成為一種仿如電影夢太奇的效果,對懂得或喜愛繪畫、電影的觀眾來說,他們無疑很快便能進入「你。」的視覺世界內,展覽源於構圖的原則、不同視覺元素組合產生意義等。換言之,觀眾需要對繪畫或藝術等有一定認知才能參與其中:對李傑及策展團隊來說,就正如M+在youtube 上的解畫片段所言,牛棚也只是他的另一塊「畫布」而已,建築、聲畫等都是顏料,是構圖的一部分,而這塊大畫框也足夠呈現宏觀以至微觀的議題。有評論如穿西裝拼合人像畫代表了霸權,將具體的時政議題化成象徵性的文化符號;而彷造的黑柱、繪畫與投影並列直指一些我們對於真實與呈現的反思,一種形而上或對藝術本質的思辯上⋯⋯另一方面,這些不同的視覺元素組合卻使我們脫離常識下的因果關係,如更亭上插上太陽傘,它可自然地存在於畫中,但真實存在於現實時,它又可能變得格格不入,甚至變得不明所以,也可以套進無限的聯想範圍,亦可以透過我們的討論來增加展覽的可閱性,而更重要的,是觀者自願進入李傑這次展覽的「幻境」內,當我們脫離對藝術或繪畫的認知架構時,我們看到的,或者真跟隨處亂放的膠袋無異。「你。」的重要性,其實是將繪畫的語言及界限擴展到現實環境,我們在繪畫中得到視覺震撼,透過現實的彷擬,延伸到觀眾的感知。

「你。」所包含的虛無主義
然而,從文化研究中那單純的反映論來說,「你。」/「你(你)。」建基於傳統的繪畫概念,卻集合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不限於藝術媒介,切合了當代藝術中的折衷主義:不能明狀的議題既不具體,也不帶針對性而強調感受。展覽中的物件擺放得既隨意又刻意,營造出既真且假的情境,讓觀眾進入迷惑的狀態,難以分辨那些大量的現成物屬於原有空間,屬「意外」,還是人為創作部分。加上沒有實際存在一件件可被量化的「藝術品」。藝術上的「虛無」與現成品或建築中的「實在」,兩者的界線變得含糊。對應歐洲一帶經濟不景,另外如Ryan Gander, Amy Balkin等愈來愈多的藝術家以非傳統方式的創作,跟畫廊藝術剛好形成對立面,李傑那種充滿虛無主義的主張,就像萬能膠一樣緊貼著歐美的藝術思潮,也難怪《華爾街日報》選他成為為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最矚目的五位新星之一。

藝術以外的主旋律
偏向感受而非認知與了解,藝術形式也不再依賴單一的藝術媒介,當中不乏對時政批判的「本土元素」,無疑「你。」的藝術性走得很「前」,這種處理手法對於本土觀眾是陌生還是親切仍有待考證,也許正因為陌生迷糊,才吸引更多人討論與追求。而實際上,由雙年展到牛棚,展覽均屬藝發局跟M+ 合作,它原本就是將本土「外銷」到威尼斯的文化項目,從頭至尾涉及大量的文化投資與累積,所有討論、導賞以及評論都在這個文化項目中直接或間接建構出來。面對這類跨文化的藝術項目,已無可避免地將藝術伸展到全球化或跨本土的主旋律上,單純討論作品或展覽的藝術性,已無法全面地認知作品之於世界的相互影響。

這次牛棚的展覽,比威尼斯雙年展更強調當中的敘事成分,以及對應社會時局的情緒,這些一點點既隱蔽,又慢慢模塑出來的本土性與「本土論述」,正正是跨本土下必然的產物,但這已經偏離了本文所討論的重點。我們跳出李傑的個展,當大部分人只覺得西九只是另一項大白象,仍不知道M+ 在攪什麼的時候,「西九大戲棚」(本土傳統文化)、「自由野」(觀眾作為主體)、「M+進行:油麻地」(地域歷史與情感),這些感性背後靠一大堆論述來支撐、披上本土「品牌」的跨文化跨本土項目,已變得愈來愈頻繁。也繼藝術市場後,另一項因素拉扯著香港藝術日後的發展。

(原文載《主場新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