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真的是蠢之過?

 
You Can Make a Difference

By planting ten trees and ensuring that all our clothing is produced responsibly we allow each and every customer to make a difference. Join us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真的是蠢之過?
Jun 9th 2014, 04:32, by 王偉雄

有些人在批評別人的信念或言行時,喜歡用「愚蠢」或「蠢人」來嘲笑被批評的人,這在批評宗教和討論政治時最為常見。這樣的嘲笑未必有相同的動機,有些是為了滿足自己在學識或見解上的優越感,有些是藉此發洩一下對有關的「愚蠢」信念或言行的不滿,有些只是大惑不解,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相信一些明顯為假的說法或做出一些明顯是不應該做的事,只能想到用「那些是蠢人」來解釋。無論是甚麼動機,很多人都會從嘲笑別人愚蠢得到或多或少的滿足感;例如以下這條諷刺宗教的短片,明顯將有宗教信仰的人描繪為蠢人,相信不少反宗教人士會看得很開心:

以往我也有這個嘲笑的傾向,雖然甚少說出口,但對於某類信徒(例如基要派基督徒),我有時禁不住思想懶惰,用「愚蠢」來解釋他們那些毫無理據的信念(例如相信恐龍和人類曾經並存)。為甚麼說自己是思想懶惰呢?因為我其實知道這些人的信仰不能這麼簡單地解釋了,而且智力和思考能力不是關鍵因素;要考慮的,還有心理、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等因素,真正的解釋會是相當複雜的。

大多數人的智力和思考力都差不多,智力高超或低下、思考力極強或極弱的,都是少數;即使你認為只有一般人的智力和思考力已屬「蠢人」,你也不能只用「愚蠢」來解釋他們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或言行,因為很多智力和思考力相若的人都明白那些信念或言行的不合理處。也許你會說「愚蠢」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們的信念或言行;可是,與其用「愚蠢」一詞而免不了令對方覺得受到侮辱,因而聽不下你的任何說話,何不只是針對那些信念或言行、指出其不合理處?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不是求真,不是要以理服人,不是希望能夠理性討論、盡力說服對方,那麼,我以上所說的,你都可以不理;要藉嘲笑別人愚蠢來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是你的心理問題,就由你自己去面對好了。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