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文化論政】鄭家駒:自然,作為教育的真實場所

 
2012 Intl Green Construction Code

Sign up fo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introductory course available on the web for the 2012 International Green Construction Code (IgCC). Just $29.
From our sponsors
【文化論政】鄭家駒:自然,作為教育的真實場所
Nov 4th 2013, 01:17, by 香港文化監察

理想不現實?

題目暗示了,學校是個不太真實的地方。學校的夢幻之處,跟這年頭電視劇中「人人住大屋」那種脫離現實不同,甚至那種夢幻跟現實有某程度的一致,例如「求學不是/當然求分數」的一句兩面,大家都游刃有餘地,好好實踐著相當貫徹的言行不一。做了十年教書佬,對這種心態有一點觀察和體會,發現那可能在於,我們慣於把理想和現實看成二元對立或割裂的東西。

譬如,如果當局說我們要「以學生爲本」,意思大概是,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主體,都是獨一的存在;同時,我們會理解每個學生是歷史構成的一個人,有他/她的過去,以及由當下構築的未來。這一種教育觀,不會覺得對學生施教以機械式的一致模造,是理所當然的美好。這聽來理想,人人喜歡說喜歡聽,但往往到落實了卻又害怕起學生的主體不合框框。然而,當我們真的尊重起學生的主體一面,我們眼裡才會看到差異,看到他們現實中的模樣,教育才能正式開始發生。這樣,理想不與現實相挬,反而是實際地開啟現實的鑰匙。

割裂的失效

現代的教育配合著社會分工,觀察到現象是,學校把學生的認知和經驗分離,學科把知識切割,再加上社區生活和空間逐漸消失,就如何好好自主生活而言,學生不論高分低分,都在去經驗化的環境中,漸漸成了低能。於是我們有「課程統整」,倡導「跨學科學習」,還有「OLE」(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等等一系列高度管理的補救措施。然而,在學校生活的時間上、空間上和經驗上始終間格化的系統之內,補救式的黏劑,往往抵不住割裂的張力,尤甚是在學生本已壓縮得氣喘的學校生活中,這些措施見縫插針,發展至OLE要交數這個極致,連一個人自主學習的最後一個領域 ﹣生活本身,都填塞殆盡。

學校菜園的實驗

很幸運地,上年可以在任教的中學,嘗試同學生在學校種菜。這源於「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的啟發,想學習以種植這個行動,或許可以把學校各個環節連繫起來。例如,廚餘可以堆肥,種植可讓垃圾變資源;種植的生產和後續過程,如作物加工或銷售捐贈,可以讓學生在不同學科學到的知識,諸如文理商以至木工家政等,化為與現實搭通的五感和實踐,扣起認知和經驗,連起學校和社區。我們甚或可以藉學校種植,向學生提出一個極需整合知識技能和視野的問題:這些以尊重自然和人類身體的方法生產出來的食物,社會如何也能讓窮人負擔得起?

於是我組織了一個種植小組,在一個學年裡,用了學校一個園圃種菜,試過廚餘堆肥(可惜不成功),用果皮做液肥,收集雨水,學過食物加工(做蜜餞),開過收成派對,參觀有機農場,考察南生圍,辦過放映會。活動算多樣豐富,種過的作物也不少,有沙律菜、通菜、唐蒿、生菜、芫茜、豆角、青瓜、南瓜、薯仔、番茄、蔗、蘿白等等。

最後,參加學生由學年初的50人,到學年中約20人,變為學年尾的5個人。

自然,教育的真實場所

學生離組,作為組織者,有太多不足可以檢討。不過結果似乎有點在意料之內,因為小組由起初視種植為一個活動計劃,慢慢回返到什麼是教育的思考原點。這個轉向是由permaculture的精神促發:我們要依循自然的規律進行設計;如果有好的條件和設計,學習應該是自發的。 就此,小組一個原則是,對於學生出席和學習動機,我們都貫徹了不以賞罰來管理。於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是我把以往最方便的「教學法」忘掉的「去學習」(unlearning)過程。希望學生願意學習,本身是促發,而不是控制,這樣便得靠還原到好的組織設計。當然學生離組,當中也有跟學校管理系統的內部張力有關,例如對所謂壞學生,課堂以外就有很多措施管理著他們的「偏差行為」,例如留堂制度。作物需要每日的觀察和打理,但學生有心每日抽時間來,在碎片式的緊迫日程下,也不是容易的事。

組織設計、學校大環境,以及種植所需要的持續心力,三者之間的張力,需要解套。中間試過許多方法,例如分組分工分時段澆水施肥,熟悉了學生之間交情關係,改變分組方式等等,最後發覺都是虛招。自然會給予最真實的回饋:菜會老,瓜會黃,野草勃生。自然就讓學習者經歷一個反省性的學習過程:眼前不是要對付自然物,而是想想我們做錯了什麼?
學年最後兩個月,我放棄了管理學生,每日自己來到菜園打理,拍照上載facebook報告,終於有5個學生,也漸漸來養成了每日一起照顧作物的習慣。

這不是要說明「現實多殘酷」或「理想不可持」的教育故事,相反,如果有教育原則覺得值得貫徹,那個理想正好可以用來觸碰條件和限制,從而看清從而轉寰,從而累積有意義的經驗。理想還是那一把開啟現實的鑰匙。

弔詭的是,在現時高度管理的學校文化下,種植小組順著自然種植和教育的去中央化(decentralized)實踐,可以看到讓人細思的教育效果。一次,兩個學生看到菜園磚地上伏著一隻死去的飛蛾,便輕輕撿起,放到種青瓜的泥土上,挖一個洞埋好。他們都知道,飛蛾可以在泥土腐化,化成青瓜的根莖葉花果,以另一種生命的形態繼續存在。於是他們找到了對的地方,用雙手讓它發生。

——而我們有把學生放到對的地方嗎?

作者為鄉土學社成員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3年10月28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