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蒲台島候鳥高峰月或不復現 港燈擬建風車場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蒲台島候鳥高峰月或不復現 港燈擬建風車場
Jan 7th 2014, 03:06, by 柏

(獨媒特約報導)蒲台島目前仍欠缺水電供應,獨媒早前報導,港燈正研究在蒲台島建風車場系統。一旦落實計劃,在蒲台島建立多台風車,恐怕在蒲台島棲息的遷徙鳥類,將「鳥倦飛而不復返」。

蒲台島是候鳥「中轉屋」,十二月是遷徙鳥遷移初期,今個月踏入高峰期,在2012年,島上記錄到的雀鳥品種超過300種,佔全港總數的六成,超過90種是在《保護遷徒野生動物物種公約》保護範圍內。城市鄉郊發展已摧毀了本土鳥類「扎根地」,若蒲台島成功興建風車,遷徙鳥類「中轉屋」似乎也會破滅了。這麼多年來,宏觀各種動物,遷徙鳥也是不被重視的一群。

風車嘈音將趕絕候鳥

蒲台島是香港觀鳥界中的朝聖地,被觀鳥界內的朋友謔稱「吉之島」,原因是島上的鳥「運桔」起來,可以連一隻麻雀也見不到。居民一向以來沒有自來水供應,更沒有連接電網。整個島上發電須依賴柴油發電機,電費貴之餘也難保有穩定電力供應。於是在十二月頭,港燈的初步計劃是沿蒲台島山脊興建風車及太陽能板,但風車扇轉動每年也殺害數千隻遷徙鳥,而發出之嘈音將會趕絕牠們來港。

兩電的離岸風場計劃,因為投資巨大加上效率低,估計在短時間內不會推行。風場計劃亦對環境構成巨大破壞,如中電於西貢對開海面的離岸風場計劃,嚴重破壞西貢的世界級地質遺產,直接影響發展世界級地質公園。港燈提議的南丫島西南面海域離岸風場,則對海洋生態構成破壞。反而港燈在蒲台島興建太陽能板及風車,無論是成本效益或是居民意願,似乎也較易為政府及公眾接受。

_DSC5035

蒲台島超過90種雀鳥品種屬於《保護遷徒野生動物物種公約》

香港觀鳥會於2012年10月,特別為蒲台島撰寫了詳盡生態報告,記錄了蒲台島的保育價值、重要品種和生境,特別是蒲台島對遷徙鳥類的重要性,並要求於島上劃設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及郊野公園。島上除了多個著名地質景點如棺材石、佛手巖、靈龜上山等等外,亦是香港獨有盧氏小樹蛙的天然棲息地,蒲台島的獨特地理位置及天然環境亦造就她成為遷徙鳥類的重要「中途休息及加油站」,島上記錄到的雀鳥品種超過300種,達全港總數的六成。

300種遷徙鳥類中,超過90種雀鳥品種屬於《保護遷徒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瀕危遷徒物種附錄二,3種雀鳥品種屬於附錄一,代表極度瀕危遷徒物種附,包括黃嘴白鷺(全球只有2600隻)[註一]、黃胸鵐(俗稱禾花雀)[註二]及烏鵰(香港唯一可聽到叫聲aquila種鵰類)。若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達至近危有3種,牠們包括有鵪鶉、白腰杓鷸以及紫壽帶;易危有8種,包括黄嘴白鷺、烏鵰、紅腰杓鷸、大濱鷸、仙八色鶇、白喉林鶲、黃胸鵐及硫磺鵐。若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有26種,為人所熟悉的包括有鶚、白腹海鵰、蛇鵰、松雀鷹、雀鷹、紅隼、白腹隼鵰,等等...而常見鳥遊隼則屬於附錄一。

被列入《遷移物種公約》附件二的中華白海豚,在興建大嶼山機場時已被受關注,現時已有一個具規模的組織定期監察;而在2011年,政府為響應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將整年訂定為「蝙蝠年」,政府何時才會留意遷徙鳥呢?當大家趕緊到拉姆薩爾濕地的米埔影雀時,香港國境之南-蒲台島,也是另一個遷徙鳥集中地,你留意到嗎?

風車與遷徙鳥 你會點樣揀

若蒲台上的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對每年遷徙路經此地的候鳥來說更會造成嚴重的生命威脅。不難想像,如牠們在旅程中遇上惡劣天氣被「迫降」蒲台,但因島上全被發展而再沒有任何植物或昆蟲給牠們「加油」,最終的結果也許就只有「餓死」在蒲台島上或因飛至筋疲力盡而「墮海溺斃」於海中。

走到這步,我真的不知道再生能源是否合乎成本效益?當日本福島僱用過千名無家者清理核電廠,他們只有最低工資但沒有勞工保險下工作,是誰受益?是誰受害?當美國,太陽能發電只提供了0.21%電力,而製造太陽能板過程時已經是高污染的事,要用多少年才分解?當美國46個洲共超過117個地方興建風車,提供了4.06%電力,但同時殺害了3千9百萬隻雀鳥,科技與動物保育,你會怎樣選擇?

記得文思慧師姐講過,要拆解「成本效益」的語言偽術,就要講清楚,誰付了成本?誰得了效益?蒲台島上只有20多名常住居民,港燈斥資500萬興建風車,每小時可發電70千瓦電,但無形中殺害300種遷徙鳥,這合乎成本效益嗎?可以考慮其他替代方案嗎?

註一:黃嘴白鷺,它在俄羅斯、朝鮮、南韓和中國大陸繁殖,然後向南遷徙,經過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

註二:黃胸鵐,俗稱:禾花雀(英文名:Yellow-breasted Bunting,學名:Emberiza aureola)繁殖於北古北區(northern Palaearctic),範圍西至芬蘭、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中至哈薩克,中國及蒙古,東至俄羅斯、韓國及日本北部。秋季牠們會稍事停留在中國的長江流域一帶,待完成換毛後,便會開始前往度冬地的遷徙旅程。牠們會在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度冬,分佈範圍相對較狹窄,包括:尼泊爾,印度東北部,孟加拉,緬甸,華南地區,柬埔寨,寮國,越南及泰國 (Byers et al. 1995)。雖然有不少非正式報告均顯示牠們在度冬地因被大量捕捉而導致數量急劇減少,但由於牠們在局部地區仍有不少數量,根據IUCN紅色名錄的標準A2acd+3cd+4acd,故其瀕危級別現時只被列為「易危」(Vulnerabl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