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華街小販市結業日實況
文:藍骨
觀塘這個地區作為香港首個衛星城市,也見證過黃金時代。不過濃厚的社區情懷,都逃不過政府的重建計劃。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繼住宅相繼遷走,最近物華街和協和街小販市集都正式結業,為一個時代劃上句號。在結業前夕,「活在觀塘」舉辦了社區導賞團,帶大家懷緬一下這個大型社區曾經的光輝歲月。
導賞團講述書報攤的變遷
裕民坊附近一帶是觀塘社區的中心地帶,有點舊式的唐樓,居住了一個個家庭,結集成為人情味濃的社區。曾經,這些唐樓之中,樓上樓下的街坊都是互相照應,煮多了的餸菜會互相分享,沒空照顧小朋友也是由街坊代為看管,不需要菲傭姐姐。這些聽起來彷彿是陳年電視劇集橋段的故事,原來離我們只是咫尺之間,不過消逝太快,都來不及好好珍惜。唐樓除了住人,地面的店舖也是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商住融洽結合成一體,是健康社區的基礎。
在外國,在城市中的社區被稱作 Neighbourhood,直譯起來就是鄰居的意思,一個完整的社區,就應該有鄰居互相照顧,從鄰舍關係發展到城市,然後及至國家,這是自古以來的人類發展模式。香港舊式的商住整合,就更有本地特色,作為地少人多的地方,沒有再細分什麼住宅區商業區,一棟唐樓地面是店舖上面是住宅,街坊有什麼需要的日常用品,開飯餸菜,都可以在附近方便找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此一來,所謂的街坊生意也真真正正以人為本,在小販市集的老闆和顧客,沒有所謂「服務態度」的問題,因為顧客就和朋友一樣,經常見面,有說有笑。尤記起在導賞團中,一個商販說道,市建局說賠償九萬多元,問他們一個月能否賺那麼多,她回應說一個月的確不能賺到九萬多,不過雖然一天可能只賺幾百,但更重要的是和熟客的關係。就算只是買個幾元的貨品,也是他們的客人。現在忽然說要遷走,而且重開無期,熟客找不到他們就唯有轉去別的地方光顧,不會再回來。流失的熟客,比金錢更難賺回。
看來並不光猛的小販市集,多年來經歷過幾次的火災,但原來他們也發展出獨特的防火方式,就是讓露宿者晚上進駐市集,備有一桶桶的水,一旦半夜發生事故,也能即時對應,兼顧看更的職務,更有一點外快可以賺取。這種雙贏共生的關係,形成社區之間有機的空間,健康發展。鄰里關係的建立,不需要政府太多的介入,商舖自然會因為本地的需求而發展出各行各業,從傢俬到餐廳到報販,都是滿足著這個社區的人們,互惠互利。
十室九空的舊式店舖
觀塘的小販和街坊所要求的,只是如常的生活,住在熟悉的地方,見到熟悉的朋友。用廉宜的價格換取他們原有的住所和攤檔,再讓他們遷進昂貴兩三倍的新式建築,說到底其實是沒有選擇。政府的重建計劃,說穿了就像是 Sim City 式的管理模式:以數據為最終的決定因素,提升人口,提升生產總值。一個「拆除」指令,轟隆一聲把整條街道夷為平地,再規劃成新的地區。人們不高興就建造一兩個公園,提升地價。貧窮人口?流浪漢?請快點離開不要阻礙發展。最後整個城市充滿高樓大廈,甲級寫字樓加上豪宅,生產總值成績驕人,人口大增,十分成功。這種硬梆梆的數字計算,牢牢的刻在官員的腦海,量化的政績,需要量化的數字支撐。然而現實中最重要的,卻都不能用數字來表達。社區之中人們經過時日所建立的感情,無論花上幾多金錢,也不能再次連起來。重建本來的意義,就是要改善居住環境,重新建立起原有的社區,讓人們有更好的生活。可惜香港所謂的重建,只是拆毀了原有的社區,建立新的秩序,用冰冷的新式商場和光鮮的豪宅,取代溫暖的社區。
最近市區重建局回應小販攤檔對於不能準時遷入新地址的不滿時,說「無縫交接」只是一個概念。也許對政府官員來說,這些小販,這些居民,也只是一個概念,一堆數字。在所謂的諮詢時,看見的臉孔化為一個個麻煩的對話框,敷衍了這班人,就可以繼續提升數字,起動九龍東。春回大地,卻融化不了早已冰封的思維,灰濛濛的天空下,香港人也慢慢變得像機械人般,準確而沉默地完成我們的義務。觀塘重建只是這城市的縮影,重建着的,其實是整個香港吧。
原文刊於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